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影視拉進現實

字數:4356   加入書籤

A+A-


    一通東拉西扯,倒是讓楊慶有搞清楚了這個年代的票據使用情況。
    整個供銷社,除了大缸裏的液體和為數不多的日常用品,其他的都要票。
    蛋要蛋票,糖要糖票,肥皂要肥皂票,勝在火柴不要票,為了掩人耳目,他還特意買了一盒。
    好在這會兒國家還沒發行購貨券傳說中的工業券),搪瓷盆等一些日常工業產品還不要票。
    楊慶有順利的拿下搪瓷盆、搪瓷痰盂尿壺)、茶缸子、碗筷等工業產品。
    肉票他倒是想用,可惜這供銷社太小,不賣肉,買肉要去專門的肉攤,一大早去排隊,個個手裏攥著票,高聲吆喝:“給我來最肥的那塊”。
    好吧,大姐是這麽說的。
    買菜去菜店,59年時唯一不用票的店鋪。
    隔壁大街上還有副食店,裏麵樣樣要票,要是您沒票,有錢也沒處花。
    毛巾楊慶有沒舍得買,為數不多的布票還是留著吧!空間裏那張素床單,還能撕很多次。
    二兩油票花了,為此他還多買一個搪瓷茶杯,就為了裝二兩油。
    別以為很少,每人每月僅此二兩,還是豆油或棉籽油當時叫衛生油),想買花生油,等過年的吧!
    零零總總花了小三塊,就這還沒買暖壺,一個暖壺一塊三,血貴,他沒舍得。
    楊慶有抱著新買的家當回到大院時,三大媽和一中年男人站在楊慶有家門口。
    當他遠遠的看到那位中年人時,腦海轟的一聲,如核彈爆炸,火山噴發,藏在記憶邊緣的畫麵一一呈現。
    黑框眼鏡,一臉褶子的笑容,媽的,情滿四合院裏的三大爺。
    怪不得南鑼鼓巷95號院的名字這麽熟悉,怪不得看著三大媽有些眼熟,可不眼熟嘛。
    比電視劇裏年輕了五六歲,眼前的三大爺也是,這時候還不到50歲,頭發也沒白,笑起來斯斯文文的,小眯眯眼中透著股子機靈勁兒。
    楊慶有徹底懵逼。
    重生?穿越?平行世界?影視世界?
    又或者隻是魂穿,曆史中真的有那麽一段故事!
    一瞬間無數念頭閃過,這特麽的怎麽回事?
    道心碎了啊!
    “小楊,小楊,東西買齊了沒?”
    三大媽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媽的,深呼吸,楊慶有心中默念。
    身邊的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他,這是個真實世界,有這些就夠了。
    “票不多,簡單買了一些,這是三大爺?”
    “你好,小楊同誌,我是前院的三大爺閻埠貴。”
    鹽不貴,您瞧多好的名兒,也算是應景,這年代鹽還真不貴,一毛多一斤,還不要票。
    楊慶有樂嗬的應道:“三大爺您好,我這手裏全是東西,怠慢您了。”
    “麻利把東西放下,三大爺帶你認認門,好讓咱們前院的人都知道,來了新鄰居。”
    這會兒三大爺一家還不知道楊慶有隻是街道辦一廚子。
    猛地見街道辦的同誌對自己這麽客氣,三大爺直樂,牙花子都露出來了。
    外間也沒個桌子,楊慶有隻能把懷裏的一堆搪瓷,放到牆根,來不及收拾就跟著三大爺進了前院。
    就兩步路的功夫,三大爺還跟楊慶有普及四合院常識。
    晚上九點之前必須熄燈,電費大家月底按戶分攤,水費亦是如此。
    和電視劇不同的是,前院和中院各有一水龍頭,前院的在垂花門東頭,三大爺的花在垂花門西頭。
    三大爺這人有個好處,沒有明確占不到便宜之前,他對誰都很好。
    其心理倒很好理解,結個善緣嘛!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占個便宜。
    外麵上班的鄰居們這會都已經下了班,三大爺見人就拉住人家,介紹一番:“這是街道辦的小楊,剛分到前頭的倒座房。”
    天黑的早,肚子沒油水,不敢多逛,導致大家的生活兩點一線,下了班就回家。
    倒是省了三大爺和楊慶有的功夫,不用跑第二趟,一次就能認全活。
    東廂房三間住了三戶人家,每間房二十二三平米,緊挨垂花門的是李師傅一家,煤球廠上班,家裏有個半大小子上小學,見了閻埠貴那叫一個客氣,一口一個閻老師。
    中間那戶是個寡婦,姓王,楊慶有喊王嬸,在糧店上班,帶著一兒一女,這回輪到三大爺對人家客氣,一口一個大妹子。
    靠著穿堂屋的那間,住了六口人,劉師傅兩口子,帶著老媽李奶奶,還有仨孩子住一屋,幸虧仨孩子還小,否則都沒法分配。
    劉師傅在火車站上班,他媳婦孫姐掃大街。
    屋裏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閻埠貴和楊慶有愣是沒好意思進門。
    中間六間的穿堂屋,全部被牆隔開,住了四戶人家,每間的麵積不比東西廂房小,反而兩麵見光,南北都有大窗戶,門都開在前院。
    穿堂左右兩間麵積最大,三十平米左右,住的兩戶人家,全是三口之家,算是寬敞。
    一家姓王,一家姓周,王大哥是糧店臨時工,看屋裏的家夥什,生活應該挺艱苦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大哥是機械廠保衛,兩家嫂子都是全職主婦,在家看孩子。
    剩餘邊上的各兩間,住的也是早年間的住戶,估計比閻埠貴晚來不了幾年,四十來歲,孩子都上班了。
    一位姓馮,一位姓朱,姓馮是位校工,一口一個老閻的叫著,姓朱的老哥有著一手木工手藝,靠手藝吃飯。
    半個多小時,楊慶有算是把前院認了個全乎,同時也對三大爺有了新的認知。
    要論四合院權柄之最,楊慶有認為非三大爺莫屬。
    中院後院才幾戶人家!
    前院三大爺可是管著八戶,近三十口人,待將來倒座房住滿,更不得了。
    可惜了閻埠貴眼皮子淺,隻盯著嘴裏那點吃食,否則有一大爺二大爺什麽事。
    最後倆人來到西廂房,三大爺家,這會兒三大爺家的孩子全在家,正嗷嗷待哺的盯著三大媽。
    閻解成這會兒才十八歲,比楊慶有小一歲,42年生人。
    可人家不僅麵色比楊慶有圓潤,個頭也比楊慶有高,可見三大爺摳歸摳,卻沒餓著孩子。
    隻是挺大一小夥,這會兒蔫了吧唧,渾身髒兮兮的,不樂意說話,估摸著今兒的活不輕鬆。
    楊慶有暗自比劃了一下,比人家低了小半個頭。
    媽的,合著自個兒頂多一米七出頭。
    在救助站時,他屬於高海拔的那波,自我感覺挺好,出了救助站,隱隱約約的感覺不對勁,這會兒算證實了。
    閻解放11歲,閻解曠10歲,哥倆正處於人憎狗嫌的年紀。
    8歲的閻解娣就順眼多了,腦袋上紮著倆小揪,蘿莉味十足。
    喜歡年代:悠閑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年代:悠閑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