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請旨離宮求靜攝,紫敕初頒燕公勳

字數:10025   加入書籤

A+A-


    宮門前交了武器,薛禮卻死活不肯交出人頭,秦浩也嫌棄那臭得要命的味道,隻好留薛禮在大門處等候召見。
    匆匆向兩儀殿而去,中途秦浩突然改變了方向,讓領著的小太監有些傻眼。
    “駙馬爺,您走錯路了。”
    “嗯,我知道,你去回稟一下陛下,就說我要先去看望皇後娘娘的身體。”
    小太監一下懵了,這可是皇帝召見你,現在你讓我去告訴皇帝一聲,那這進了殿還能不能全乎的走出來了?
    高福見小太監哭喪個臉獨自而來,猜想秦浩又出了什麽幺蛾子,聽了一番解釋,扯起了可憐的少女,
    “此事與你無關,我去與陛下回稟,你去換條褲子。”
    李世民見高福獨自進殿,有些詫異:“怎麽?人沒帶來?管了幾年突厥膽子倒是鍛煉出來了,說吧,又怎麽回事?”
    高福連忙開口:“陛下,駙馬說是要先去看皇後娘娘的病情。”
    李世民一愣,頓時心中一鬆,連忙站起身道:“哦,那咱們也過去看看。”
    高福心中一歎,看看,還是駙馬牛,牽著皇帝走,真乃古往今來第一人也。
    看著眼前長孫的虛弱,秦浩雙眼濕潤:“娘娘啊,您這是怎麽了啊?才半年多的功夫怎麽就病成這個樣子,是不是陛下對您不好......”
    跟著進殿的高福腿肚子一軟,差點靈魂出竅,猶豫了一下,悄悄退了回去,拉幾倒吧,還是在殿門口和老劉打屁。
    “你這個混賬東西,竟然敢在背後對朕不敬,難道真不怕朕治你的罪嗎?”
    秦浩回頭見李世民大步而來,憋著口氣:“陛下,娘娘的底子本來就虛弱,臣說過無數次了,千萬不能讓娘娘傷心過度,
    陛下不也答應得好好的嗎?如今竟然病成了這樣,難道陛下沒有錯嗎?”
    長孫含笑看著二人拌嘴,心中湧起那股熟悉的溫馨感覺。
    李世民頓時神情一滯,語氣軟了下來,小聲問道:“算你狠,那你快說說觀音婢這到底是什麽情況?藥也用了不少,為何總是不見起色?”
    “高公公!派個人去桃源莊將我的寶箱取來,再從太醫署找副銀針過來。”秦浩也不理李世民,直接衝著殿門口喊道。
    李世民被秦浩無視有點尷尬,緩緩坐在長孫床前,握著手道:“觀音婢,今日身體感覺如何?”
    長孫聲若蚊蠅:“沒什麽胃口,沒勁。”顯然還是十分虛弱。
    “陛下,您摸摸娘娘的手,是不是感覺冰涼?身上還總出冷汗?”
    李世民點了點頭:“別賣關子,朕不與你計較大不敬之罪,還不快說怎麽辦?”
    秦浩歎了口氣:“娘娘因親人相繼離世過度悲慟,導致心陽衰微、血行滯澀,所以脈象細弱如絲,
    病情不甚樂觀,情誌鬱結化火,水穀精微難以化生,症見食欲全無、脘腹脹滿,四肢肌肉萎軟無力,麵色?白如紙?。
    氣血衰微致衛外不固,自汗淋漓而冷汗透衣,手足厥冷如冰,觸之良久不溫?。
    氣機壅遏於胸,呼吸淺促、咳聲低微,痰中帶血,肺脈浮大而中空?......”
    李世民已經聽傻了,看這情形感覺要完犢子,急忙打斷:“你不要再說這些了,就說如何醫治?”
    秦浩搖了搖頭:“臣說這麽多隻是想讓陛下明白一點,娘娘的病情太重,僅靠藥石難醫。”
    李世民雙眼充血,一把拎著秦浩的領口,見沒有拎動,惡狠狠道:“那你說這麽多有個屁用,是在故意激怒朕嗎?”
    長孫咳嗽幾聲,強撐著身子急道:“二郎,你呀,聽正則說,急什麽?”
    “娘娘已現脫證的先兆,此乃七情內傷、五髒俱損?之危,
    臣懇請陛下能停下手中的所有政事,專心致誌帶娘娘前往九成宮泡泡溫湯,舒緩身心,遠離所有的煩惱。
    臣再施以銀針渡穴,湯藥輔助,雙管齊下方能有起色。”
    李世民聞言一愣,稍作猶豫,看著長孫語氣堅定:“好,朕答應你,明日早朝過後便帶觀音婢去九成宮養病,重新讓太子監國,玄齡輔政,你呢?雲中可有什麽問題?”
    秦浩搖了搖頭:“太上皇的消息若是傳到了雲中,麗質也一定會返回長安,我確定她一定會這麽做的,便在長安等她。有麗質陪在娘娘身邊,也是大有益處的。”
    李世民放下了心頭大石,靜靜閃到一邊,看秦浩施了一番針法後,長孫竟然沉沉睡去,心中暗讚了一下,看來真得讓這個臭小子陪在身邊才行。
    回到兩儀殿中,秦浩立馬恢複了鄭重的神色,一本正經的樣子讓李世民有點發呆,這家夥身體裏難道住著兩個不同的人?
    “陛下,臣沒給陛下上奏是有點私心,看看有沒有人背後說臣壞話,不過有份大禮也是獻給陛下的驚喜。”
    李世民抖了抖李大亮的一百裏加急奏報,有些玩味:“你說朕該不該懲罰於他啊?”
    秦浩一愣,臉現不解:“他是誰?”
    李世民神情一滯:“涼州傳來的一百裏加急,向朕稟報你從吐穀渾歸來的消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浩眉頭微皺:“臣急行軍的速度陛下向來知曉,這等小事何須還要一百裏加急稟報,
    再說一百裏加急有什麽用,不會是在臣後麵才到的吧?如果是這樣臣覺得確實應該懲罰一下,罰他工資,這也太不珍惜咱們大唐的馬匹了。”
    我靠,李世民氣得有點想要罵人,話被秦浩堵住,一下子有點不知如何開口。
    “怎麽,你到了涼州,就沒與大亮約定什麽事情?”
    “哎呀,陛下,您可不能隨意誣蔑大臣呀,臣若不是擔心馮雲,就直接去會會黨項那些牆頭草了,
    我猜她肯定在涼州等我,這才去那裏安排人帶她回雲中,要不總在都督府也不方便嘛,
    不過這大禮之事臣沒和李都督說,否則他肯定得泄密,那就沒有驚喜了嘛!”
    李世民緩緩坐下:“那朕倒要瞧瞧,你能呈上來什麽東西,不會是慕容順賄賂你的什麽寶物吧?”
    “嘿嘿,那不能,那等俗物連臣都看不上眼。這大禮拿不進宮,得讓高公公去皇城門那親自帶進來,味道有點衝。”
    李世民朝高福使了個眼色,隨即詢問起穿行沙漠的細節。
    聽了一會李世民心中感歎,這數千裏的追擊真是凶險,雖有機智果決,卻也不乏幸運和天意。
    “之後呢,伏允逃往於闐了?”
    高福捂著鼻子進了殿中,薛禮跟在身後得意洋洋,手上捧著個黑布蒙住的東西。
    李世民也聞到一股臭味,堵住鼻孔:“掀開。”
    高福還沒來得及出聲製止,薛禮一把扯開黑布,李世民一眼望去差點吐了出來,連忙端起禦案上的茶水猛灌了幾口。
    秦浩罵道:“完蛋玩意,不能先吱一聲嗎?”
    薛禮悻悻開口:“回陛下,時間長了怕壞,所以簡單熏了熏,然後用鹽給醃上了。”
    李世民強壓住胃中的不適,忽然心中一動,霍然起身脫口而出:“是伏允?”
    秦浩也連忙跟著起身答道:“怎麽樣?陛下,這大禮滿意否?”
    李世民心中震驚,在殿中來回踱步,顯然是大大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秦浩小聲道:“陛下,要不先讓他們拿出去吧,這味道能殺人於無形。”
    李世民揮了揮手:“高福,處理一下,恢複麵容,明日帶到朝堂之上。”
    回通化坊的路上,秦浩心思百轉,李淵那已經號稱儉約的靈堂依然讓自己驚詫不已,可那又能如何,最終都會湮沒在曆史的長河。
    這時間的車輪滾滾而來,宿命似乎有著自己的堅持,那這眼看著快到大限的父親和長樂要如何拯救?自己真的無力回天嗎?
    秦懷道興奮的跑了過來:“阿兄,父親為我定了親事,你猜猜是誰?”
    秦浩看著開心的二弟,露出一絲笑容:“猜什麽?本來就是我撮合的,連名字還是我提議改的呢。”
    秦懷道雙眼大亮,一把抱住秦浩有些激動:“阿兄,你可真有慧眼,幾年不見,我沒想到鐵環妹妹大變樣了,
    她說是你讓人教她化妝打扮的,這才慢慢轉了性子。”
    “行了,那都是雅容的功勞,你得給送份大禮才行。不過等陛下論功行賞完,你就留在長安了,照顧好父親母親。”
    秦懷道心中一喜,隨即麵現愧色:“我都習慣了那邊的生活,冷不丁要離開還真有些舍不得,他們會想我的。”
    秦浩打掉秦懷道的手,潑了盆冷水:“你想多了,那都是看在我的麵子,否則你都不知道得挨揍多少回,真好意思說啊!”
    秦懷道滿臉的不可置信:“怎麽可能?也就仁貴我比不過,其他人全都不是我的對手。”
    “嗬嗬。”
    見秦浩大步前行,秦懷道有些傻眼:“阿兄,你這個嗬嗬是什麽意思?”
    “字麵意思,父親母親身體如何?”
    “嗬嗬,就那樣唄!太上皇駕崩,父親臨時被陛下征調掌管玄武門的城防,不過知道你回來了,說明日早朝便去辭了官職!”
    秦浩挑眉笑道:“你得和父親學學,聽話才有糖吃,嗬嗬,母親呢?聽說麻將玩得相當不錯啊!”
    “早就不打了,母親又有了身孕了!”
    次日早朝,李世民下旨追贈?劉政會民部尚書?並追封?渝國公??,再次強調了體檢的重要性。
    隨即宣布與皇後要赴九成宮養病一段時間,由太子監國,房玄齡與長孫無忌輔政,
    接下來的高甑生與唐奉義彈劾李靖謀反之事引發了朝堂的議論,溫彥博將複查的詳情一一道出,朝堂上隨即爭吵了起來。
    文臣出奇的一致意見,誣告謀逆罪應處死刑,不能容忍,否則誰知道日後會不會這樣的厄運降臨到自己的頭上,誣告是隨便玩的?
    武將似乎都有些猶豫,秦瓊出列奏道:“陛下,高甑生為秦王府舊部,早年便已追隨陛下東征西討,平定東突厥亦立有大功,臣覺得應可功過相抵。”
    李世民搖了搖頭:“理國守法,事須畫一,律法不可因功廢弛,否則難以維護司法公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侯君集聞聽此言,立馬會意到了李世民的態度,連忙出列:“陛下,高甑生乃是猛將,於軍中頗有威名,若處死恐會引發軍心動蕩,臣與兵部眾官員合議,想為其求情,枉開一麵。”
    李世民點了點頭,沉思不語,眼睛望向殿下的李靖,見對方不言,歎了口氣。
    長孫無忌連忙解圍:“陛下,特殊之事需特殊對待,此事需權衡利弊,若處罰過重恐將導致武將離心,不得不慎,或可問問右仆射的意見。”
    李世民順勢朝李靖開口:“藥師是什麽態度,盡可講來!”
    李靖哪裏不知李世民是想饒過高甑生一命,心中一歎,出列說道:“陛下,臣已老邁,不能勝任右仆射之職,
    臣請退隱居家,專心編寫兵書,還望陛下應允,
    至於高甑生誣告一事,也有臣處置不當的緣故,致其懷有私怨方有了誣告之事,臣亦有錯。
    隻需為臣恢複名譽即可,考慮其過往的戰功,又為維護律法威嚴,可減罪一等,改為流放。”
    李世民長舒口氣,臉現讚許:“衛國公之胸襟應為眾卿楷模,翼國公所請功過相抵不合律法,誣告重罪不可輕赦,即使是功臣亦需守法,
    便依衛國公所請,將二人貶為庶民,減死一等,流放邊疆。”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許多人都對李靖頗為不解,差點要弄死你了,你還這麽大度?
    李世民右手下壓,示意肅靜:“若縱容誣告,則功臣人人自危,此次事件亦是對所有官員的警示,下詔澄清案件事實,為衛國公恢複清白。
    此次征討吐穀渾,衛國公勞苦功高,賜絹帛千匹、禦馬兩匹,食邑增至五千戶,賜靈壽杖,世襲濮州刺史。
    念其年邁,準其所請辭去右仆射,保留全部俸祿,授予特進之職,勿需上朝,待參政事。”
    李靖大聲回道:“謝陛下隆恩!臣想請陛下恩準,將伏允之妻賜於臣為妾室。”
    朝堂頓時一片寂靜,隨即議論紛紛,李世民也有些詫異,思慮一下便順水推舟,又賜了香車名馬、錦羅綢緞。
    朝堂頓時又是寂靜一片,完全沒料到李靖這老家夥還喜愛人妻。房玄齡則心中篤定,應該又是徒弟的主意,自汙以安君心。
    見李世民提起了吐穀渾的戰事,秦瓊眼神火熱,正好今日上了朝來,看看兒子能得到什麽封賞也挺不錯。
    “陛下,我大唐天威一至,幾個月便讓吐穀渾灰飛煙滅,頗壯我大唐國威,臣請為有功將士封賞。”
    秦瓊一番話讓朝堂一片笑聲,李世民沒想到秦瓊主動要為兒子請賞,有些無語,吃相不能好看一些嗎?
    關鍵是昨日剛得了個人頭臘肉,自己一時還沒太想好紅燒還是清蒸。
    侯君集出列附和:“有功將士皆有所期待,臣請依軍功封賞,眾臣若有不同意見,亦可商討一番。”
    李靖搖了搖頭,哪裏還不懂侯君集的用意,向後退了幾步站到了房玄齡的身邊。
    李世民將心中想好的方案拋出:“侯君集轉戰千裏,破邏真穀,俘斬數千,晉封陳國公,食邑一千三百戶,世襲陳州刺史。”
    “李道宗奇襲庫山,獲其名王,虜男女數萬,晉封江夏王,食邑增至六千戶,世襲鄂州刺史。”
    “李大亮昆侖山俘其名王,獲雜畜數萬,晉爵武陽縣公,食邑增至一千五百戶。”
    “契苾何力率鐵勒部族大漠追擊,賜臨洮縣公,賜禦刀一柄。”
    “薛萬均、薛萬徹遭敵伏擊,損兵折將,念其押運糧草有功,功過相抵。”
    “李道彥擅啟邊釁,失信番邦、有損國威,免職削爵?、流放邊疆?。”
    秦瓊雙眼火熱,等著最重磅的兒子的封賞,等了半天,見李世民沒再言語,狐疑的望了望李靖,又看了看侯君集。
    啥意思啊?回回一到兒子這裏就卡殼,玩不玩得起,這要是沒個說法,老子今日這官還不能辭。
    朝堂一時安靜,似是都在等著對秦浩的封賞,李世民猶豫不定,見眾臣都等著自己,很是無奈。
    “駙馬秦浩,曼頭山、積石山、河源三場大捷斬俘六萬餘,赤水源阻敵,解救三千唐軍,
    圍困伏俟城,並招降慕容順,未發一兵拿下城池,招納降眾一萬餘。”
    說到此處,朝堂已是落針可聞,乖乖,這咋封賞,紛紛看向李靖,為啥大功全是駙馬的,又不是你親兒子。
    李世民的聲音再度響起:“昨日,駙馬帶給了朕一件大禮,乃是一顆人頭。”
    話音一落,侯君集瞳孔驟縮,突然意識到了什麽,便見高福手持托盤,端著化完妝容的伏允,
    在殿中走了一圈進行產品展示後,放在了密封的琉璃盒中,太他娘的臭了。
    “此乃吐穀渾的原可汗,伏允。”
    這下群臣再也無法淡定了,駙馬牛啊,人家專幹這抓國主的事,關鍵兩回還都成功了。
    “眾卿議議,該如何封賞,朕也是思來想去,沒太想好。”
    等了半晌,見全都捂著鼻子沒人說話,秦瓊有點急了,怎麽回事?欺負我兒子是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此次征討吐穀渾一半的斬俘可都是秦駙馬的功勞啊!臣......”
    長孫無忌看不下去,連忙打斷:“翼國公,還請避嫌,秦駙馬可是你的兒子。”
    秦瓊老臉一紅,嘟囔一聲:“臣是從公心而論,再說犬子今兒個又不在,那請諸位都開口議一議,時辰也不早了,別耽誤了陛下用午膳。”
    溫彥博沉思片刻,出列開口:“陛下,臣以為憑功可封國公,隻是這封號......”
    唐儉出列奏道:“陛下,趙德楷亦被駙馬解救回大唐,此亦是一功啊,駙馬所處乃是春秋燕地。”
    李孝恭附和:“秦駙馬經營北疆,可特例冊封燕國公。”
    長孫無忌跳了出來:“陛下,我大唐從未用過燕這個封號賜過國公啊!”
    房玄齡眉頭一皺,出列便要開口,李世民見大舅哥又要吃虧,點了點頭:“同意禮部尚書所請,特例冊封秦浩為燕國公,封賞所提請的滕妾!”
    群臣等了一會,見李世民不再說話,都十分詫異,這就完了?
    我靠,一個國公,幾個滕妾,哈哈哈,讓你秦瓊得瑟。
    秦瓊感覺不對勁,這麽大的功勞,就幾張紙就完事了?
    這太欺負人了吧,出列便要開口,忽見房玄齡衝著自己搖了搖頭,腳步一滯。
    李世民大手一揮:“時辰不早了,便依翼國公所請,退朝!”
    喜歡貞觀逆旅:歸鄉之途請大家收藏:()貞觀逆旅:歸鄉之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