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捐糧風波2
字數:4309 加入書籤
“不止李強家,還有老劉家更困難,李奶奶為了多弄點口糧,起早貪黑的糊火柴盒,這不比老薑家困難?”
“就是,讓更困難的家庭幫一般困難的,到哪兒都沒這種理兒。”
“那是,情況就這麽個情況,甭說去街道了,就是去區裏,咱們也占理,誰也挑不出來刺兒。”
閻埠貴看似被鄰居們圍在中央口誅筆伐,實則內心早樂開了花。
瞧大家夥義憤填膺的樣兒,糧食保住了。
“行了行了,瞧瞧你們,不捐就不捐,跟我較什麽勁啊!那啥,我再問一句,確定不捐哈!別我去跟一大爺說了,你們再回頭不認賬。”
麵對閻埠貴的質疑,鄰居們齊齊點頭應道:
“不捐,誰來問都不捐。”
“瞧三大爺您說的話,我們是那種人嗎?”
“三大爺您就放心去吧!沒人賴賬。”
“論人品,我們比後院那幫孫子強,您就放心吧!”
其實閻埠貴沒啥不放心的,但身為管事大爺,該做的姿態還是要做的,否則,待會易中海問起來,沒法應付。
“行吧!那就這樣,你們該忙忙吧!我去說一聲。”
閻埠貴話音剛落,大夥便一哄而散,走的要多快就多快,好似生怕閻埠貴反悔。
而剛才吆喝著拉屎的王華也屁嘚屁嘚的跟著老婆回了家。
楊慶有無所謂的走在最後,當他看到閻埠貴嘴角的笑容時,無語的撇了撇嘴,暗暗感慨,先進四合院的名頭真尼瑪諷刺,屎裏淘金了屬於是。
大夥堅持不捐糧,關係不熟隻是其次,重要的是,他們拿捏準了,老薑家既然把侄子留下了,就不可能再攆走。
多一個小孩而已,就不信他老薑家就因為多了一張吃飯的嘴,還真就揭不開鍋了?
純純的扯淡。
至於閻埠貴怎麽跟易中海說的,楊慶有不知道,他隻知道,老閻同誌回前院時,心情很好,嘴裏還哼著曲兒。
易中海則倒了大黴,聽晚上馮勇下班打探回來的消息,他和劉海忠被薑家媳婦指著鼻子噴了好久,還是劉海忠以身入局,表示個人在年前每月補貼他們家五斤棒子麵,才消了薑家媳婦的怒火。
至於這五斤棒子麵是劉海忠家單獨出,還是回頭找易中海報銷,別人就不知道了。
反正最後沒折易中海的麵子。
他還是院裏那個德高望重的一大爺,連二大爺都得吃虧息事寧人,不敢明麵上指責一大爺辦事不周。
這種情況下,鄰居們誰能說啥?誰又敢說啥?
由於天氣漸冷,晚上溫度已達十度以下,白天最高溫度也超不過二十度,以至於院裏冷清了不少。
白天這幫婦女還能聚在老馮家門口的遊廊下,聽會兒收音機,一旦到了晚上,基本恢複到冬天時的情形,除了呼嘯的北風,連個鬼影都沒有。
家家戶戶忙著收拾冬天用的憋了氣,看看煙管還能不能用,萬一破了爛了,還得抓緊時間想法淘換一截能用的。
省的到了冬天氣溫零下時抓瞎。
為什麽楊慶有一直說95號院的收入和消費水平不符合當下的普遍現狀?
因為95號院的住戶們,在冬天家家都能燒得起煤球,別看這年頭缺少棉花,被子也薄,但壓根凍不著95號院的住戶。
像其他一些比較窮的四合院,好多家庭甭說燒煤取暖了,連爐子也舍不得買,都是做飯時在門外灶台上燒木頭,順道給睡覺的土炕升一下溫。
“小楊,這麽早就把憋了氣管支上了。”
楊慶有這會兒正站在門口的凳子上,調整出煙口的角度,聞言回道:
“朱叔回來了,我想著趁天暖和,早支上早利索,到時直接燒就成了,您今早不也支煙筒來?”
“嗐!甭提了。”
朱叔一臉的晦氣,吐槽道:
“有一截爛了,我想著去廢品收購站買截品相好點的湊合湊合,沒成想跑了好幾個廢品收購站都沒貨,買新的又買不到,委托商店倒是有,但他們不單獨賣,這不找了塊薄鐵皮,回來看看能不能用鐵絲紮上。”
說話間,朱叔打開手裏的提包,裏麵還真有一小塊鋥亮的鐵皮,拿出來時,楊慶有仔細摟了眼。
怎麽說呢!
是夠厚實的,論厚度,仨煙筒加一塊兒,也趕不上它厚。
“挺好,您用錘子敲敲,拿鐵絲一捆絕對成,要是漏風,糊點泥巴就行。”
“對,我就是這麽想的,行了,你忙著,我先回了。”
“好嘞,要幫忙您叫我哈!”
朱叔揮了揮手,沒說話。
幫個嘚的忙,一個職業木匠連這點活都幹不成嗎?
喊外人來那不叫幫忙,那叫丟人。
楊慶有忙活時,隔壁下班的吳守芳母女也過來瞧熱鬧,她們家是四間倒座房中最差的一間,屋裏沒有炕,隻有一張破木床,娘倆過冬得硬抗,想取暖,就得跟楊慶有似的,買憋了氣。
而靠近院門的吳守芳姐倆稍好點兒,也沒強哪裏去,她們屋裏雖然有炕,但門口沒灶台,想要取暖,要麽買憋了氣,要麽得在屋門口壘灶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慶有,嬸兒問你個事兒。”
正趕上楊慶有忙完,想去水龍頭那洗手,聞言立馬止住腳步回道:
“您說。”
“沒啥大事,嬸兒就是想問問,你當時買的爐子煙筒花了多少錢?”
這可難為住了楊慶有,他花錢大手大腳的,見天買東西,像爐子這種花錢少的小物件,他還真把價格忘了。
“呃.......”
呃了老半晌,他也沒“呃”出個價格,隻能含糊道:
“這我還真忘了,當時剛搬進來,買的東西多,沒留底兒,要不回頭我買煤的時候幫您問問?”
吳守芳慌忙擺手道:
“不用,不用,我周日去買煤時再問也成,你本事大,你來看看我屋裏的那種爐子能加裝煙筒嗎?”
吳守芳娘倆現在用的爐子跟後世燒蜂窩煤的爐子差不多,半米來高的長圓筒,燒水時把鋁壺坐上去就成。
楊慶有連看都沒看,便搖頭回道:
“估計很難,您花那冤枉錢,還不如拿您現在這爐子去委托商店看看,添點錢換一憋了氣,趁著現在天還不算太冷,估計委托商店那兒還有二手的。”
“也對哈!”
吳守芳當即眼前一亮,心裏有了主意。
“那成,你洗手去吧!我趁著現在胡同口的委托商店沒關門,過去瞧瞧。”
“好嘞,需要幫忙您再叫我。”
楊慶有本來想揉一把身旁春燕小丫頭的腦袋,突然想起來自己倆手黢黑,於是趕忙走進前院去洗手。
喜歡年代:悠閑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年代:悠閑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