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太子令遣能工臣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A+A-


    西北的捷報,一驛接一驛地傳入京城,擺在了南陵國皇帝的禦案之上。
    起初,病情好轉的皇帝還有些將信將疑,畢竟陸錦棠雖出身將門,但年紀輕輕,此前也未有過如此顯赫的戰功。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戰報傳來,詳細描述了陸錦棠如何利用地形、如何設下奇陣、如何以寡敵眾,皇帝終於相信,南陵國這是又得了一員棟梁之材。
    龍顏大悅之下,皇帝自然要對陸錦棠加以封賞。
    然而,陸錦棠的奏報也隨之而來。
    他在奏報中,並未過多提及自己的功勞,而是著重闡述了西北戰局的嚴峻,以及他接下來計劃所需的支持。
    “……臣欲鞏固西北防線,更欲主動出擊,挫北啟之鋒芒。
    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臣所需者有二:一曰人,二曰財。”
    陸錦棠的奏報寫得簡明扼要,卻直指核心。
    他需要兩樣東西:一是懂得“工程”、“器械”的能工巧匠和專業人員。
    二是大量的經費,用以製造他計劃中的那些“奇器”、“強弩”,以及加固城防、儲備糧草。
    這些要求,在旁人看來,或許有些獅子大開口。
    尤其是“要人”這一條,要知道,工部和兵部的能人,都是朝廷的寶貴資源,輕易不會外派,更何況是派往苦寒危險的西北。
    奏報送到了東宮,太子蕭承煦正在批閱奏折。
    他看完陸錦棠的奏報,臉上露出了一絲深思之色。
    他這個幺舅舅,真是個寶藏,以前從未聽聞其才名。
    更重要的是,他敏銳地意識到,陸錦棠在西北的勝利,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對他太子地位的一種鞏固。
    一個在前線不斷取得勝利的自己後家將領,背後若有他對太子的支持,無疑會為他增添巨大的政治資本。
    更重要的是,太子蕭承煦並非庸碌之輩,他能從陸錦棠的奏報中,看到那些“奇策”背後所蘊含的潛力。
    他相信,隻要給陸錦棠足夠的支持,他這個幺舅舅,再加上他幺舅母的才能,一定能夠徹底扭轉西北的頹勢,甚至為南陵國開疆拓土。
    “好一個幺舅舅!”太子猛地一拍桌案,眼中精光一閃,“有膽識,有謀略,更有遠見!”
    他立刻召集了兵部和工部的幾位尚書侍郎,將陸錦棠的奏報遞給他們傳閱。
    “諸位大人,”太子開門見山,“陸將軍在西北力挽狂瀾,此乃國之幸事。
    如今他提出需求,朕以為,朝廷當全力支持!唯有如此,方能讓西北戰局徹底穩固,讓北啟小兒不敢再犯我南陵邊境!”
    兵部尚書麵露難色:“太子殿下,陸將軍所需的經費倒還好說,國庫尚可調撥。
    隻是這‘要人’……兵部的將官,各有職守,工部的能工巧匠,更是朝廷修建宮室、水利的核心力量,若大批派往西北,恐於京中事務有礙。”
    工部侍郎也附和道:“是啊,太子殿下,那些匠人,都是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西北苦寒,條件惡劣,他們……”
    太子抬手,打斷了他們的話:“西北安,則天下安。西北亂,則國本危!
    與國之安危相比,京中些許事務,暫且放一放又何妨?
    陸將軍能用奇策大敗北啟,足見其非凡之處。
    他要這些人,必是有用意,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你們難道想讓陸將軍空有奇謀,卻因缺乏人手和器械而功虧一簣嗎?”
    太子的語氣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知道,此時必須展現出決斷力。
    “本殿下心意已決,”太子環視眾人,“兵部,即刻挑選一批精於軍務、懂得器械操作和維護的將官,越多越好,務必是精銳!
    工部,挑選最頂尖的能工巧匠,包括但不限於打造兵器、構築防禦工事、甚至懂得‘機關’之術的匠人。
    組成一支‘工部特遣隊’,由一位得力的侍郎親自率領,即刻啟程,星夜兼程趕往西北,支援陸錦棠將軍!”
    “至於經費,”太子看向戶部方向,“戶部不必吝嗇,撥給陸將軍足夠的銀兩,讓他放手去做。
    隻要能打勝仗,花多少錢都值得!”
    太子的命令一下,眾人雖仍有顧慮,但也不敢再違逆。
    太子在朝中勢力日盛,且他所言確實在理,支持前線本就是天經地義。
    就在太子下令調撥人員和經費的時候,京城唐府,一位身著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正接到了一份來自兵部的調令。
    此人正是唐侍郎,唐家航他爹。
    唐侍郎前一段時間在西北擔任監軍一職。
    西北的艱苦,他早已習慣,更重要的是,他在那裏,見證了陸錦棠的崛起。
    起初,他對這個年輕妻舅將領也是持觀望態度,但隨著陸錦棠一次次用令人匪夷所思的方法擊退敵軍,甚至重創北啟,唐侍郎心中充滿了敬佩和好奇。
    他隱約覺得,陸錦棠似乎總能想到一些旁人想不到的“點子”,那些戰術、那些器械的雛形,都透著一股“新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後來,他的嶽父,那位在西北德高望重的老將軍,因九皇子被立為太子,作為他外祖的驃騎將軍,被朝廷召回京城輔助太子,接手西北軍務的,正是陸錦棠。
    唐侍郎作為監軍,與陸錦棠的接觸也更多了。
    他發現他這個妻弟,不僅軍事才能出眾,而且對很多“雜學”也頗有涉獵,兩人偶爾交談,唐侍郎甚至能從陸錦棠口中聽到一些聞所未聞的“道理”。
    如今,他剛剛結束了在西北的監軍任務,回到京城不久,正準備好好陪伴家人,卻沒想到,新的調令又來了。
    “什麽?讓我率領工部的能人將士,再去西北支援錦棠?”唐侍郎看著手中的調令,眉頭微蹙,但很快又舒展開來。
    他了解太子的用意,也明白西北戰局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他對陸錦棠在奏報中所要求的“人和經費”充滿了好奇。
    他很想知道,陸錦棠接下來還會有什麽驚人之舉。
    “也好,”唐侍郎喃喃自語,“西北雖苦,但能與妻舅這樣的人物共事,或許能做些真正於國於民有益的事情。”
    他立刻開始著手準備。憑借他在工部和兵部的人脈,以及太子的嚴令,挑選人員的過程異常順利。
    短短幾天內,一支由數十名工部頂尖匠人、十餘名兵部幹練將官組成的隊伍便集結完畢。
    這些匠人,有的擅長打造精鋼兵器,有的擅長設計和建造防禦工事,有的甚至對“機關術”略有研究,都是工部的寶貝疙瘩。
    臨行前,唐侍郎特意去拜會了太子。
    “姨父,”太子看著眼前這位沉穩可靠的臣子,語重心長地說,“此次派你去西北,責任重大。幺舅舅是國之利刃,你此去,一是要確保人員和經費順利交接,二是要全力配合陸將軍,他需要什麽,你就設法給他什麽,切勿掣肘。”
    “臣明白,”唐侍郎躬身應道,“臣定不負太子所托,全力協助陸將軍,穩固西北。”
    “很好,”太子點點頭,“路上多加小心,到了西北,替我向幺舅舅問好,就說,朝廷是他最堅實的後盾,讓他放手去幹!”
    “臣遵旨!”
    離開東宮,唐侍郎沒有絲毫耽擱,立刻率領著這支肩負重任的隊伍,離開了繁華的京城,再次踏上了前往西北的漫漫長路。
    喜歡穿越後一直在種田請大家收藏:()穿越後一直在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