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晨議封賞,暗流湧動

字數:5787   加入書籤

A+A-


    晨曦微露,金色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落在洛陽皇宮的金鑾殿內。漢靈帝劉宏高坐龍椅之上,頭戴冕旒,身著袞服,威嚴而慵懶。下方文武百官分列兩側,肅穆而立。
    今日早朝,議題隻有一個:如何封賞在幽州大破鮮卑的袁尚。
    “臣等恭賀陛下,袁將軍於幽州大破鮮卑,揚我大漢國威!”太尉袁隗率先出列,躬身說道,聲音洪亮,難掩得意之色。
    “臣附議!袁將軍年少有為,實乃國之棟梁,當重賞!”司徒楊賜緊隨其後,出言附和。
    “臣附議!”
    “臣附議!”
    ……
    一時間,朝堂之上附和之聲此起彼伏,大多是袁氏門生故吏,以及與袁家交好的官員。
    袁尚的名字,在洛陽城中早已傳開。這位年僅十六歲的少年將軍,不僅出身名門,而且文武雙全,在幽州屢立戰功,如今更是大破鮮卑,解除了邊疆危機,可謂是風頭正盛。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樂見袁家勢力進一步擴張。
    “陛下,臣有異議!”一個尖銳的聲音打破了這和諧的氛圍。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中常侍張讓緩步走出,麵色陰沉。
    “哦?張常侍有何異議?”劉宏微微挑眉,饒有興趣地問道。他對張讓一向寵信有加,張讓的話,他還是願意聽一聽的。
    張讓躬身行禮,尖著嗓子說道:“陛下,袁尚雖有功,但其年尚幼,驟然加官進爵,恐難服眾。且袁家已是四世三公,權勢滔天,若再加封賞,恐有尾大不掉之患!”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寂靜。
    不少官員暗自點頭,張讓的話雖然難聽,但也不無道理。袁家勢力過於龐大,確實讓皇帝感到不安。
    袁隗臉色一沉,冷哼一聲:“張常侍此言差矣!自古英雄出少年,豈能以年齡論英雄?我袁家世代忠良,為國盡忠,何來尾大不掉之說?”
    “袁太尉莫要激動,”張讓陰陽怪氣地說道,“咱家隻是就事論事,並無他意。”
    “你……”袁隗氣得胡須顫抖,卻又不好發作。
    “陛下,臣以為,袁將軍功在社稷,理應重賞!”司空張溫站了出來,朗聲說道,“至於張常侍所慮,臣以為不足為慮。袁將軍忠心耿耿,絕無二心,陛下可放心用之。”
    此時張溫和袁家合作密切,自然要為袁家說話。
    “陛下,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時間,朝堂之上又是一陣附和之聲。
    張讓臉色更加難看,他沒想到袁家在朝中的勢力竟然如此強大。
    “夠了!”劉宏突然開口,打斷了眾人的爭論,“朕意已決,爾等不必多言!”
    劉宏環視四周,目光最終落在了袁隗身上,“袁愛卿平定鮮卑,功在社稷,朕心甚慰!傳朕旨意:袁尚,晉爵鄉侯,食邑千戶,封為安平侯,加節鉞,總督冀、幽二州軍務,兼領二州刺史!”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
    這封賞不可謂不重!
    此時袁尚已是車騎將軍,位比三公,掌管北方軍事,權力極大。
    鄉侯,爵位雖不高,但食邑千戶,已是相當豐厚。
    加節鉞,意味著袁尚可以先斬後奏,擁有極大的自主權。
    總督冀、幽二州軍務,兼領二州刺史,這更是將整個北方都交給了袁尚,權勢之大,令人咋舌!
    袁隗心中狂喜,連忙跪地謝恩:“臣代顯甫謝陛下隆恩!”
    張讓臉色鐵青,卻又無可奈何。他沒想到,皇帝竟然如此看重袁尚,不惜打破常規,給予如此重賞。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百官齊聲高呼,聲音震天動地。
    “退朝!”劉宏揮了揮手,起身離去。
    百官跪送,山呼萬歲。
    袁隗得意洋洋地走出金鑾殿,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利用袁尚的權勢,進一步擴張袁家的勢力。
    張讓則陰沉著臉,心中暗自思忖著如何應對袁家的崛起。
    ……
    散朝之後,袁尚並未直接返回袁府,而是被一個小黃門帶到了嘉德殿。
    “袁將軍,陛下有請。”小黃門低眉順眼地說道。
    袁尚心中一凜,知道這是皇帝要單獨召見自己了。
    他不動聲色地跟著小黃門,穿過一道道宮門,來到了一處幽靜的宮殿。
    “袁將軍,請進吧,陛下在裏麵等你。”小黃門將袁尚帶到殿門口,便躬身退下。
    袁尚深吸一口氣,邁步走進了宮殿。
    殿內陳設奢華,卻又透著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
    漢靈帝劉宏正坐在書案後,批閱著奏章。
    聽到腳步聲,劉宏抬起頭,看向袁尚。
    “臣袁尚,拜見陛下!”袁尚跪地行禮,聲音洪亮。
    “平身吧。”劉宏淡淡地說道,語氣中聽不出喜怒。
    “謝陛下。”袁尚起身,垂手而立。
    劉宏放下手中的奏章,仔細打量著袁尚。
    隻見袁尚身姿挺拔,麵容俊朗,眉宇間透著一股英氣,舉手投足間都帶著一股自信和從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尚,你可知朕為何召你前來?”劉宏問道。
    “臣不知。”袁尚回答道。
    “你在幽州大破鮮卑,立下大功,朕心甚慰。”劉宏緩緩說道,“但朕也聽說,你年紀輕輕,便已身居高位,手握重兵,不知你對此有何看法?”
    袁尚心中一驚,知道這是皇帝在試探自己了。
    他略一思索,便回答道:“臣年幼無知,承蒙陛下厚愛,得以執掌兵權,為國效力。臣深知自身能力有限,唯有盡心竭力,報效朝廷,方能不負陛下所托。”
    “哦?”劉宏微微挑眉,“你倒是謙虛。不過,朕聽說你在幽州,可是頗得人心,軍民皆稱頌,可有此事?”
    “陛下過譽了。”袁尚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臣在幽州,不過是盡臣子本分,為百姓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罷了。”
    “好一個力所能及!”劉宏哈哈大笑起來,“袁尚,你可知朕為何要將萬年公主許配給你?”
    袁尚心中一動,知道關鍵時刻到了。
    他躬身說道:“臣愚鈍,不知陛下深意。”
    劉宏嘴角微勾,眼神透著幾分威嚴與狡黠,緩緩說道:“你乃袁氏之後,門望甚高。朕之萬年公主,金枝玉葉,此樁婚事,一則可顯朕恩寵,讓你袁家更效忠於朕;二則,如今朝局動蕩,朕望你我親上加親,你能為朕分憂解難,穩固這漢室江山。你既入了皇家門,便該明白朕的期許,莫要辜負了朕的一番苦心。”
    “臣明白。”袁尚回答道,“臣定當竭盡所能,輔佐陛下,匡扶漢室,絕不辜負陛下厚望!”
    “好!”劉宏滿意地點了點頭,“朕相信你。不過,朕還有一事要問你。”
    “陛下請講。”
    “你對當今朝局,有何看法?”劉宏問道,目光灼灼地盯著袁尚。
    袁尚心中一凜,知道這是皇帝在考驗自己的政治智慧了。
    他略一沉吟,便回答道:“陛下,當今朝局,外有黃巾之亂,內有朝廷內鬥,可謂是內憂外患,危機四伏。臣以為,當務之急,一是平定黃巾之亂,二是整頓朝綱,清除奸佞,如此方能使大漢中興。”
    劉宏聽了,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他沒想到,袁尚年紀輕輕,竟然對朝局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你說的不錯。”劉宏點了點頭,“但朕也知道,這並非易事。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朕也不敢輕舉妄動。”
    “陛下聖明。”袁尚說道,“臣以為,此事急不得,需徐徐圖之。當務之急,是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哦?你有何良策?”劉宏問道。
    “臣不敢妄言。”袁尚說道,“臣隻是一介武夫,不懂朝政。不過,臣相信,隻要陛下英明神武,定能帶領大漢走出困境,重現輝煌。”
    袁尚這番話,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又拍了皇帝的馬屁,可謂是滴水不漏。
    劉宏聽了,龍顏大悅。
    “哈哈哈哈……”劉宏大笑起來,“好一個袁尚!朕果然沒有看錯你!你放心,朕會派人與你父商議,盡快定下你與萬年的婚期。”
    “臣謝陛下隆恩!”袁尚再次跪地謝恩。
    “起來吧。”劉宏說道,“朕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你先退下吧。”
    “臣告退。”袁尚躬身退出宮殿。
    走出宮殿,袁尚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已經成功地通過了皇帝的考驗。
    但他也明白,未來的路還很長,自己必須步步為營,小心謹慎,才能在這亂世之中立足。
    洛陽的天空,依舊是那麽湛藍,但袁尚的心中,卻已經不再平靜。
    他知道,一場新的風暴,即將來臨。而自己,將在這場風暴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