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賣地

字數:2504   加入書籤

A+A-


    雖然常務副市長何立豐在開始時對市長孫國華提出的經濟計劃持反對意見,並且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的擔憂和考量在會議上都表達得相當明確,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最終的投票環節,他卻毅然決然地投出了讚成票。他的這一舉動,無疑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有些詫異,但何立豐隨後的發言卻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政治智慧和圓滑處世。
    他說得明白而坦誠:“我作為主管經濟和財政的領導幹部,肩負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使命。對於任何經濟計劃,我都有責任把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公開說出來,這是我對職責的堅守,也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我不能因為個人的情感或者其他的因素,就忽視了對問題的客觀分析和理性判斷。”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但是,作為一名濱城市的幹部,我深知濱城的發展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我也希望濱城的明天能夠更加美好,更加繁榮。既然這個經濟計劃是為了濱城的未來著想,是為了濱城人民的福祉而努力,那麽我也應該放下個人的成見,給予支持和肯定。”
    何立豐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大局觀和責任感,他接著說:“我將會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力以赴地把工作幹好。我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濱城一定能夠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仔細品味何立豐的這番話,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深意。他反對過孫國華的經濟計劃,這是事實;但看見包括市委書記李春華在內的多數人都表示支持,他也適時地調整了自己的立場。然而,他的每一句發言中,隻字未提市政府,更未提及市長孫國華,隻是反複強調“市委”的領導。這種微妙的言辭選擇,無疑透露出他內心的傾向和立場。很明顯,在他的眼裏,隻有市委才是他真正的依靠和歸宿,也就是說,他隻聽命於市委書記李春華。
    對於市委書記李春華來說,這樣的局麵無疑是他最願意看到的。政府的一二把手之間存在分歧和不和,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政府的權力,使得他作為市委書記在決策過程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同時,何立豐的表態也讓他意識到,自己在濱城的政治地位依然穩固,無論是政府還是市委,都離不開他的領導和協調。這種政府內部的不和而外部又離不開自己的局麵,對於李春華來說,無疑是最佳的政治格局。
    對此,市長孫國華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在意或不滿。他深知,在政治這個複雜的舞台上,過程往往充滿了曲折和變數,而真正重要的,是最終的結果。
    他看著常務副市長何立豐在投票時的轉變,以及那番既表明立場又留有餘地的發言,心中並未泛起太多的波瀾。
    孫國華明白,市委書記李春華在濱城市“經營”了快一輩子,他的根基深厚,人脈廣泛,影響力更是無人能及。而自己呢,滿打滿算才到這個城市不到半年,一切都還處於摸索和熟悉的階段。要想在短時間內改變濱城的格局,那無疑是天方夜譚。打死他也不會相信,自己能夠輕而易舉地撼動李春華在濱城的地位。
    他清楚地知道,雖然上級對自己表示了支持,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和李春華的“決鬥”中,上級就一定會站在自己這一邊。政治是一場複雜的博弈,其中涉及到的利益關係、權力分配、人情世故等等,都不是那麽簡單明了的。上級的支持,更多的是一種態度和方向上的指引,而並非具體的行動和支持。
    孫國華沒有因此而飄飄然,他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和冷靜的判斷。他深知自己的實力還遠遠不夠,沒有實力,說白了就是沒有政績作為支撐,沒有自己的班底和可靠作為後盾,說什麽都是白扯。在政治這個舞台上,空談和幻想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隻有實實在在的政績和實力,才是說話的硬氣所在。
    因此,他並沒有因為一時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而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和決心。他知道自己要做什麽,也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他將繼續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政績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他相信,隻要自己不懈努力,總有一天,一切都會改變的,他有這個信心。
    在討論人事問題的會議上,氛圍顯得格外凝重。對於宋明奇能否接任縣委書記一職,孫國華內心其實並不是特別在意。他深知,即便宋明奇這次未能順利上位,也依然擔任著縣長的職務。隻要宋明奇還是縣長,那麽他之前所製定的鬆林縣發展旅遊戰略就能夠得到確保實施,這一點讓孫國華感到相對安心。
    然而,這次會議的重點並不僅僅局限於鬆林縣的人事變動,更在於江北新區的未來規劃。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宏觀規劃,北窪縣即將被撤銷,其全部地域將劃歸到江北新區。這一變動意味著,江北新區將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引擎,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屬的多個部門單位都將遷往這一新區,為其注入強大的發展動力。
    根據市長孫國華指示,市教育局已經做好了方案選出師資力量最好的四所小學、四所初中,在江北新區設立分校區。將市中心位置比較好的第七高中和市政府機關第二幼兒園整體搬遷到江北新區。另外,將動員在濱城的多所大學,在江北新區設立新校區。而市裏直屬的濱城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濱城學院、濱城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這次將和市第七高中等一樣,直接搬遷到江北新區。原校址土地將進行拍賣,所得資金用於新校區的建設。這樣的安排,將大大減輕市財政壓力,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喜歡省部級領導請大家收藏:()省部級領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