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揚名天下,民心所向

字數:4400   加入書籤

A+A-


    廣宗太守府,喜氣洋洋。
    關羽捋著長須,率先抱拳,洪聲道:“恭喜主公,年少封侯,真乃天縱奇才,我等與有榮焉!”
    張飛咧開大嘴,笑得合不攏嘴,震天響的聲音幾乎掀翻屋頂:“哈哈哈,大哥說得對!俺老張早就知道,主公絕非池中之物,這都亭侯算什麽,將來封王拜相,指日可待!”
    趙雲抱拳,俊朗的麵容上帶著真摯的笑容:“主公文武雙全,功勳卓著,封侯實至名歸,屬下恭賀主公。”
    典韋雖不善言辭,但也甕聲甕氣地說道:“主公威武!俺典韋,高興!”憨厚的臉上滿是喜色,雙手抱拳的姿勢,也顯得笨拙可愛。
    荀攸拱手,語氣平和而真誠:“主公,此番封侯,乃是天子對主公功績的肯定,更是對我等日後大展宏圖的激勵。攸在此,再賀主公。”
    看著手下眾將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恭賀,袁尚心中也湧起一股暖流,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擺手示意眾人落座:“諸位兄弟,客氣了。此番能得封賞,皆賴諸位齊心協力,奮勇殺敵。這榮耀,亦是屬於大家的。”
    他頓了頓,幽默地說道:“不過,這都亭侯聽起來,倒是比鎮南將軍威風多了。以後出門,也好唬人。”
    張飛聞言,立刻咋呼道:“那是自然!都亭侯!多氣派!看以後誰還敢小覷大哥!”
    關羽微微一笑,眼神中帶著一絲擔憂:“主公,封侯雖是喜事,但也需謹慎。如今主公聲名鵲起,朝野矚目,更要如履薄冰,行事周全。”
    趙雲也點頭讚同:“大哥所言極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主公當韜光養晦,積蓄力量,方能走得更遠。”
    荀攸目光深邃,緩緩說道:“兩位將軍所慮甚是。主公如今身處風口浪尖,既要珍惜這份榮耀,也要警惕暗流湧動。尤其是朝堂之上,黨爭不斷,主公需審時度勢,明哲保身。”
    袁尚心中明白,眾人的擔憂不無道理。封侯拜爵,固然風光,但也容易成為眾矢之的。尤其是他袁家,本就樹大招風,如今他再獲殊榮,恐怕更會引來不少人的嫉妒和猜忌。
    他收斂笑容,神色鄭重地說道:“諸位兄弟放心,吾並非得意忘形之輩。諸位的提醒,吾銘記於心。日後定當謹言慎行,不負諸位期望。”
    他舉起酒杯,豪邁地說道:“今日,我等不醉不歸,慶賀此番大捷,也為我等兄弟情誼,幹杯!”
    眾人齊聲應和,舉杯暢飲,太守府內,充滿了歡聲笑語,一掃連日征戰的疲憊和壓抑。
    洛陽,蔡府。
    蔡琰正坐在閨房中,素手撫琴,清越的琴聲如山間清泉,流淌而出,洗滌著心靈的塵埃。然而,今日的琴聲,卻似乎少了幾分往日的寧靜,多了幾分莫名的心緒。
    自從聽到外麵都在傳廣宗捷報後,她的心湖便如同被投入一顆石子,蕩起層層漣漪,難以平靜。尤其是那個在捷報中被反複提及的名字——袁尚,更是讓她心馳神往,浮想聯翩。
    “都亭侯袁尚……究竟是怎樣一位少年英傑,竟能立下如此蓋世奇功?”蔡琰輕聲低喃,美眸中充滿了好奇和探尋。
    她從未見過袁尚,甚至連他的畫像都未曾見過。但捷報中對他的描述,卻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在她腦海中徐徐展開。
    運籌帷幄,決勝千裏;身先士卒,勇冠三軍;年少有為,功勳卓著……每一個詞語,都仿佛帶著光芒,讓她對這位年輕的都亭侯充滿了仰慕和好奇。
    “他一定是一位氣宇軒昂,英姿勃發的少年將軍吧?如同傳說中的少年英雄,意氣風發,光芒萬丈。”蔡琰的思緒如同脫韁的野馬,肆意馳騁,在腦海中勾勒著袁尚的形象。
    她想象著,袁尚身披鎧甲,手持長劍,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所向披靡的英姿;想象著,他在慶功宴上,談笑風生,揮斥方遒的豪邁;想象著,他卸下戎裝,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的儒雅……
    越是想象,她對袁尚的形象就越發清晰,也越發充滿了期待和向往。仿佛在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牽引著她的心,朝著遠方的廣宗城飛去。
    “小姐,你在想什麽呢?自從聽到捷報後,你總是心不在焉的。”侍女綠珠端著茶點走進房間,看到蔡琰若有所思的樣子,好奇地問道。
    蔡琰回過神來, 中斷了遐想, 紅暈悄悄爬上臉頰,連忙拿起茶杯,掩飾自己的羞澀:“沒什麽,隻是有些好奇,這位袁都亭侯,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綠珠聞言,頓時來了興致,湊到蔡琰身邊,神秘兮兮地說道:“小姐,我聽府裏的下人說,這位袁都亭侯,可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出身顯赫,相貌堂堂,而且年紀輕輕,就立下如此大功,簡直是天之驕子!”
    “真的嗎?”蔡琰心中一動,語氣中帶著一絲期待。
    “當然是真的!我聽說,洛陽城裏,現在都在傳頌袁都亭侯的英勇事跡,說他是霍去病再世呢!”綠珠繪聲繪色地說道,語氣中充滿了羨慕和崇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蔡琰聽著綠珠的描述,心中對袁尚的形象更加完美,也更加期待能夠親眼見到這位傳說中的少年英雄。
    她放下茶杯,站起身來,走到窗邊,眺望著遠方,心中默默祈盼著,或許有一天,她也能像捷報中描述的那般,與這位英雄人物,在某個不期而遇的時刻,相遇相知。
    廣宗城內,戰後的瘡痍,正在迅速消退。
    袁尚下令,全力恢複城內秩序,安撫百姓,賑濟災民。他將繳獲的糧草,悉數分發給城中百姓,又組織士兵,幫助百姓重建家園,修繕房屋。
    一係列的舉措,如同春風化雨,迅速撫平了戰後的創傷,也贏得了廣宗百姓的衷心愛戴。
    百姓們親眼目睹了袁尚的仁義之舉,感激涕零,奔走相告,對袁尚感恩戴德。他們自發組織起來,清掃街道,修補城牆,協助官府維持秩序。
    昔日空曠蕭條的廣宗城,重新煥發了生機,街道上人來人往,商鋪重新開張,孩童的嬉笑聲,老人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
    袁尚走在街頭,看著百姓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欣慰。他深知,民心才是最重要的,得民心者得天下。
    “主公,城內秩序已經基本恢複,百姓安居樂業,對主公愛戴有加。”荀攸向袁尚稟報道,語氣中帶著讚賞。
    袁尚點頭,目光轉向遠方,沉聲說道:“廣宗城雖已平定,但黃巾之亂尚未徹底結束。張角、張梁雖死,張寶仍在下曲陽,黃巾軍主力尚存,我等不可掉以輕心。”
    他將盧植請到太守府,二人對坐,共商下一步的軍事部署。
    “盧公,如今廣宗已定,我軍下一步,當如何行動?”袁尚虛心請教道。
    盧植捋著胡須,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顯甫,下曲陽的張寶,不足為慮。此人雖有些許謀略,但終究難成大器。我料定,他必會固守下曲陽。”
    “盧公所言極是。”袁尚點頭讚同,“張寶此人,色厲內荏,膽小怕事。他若敢出城野戰,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若是龜縮城內,無異於坐以待斃。”
    “正是此理。”盧植微微一笑,讚賞地看了袁尚一眼,“顯甫,你認為,我軍何時兵發下曲陽為宜?”
    袁尚略作思索,沉聲說道:“我軍連日征戰,將士疲憊,且廣宗城內,百廢待興,民生凋敝。不如休整幾日,待將士們恢複體力,城內秩序徹底安定,再兵發下曲陽,一舉蕩平張寶。”
    盧植撫掌大笑:“善!顯甫之言,深得吾心。老夫也正有此意。既如此,我等便在廣宗城休整五日,五日之後,兵發下曲陽,徹底剿滅黃巾賊寇!”
    袁尚起身,抱拳道:“一切聽憑盧公調遣。”
    他心中清楚,下曲陽之戰,將是平定黃巾之亂的關鍵一戰。隻要攻克下曲陽,斬殺張寶,黃巾軍便將徹底失去抵抗能力,這場席卷天下的動亂,也將走向尾聲。
    而他袁尚的名字,也將隨著這場曠世大戰的勝利,真正響徹天下,名垂青史。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