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朝堂議事

字數:3579   加入書籤

A+A-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六月,洛陽城內暗流湧動。皇宮大殿裏,時27歲的漢靈帝劉宏高坐龍椅,神色凝重。殿下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氣氛緊張。
    “諸位愛卿,黃巾賊寇作亂,禍亂四方。今日召集諸位,正是要商議平叛之策。”劉宏環視群臣,沉聲道。
    大將軍何進踏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據探報,黃巾賊目前主力集中在冀州、潁川和南陽三地。其中潁川距洛陽最近,威脅最大。臣以為,當先剿滅潁川黃巾,以保京畿安全。”
    “大將軍所言有理。”劉宏點頭,“不知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一時間,朝臣們議論紛紛。片刻後,司空張溫出列道:“陛下,臣以為可拜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儁jun)為右中郎將,調發北軍五校及三河騎士,剿滅潁川黃巾。”
    劉宏聞言,轉向皇甫嵩和朱儁:“二位愛卿以為如何?”
    皇甫嵩拱手道:“臣願效犬馬之勞,為陛下剿滅逆賊。”
    朱儁也隨即應道:“臣誓與皇甫將軍同心協力,平定黃巾之亂。”
    劉宏滿意地點頭:“好!就依何卿所言。皇甫嵩、朱儁聽令,即刻整軍,準備出征。”
    兩人領命而去,劉宏又問道:“冀州黃巾勢力更大,當如何應對?”
    這時,太尉崔烈站了出來:“陛下,臣舉薦盧植為北中朗將,以護烏恒中朗將宗員為副,率北軍五校士並調集諸郡國兵前往圍剿。盧植學識淵博,韜略過人,定能平定冀州之亂。”
    劉宏沉吟片刻,頷首道:“準奏。傳旨盧植、宗員即刻啟程,前往冀州剿匪。”
    眾臣紛紛應諾。劉宏又道:“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建議?”
    殿內一時寂靜無聲。突然,年過半百的蔡邕從人群中踱步而出,朗聲道:“陛下,臣有一言。”
    劉宏微微頷首:“蔡愛卿請講。”
    蔡邕yong)拱手道:“臣以為,平叛固然重要,但更應關注叛亂根源。黃巾起義,實因朝廷苛政,民不聊生。若不從根本解決,恐怕平定一處,又起一處。”
    此言一出,殿內嘩然。有人附和,有人反對,議論聲此起彼伏。
    劉宏皺眉,正欲開口,卻見大將軍何進搶先一步:“此言差矣!當前之急是平定叛亂。”
    蔡邕不甘示弱:“何將軍此言差矣。治標不治本,無異於飲鴆止渴。”
    兩人唇槍舌劍,劍拔弩張。
    這時,一直沉默的司徒袁隗kui)忽然開口:“陛下,臣以為可采取兩手策略。一麵派兵剿匪,一麵派官員體察民情,酌情減免賦稅,以安民心。”
    劉寬聽罷,眼前一亮:“袁司徒此言甚善。朕意已決,就依此行事。”
    眾臣聞言,紛紛稱頌聖明。劉宏又道:“傳朕旨意,命各州郡官員深入民間,體察民情。若有苛政,立即糾正。”
    殿內群臣應聲如雷:“臣等遵旨!”
    散朝後,蔡邕獨自走在宮道上,神色凝重。身後傳來腳步聲,他回頭一看,原來是袁隗。
    袁隗拍了拍蔡邕的肩膀:“老友,你今日言辭激烈了些。”
    蔡邕苦笑:“我不過是實話實說。隻是可惜,朝中大多數人還是不明白問題的根源。”
    袁隗歎息:“你我都知道問題所在,但改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至少,今日陛下采納了減免賦稅的建議,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與此同時,洛陽城外,一隊隊兵馬正在集結。皇甫嵩、朱儁率領的大軍即將開拔,直指潁川。盧植、宗員的隊伍也整裝待發,準備北上冀州。
    幾日後千裏之外的涿郡,袁尚正在書房中批閱公文。一名信使匆匆闖入,遞上一份加急密報。袁尚展開信箋,目光如電般掃過。
    “黃巾作亂,朝廷派兵剿匪?”袁尚眉頭微皺,隨即舒展開來,“這倒是個機會。”
    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遠處,新招募的威武衛正在操練,刀光劍影中透著一股銳氣。袁尚的目光越過演武場,望向遠方。
    “潁川,”他喃喃自語,“潁川名士很多,這個時間點能招募的也隻有荀氏家族的荀彧,荀攸。”
    荀彧(xunyu),字文若,潁川潁陰人。時約20歲,正值青年才俊之齡。袁尚記得,荀彧曾在曹操麾下任職,以其卓越的謀略和治國之才,被譽為“王佐之才”。他在建安初年輔佐曹操平定中原,製定了許多重要策略,如舉薦賢才、屯田養民等。然而,隨著曹操勢力日盛,荀彧與之產生分歧,最終鬱鬱而終。
    荀攸,字公達,荀彧的子侄。時約27歲,在家族輩分上,荀彧是荀攸的叔叔。先投何進董卓之亂被下獄,出獄後隨曹操,以機智謀略著稱。袁尚想起他在赤壁之戰前勸諫曹操不可輕進的遠見。
    “如果能提前把他二人招到麾下…”袁尚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日後天下大亂,有這兩位謀主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他轉身快步走向案桌,提筆寫下一道命令,“速去準備糧草輜重,務必盡快備齊。”
    隨即,他喚來侍從,“去請關、張、趙三位將軍來議事。”
    不多時,三人邁入書房。
    袁尚開門見山道:“剛收到密報,黃巾作亂,朝廷已派兵剿匪。”
    “那咱們該如何應對?”關羽捋須問道。
    袁尚正色道:“我決定出兵潁川。一來可為朝廷分憂也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二來可借機練兵揚我軍威。”
    張飛聽罷,興奮地拍案而起,“好!總算有仗打了!” 趙雲卻皺眉道:“四弟,我軍新建,貿然出征恐怕不妥。”
    關羽捋須沉吟:“子龍所言有理。不過,若能借此機會練兵,倒也不失為良機。”
    袁尚微笑道:“諸位大哥之言,我都考慮到了。此次出兵,並非要與朝廷大軍爭功,而是要借機練兵擴大影響力,招攬人才。”
    張飛一拍大腿:“我明白了!四弟是想趁機收服潁川名士!”
    袁尚點頭:“不錯。潁川乃荀氏之鄉,若能招攬荀彧、荀攸叔侄,對我們日後的發展大有裨益。” 他頓了頓,目光炯炯地掃過三位,“三位哥哥,請盡快整備軍隊,我們不日便發兵潁川。”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