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驚奇!現任市長主動要求援疆
字數:4168 加入書籤
周一,市委書記張誌遠召集市長孫國華、市委副書記蘇國明、紀委書記劉國梁、組織部長趙春燕開會,根據上級統一部署,研究援藏、援疆幹部人選事宜。
關於援疆、援藏幹部,這是我們非常好的一項幫扶政策。
在祖國的西北邊陲新疆與西南高原西藏,廣袤的土地承載著獨特的文化與美麗的風光,卻也因地理、曆史因素在發展中麵臨挑戰。一批又一批援疆援藏幹部,響應國家號召,奔赴遠方,成為推動當地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的中堅力量。
援疆、援藏幹部的選派過程嚴謹而全麵。各級組織選拔政治過硬、業務精湛、甘願奉獻的幹部。他們來自不同地域與崗位,有教育領域的骨幹教師、醫療行業的專家,還有經濟、規劃等專業人才。這些幹部告別熟悉的環境與親友,毅然踏上征程。
在經濟建設方麵,他們深入挖掘當地資源潛力。在新疆,有的幹部助力特色農業轉型,引入先進技術提升棉花、瓜果產量品質,拓展電商銷售渠道;在西藏,推動旅遊業發展,參與景區規劃建設,加強旅遊服務培訓,帶動當地經濟增長。
教育和醫療領域,他們同樣發光發熱。援疆、援藏教師帶來先進理念,開展幫扶與送教下鄉,為當地培養師資,還爭取教學資源改善條件。援疆、援藏醫生開展新技術填補醫療空白,通過傳幫帶提升當地醫療水平,深入偏遠地區義診、普及健康知識。
援疆、援藏幹部的工作與生活挑戰重重。西藏高海拔帶來的高原反應,新疆部分地區惡劣的氣候,都考驗著他們的身體。語言溝通、文化差異等問題也增加了工作難度。但他們憑借堅定信念和頑強意誌,咬牙克服。
為了讓幹部們安心工作,國家給予了一係列待遇保障:經濟上,發放工作補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等,改善他們的經濟條件;職級晉升上,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在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等方麵開辟綠色通道;培訓學習方麵,提供更多專業培訓與學習交流機會,助力個人職業發展;生活保障上,為幹部及其家屬解決住房、子女入學、家屬就業等問題,讓他們無後顧之憂。
他們的付出意義深遠。從地區發展看,為新疆、西藏注入活力,推動基礎設施完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從民族團結角度,增進了各民族間的了解與信任,促進文化交流;從精神層麵講,他們的奉獻精神激勵更多人投身國家建設。
援疆、援藏幹部是新時代的脊梁,用行動詮釋責任擔當,為邊疆發展與國家繁榮貢獻力量。他們的事跡與精神,值得銘記與敬仰。
雖然,每一名援疆、援藏幹部都會得到組織的重視和獎勵,但是一去就是三年,而且,這些幹部基本上也都是三四十歲,上有老,下有小,正值壯年。
但是,為了祖國的強大,為了全國一盤棋,這項工作必須得有人去做,而且還要完成好,不辜負黨和國家的重托。
在時代的壯闊征程中,援疆、援藏工作宛如一座巍峨的豐碑,承載著國家發展的戰略藍圖,也鐫刻著無數幹部的熱血與擔當。每一位投身其中的援疆、援藏幹部,都是這場偉大事業裏熠熠生輝的星辰,他們的付出與奉獻,被組織銘記於心,也理應收獲崇高的敬意與褒獎。
然而,這一路的征程滿是艱辛與不易。一去便是漫長的三年時光,這三年,是與家鄉的山川遠別,是與親人的聚少離多。而這些幹部,大多正處在人生的黃金階段,三四十歲的年紀,本應是在家庭中扮演頂梁柱角色的時候。上有年邁的父母,需要他們膝前盡孝,陪伴老人安享晚年;下有年幼的子女,正眼巴巴地盼望著父母的陪伴,渴望在父母的關愛中茁壯成長。
可即便心中滿是對家人的牽掛與愧疚,他們在接到使命的那一刻,沒有絲毫猶豫,毅然決然地背起行囊,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他們明白,祖國的強大,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某一個地區、某一部分人的單打獨鬥,而是需要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如同緊密咬合的齒輪,共同推動發展的巨輪滾滾向前。
在新疆的廣袤大地上,他們深入田間地頭,為特色農業的發展出謀劃策,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讓一片片荒蕪的土地綻放出豐收的希望;在西藏的高原之上,他們頂著缺氧的不適,參與到基礎設施的建設中,看著一條條公路蜿蜒伸向遠方,一所所學校拔地而起,為當地的教育事業點燃希望之火。
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與汗水,詮釋著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他們不辜負黨和國家的重托,在艱苦的環境中砥礪前行,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屬於新時代的壯麗篇章。
他們的故事,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不懈奮鬥 。
一個月前,當那封承載著使命與責任的上級關於征召援疆、援藏幹部的通知靜靜躺在孫國華辦公桌上時,他的內心像是被投入了一顆石子,瞬間泛起層層波瀾,感慨萬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國華坐在辦公桌前,手指輕輕摩挲著通知文件,眼神中滿是思索與堅定。過往的歲月在他腦海中快速閃過,那些為人民服務的日子,那些攻克的難題,一樁樁、一件件,都在提醒著他內心深處那份熾熱的擔當。他深知,援疆、援藏工作充滿了挑戰,可也蘊含著改變無數人命運、推動地區發展的巨大力量。
片刻後,他深吸一口氣,顫抖著拿起電話,撥通了遠在京城的老婆江雪的號碼。電話接通的那一刻,他急切又溫柔地說道:“寶貝,援疆、援藏幹部征召開始了,我想報名……”
電話那頭,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時間仿佛在此刻靜止,每一秒都被拉得無比漫長。孫國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忐忑地等待著江雪的回應。
隔了一會兒,江雪那帶著一絲哽咽卻又努力保持鎮定的聲音傳來:“國華,既然你有這個想法,我支持你……”她的話語雖簡短,卻飽含著理解與愛意。
“謝謝老婆,我愛你!”孫國華的聲音中滿是驚喜與感動,他仿佛看到了江雪那溫柔而堅定的笑容。
然而,電話這端的孫國華看不到,江雪在說出支持的話語後,淚水奪眶而出。她緩緩坐在沙發上,手中的電話微微顫抖。她想到,往後的日子裏,家中的大小事務都要獨自承擔,父母的身體需要照顧,孩子的成長缺少了父親的陪伴,那些生活中的瑣碎與艱難,都將沉甸甸地壓在自己肩頭。可她更明白,孫國華心中那份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她不能因為自己的不舍而束縛住他高飛的翅膀。
江雪抬起手,輕輕拭去眼角的淚水,望著窗外繁華的京城,在心中默默為孫國華加油鼓勁。她知道,這是他們共同的選擇,哪怕前路漫漫,滿是荊棘,他們也將攜手,共同麵對未來的一切 。
這些孫國華自然是看不見也不知道。
當天,孫國華坐在辦公桌前,再次將那封征召援疆、援藏幹部的通知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個字都像是一顆火種,點燃他內心深處那團熾熱的火焰。他的眼神中滿是堅定與決絕,沒有絲毫猶豫,伸手拿起電話,打給了省委組織部。
電話接通後,孫國華坐直身子,聲音洪亮且充滿熱忱:“您好,是省委組織部嗎?我是孫國華,我看到了援疆、援藏幹部的征召通知,我自願報名,迫切希望加入這支光榮的隊伍!”他語速很快,話語裏的急切之情溢於言表,仿佛生怕錯過這次難得的機會。
接電話的是一位副處長,他非常驚訝,掛斷電話立即向領導匯報。
而蓮花江這邊,掛了電話,孫國華仍覺得不夠鄭重,他決定親自跑一趟省委組織部。一路上,他腦海裏不斷浮現出新疆廣袤的沙漠、西藏壯麗的雪山,還有那些等待著幫助與發展的人們的麵容。到了組織部,他大步走進辦公室,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他。孫國華認真地填寫著報名表格,每一個空格都填得工工整整,仿佛在書寫一份莊重的承諾。
填完表格,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對工作人員說:“我深知援疆、援藏工作責任重大,條件艱苦,但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有專業知識,也有工作經驗,我一定盡我所能,為邊疆地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不辜負組織的信任!”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在辦公室裏回蕩,讓在場的工作人員都感受到了他的決心和擔當 。
當然,也有人認為,孫市長這是在故意作秀,怎麽可能,一個現任正職市長,政績耀眼,而且深受領導器重的市級領導幹部,怎麽可能要去援疆、援藏?
喜歡省部級領導請大家收藏:()省部級領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