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烽煙新策

字數:3793   加入書籤

A+A-


    此後數月,戶部衙門徹夜燈火通明。
    唐家航帶著新科進士們核對賬本,案頭堆積的文牘足有半人高。
    某日暴雨傾盆,他在沈相私宅地窖發現暗格,裏麵整整齊齊碼著十二本賬冊,最上麵壓著枚帶血的玉扳指——與管家臨死前描述的分毫不差。
    當賬本呈至禦前時,皇帝握著茶盞的手微微發顫"唐卿家,這可是你叔父用命換來的東西。"
    轉年清明,陳閣老的衣冠塚前擺滿了百姓自發送來的白花。
    唐家航替叔父獻上一炷香,青煙嫋嫋中,仿佛看見叔父含笑點頭。
    遠處傳來孩童嬉笑,幾個穿著補丁衣裳的少年舉著紙鳶跑過,線軸上還纏著去年恩科的皇榜殘片。
    陸錦棠抱著清泉走來,孩子突然指著天邊"爹爹快看!彩虹!"
    七色彩蓮橫跨天際,將殘破的沈相府廢墟染成瑰麗之色。
    唐家航望著這從未見過的盛景,終於明白叔父書信中那句"撥雲見日"的真意。
    風過處,新科進士們編纂的《新政要略》在書案上沙沙作響,墨跡未幹的字句間,一個嶄新時代正徐徐展開。
    明碩十一年盛夏,蟬鳴穿透京城雕花窗欞。
    唐家航將最後一份稅賦奏折合上時,硯台裏的墨汁已被烈日曬出龜裂紋路。
    自去年恩科地方官員入朝,他從戶部主事升至員外郎,案頭的紅批漸漸從"著再議"變成"準奏",連素來嚴苛的左都禦史都讚他"有其父之風"。
    宮牆外,陸佑宏扶著太子蕭承煦登上觀星台。
    老國公銀須飄動"殿下可知沈相為何覆滅?"
    少年太子望著漫天星鬥,目光堅定"因他妄圖隻手遮天,視百姓如芻狗。"
    陸佑宏撫掌而笑,袖中滾出枚刻著"清明"的玉玨——正是陳閣老當年貼身之物。
    這日早朝,新科進士周濟突然上書"如今四海晏然,臣請裁撤三分之二邊軍,以省國庫開支!"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
    陸錦棠出列時,鎧甲在晨光中泛著冷芒"北啟雖暫息戰火,難保不會卷土重來。若貿然裁軍,豈不是將百姓置於虎口?"
    散朝後,陸錦棠在禦花園攔住太子。
    假山流水間,他展開一卷竹簡"臣曾聞"戰時為兵,非戰為民"之策。若能讓邊軍屯田墾荒,戰時保家衛國,閑時務農耕作,既能自給自足,又可安定邊疆。"
    太子接過竹簡時,指尖觸到他掌心的厚繭——那是常年握劍留下的印記。
    消息傳回陸府,楊明汐正給清泉喂綠豆湯。孩子張著沒牙的小嘴,將湯汁糊得滿臉都是。
    "你當真要去邊境?"她用帕子擦著兒子的臉,目光卻落在丈夫腰間的玄鐵劍上。
    陸錦棠將清泉抱在膝頭,劍穗掃過孩子的小腳丫"總要試試,若成了,能免去多少生離死別。"
    三日後,車隊駛出安定門。
    陸錦棠望著城樓飛簷,想起沈相伏誅那日,也是從這裏押赴刑場。
    懷中的清泉突然指著天邊的雄鷹咿呀學語,楊明汐輕笑"這孩子,倒像天生該在馬背上長大。"
    話音未落,唐家航策馬追來,懷中抱著個檀木匣"幺舅,這是太子殿下讓我轉交的《屯田疏》。"
    行至雁門關,寒風裹挾著沙礫撲麵而來。
    守將陳昊迎出十裏,卻見陸錦棠解下披風裹住啼哭的清泉"先去軍屯看看。"
    滿目瘡痍的田壟間,老兵們正用斷劍翻土。有個獨臂漢子認出陸錦棠,撲通跪下"將軍,這地種啥都活不成啊!"
    “先種樹啊!然後種青稞!”快三歲的清遠朗聲道。
    當夜,陸錦棠在軍帳鋪開地圖。
    油燈下,楊明汐攤開自己從空間大屏幕上摘抄下來的筆記,娟秀字跡記錄著耐旱作物的種植方法。
    清遠則抬頭看著楊明汐的筆記,笑嘻嘻的道。“紙上談兵終覺淺!”
    清泉在一旁玩著陶製小兵人,突然將幾個"士兵"推進沙盤的"河流"裏。
    陸錦棠望著兒子們的舉動,突然拍案而起"阿汐,你說若是引山泉水灌溉,可否一試?"
    第二日,陸錦棠帶著將士們勘測水渠。
    唐家航從京城送來的紅薯苗在烈日下蔫頭耷腦,他蹲在田埂邊,想起父親教他辨認稻穗的模樣。
    有個小卒怯生生遞來水壺"大人,這水比我們的汗還鹹。"
    這話如驚雷炸響,他立即讓人取來羊皮囊,連夜帶人尋找淡水源頭。
    半月後,第一條水渠落成。
    當清冽的山泉順著溝壑流入幹涸的田壟,老兵們跪在泥水裏痛哭流涕。
    陸錦棠抱著清泉站在渠邊,孩子突然抓起一把泥土塞進嘴裏。
    楊明汐驚叫著去摳,卻聽見陸錦棠大笑"莫急!這是土地的味道!"
    消息傳回京城,太子蕭承煦將《雁門關屯田圖》懸於東宮牆上。
    陸佑宏摸著圖上蜿蜒的水渠,老淚縱橫"當年陳閣老曾說"民以食為天",今日總算見著了。"
    而在雁門關外,陸錦棠正教清泉和清遠騎馬。夕陽將父子三的影子拉得老長,遠處傳來此起彼伏的號子聲——那是將士們開墾新田的呐喊。
    深秋時節,第一茬紅薯豐收。
    陸錦棠讓人將最大的兩個烤了,掰開時金黃的糖心流淌。
    清泉舉著燙手的紅薯追著小羊跑,楊明汐望著這一幕,突然想起現代的某個黃昏,那時陸錦棠也是這樣,帶著小清泉在小區花園裏追逐夕陽。
    清遠則拿著一個紅薯,祭拜上天。
    雪落邊關時,唐家航送來加急文書。
    太子在折子上朱批"著將雁門關屯田之策推行九洲。"
    陸錦棠站在烽火台上,看著雪地裏將士們與百姓共築糧倉。
    懷中的清泉突然指著天際"爹爹!鷹!"他順著孩子的手指望去,一隻蒼鷹正掠過初升的朝陽,羽翼下,是重新煥發生機的蒼茫大地。
    喜歡穿越後一直在種田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後一直在種田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