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捷報入京
字數:6060 加入書籤
洛陽城,巍峨壯麗,曆經風雨,依舊是天下權力的中心。大街寬闊筆直,兩側坊市店鋪林立,人流熙熙攘攘,喧鬧繁華。然而,今日的洛陽城,卻在尋常的喧囂中,隱隱多了一絲不同尋常的躁動。
正值午後,陽光熾熱,驅散了清晨的涼意。皇宮之中,一道尖銳而略帶顫抖的嗓音,劃破了午後的寧靜,由遠及近,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響徹宮闈:“捷報!捷報!廣宗大捷!黃巾賊首張角、張梁伏誅!大捷啊!”
聲音的主人是一名身穿緋色官袍的小黃門,年紀不大,卻已在宮中曆練多年,練就了一副能穿透重重宮牆的嗓子。他手捧一份以火漆嚴密封緘的戰報,一路疾奔,官袍下擺獵獵生風,臉上的汗珠顧不得擦拭,唯有滿臉的喜色,如同盛開的花朵般燦爛。
沿途的宮人、侍衛,皆被這突如其來的高呼聲所吸引,紛紛側目。待看清是傳捷報的小黃門,臉上也都露出了驚喜之色。連日來,黃巾之亂的消息,如同烏雲般籠罩著洛陽,壓得人心頭沉甸甸的。如今,終於盼來了捷報,如同撥雲見日,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小黃門一路狂奔,直入嘉德殿。嘉德殿是漢靈帝劉宏處理政務、召見群臣的場所。此刻,劉宏正斜倚在龍榻之上,手中把玩著一枚晶瑩剔透的玉蟬,神情略顯倦怠。連日的奏報,多是關於各地黃巾軍作亂的消息,看得他心煩意亂,興致缺缺。
“陛下!大喜!大喜啊!”小黃門衝入殿內,顧不得禮儀,跪倒在地,雙手高舉戰報,聲音因為激動而略微顫抖,“廣宗捷報!盧植將軍、袁尚將軍,於廣宗大破黃巾賊軍!斬殺張角、張梁!廣宗城已破!黃巾之亂,指日可待平定!”
劉宏原本有些昏昏欲睡,聽到“捷報”二字,頓時精神一振,猛地坐直了身子,手中的玉蟬也險些脫手。“你說什麽?再說一遍!”他語氣急促,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驚喜。
小黃門連忙又重複了一遍,聲音更加洪亮,也更加清晰。
“好!好!好!”劉宏聞言,龍顏大悅,一連說了三個“好”字,臉上陰霾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興奮和喜悅。他快步走下龍榻,一把從小黃門手中奪過戰報,迫不及待地拆開火漆,展開細讀。
戰報之上,盧植的筆跡蒼勁有力,字裏行間,充滿了軍人的肅殺之氣,卻也難掩勝利的喜悅。劉宏逐字逐句地仔細閱讀,越看越是興奮,臉上笑容也愈發燦爛。
戰報詳細敘述了廣宗之戰的經過,從漢軍如何圍城,到如何攻破城門,再到巷戰、府衙激戰,直至張角、張梁授首,寫得條理清晰,有詳有略,令人仿佛身臨其境,親眼目睹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尤其讓劉宏感到欣慰的是,戰報中,盧植對袁尚的功績,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讚袁尚“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身先士卒,勇冠三軍”,更是在破城之戰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力斬張梁,功不可沒。
“袁尚……袁尚……”劉宏口中喃喃念著這個名字,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他對袁逢、袁隗兄弟,素來敬重,也知道袁家子弟,多有才俊。隻是,袁家子弟,多以文采見長,武略方麵,卻鮮有聞名者。沒想到,這袁逢之孫,竟有如此出色的軍事才能,著實令人刮目相看。
“真乃虎父無犬子!袁氏門楣,果真不凡!”劉宏放下戰報,忍不住讚歎道。他想起了當年霍去病弱冠之年,便率軍深入漠北,封狼居胥,立下不世之功。如今,這袁尚年紀輕輕,便能在平定黃巾之亂中,立下如此大功,堪稱漢室之幸,社稷之福。
“傳旨!”劉宏心情大好,聲音也變得洪亮起來,“著令擬旨,嘉獎盧植、袁尚!廣宗大捷,功在社稷,當重賞!明日早朝,朕要親自宣讀捷報,與眾卿共賀此番大勝!”
“奴婢遵旨!”殿外應聲而入一名老太監,躬身領命。
劉宏意猶未盡,又拿起另一份戰報,卻是袁尚單獨呈上的蒼亭之戰捷報。這份戰報,篇幅較短,主要敘述了蒼亭之戰生擒卜己之事。劉宏看完之後,更是喜上眉梢。
“好!好!好!”他又連說了三個“好”字,臉上笑容愈發燦爛,“這袁尚,果真是文武雙全,智勇兼備!先是蒼亭大捷,生擒卜己,後又廣宗破城,斬殺張梁、張角!如此功績,堪比霍去病再世啊!”
霍去病,大漢朝赫赫有名的少年將軍,一生功勳卓著,被後世譽為“戰神”。劉宏以霍去病來比喻袁尚,可見他對袁尚的評價之高,期許之重。
“傳旨!”劉宏再次下令,“擬旨嘉獎袁尚!蒼亭之戰,生擒卜己,亦是功勞卓著!著令將卜己押解入京,朕要親自審問,以儆效尤!”
“奴婢遵旨!”老太監再次領命,躬身退下。
劉宏心情舒暢,連日來的疲憊也一掃而空。他起身在殿內踱步,心中盤算著如何封賞袁尚。如此大功,若不重賞,難以彰顯朝廷恩典,也難以激勵將士。隻是,袁尚年紀尚輕,資曆尚淺,若一下子封賞過高,恐怕會引起朝中一些老臣的不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劉宏轉念一想,又覺得無所謂。如今朝廷烏煙瘴氣,黨爭不斷,正是需要提拔一些有能力、有功勞的年輕俊傑,來打破沉悶的局麵。袁尚此番立下如此大功,正是天賜良機。
“袁氏……袁氏……”劉宏再次念叨著袁氏,眼神逐漸變得深邃起來。袁逢、袁隗兄弟,在朝中根基深厚,門生故吏遍布天下。若能借此機會,拉攏袁氏,使其更加忠心於朝廷,對於穩定朝局,無疑大有裨益。
一夜無話,轉眼便是翌日清晨。
朝陽初升,霞光萬道,驅散了夜幕的最後一絲黑暗,為洛陽城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皇宮之中,鍾鼓齊鳴,宣告著早朝的開始。
文武百官,身穿朝服,魚貫而入,肅立於德陽殿兩側。今日的早朝,氣氛似乎有些不同尋常,隱隱帶著一絲喜慶和期待。不少官員,臉上都帶著笑容,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什麽。
待劉宏龍袍加身,在宦官的簇擁下,步入德陽殿,群臣山呼萬歲,恭迎聖駕。
“眾卿平身。”劉宏心情極佳,臉上帶著難得的笑容,聲音也顯得格外洪亮。
“謝陛下!”群臣起身,各自歸位。
“諸位愛卿,今日早朝,朕有一件喜事要宣布。”劉宏開門見山,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
群臣聞言,皆是精神一振,豎起耳朵,靜待下文。
“昨日,廣宗捷報入京!”劉宏提高了聲音,語氣中充滿了自豪,“盧植將軍、袁尚將軍,率領大軍,於廣宗大破黃巾賊軍!斬殺張角、張梁!廣宗城已破!黃巾之亂,平定在望!”
“嘩——”
劉宏話音剛落,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群臣麵麵相覷,眼中充滿了震驚和驚喜。廣宗大捷!斬殺張角、張梁!這可是天大的喜訊啊!連日來,黃巾之亂的消息,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如今,終於盼來了捷報,如同久旱逢甘霖,令人精神振奮。
“陛下聖明!天佑大漢!”率先反應過來的是司空袁逢,他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第一個出列,躬身拜賀,“恭賀陛下,賀喜陛下!廣宗大捷,乃是社稷之福,萬民之幸!盧植將軍、袁尚將軍,功勳卓著,當受重賞!”
袁逢此言一出,群臣紛紛醒悟,也都跟著出列,高呼萬歲,齊聲恭賀。一時間,德陽殿內,充滿了歡呼雀躍之聲,之前的壓抑氣氛,一掃而空。
劉宏笑容滿麵,心中更是得意。他抬手示意群臣安靜,待殿內稍稍平靜下來後,才繼續說道:“此番廣宗大捷,盧植將軍運籌帷幄,功不可沒。袁尚將軍,更是身先士卒,勇冠三軍,於破城之戰中,力斬張梁,功勞甚大!”
“袁尚?”群臣之中,不少人麵露疑惑之色,顯然對這個名字有些陌生。
在前排的太尉袁隗,捋了捋胡須,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袁尚,正是他的侄孫,袁逢的孫子。袁家子弟,能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他自然感到驕傲和自豪。
“陛下所言袁尚,可是司空大人之孫,袁顯甫?”一位年長的官員出列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好奇。
劉宏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正是袁司空之孫,袁顯甫。此子年紀輕輕,卻有如此才能,實乃難得。朕甚是欣慰。”
得到劉宏的肯定,群臣看向袁逢、袁隗的目光,頓時變得不同起來,帶著一絲敬畏和羨慕。袁氏一門,本就權勢顯赫,如今又出了一個如此有功的後輩,日後在朝中的地位,恐怕更加穩固了。
袁逢臉上笑意盈盈,謙虛地拱手道:“犬子年幼無知,能為朝廷效力,皆是陛下洪福齊天,將士英勇。老臣愧不敢當。”
“司空大人過謙了。”劉宏擺了擺手,語氣誠懇地說道,“袁尚之功,朕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此番大捷,當論功行賞。諸位愛卿,以為當如何封賞盧植、袁尚二人,方能彰顯朝廷恩典,激勵將士?”
群臣聞言,紛紛開始思索起來。盧植德高望重,資曆深厚,又在平定黃巾之亂中,立下汗馬功勞,封賞自然不能輕。而袁尚,雖然年輕,但功勞同樣不小,尤其是在破城之戰中,力斬張梁,更是居功至偉。如何封賞,確實需要仔細斟酌。
“陛下,臣以為,盧植將軍,可加封為亭侯,以彰其功。”一位官員出列建議道。亭侯,爵位不高,但對於盧植這樣的文臣來說,也算是不錯的封賞了。
“臣附議。”又有一位官員出列讚同。
“臣等附議。”不少官員也紛紛表示讚同。
劉宏微微頷首,亭侯的封賞,也在他的考慮之中。盧植年事已高,性情淡泊,對於爵位,恐怕也不會太過在意。亭侯的封賞,既能彰顯朝廷恩典,也不會顯得過於隆重,引起不必要的爭議。
“至於袁尚……”劉宏沉吟片刻,目光掃過群臣,緩緩說道,“袁尚年輕有為,功勞卓著,朕欲破格提拔,封其為……都亭侯!”
“都亭侯?!”群臣聞言,再次嘩然,這次的震驚程度,更勝之前。都亭侯,侯爵之中,也算是較高的爵位了。袁尚年紀輕輕,資曆尚淺,一下子封為都亭侯,確實是破格提拔,史所罕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少官員麵露驚訝之色,竊竊私語,議論紛紛。一些老臣,更是眉頭微皺,顯然對劉宏的這個決定,有些異議。
“陛下,袁尚雖有功勞,但年紀尚輕,資曆尚淺,驟然封為都亭侯,是否有些……不妥?”一位老臣出列,委婉地表達了反對意見。
劉宏似乎早就預料到會有人反對,他神情平靜,語氣堅定地說道:“朕知道,袁尚年紀尚輕,資曆尚淺。但朕以為,論功行賞,當以功勞為重,不拘泥於資曆。袁尚此番立下如此大功,若不重賞,何以激勵將士?何以彰顯朝廷恩典?”
“再者,袁尚乃是袁氏子弟,袁氏一門,忠心耿耿,乃是社稷棟梁。朕重用袁尚,也是對袁氏一門的信任和期許。”劉宏語氣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語氣中帶著一絲深意。
群臣聞言,頓時明白了劉宏的意思。劉宏此舉,不僅僅是為了封賞袁尚,更是為了拉攏袁氏,鞏固皇權。袁氏一門,在朝中勢力龐大,若是能得到袁氏的支持,對於劉宏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
“陛下聖明!”袁逢再次出列,躬身拜賀,語氣中充滿了感激,“陛下如此厚愛,袁氏一門,定當肝腦塗地,報效朝廷!”
袁逢都表態了,其他官員,自然也不好再說什麽。而且,仔細想想,袁尚此番功勞,確實不小,封為都亭侯,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既然諸位愛卿沒有異議,那就這麽定了。”劉宏滿意地點了點頭,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