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踏長安勘疑陣,共盟玄策鑒冰心

字數:6381   加入書籤

A+A-


    又行了兩日,遠遠望見遠處高大的城門,
    秦浩視力極好,遠眺城門上的《金光門》三個大字,知道是到了長安的西城門了。
    這兩日,秦浩避開薛萬徹的監視時整理了自己所有的物品,
    一個作戰包,一把九二式,一柄三棱軍刺,一把多功能軍刀,一部太陽能衛星多功能手機,一件防彈衣,
    從嫌犯身上摸出的一盒中華煙,五袋壓縮餅幹,一個小急救箱,一部小型指北針、防風火機兩個,兩瓶飲用水,
    簡易過濾裝置一套,一小包精鹽,一個畫地形圖專用本,兩隻水性筆,兩包濕巾及牙膏牙刷等衛生用品,不包括途中已經悄悄丟棄了的損壞的收發設備,
    最後是一本爺爺細心整理尚未完全,用牛皮紙包著的傳家醫書。
    全部身家無比重要,秦浩包不離身,以防薛萬徹發現端倪。
    又處理了一下肩膀上的傷口,不知是不是那個詭異的光圈原因,一點也未發炎,已經愈合,隻留下了一道梅花狀的疤痕。
    將三棱刺插進腿袋,用褲子蓋住,將一個火機裝進前兜,裏懷放了兩袋壓縮餅幹,其他物品仍放在作戰包中。
    兩日來,左思右想不知道進了長安會麵對怎樣的場景,
    西安城裏的家在唐朝的位置應該是青龍坊吧,但是現在還能還是自己的家嗎?
    自己的身份該怎麽說呢?一頭亂麻,糾結萬分,索性不再多想,
    倒頭便睡,抓緊養好精神,一切隨機應變吧。
    大軍行至城門前二裏停下,副將打馬向前,秦浩打量著前方,
    隻見城門遠處有許多衣衫襤褸的百姓聚集,還有幾具屍體蓋著破席子擺在人群前頭,席前跪著幾個麻木的人。
    心中感慨著百姓的可憐,但也不敢多想,沒過多久,副將回轉,
    片刻後,柴紹安排薛萬徹帶領大軍回營,帶著薛萬均及一眾親衛進了長安城。
    秦浩回頭望了望那些百姓,內心淒涼,同時也警醒自己,得盡快擺脫目前的困境,
    讓自己先能在大不易的長安安定下來,然後再徐圖發展。
    長安城中倒是一片繁華,與城外的那些百姓截然不同,雖然也是粗布麻衣,但是臉上沒有淒苦,整體也算整潔,
    想著李世民的治理還是不錯的,能不能獻點什麽科技類的產品,來贏得皇帝的青睞呢,也混個官當當之類的。
    胡思亂想之際,柴紹的聲音傳來,
    “王縣令,此人乃歸途中所遇,吾觀之非尋常人,因其斬殺一人,我不能定奪,便交由縣衙處置吧。“
    殿中少監薛萬均在旁提醒:”我等自入城已耽擱不少時間,要立即麵聖,請將軍速速入宮吧”,
    柴紹點了點頭,留下發呆的秦浩,帶著隊伍離去。
    王縣令打量一下秦浩,不知為何,生出一種親切的感覺:“不知道閣下如何稱呼?”
    秦浩趕緊上前答話,並把之前對柴紹所言又重新說了一遍,
    王縣令看了一眼板車上麵部已高度腐爛的屍體,招呼衙役一起回了縣衙......
    等了半日,秦浩等得都有些不耐煩了,實在是太臭了。
    “秦浩,本官問你,死者使用何種兵器劫你?”
    秦浩心中一動,壞了,自己的武器都是現代的,一個普通劫匪斷然不可能擁有。
    想了又想,也沒想出什麽好答詞,隻好硬著頭皮:“縣尊明鑒,一把匕首,刺中了我肩頭,並且以言語要挾。”
    “死者又是如何被殺?”
    “我下山前,帶著師父所給的短刺,摟抱躺倒時插入賊人後背至死。”
    “匕首如今何在?”
    “稟縣尊,我未拾賊人的武器,師父的武器遠勝之,我也不屑那種破銅爛鐵。”
    “你無法證實其人劫你,又無凶器呈堂,僅憑你一張嘴,要本官如何相信?”
    秦浩一時情急,脫口而出:“那縣尊又如何證明我說的不是真話呢?”
    “你這便是在強詞奪理了,你殺了人,自然是需你自證,難不成要我來證明嗎?
    且將短刺呈上來,仵作去查驗下傷口。”
    秦浩冷靜了下來,緩緩抽出三棱刺遞給身邊的衙役,退回後將衣袖擼到肩頭,一邊讓仵作驗看,一邊默默思索如何應對,
    一名紅臉衙役走進大堂,靠近縣令耳邊低語了幾句,縣令頓時驚訝的抬頭望了望秦浩,
    又低頭看著衙役遞上來的畫像,摸了摸桌上鋒利無比的奇異武器,仵作也上前對縣令低聲細語著驗傷的結果。
    秦浩有點緊張,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心中有種惴惴不安的感覺。
    過了一會,縣令抬起頭笑道:“秦公子,一場誤會,請恕本官無狀,職責在身,見諒見諒啊,
    現已核實,死者乃是萬年縣一在逃殺人案犯,萬年縣懸賞緝捕,沒想到被公子所殺,公子這還立了一功啊,
    縣衙通告有賞錢十貫,稍候公子可去領取,請公子海涵。”
    秦浩懵了,穿過來的人怎麽就成了大唐的逃犯?還有這種巧合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隱隱覺得蝴蝶的翅膀是不是扇動了什麽特別的東西,心中一時有些好奇,
    “縣尊,請問賊人的麵部已腐爛不堪,縣衙是如何核實死者是通緝逃犯的呢?”
    “公子放心,逃犯麵部雖已腐爛無法明辨,尚有多處痕跡吻合,公子勿慮。”
    秦浩更加奇怪,有些不死心:“縣尊能否細細說下,畢竟這也是條人命。”說完不好意思的抱了抱拳。
    縣令詫異,已經核實脫罪,又有賞錢可拿,為何還執著於知道這些,不是應該盡快脫身事外的嗎?
    心中雖奇,但見秦浩彬彬有禮,也不為難:“吻合有四,犯人名叫劉錢,萬年縣人,因搶劫殺人被官府通緝多日,
    後曾假扮和尚逃脫過一次追捕,因此頭上無發,
    逃到縣郊時二次作案時與屋主有過撕打,被屋主用柴刀砍傷了大腿,腿上傷口吻合。
    另罪犯家屬指認,劉錢胸口有一銅錢大小的胎印,胎印亦吻合,
    幼時下地時踩到過鐮刀,腳板處有一長條疤痕,四者皆合,斷無錯漏,公子大可安心。”
    秦浩驚了,難道穿越改動了曆史?要不人物怎麽會有出處呢?
    那自己是不是也應該有個身份,看來還不能胡亂說話了,
    這要是萬一發現自己前後矛盾,落得個不誠實的印象,以後做啥事都難了,
    古代最重道德人品,還多虧發現了此事,心中一時有些僥幸。
    深深一揖,秦浩謝道:“縣尊斷案心細如發,秦浩佩服,不知縣尊可否告以姓名,在下定然銘記於心。”
    縣令哈哈大笑,“秦公子妙人也,本官王玄策,此乃份內小事,公子不必掛懷。”
    秦浩像發現了新大陸,好奇的盯著這位一人滅一國的奇才,一時沒忍住,脫口而出,
    “縣尊大才,日後若有用得著在下的地方,盡可直言,浩絕無推脫。”
    縣令覺得秦浩為人直爽,更覺親切,順口問道:“公子已離家數載,可還有什麽親人呐?”
    忽又想起若有親人何須雲遊:“公子可記得家在何處?本官做為本地父母官,或可相助公子一二。”
    秦浩心有好感:“大人好意浩感激不盡,年歲太久,離家時浩尚年幼,如今已記憶有些模糊,
    隻記得離家時住在青龍坊中,師父離世前對我說過我家祖籍是山,哦不,是齊州曆城,其他就不知曉了。”
    王玄策有些皺眉:“公子能否告之汝父之名?”
    秦浩想到了家譜一說,萬一給我安排不是這個身份到時候麻煩,連忙解釋,
    “自幼便與家母相依為命,母親也從未對我說起,浩也無從得知。”
    王玄策感覺有點棘手,思索片刻問道:“那住所可有何特異之處嗎?”
    秦浩想了想西安的院子,硬著頭皮:“院中有棵老樹,幼時常在樹下玩耍,大門前好像直臨一條大街,隻記得這些,
    哦,另外後院有個小屋,好像是擺了牌位的,隻是母親從未讓我進去過,其他的實是想不起了。”
    王玄策笑了笑,“公子勿急,我派衙役幫你尋找,公子先找家客棧住下,有了消息我立即派人通知於你。”
    “多謝大人雪中送炭。”秦浩感激的抱了抱拳,露出一個燦爛的微笑,人生地不熟的,真心的感受到了一絲溫暖,唐朝的官還真不錯。
    看著秦浩的笑容,王玄策心中忽然一動,這個笑容為何如此熟悉的感覺,腦海中好像有個畫麵,
    “公子說在山中修道,不知是在何處啊?”
    “終南山中。”心中嘀咕,別問道觀啊,不知道啊。
    王玄策霍然起身:“本官與終南山頗有淵源,沒想到公子竟然也在此山修行,還真是有緣。不知道公子的師父?”
    秦浩心中一歎,我不知道啊,怎麽回答,“回縣尊,師父剛剛離世,不便道出師父尊誨,還望縣尊見諒啊。”
    王玄策一愣,這有什麽不便的,道家還有這種避諱嗎?臉上有些尷尬,又細細打量秦浩,親切之感更勝。
    “公子談吐不凡,又身懷武藝,僅憑這一把鋒利無比的短刺便知公子不俗,你我因案結緣,策又於終南山獲得新生,
    深感與兄台意氣相得,不若你我二人不如結為異姓兄弟如何?”
    秦浩一呆,一言不合就拜把子,唐朝人都這麽豪橫的嗎?難道我真有英雄之姿?也不敢怠慢,連忙回道:“浩實是高攀了。”
    王玄策心中有些欣喜:“策今年二十有一,還從未認過一個弟弟,不知兄台年歲幾何?”
    秦浩有些詫異王玄策如此年輕:“浩今年二十有三”,心裏卻在嘀咕,二十一怎麽長這麽多胡子,看著都像三十多了。
    王玄策更是驚訝:“秦兄長相如此年輕?竟比策還大了兩歲,真是驚到小弟了。兄長的師父定然不俗啊,策拜見兄長。“
    說完深深一揖,”我先安排兄長住宿,兄長先好好休息,換身長衫,
    唐人可不常穿這類衣衫,會被當作胡人的呢,衙門有了消息我即刻會告訴兄長。”
    拿著長安縣衙提前支付的賞錢,坐在客棧的客房中,秦浩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劉錢既然有了身份,那麽我又會是大唐的誰呢?
    喜歡貞觀逆旅:歸鄉之途請大家收藏:()貞觀逆旅:歸鄉之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