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孤城困境,雄主運籌帷幄

字數:4682   加入書籤

A+A-


    薊縣城樓之上,寒風凜冽,旌旗獵獵作響。袁尚身披銀色鎧甲,負手而立,目光如炬,眺望著遠方連綿起伏的燕山山脈。自從率軍抵達薊縣,已過去兩日。這兩日,他一麵安撫幽州官員,一麵清點城內兵馬糧草,初步了解了薊縣的困境。
    “主公,探馬來報!”
    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城樓的靜謐,一名風塵仆仆的探子快步奔上城樓,單膝跪地,抱拳稟報道:“鮮卑大軍已至薊縣城外三十裏,先鋒部隊約有五千騎兵,正加速朝薊縣方向逼近!”
    袁尚神色一凜,沉聲問道:“領兵之人可是軻比能?”
    探子肯定道:“正是軻比能!此人驍勇善戰,在鮮卑諸部中威望極高,此次鮮卑來勢洶洶,正是由他親自統領。”
    袁尚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思忖。軻比能,這個名字他並不陌生。在三國曆史上,軻比能絕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此人崛起於漢末,卻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和軍事才能,逐步統一了鮮卑各部,成為北方邊境的一大威脅。 軻比能活躍的區域,主要在幽州、並州北部,也就是後世的內蒙古一帶。從探子的情報來看,軻比能此次入侵,很可能是從雲中、五原方向南下,直撲幽州腹地。
    荀攸緩步走到袁尚身邊,神色凝重地說道:“主公,軻比能此人不可小覷。‘自雲中、五原以東抵遼水’, 其控弦之士,不下數萬。此次他親率大軍來犯,恐怕是蓄謀已久。”
    趙雲亦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末將請命,率軍出城迎擊鮮卑先鋒,挫其銳氣!”
    袁尚抬手示意趙雲稍安勿躁,目光轉向探子,繼續問道:“鮮卑大軍具體兵力部署如何?除了雲中、五原方向,還有其他動向嗎?”
    探子連忙回稟道:“據探查,軻比能此次共出兵約三萬餘人,主力部隊隨後就到。除了雲中、五原方向, 鮮卑還有一部兵馬從代郡、上穀方向南下,似乎意圖迂回包抄薊縣。至於遼西方向,暫時還未發現鮮卑大軍的蹤跡。”
    袁尚聽完探子的匯報,心中對當前的局勢有了更清晰的判斷。軻比能果然狡猾,兵分兩路,意圖多麵夾擊。雲中、五原方向直指薊縣,代郡、上穀方向則可能威脅涿郡,甚至切斷冀州與幽州的聯係。
    “三萬鮮卑鐵騎……”袁尚喃喃自語,眉頭緊鎖。 他扭頭看向荀攸,問道:“公達,如今薊縣城內兵力如何?”
    荀攸歎了口氣,麵露憂色道:“主公,情況不容樂觀。幽州牧劉虞大人倉皇退守薊縣,城內原有守軍不足萬人,且士氣低落,不堪大用。主公從冀州帶來的兵馬,加上子龍將軍的親衛營,以及典韋將軍所部,總共不過兩萬三千人左右。 兵力上,我們處於絕對劣勢,都以步兵為主,騎兵隻有五千人。”
    袁尚沉默不語,心中快速盤算著。薊縣的兵力確實捉襟見肘,要以兩萬三千人對抗三萬鮮卑鐵騎,還要防守堅城,壓力可想而知。更何況,幽州邊軍的戰鬥力實在令人擔憂,指望他們守城,恐怕難以支撐多久。
    典韋甕聲甕氣地說道:“主公,管他什麽軻比能,三萬還是五萬,俺老典一雙鐵戟,照樣殺他個片甲不留!”
    典韋的豪言壯語,在此時聽起來卻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袁尚拍了拍典韋的肩膀,笑了笑說道:“典韋,你的勇猛我自然信得過,但打仗不能光靠匹夫之勇,還要講究strategy策略)。” 他故意用了一個英文單詞,引得典韋撓了撓頭,一臉茫然。
    袁尚轉過身,目光再次投向遠方,眼神逐漸變得堅定起來。 “公達,子龍。”他沉聲說道,“如今薊縣危在旦夕,我們必須盡快製定對策,方能化解危機。”
    荀攸拱手道:“主公所言極是。當前之計,唯有固守薊縣,等待關羽、張飛將軍率軍前來增援。同時,需盡快安撫軍心民心,整頓城防,方能抵擋鮮卑大軍的進攻。”
    趙雲亦點頭道:“末將願為主公效死,誓死守衛薊縣!”
    袁尚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語氣鏗鏘有力地說道:“好!既然如此,我們就與薊縣共存亡,讓軻比能見識見識,我袁顯甫絕非浪得虛名!”
    他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仿佛已經胸有成竹。 然而,袁尚內心卻清楚,薊縣的局勢遠比表麵上看起來更加凶險。 兵力不足,士氣低落,糧草匱乏,內憂外患,這座孤城,正麵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而他,這個臨危受命的幽州牧,能否在這風雨飄搖之際,力挽狂瀾,帶領眾人走出困境,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
    “傳令下去!”袁尚的聲音在城樓上回蕩,“即刻召集幽州官員、將領,於牧守府議事! 荀攸,你負責清點城內糧草器械,務必做到心中有數。趙雲,你率親衛營加強城防巡邏,嚴密監視鮮卑動向。典韋,你隨我一同前往牧守府。”
    “喏!”荀攸、趙雲、典韋齊聲應諾,各自領命而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袁尚轉身走下城樓,步伐堅定而沉穩。 此刻,他肩上的擔子無比沉重,但他知道,自己絕不能退縮,更不能放棄。 為了身後的百姓,為了他心中的理想,他必須挺身而出,與命運抗爭到底!
    牧守府內,氣氛凝重。 幽州大小官員、將領齊聚一堂,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焦慮和不安。 自從鮮卑入侵的消息傳來,整個薊縣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幽州牧劉虞原本就懦弱無能,麵對鮮卑大軍的壓境,更是束手無策,隻能寄希望於冀州的援軍。
    袁尚在典韋的護衛下,邁步走進議事廳。 他的出現,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眾人紛紛起身,向袁尚行禮。
    “諸位不必多禮。”袁尚擺了擺手,示意眾人落座。 他走到主位之上,環視眾人,目光銳利如刀。
    “諸位,想必大家都已得知,鮮卑軻比能率大軍來犯,薊縣危在旦夕。 今日召集諸位前來,就是要共商對策,齊心協力,共渡難關。”袁尚開門見山,語氣沉穩而有力,仿佛給眾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幽州別駕從事韓珩率先開口道:“袁牧,如今鮮卑大軍壓境,兵鋒正盛,而我薊縣兵力空虛,糧草不足, 形勢極為不利。依下官之見,不如……不如棄城而走,退守後方,再做打算。”
    韓珩的話音剛落,立刻引起了一陣騷動。 不少官員紛紛附和,認為韓珩所言有理。 在他們看來,薊縣城小兵弱,根本無法抵擋鮮卑鐵騎的進攻,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趁早撤退,保存實力。
    “棄城而走?”袁尚冷笑一聲,目光冰冷地掃過那些主張撤退的官員,“諸位大人真是好大的膽子! 薊縣乃幽州首府,戰略要地,豈能輕易放棄? 一旦薊縣失守,整個幽州將門戶大開,鮮卑鐵騎將長驅直入,肆虐幽州,荼毒百姓! 諸位大人難道忍心看到幽州百姓,淪為胡人鐵蹄下的奴隸嗎?”
    袁尚的話擲地有聲,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敲擊在那些主張撤退的官員心頭。 他們麵麵相覷,啞口無言,剛才的囂張氣焰頓時消失殆盡。
    袁尚繼續說道:“我袁顯甫奉天子詔命,出任幽州牧,就是要保境安民,驅逐胡虜,還幽州百姓一個太平盛世! 我絕不會棄城而逃,更不會讓鮮卑胡人踏入幽州半步!”
    袁尚的話斬釘截鐵,充滿了決絕之意。 他堅定的眼神,強大的氣場,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原本人心惶惶的議事廳,氣氛為之一振。
    幽州從事王經起身抱拳道:“袁牧所言極是! 薊縣乃幽州重鎮,豈能輕易放棄? 下官願誓死追隨袁牧,與薊縣共存亡!”
    有了王經帶頭,其他一些有血性的官員、將領也紛紛站出來,表示願意與袁尚同生共死,堅守薊縣。 原本動搖的軍心民心,在袁尚的鼓舞下,重新凝聚起來。
    袁尚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轉向荀攸,問道:“公達,城內糧草器械清點得如何了?”
    荀攸拱手回稟道:“回稟主公,城內糧草尚可支撐半月,但器械損耗嚴重,尤其是弓弩箭矢,數量不足。”
    袁尚眉頭微皺,糧草半月,時間確實有些緊張。 他必須在半月之內,想辦法解決糧草問題,並等到關羽、張飛的援軍。
    “傳令下去!”袁尚再次下令,“即刻征集城內所有糧草,統一調配,優先保障軍用。 同時,組織工匠,加緊趕製弓弩箭矢,修繕城防器械。 另外,張榜安民,穩定民心,告知百姓,我冀州援軍不日將至,定能擊退鮮卑,保衛家園。”
    “喏!”眾人齊聲應諾,紛紛領命而去。
    袁尚看著眾人忙碌的身影,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雖然薊縣的困境依然嚴峻,但他相信,隻要上下一心,眾誌成城,就一定能夠戰勝軻比能,守住薊縣,保衛幽州! 而這,僅僅隻是開始。 他袁顯甫的幽州之路,才剛剛拉開序幕。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