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梨落重生,歲月回甘
字數:4036 加入書籤
“我會去。”楊明汐的聲音很穩,“但我有個條件。”
“夫人請講。”
“事成之後,我要重葬陸家忠魂,把陸新修起來。”楊明汐看著窗外的月光,“讓清遠和清泉知道,他們的根在這裏。”
孫繼中鄭重地點頭:“這是自然。”
離開鎮北侯府時,月色已經很濃了。馬車走在石板路上,清泉靠在楊明汐懷裏睡著了,清遠卻睜著眼睛,望著窗外掠過的宮牆。
“娘,明天能去看侄兒的牌位嗎?”他突然問。
楊明汐心裏一酸。陸家祠堂在這次抄家中嚴重被毀,現在已經成為廢墟,哪裏還有牌位。她摸了摸清遠的頭:“等我們把壞人趕走,娘就給安兒立塊新的,比原來的還要氣派。”
回到陸府,陸錦棠去檢查門窗,楊明汐給孩子們鋪床。清遠脫鞋時,她看見他腳後跟磨出了血泡,想必是白天在侯府走得太多。
“娘給你上藥。”她拿出藥膏,指尖剛碰到傷口,清遠就瑟縮了下。
“不疼。”他咬著牙說,“在老宅割草時,比這疼多了。”
楊明汐的眼淚滴在藥膏上,暈開一小片水漬。她忽然想起陸錦棠給她講過的,清遠小時候學走路,摔得膝蓋出血也不哭,隻是瞪著眼睛看她,仿佛在說“娘你看我多勇敢”。
這孩子,總是把疼藏得這樣深。
“睡吧。”楊明汐幫他蓋好被子,“明天還要早起呢。”
清遠“嗯”了一聲,卻睜著眼睛看著帳頂,過了好一會兒才小聲說:“娘,要是……要是我們輸了怎麽辦?”
“不會輸的。”楊明汐握住他的手,“因為我們是陸家的人,陸家的人,從來不會輸。”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紙照進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
楊明汐看著兩個孩子熟睡的臉龐,還有旁邊小榻上熟睡的女兒,心裏默默念著:等過了這關,娘就帶你們回梨香居,再熬一鍋最甜的梨膏,讓你們吃個夠。
隻是她知道,有些路一旦踏上,就再也回不了頭了。
皇帝壽宴設在太極殿,文武百官齊聚,歌舞升平的景象掩不住暗流湧動。
楊明汐穿著孫繼中送來的朝服,青色素雅,卻掩不住眉宇間的沉靜。陸錦棠站在她身側,鐵甲上的寒光映著他堅毅的側臉,清遠捧著錦盒裏的虎符,小小的身子挺得筆直,像株迎著風的青鬆。
李嵩果然在獻禮時,舉起了那塊陸家玉佩。羊脂白玉在燈火下泛著溫潤的光,上麵刻著的“陸”字清晰可見。
“陛下,此乃罪臣陸錦棠的傳家玉佩,老臣在亂葬崗尋得,想來陸錦棠一家已無活口,懇請陛下恩準,將陸家舊宅改為忠烈祠,以慰亡魂。”李嵩跪在地上,聲音哽咽,演得像模像樣。
百官竊竊私語,有人麵露不忍,有人眼神閃爍。
楊明汐看見孫繼中站在文官隊列裏,朝她微微點頭。
“陛下!”她提著裙擺走出隊列,聲音清亮,“這玉佩,民婦認得!”
滿殿嘩然。李嵩猛地回頭,看見楊明汐時,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你……你是誰?”
“民婦楊明汐,陸錦棠之妻。”她走到殿中,對著龍椅上的皇帝盈盈一拜,“李大人說陸家已無活口,那民婦和這三個孩子,算什麽?”
清遠和清泉跟著跪下,陸清瑤嚇得攥緊了她的衣角,清遠卻高高舉起錦盒:“陛下,臣有物證!”
內侍接過錦盒呈給皇帝,虎符在禦案上拚合的瞬間,發出的脆響讓整個大殿都安靜下來。
“當年李嵩構陷陸家通敵,實則是為了奪走兵權。”楊明汐的聲音在大殿裏回蕩,那些被遺忘的細節此刻無比清晰。
“半年前,他深夜帶兵包圍陸府,陸錦棠拚死抵抗,民婦正好碰到神醫清醒過來,他讓民婦帶著孩子和虎符 出逃。逃跑路上民婦撞傷頭部,忘了前塵,隻來得及帶走了女兒,留下一雙兒子在陸府受罪。後幸得夫君尋到,才在梨香居暫居。這半年以來,李大人明裏追查陸家餘孽,暗裏卻在擴充勢力,其心可誅!”
“一派胡言!”李嵩色厲內荏地吼道,“你有什麽證據?”
“證據?”楊明汐冷笑一聲,“當年給你通風報信的副將王奎,如今就在鎮北侯府,要不要傳他上來對質?還有你私藏的陸家兵符,藏在府中密室,要不要臣婦帶禁軍去取?”
李嵩癱坐在地上,麵如死灰。百官見狀,紛紛跪地:“陛下,李嵩奸佞,懇請嚴懲!”
皇帝看著禦案上的虎符,又看了看階下的楊明汐,還有珩王搖搖頭的暗示,皇上長歎一聲:“陸氏,委屈你了。”
楊明汐跪下謝恩,膝蓋觸地的聲音擲地有聲。
壽宴的最後,皇上居然哈欠連天,當著文武百官宣布因為龍體不適,傳位珩王的旨意。著禮部配合珩王登基儀式。
珩王借此機會,詹顯他的大度,宣布重建陸府,厚葬陸家忠魂。
出了皇宮,楊明汐一刻也沒有停留,連太後宮裏都沒有去,直接回了陸府。
楊明汐望著殿外的天空,陽光正好,透過雕花窗欞照進來,落在清遠和清泉的臉上。她忽然想起梨香居的炊煙,想起老梨樹下的團圓,原來那些平淡日子裏的真實,早已在她心裏紮了根,讓她有勇氣麵對所有風雨。
陸家冤案昭雪那天,京城下起了小雨。
楊明汐帶著清遠和清泉,去陸家祠堂舊址祭拜。斷壁殘垣間,那棵老梨樹竟開了花,雪白的花瓣沾著雨珠,像落了場春雪。
“小侄兒會看到嗎?”清泉仰著頭問。
“會的。”楊明汐摘下朵梨花,別在他發間,“他一直在看著我們呢。”
陸府在府裏的所有人,包括還沒有痊愈的陸父,都來祠堂舊址祭拜。
陸六正在指揮工匠修繕府邸,聽見說話聲回頭,看見楊明汐帶著陸家家眷站在梨樹下,笑得眉眼彎彎。他走過去,從懷裏掏出個東西:“十三夫人,將軍已經出發了,陸三他們在漠北找到了皇上,這是將軍讓我給您的東西。”
楊明汐打開包裹。是那塊缺角的梨木牌,還有那對梨花紋銀鐲,想來是陸錦堂特意給她留下的。
清遠接過木牌,緊緊攥在手心,就像小時候攥著它入睡那樣。
半月後,陸府修繕一新。楊明汐在正廳掛了塊新匾額,“梨安堂”三個字,是她親手寫的。
後院的老梨樹下,她支起了熬梨膏的銅鍋。
清遠在劈柴,清泉在幫忙添火,陸清瑤坐在竹椅上看她,眼裏的溫柔能化開春水。
琥珀色的梨膏在鍋裏慢慢熬著,甜香漫過新砌的牆頭,像極了梨香居的味道。
“娘,該放冰糖了!”清泉舉著糖罐喊。
“來了。”楊明汐笑著應著,往鍋裏撒了把冰糖,看著糖粒在膏子裏慢慢融化。
她知道,往後的日子或許還會有風雨,但隻要一家人守在一起,就像這鍋梨膏,熬過苦澀,總會有回甘。
梨落重生,歲月回甘。這大概就是生活最好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