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房府求見展才略,得字拜師啟新程
字數:4411 加入書籤
房府前,王玄策與門子遞上了拜帖,又說了二人的身份。
門子一聽是老爺交待要召見的人到了,連忙將拜帖遞給小廝去稟報老爺。
帶著二人進了庭院,來到了偏廳中。
讓丫鬟上了茶,對二人道:“二位在此稍坐,老爺早就得知二位的事了,
剛從宮中回來,稍候片刻。在下還得回去守門,失陪了。”二人拱了拱手,“有勞了。”
王玄策跪坐一旁,靜靜的喝著茶,心中想著待會的見麵該如何言說。
秦浩看了一眼那黑乎乎的茶沒了胃口,又嫌棄跪坐難受,索性打量起廳中環境,雖是偏廳,也不是縣衙可以比擬的。
隻見地鋪青石,平滑如鏡。壁上懸一字幅,書“政通人和”,筆力蒼勁。幾案陳於中央,檀木所製,紋理細膩。
無筆墨紙硯,想是不在此處辦公。其上置香爐,青煙嫋嫋。側有屏風,繪山水人物,精妙絕倫。
窗皆雕花,窗形正方,比例協調。窗紗透光,微風拂幔,清幽靜謐,盡顯高雅之態。
陳列看似簡單,然所有布置都用心極深,不愧是宰相府邸啊。
王玄策剛要詢問兄長一會如何開口之時,房玄齡大步走了進來,
秦浩聽到聲音,回頭一看,隻見房相年約五旬有餘,發須微白,然雙目仍炯炯有神。
麵如冠玉,眉似臥蠶,鼻直口方,頷下微須,盡顯儒雅之態。
身著紫袍,腰束玉帶,步履沉穩,氣度不凡,真乃國之重臣也。
王玄策連忙站起身,對房玄齡深深一揖,秦浩也連忙有樣學樣,雙手抱拳,作了個揖。
房玄齡道:“昨日聽遺愛說,王縣令欲求見老夫,關乎民生大事。
王縣令新至長安,即破大案,老夫也正欲見見本人。
方自宮中歸來,又聞你二人已至府中,未及更換官服,便來見二位了。
望莫嫌怠慢了二位。老夫欲聽聽你們所說的民生大事,若有益於民,老夫自當竭力為之。”
王玄策望了望秦浩,不知道要不要兄長開口講述,
秦浩見了,也不猶豫,對房玄齡拱拱手道:“晚輩秦浩,與王縣令乃結拜兄弟。
前幾日吾歸長安時,見城門處難民麇集,聞是關內大旱,且遭蝗災,未知朝廷欲如何處置。
浩有一製鹽之法,欲借房相獻於朝廷,以鹽業獲財救民,重建家園。
早聞房相待人和煦,複具雷霆手段,以天下為公,故才通過二弟求見房相,望房相相助。”
說完靜立不言,望著房玄齡。
房玄齡聽到製鹽二字後內心微震,眼角微垂,稍作思索道:“公子所言製鹽之法與民間製鹽之法有何不同?”
秦浩不言,望了望王玄策,王玄策會意,從懷中取出那袋精鹽雙手奉上。秦浩道:“此為我製出的精鹽,房相一望便知。”
打開袋口,看到裏麵如雪一般白的鹽,房玄齡大驚,忙拿著袋子走到幾案前,
放下鹽袋,用手輕輕掐起一小撮,用嘴唇抿了抿,旋即變了臉色。
轉身對秦浩道:“此鹽果真為汝自製乎?”秦浩微微頷首,笑著不語。
房玄齡見秦浩不卑不亢,眼中滿是讚賞之色。
緩緩開口道:“公子之才,實乃罕見。此精鹽之妙,不僅在於其色澤如雪,更在於其純淨無雜。
若能將此製鹽之法推廣開來,實乃百姓之福、國家之幸。”
房玄齡來回踱步,似在思索著重大之事。
片刻後,他停下腳步,鄭重地對秦浩道:“公子有如此大才,不知可願為朝廷效力?”
秦浩微微拱手,從容道:“房相謬讚,秦浩不過略盡綿薄之力。若能為國家百姓謀福祉,自當義不容辭。”
房玄齡見秦浩直來直去,不似官場之人作偽,臉上露出欣慰之色,心中對秦浩更是高看幾分。於是一口應下此事。
正事談完三人落座,房玄齡開口道:“不知公子年歲幾何?可有表字?”
秦浩心想,二十三在大唐確實要有個表字了,叫什麽好呢?
抬頭看著房玄齡,突發奇想,坐直身子回道:“房公容稟,浩前一直隨師父雲遊,後於終南山修道,
方今下山,至長安未及數日,師父老人家未曾予我起表字,如房公見獻鹽之功尚可,不知為我起一表字可否?”
房玄齡微微頷首,心中反複衡量利弊。
少頃,他捋須而言:“公子獻鹽之舉,功在社稷,利在萬民。公子行為堪稱典範,老夫倒是願為公子取一表字,隻恐於禮不合啊。”
秦浩好像聽懂了房玄齡話外之意,看看王玄策,王玄策會意道:“房相,義兄之前一直在山中修道。
下山後弟與之相處幾日,便被折服。弟覺義兄雖也博覽群書,然所學頗雜,儒、佛、道均有涉獵。
如之前大案,是義兄舉手間破之,非我之能。兄長灑脫,不喜繁文縟節,有失禮之處,還望房公海涵,
然兄之才,吾無法望其項背。”站起身形鄭重一拜道:“如若不棄,懇請房公能收義兄為弟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秦浩也站起身,無比真誠道:“浩如今孤身一人,雖自認才學不凡,然而在當今之世,若欲施展抱負,若無支持實難實現。
我也不說虛言,確是想借助房相之影響力,得以快速崛起。但我亦深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理,定會以天下蒼生為己任,不辱師父之名。”
房相見二人如此聰慧,一點即透,開心不已,忙托了托手道:“不必大禮,吾乃見才心喜,且汝真誠無偽,直爽無曲,吾甚喜之。
況汝品德高尚,吾亦求之不得也,然今暫勿提拜師之事,待吾擇一吉日,使老友俱聚為之見證,方得名正言順,且會有更大之助力。”
手指輕輕敲著幾案,思索片刻道:“徒兒心性沉穩,睿智過人,又心懷天下蒼生,表字‘正則’若何?
此言出自《離騷》“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正”為正直,“則”為準則。
望徒兒為人正直,堅守道德準則,非有高尚品德與大氣風範,不可取此二字。
待拜師時,我會公開表字,屆時當邀朝中名望大儒及良友,共同見證。
望徒兒此後修身立德,不負此字深意,以匡扶正義、造福蒼生為己任,揚吾門之榮光,成濟世之偉業。”
王玄策在旁心內微酸,自己正是因為沒有靠山,才一直默默無聞,
不過心中卻又對兄長能拜房相為師開心不已,自己跟著兄長斷然隻會越來越好。
秦浩道:“師父之言,弟子謹記,先前所述製鹽之法尚有多處細節之處,待徒兒取得過濾工具之後再為師父演示。
時辰不早了,恐坊門關閉,弟子就先行告退了。”
“恩,去吧,明日要早些起來,如若陛下召見,莫要遲誤。需整肅衣冠,以恭敬之態應召。”
走出房府,二人見已近酉時末,坊門快要關閉了,都不再言語,出了務本坊時,二人分開各自回家。
秦浩邊走邊回頭看了看遠處的皇城,心中猜想著李世民見到製鹽之法時的態度,自己以後的大唐之路這就要開始了。
喜歡貞觀逆旅:歸鄉之途請大家收藏:()貞觀逆旅:歸鄉之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