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肱骨之臣,各司其職

字數:3611   加入書籤

A+A-


    書房內,檀香嫋嫋,驅散了這殘冬餘寒的冷冽,卻驅不散袁尚心頭的思緒。白日裏鄴城百姓的熱情歡呼猶在耳畔,這滾燙的民意,是他袁顯甫在亂世中安身立命的根基。
    隻是,冀州雖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黃巾之亂雖平,但餘孽未消,外部太行山脈還有黑山軍,內部世家大族盤根錯節。
    袁尚踱步至窗前,心中盤算著冀州未來的發展。想要在這冀州立足,僅僅依靠袁家的名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有真才實幹的能臣輔佐,將冀州打造成一塊真正的鐵板。而他新招攬的徐庶、石韜,正是他心中冀州崛起的關鍵人物。
    徐庶,字元直,其人豪爽仗義,又兼具內斂智慧,精於政務,堪稱內政奇才。石韜,字廣元,沉穩理智,心思縝密,長於計略,同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據史書記載,這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隻是苦於出身寒微,未遇明主。如今能得二人相助,實乃天助我也。
    一個州刺史,可設別駕、從事各一人,輔佐刺史綜理政務。沮授已任別駕,輔佐他處理州內大事,穩定大局。而這從事之位,袁尚心中已有了人選,非徐庶莫屬。
    別駕主外,參與軍政大事,出謀劃策;從事主內,掌管州內日常政務,安撫百姓,發展民生。徐庶之才,正可堪當此任。
    至於石韜,袁尚亦有重用之意。思索片刻,袁尚嘴角微微上揚,心中已然有了計較。他喚來親兵,吩咐道:“去請徐元直、石廣元二位先生前來書房議事。”
    不多時,徐庶與石韜二人聯袂而至。徐庶依舊是儒雅斯文,舉手投足間盡顯謙謙君子之風;石韜則沉穩內斂,目光深邃,氣度不凡。
    “元直,廣元,請坐。”袁尚笑容溫和,示意二人落座,親自為二人斟上熱茶,“一路風塵仆仆,二位先生辛苦了。”
    徐庶拱手道:“侯爺禮賢下士,待我等以誠,庶與廣元感激不盡,些許奔波,何足掛齒?”
    石韜亦起身致謝:“能得侯爺賞識,乃廣元之幸。”
    袁尚擺擺手,示意二人不必客氣,開門見山道:“二位先生之才,顯甫早有耳聞,如今得二位相助,實乃冀州之幸,吾袁尚之幸。”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二人,語氣鄭重道:“今日請二位前來,乃是有一事相商。”
    徐庶與石韜對視一眼,皆神色肅然,靜待袁尚下文。
    袁尚緩緩道:“冀州雖大,然弊病亦多。黃巾之亂後,民生凋敝,百廢待興。欲使冀州重現昔日繁華,非一日之功。吾欲在冀州推行新政,革除弊端,使百姓安居樂業,不知二位先生,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徐庶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拱手道:“侯爺胸懷大誌,心係百姓,庶願效犬馬之勞,助侯爺成就一番偉業!”
    石韜亦起身道:“廣元亦願竭盡所能,輔佐侯爺,振興冀州!”
    袁尚見二人皆有此意,心中甚慰,起身扶起二人,誠懇道:“得二位先生鼎力相助,顯甫如虎添翼。我欲委任元直為冀州別駕從事,輔佐我處理州內政務,不知元直意下如何?”
    “別駕從事?”徐庶略微一怔,旋即麵露喜色,再次拱手道:“侯爺如此信任,庶敢不從命!定當竭盡全力,不負侯爺所托!”
    別駕從事,乃州刺史之佐官,位高權重,統領一州政務。袁尚甫一回冀州,便委以徐庶如此重任,足見其對徐庶的器重與信任。徐庶心中感動,亦暗下決心,定要鞠躬盡瘁,以報袁尚知遇之恩。
    袁尚滿意地點點頭,轉而看向石韜,繼續道:“廣元之才,亦不可埋沒。我欲委任廣元為上計掾yuan)吏,此職位責任重大,關乎冀州民生,不知廣元可願擔此重任?”
    石韜聞聽“上計掾吏”之名,眉頭微挑,眼中閃過一絲思索之色。上計掾吏,地位雖不及別駕從事顯赫,但其職責卻至關重要。掌管一州之戶籍、賦稅、倉儲,可謂是掌握著一州之經濟命脈。每年歲末,更要將冀州政績上報朝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袁尚見石韜略有遲疑,解釋道:“上計掾吏,雖不如別駕從事那般引人注目,卻是州府運轉之基石。廣元心思縝密,擅長計略,此職非你莫屬。”
    石韜聞言,心中豁然開朗。袁尚所言極是,上計掾吏雖看似不起眼,實則關乎一州之根本,亦是展示自身才能的絕佳舞台。他起身,鄭重拱手道:“侯爺高瞻遠矚,廣元茅塞頓開。願領上計掾吏之職,定當竭盡所能,不負侯爺重托!”
    袁尚欣慰一笑,起身走到二人麵前,一手扶起徐庶,一手扶起石韜,鄭重道:“元直,廣元,冀州之未來,便仰仗二位先生了!”
    徐庶與石韜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堅定的神色。二人齊齊拱手,語氣鏗鏘有力:“定不負侯爺所托!”
    袁尚心中豪情萬丈,有了徐庶、石韜這等肱骨之臣,何愁冀州不興?何愁大業不成?
    接下來,袁尚又與徐庶、石韜二人詳細商議了冀州未來的發展規劃,重點提到了賦稅改革之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冀州賦稅,沿用舊製,苛捐雜稅繁多,百姓苦不堪言。我欲改革賦稅,減輕百姓負擔,同時整頓吏治,杜絕貪汙腐敗,使冀州煥然一新。”袁尚目光灼灼,語氣堅定。
    徐庶點頭讚同:“侯爺此舉,深得民心。然則改革賦稅,牽一發而動全身,恐會觸動地方豪強世族之利益,阻力重重,需謹慎行事。”
    石韜亦道:“不錯。冀州世家大族,盤根錯節,勢力龐大。若貿然推行改革,恐會引起反彈,甚至引發動亂。”
    袁尚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二位先生所慮極是。此事我自有計較。改革賦稅,勢在必行,但需循序漸進,徐徐圖之。先從鄴城周邊入手,試點推行,待取得成效,再逐步推廣至冀州,幽州全境。”
    他目光掃過二人,語氣意味深長:“此事,便要仰仗二位先生鼎力相助了。”
    徐庶與石韜皆心領神會,知道袁尚此舉乃是深謀遠慮,既要推行改革,又不欲激起過大的反彈,可謂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三人又細致地商議了改革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直至夜色深沉,方才作罷。
    徐庶與石韜起身告退,袁尚親自將二人送至書房門口,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冀州之未來,全係二位先生出謀劃策,吾靜候佳音。”
    徐庶與石韜再次拱手,神情肅穆:“定不負侯爺所托!”
    望著二人離去的背影,袁尚嘴角微微上揚,眼中充滿了期待。徐庶、石韜,皆是大才,有此二人輔佐,冀州崛起,指日可待!他袁顯甫定不負這重生的機遇,不負冀州,幽州百姓的期盼!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