第35章 江南風雲

字數:4780   加入書籤

A+A-


    江南水鄉,細雨如煙。
    王承宗的庶子王景行站在船頭,望著兩岸的糧田,眼中閃過一絲陰鷙。
    他輕輕搖著手中的折扇,嘴角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
    “均田令?哼,想動我王家的利益,沒那麽容易。”王景行喃喃自語。
    他轉頭對身旁的管家說道:“去告訴那些糧商,就說朝廷即將提高糧稅,讓他們抓緊時間囤貨。
    記住,一定要做得隱秘些,不要露出馬腳。”
    管家領命而去。
    不多時,江南各地的糧商便紛紛開始囤貨,市麵上的糧食價格頓時飛漲。
    百姓們人心惶惶,均田令的推行也因此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地方官員紛紛上奏朝廷,請求解決糧食危機。
    蕭承諾看著這些奏折,眉頭緊鎖,心中清楚這必定是有人在背後搞鬼。
    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查出幕後黑手,將這場陰謀扼殺在搖籃之中。
    三方危機,如同三張巨大的網,將南陵國緊緊籠罩。
    北境這邊,也是一場苦戰。
    金戈鐵馬撞碎漫天黃沙時,陸錦棠的長槍正挑飛第七個韃靼騎兵。
    夕陽將他甲胄上的麒麟紋染成暗紅,忽有一片冷光掠過眼前
    ——那名瀕死的士兵頸間,晃著一枚羊脂白玉佩。
    玉佩形製古樸,蟠螭紋尾端卻多了道三角缺口。
    這紋路……與半月前抄查端妃宮時搜出的殘玉碎片分毫不差。
    陸錦棠瞳孔驟縮,指尖扣住玉佩的瞬間,遠處號角突然撕裂暮色。
    “將軍!右翼發現韃靼輜重隊!”親衛的呼喊被風沙揉碎。
    陸錦棠攥緊玉佩,忽覺掌心沁入涼意
    ——玉背竟刻著細如蚊足的字跡:“戌時三刻,望京門”。
    與此同時,千裏之外的紫禁城養心殿內,燭火將皇帝的影子釘在龍紋金磚上。
    暗衛統領單膝跪地,呈上的密報在案頭展開時,“王景行”三字被朱砂圈得通紅。
    “江南織造府與韃靼商隊往來賬目?”皇帝指尖敲了敲密報。
    案頭《均田令》竹簡被穿堂風掀起一角,“去歲他還在禦前諫言加固邊防,倒是演得忠臣好戲。”
    “陛下,”暗衛統領壓低聲音,“據眼線來報,王景行近日頻繁出入棲霞寺,寺中……”
    話音未落,殿外突然傳來瓷器碎裂聲。
    賢妃扶著鎏金香爐站在門檻處,指尖還沾著碎瓷片。
    三日前她親自審訊的端妃餘黨,那張滿是血汙的臉突然在眼前閃過
    ——“娘娘以為縱火案是重點?真正的鉤子……在均田令裏呢。”
    “賢妃?”皇帝的聲音拉回思緒。
    女子福了福身,袖中緊攥的密信硌得掌心發疼,那是今早小廚房宮人冒死遞來的:
    “端妃舊部藏於望京門守軍,待均田令頒行那日……”
    夜漏滴至三更,陸錦棠快馬馳入京城。
    西華門守衛見他腰牌剛要行禮,卻見銀槍挑起團黑影——正是那枚帶血的玉佩。
    統領臉色大變時,遠處鍾鼓樓突然傳來悶響,竟比往日早了兩刻。
    養心殿內,蕭承諾展開剛收到的軍報,瞳孔猛地收縮。
    邊疆急報與暗衛密信在案頭重疊:韃靼三十萬鐵騎已過陰山,斥候探得對方軍備中竟有江南精鐵所鑄的連環甲。
    “傳旨,”皇帝擲筆於地,朱砂在黃絹上洇開血痕,“著陸錦棠即刻接管九門防務,命禦史台徹查戶部均田令造冊記錄。
    再派暗衛南下,務必要在王景行動手前——”
    “陛下!”殿外陡然傳來驚呼。
    賢妃踉蹌著撞開殿門,鬢間金步搖歪在額角,“剛收到消息,望京門守將今早突然稱病卸任,新補的千總……是端妃母家的遠親!”
    案頭燭火轟然爆響,火星濺在《均田令》上,將“丈量土地”四字燒出焦洞。
    陸錦棠踏入門的瞬間,正見皇帝捏著那枚帶缺口的玉佩,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都清楚了?”皇帝忽然抬眼,目光掃過殿中二人。
    “縱火案、玉佩、均田令、韃靼鐵騎……原來他們要的,是讓朕的子民在分田之時,眼睜睜看著京城城門洞開。”
    賢妃忽然想起餘黨咽氣前的笑,那聲音像毒蛇吐信:“娘娘可知,為何選均田令頒行之日?
    因為那時……所有禦史台官員都在城外丈量土地,京中防務最是空虛。”
    陸錦棠突然伸手扯開衣領,露出心口猙獰的箭疤——那是年初為了引王太傅兒子出洞時受的暗箭,出自端妃母族豢養的死士。
    他將銀槍重重頓在地上,甲胄上的麒麟紋與禦案金龍遙遙相對:“臣請命,今夜便查望京門守軍底細。若有異動——”
    “慢。”皇帝突然抬手,從玉案下抽出幅卷軸。
    展開時,竟是幅《京畿布防圖》,某處用朱砂畫了個圓圈,正是棲霞寺所在的棲霞山。
    “暗衛探得,王景行明日要在棲霞寺‘祈福’。而韃靼細作的信號……”
    “是棲霞山上的燈籠。”賢妃忽然開口,指尖點在圖中寺院位置,“每逢初一十五,寺中會掛長明燈。若掛三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便是開城之時。”陸錦棠接話,忽然想起玉佩上的“戌時三刻”
    ——明日正是十五。
    窗外忽然滾過悶雷,暴雨傾盆而下。
    皇帝望著殿外雨幕,忽然冷笑一聲:“既然他們想引狼入室,朕便來個將計就計。
    傳旨下去,明日均田令如期頒行,著六部官員盡數出城,大皇子隨行監工……
    但陸將軍的驃騎親衛,需提前三個時辰埋伏在望京門後。”
    賢妃指尖攥緊袖口,聽皇帝繼續道:“至於棲霞寺的燈籠……就讓暗衛替他們‘點’上。
    朕倒要看看,當韃靼人以為城門已開時,看到的究竟是自己的斷頭台,還是——”
    話音未落,殿外突然傳來急促馬蹄聲。
    一名暗衛渾身是血撞入殿內,從懷中掏出半塊燒焦的密信:“陛下……王景行的密信……提到了端妃留下的‘後手’……”
    陸錦棠接過殘片,借燭光辨認上麵焦黑的字跡。
    當“皇陵”二字映入眼簾時,他與賢妃同時變了臉色
    ——皇陵地宮,直通京城的密道,正是當年端妃為爭寵,哄得皇帝特許修建的“祈福密道”。
    驚雷炸響的瞬間,皇帝已抽出牆上的天子劍。
    劍身出鞘聲震得燭火亂顫,映得他眼底寒芒更盛:“原來不止望京門……是要讓朕腹背受敵。”
    賢妃忽然福身:“臣妾請命,明日親自去皇陵祭祖。若有異動……”
    “不可。”陸錦棠皺眉,“太危險。”
    “比起危險,”女子抬頭,眼中閃過狠厲,“臣妾更想親眼看看,這些妄圖顛覆江山的人,該當何罪。”
    “準,朕今晚暗中通知老七,同時派一支暗衛趕過去。”
    雨聲漸急,殿中三人各自握緊要害線索。
    那枚帶缺口的玉佩在燭火下泛著冷光,仿佛一枚刺入權謀棋局的棋子,即將掀起滿盤驚變。
    而明日的京城,注定要在均田令的黃紙與韃靼的鐵蹄之間,展開一場血與火的死局……
    喜歡穿越後一直在種田請大家收藏:()穿越後一直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