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機械臂與保溫桶 1
字數:1751 加入書籤
一、機械臂與保溫桶智能絲綢產業園的玻璃幕牆映著南充的冬陽,歐陽夢瑩凝視著分揀車間的機械臂,沉醉其中。
金屬臂爪在熒光燈下閃爍著寒芒,以0.1毫米的精準度夾起蠶繭,雪白的繭殼在真空吸盤中緩緩旋轉,宛如被凝固的月色。
忽然間,消毒水的氣味裏滲進一絲熟悉的辛辣,是順慶米粉特有的糊辣殼香。
歐陽夢瑩回頭,見錢程端著保溫桶走來,微笑道:“南充的冬天,少了這碗米粉可不行。”機械臂依舊精準運作,而那絲糊辣殼香,仿佛為冷硬的科技注入了人間溫情。
她接過碗,熱氣蒸騰,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仿佛在這冰冷的機械間,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錢程輕聲笑道:“這機械臂雖冷,卻織就了絲路的繁華。”
“夢瑩姐。”趙一歌的中式棉襖帶著桑木炭的暖意,懷裏的保溫桶還冒著熱氣,
“前街老周叔今早殺的黃牛肉,我多加了勺酸豆角。”他手掌緊貼桶壁,留下溫熱痕跡,虎口繭痕深刻,記錄著智能蠶房溫控調試的辛勤歲月。
歐陽夢瑩接過保溫桶,熱氣繚繞間,黃牛肉香與酸豆角爽交織纏綿,恍若南充冬日暖陽,溫柔包裹心間。
趙一歌眼中閃過一絲自豪,繼續道:“這牛肉湯,正是咱們南充的味道,簡單卻溫暖,就像咱們這絲綢,雖細卻堅韌。南充絲綢,作為蠶絲織物的代表,自古以來便以其輕軟的質地、綺麗的色彩和精湛的織染技藝聞名,它不僅承載著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中遊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蠶絲原料資源、加工能力、技術力量和名特產品四大傳統優勢的體現。每一口湯,都像絲線般串聯起我們的心。歐陽夢瑩微笑著點頭,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望著那機械臂,仿佛看到了無數絲線在指尖舞動,織就出一片片絢爛的絲綢。這份溫暖與堅守,如同基石般堅實,支撐著他們共同的夢想之塔。燈光下,每個人的身影都顯得格外堅定,仿佛在這冰冷的機械間,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力量。夢瑩掀開保溫桶,油辣子的香氣裹著酸筍味撲麵而來,瓷勺邊緣凝著一層薄油,正是十七歲那年趙一歌每天繞路三公裏送來的模樣。米粉在湯裏舒展,像極了當年嘉陵江邊浣洗的絲綢樣布。她忽然看見桶底沉著一片完整的桑椹幹,是他特意從老家桑園曬的:“你總說米粉湯要像絲綢般順滑,我記得加桑椹能提鮮。”桑椹幹在湯中泛起微甜,歐陽夢瑩眼眶微濕,輕舀一勺,米粉如絲滑入喉,纏繞舌尖,細膩綿長。
趙一歌的細心,如織網般細膩,融入湯中,溫暖了她整個寒冬。機械臂依舊忙碌,而此刻,她心中卻滿是那份無言的關懷與默契。
桑椹幹的甜與米粉的滑,交織成記憶中的味道,仿佛將歲月的溫情濃縮,歐陽夢瑩嘴角微揚,眼眸中映出趙一歌那憨厚的笑容。
機械臂的嗡鳴突然變調,某隻繭殼因沾著極細的桑毛被識別為
“瑕疵品”。夢瑩看著趙一歌蹲下身撿起那枚繭,指尖輕輕拂去絨毛:“老輩人說,帶桑毛的繭才是好絲,就像咱們手上的繭子。”他抬頭時,睫毛上落著車間的細雪,讓夢瑩想起十六歲那年,他在繅絲廠替她頂班,手指被蠶蛹汁液泡得發白卻笑著說
“不疼”。趙一歌輕撫繭殼,眼中映出當年燈光下的堅韌。夢瑩心中一動,那繭殼仿佛成了他們青春的見證,帶著歲月的痕跡,卻更顯珍貴。
她輕聲說:“這繭,就像我們的夢,雖經風霜,卻愈發堅韌。”兩人相視一笑,默契在心,機械臂的嗡鳴聲仿佛也在為這份堅守而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