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鄴城重聚,智士論道

字數:4796   加入書籤

A+A-


    驕陽似火,炙烤著大地。
    “報!”
    刺史府內,袁尚正翻閱著各地送來的文書,聞報猛然抬頭。
    “何事如此喧嘩?”
    門外親兵抱拳稟道:“啟稟主公,幽州荀軍師、許將軍已至,此刻正在刺史府門口等候入府!”
    “什麽?公達和仲康到了!” 袁尚聞言,驚喜之色溢於言表, 騰地起身, 手中還未來得及放下的竹簡 “啪” 的一聲散落在地也渾然不覺。 他闊步走出案後, 衣袍帶起一陣輕風, 迫不及待地向府外走去。
    “快,快隨我前去迎接!” 他一邊疾步前行,一邊吩咐身後的侍從, “速速備下酒宴, 要最好的酒, 最豐盛的菜肴, 今日我要與公達、仲康不醉不歸!” 語氣中帶著久別重逢的喜悅與熱情。
    “公達!仲康!”
    袁尚的聲音遠遠傳來,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
    府門外,荀攸、許褚二人已翻身下馬。荀攸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許褚則更顯魁梧,渾身透著一股彪悍之氣。
    “主公!”
    兩人見袁尚親自出迎,連忙躬身行禮,臉上皆是感動之色。
    “快快請起!”袁尚上前,一手扶住荀攸的胳膊,一手拍了拍許褚的肩膀,“你二人遠道而來,一路辛苦!”
    “為主公效力,何談辛苦!”許褚甕聲甕氣地說著,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袁尚上下打量著二人,眼中滿是欣慰。數月不見,荀攸依舊沉穩如山,許褚則更添了幾分殺伐之氣。
    “好!好!好!”袁尚連說三個好字,足見其心中喜悅,“走!進府再說!”
    袁尚引著二人進入府中,分賓主落座。早有侍女奉上茶水。
    “公達,仲康,這幾月不見,甚是想念啊!”袁尚端起茶盞,感慨道。
    荀攸微微一笑:“主公雄才大略,治理冀州井井有條,我與仲康在幽州,亦是時常聽聞主公的威名。”
    “公達過譽了,”袁尚擺擺手,“冀州初定,百廢待興,若無諸位相助,我一人之力,實難有成。”
    “主公,”許褚甕聲甕氣地插話,“您讓俺來鄴城,是不是有啥大仗要打?俺這把刀,可都快生鏽了!”
    袁尚哈哈大笑:“仲康莫急,仗,遲早會有。不過眼下,還需你多多出力,護衛府邸安全。”
    “主公放心,有俺在,誰也別想靠近府邸半步!”許褚拍著胸脯保證。
    袁尚又看向荀攸:“公達,此番召你前來,實有要事相商。來,我為你介紹幾位新朋友。”
    袁尚將徐庶、石韜一一介紹給荀攸、許褚認識。
    “這位是徐庶,徐元直,現任冀州別駕從事,主管州內政務。”
    “這位是石韜,石廣元,現任冀州上計掾吏,掌管戶籍、賦稅。”
    荀攸、許褚連忙與眾人見禮。
    “主公,酒宴已備好,請移步後堂。”侍女來報。
    “好,今日我們不醉不歸!”
    袁尚大笑著起身,與眾人一同前往後堂。
    酒宴之上,觥籌交錯,氣氛熱烈。
    “來,嚐嚐這‘醉仙釀’!”袁尚親自為荀攸、許褚斟酒。
    荀攸端起酒杯,輕輕嗅了嗅,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此酒香氣濃鬱,清冽甘醇,實乃酒中極品!”
    許褚則是一飲而盡,大呼痛快:“好酒!比俺以前喝的那些烈酒,還要夠勁!”
    “此酒乃是我親手所釀,”袁尚笑道,“待公達離去時,不妨多帶上些,讓雲長和翼德也嚐嚐這冀州新釀的滋味。”
    荀攸聞言,由衷讚歎道:“此酒香氣獨特,入口綿柔,確非凡品,關將軍與張將軍若是得嚐,定會讚不絕口。”他心中暗忖,主公不僅文韜武略,竟還精通釀酒之術,這份心思,著實令人欽佩。
    “公達謬讚了,”袁尚謙虛道,“釀酒不過是小道,治國安邦,才是正途。”
    酒過三巡,眾人逐漸放開了拘束。
    荀攸率先執起酒杯,目光溫潤,“主公,攸敬您一杯,賀冀州商會大獲成功,也賀主公喜得賢才。”
    袁尚舉杯相碰,飲盡杯中佳釀,笑道:“公達此言,倒是讓我有些飄飄然了。商會初立,不過是邁出小小一步,未來如何,還需仰仗諸位同心協力。”
    徐庶亦是舉杯,神色間帶著幾分思慮,“主公所言極是,商會雖立,但其中暗流湧動,世家大族,未必真心歸附。這杯酒,敬主公,也敬我等未來的挑戰。”
    石韜沉吟片刻,也舉起酒杯,“廣元敬主公,願我等同舟共濟,破除萬難,共創冀州盛世。”
    三人各自飲盡,放下酒杯,氣氛一時靜謐下來,唯有窗外夜風穿堂而過,帶來幾分涼意。
    荀攸打破沉默,目光轉向徐庶,帶著幾分探詢,“元直兄,聽聞你與廣元兄,皆是隱居不仕之高士,不知是何緣由,願出山輔佐主公?”
    徐庶聞言,放下手中酒杯,目光坦誠,“某與廣元,確曾隱居,隻因時局動蕩,奸佞當道,空有滿腔抱負,卻無處施展。直至遇上主公……”徐庶頓了頓,目光落在袁尚身上,帶著幾分敬佩,“主公胸懷大誌,仁義待人,又兼具雷霆手段,實乃撥亂反正,匡扶漢室之明主。庶不才,願盡綿薄之力,輔佐主公成就大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石韜亦是點頭,補充道:“廣元與元直兄誌同道合,亦感主公之誠,願追隨左右,共謀大業。”
    荀攸聽罷,微微頷首,眼中讚賞之色更濃,“元直兄、廣元兄高義,攸佩服。主公能得二位相助,如虎添翼,冀州之興,指日可待。”
    袁尚聽著三人的對話,心中亦是感慨萬千。能得這三位智謀之士輔佐,實乃天幸。他舉起酒壺,為三人斟滿酒,語氣誠摯,“三位能前來相助,吾感激不盡。今日得與諸位把酒論道,實乃人生一大快事。來,為我等共同的大業,再飲一杯!”
    酒宴氣氛再次熱烈起來,四人推杯換盞,從冀州發展,談到天下局勢,又從朝堂權謀,談到經世濟民之道,話語間,智慧的光芒閃爍,理想的火花碰撞。
    石韜略帶憂慮地開口,“主公,如今朝堂之上,外戚宦官爭權奪勢,烏煙瘴氣,袁術又在洛陽蠢蠢欲動,對我等而言,可謂內憂外患。不知主公有何應對之策?”
    袁尚聞言,神色微斂,沉聲道:“廣元所言極是,洛陽局勢,確實複雜。袁公路此人,鼠目寸光,不足為慮。真正需警惕者,乃是那十常侍。”
    徐庶接過話茬,目光銳利,“十常侍把持朝政,禍亂天下,其勢根深蒂固,難以撼動。若要與之抗衡,恐非易事。”
    荀攸沉思片刻,緩緩道:“十常侍雖權勢滔天,但其所作所為,早已天怒人怨,失盡民心。主公若能以仁義之師,廣施恩德,收攏民心,則可立於不敗之地。”
    袁尚點頭讚同,“公達所言,正合我意。民心所向,方是王道之基。我冀州,當以民為本,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待時機成熟,再圖後計。”
    四人又就未來走向,深入探討,直至夜色更深,燭火將盡,方才意猶未盡地停下。
    這一夜,鄴城刺史府的燈火,徹夜未熄。
    袁尚與荀攸、徐庶、石韜三人,徹夜長談,為冀州幽州的未來,謀劃著宏偉的藍圖。
    這四位當世大才的思想碰撞,猶如星辰閃耀,照亮了冀州的前程。
    而許褚和典韋,兩員猛將,惺惺相惜,也在酒桌上拚起了酒量。
    “典韋,你這酒量不行啊!”許褚打了個酒嗝,甕聲甕氣地說著。
    “放屁!俺老典的酒量,在冀州是數一數二的!”典韋不服氣地瞪著許褚。
    “不服?那咱倆再來幾碗!”
    “來就來,誰怕誰!”
    趙雲在一旁看著兩人鬥酒,不禁莞爾。
    這一夜,鄴城刺史府,充滿了歡聲笑語,也充滿了希望。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