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世家來使,暗流湧動

字數:4650   加入書籤

A+A-


    第 153 章 世家來使,暗流湧動
    秋風蕭瑟,樂陵城頭旗幟獵獵作響。縣衙內,袁尚正在審閱新收集的賬冊,忽聞外麵喧嘩聲起。典韋大步入內,麵帶警惕。
    “主公,鄴城來了大隊人馬,領頭的自稱郭伏,乃郭家主。”
    袁尚放下手中竹簡,揚眉思索。郭家,冀州四大世家之一,勢力龐大,如今主動登門,必有深意。
    “來者何人?隨從幾何?可有兵甲?”
    典韋抱拳回答:“約五十餘騎,皆著華服,無甲胄刀兵,但氣勢不凡。為首者儀態威嚴,想必即是郭家主。”
    袁尚指節輕叩桌案:“這倒有趣。三家豪強一被查,郭家主就親自造訪,看來我們確實動了他們的奶酪。”
    片刻思索後,袁尚起身整衣:“備一桌酒席,就在前廳會客。另外,”他聲音驟然壓低,“暗中加派人手,監視郭家隨從一舉一動。”
    典韋領命而去。
    袁尚站在窗前,眺望遠處城門方向湧入的華貴車隊。這位郭家主,竟親自前來周旋,未免太過看重這樂陵鐵礦一事。想必,其中牽連遠超預料。
    前廳內,袁尚端坐上位,神態從容。典韋與親兵分列兩側,氣氛肅穆。
    腳步聲由遠及近,一位中年男子在侍從簇擁下步入廳內。他身著紫緣錦袍,麵相方正,雙目如鷹,舉止間盡顯世家風範。
    “在下郭伏,見過安平侯。”郭伏拱手行禮,舉止得體,既不卑不亢,也無半分膽怯。
    袁尚微微頷首:“原來是郭家主駕臨,有失遠迎。”他示意郭伏落座,侍者奉上茶水。
    郭伏觀察廳內陳設,嘴角微微上揚:“安平侯年少有為,威名遠播。老朽久居鄴城,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袁尚端茶輕啜:“郭家主遠道而來,想必非為閑談吧?”
    郭伏哈哈一笑:“安平侯果然直截了當。確實,老朽此行,為的是樂陵一事。”
    “樂陵何事?請郭家主明言。”袁尚放下茶盞,身體微微前傾。
    郭伏歎了口氣:“安平侯前些日子查封了樂陵三家,又截獲了廣濟商行的貨物,此事在鄴城已傳開。那廣濟商行,雖掛我郭家名下,實則多家合營。安平侯此舉,讓鄴城諸家頗感不安。”
    袁尚雙手交握,平放在案幾上:“郭家主此言差矣。樂陵三家勾結官府,盤剝百姓,罪證確鑿。至於廣濟商行,涉嫌參與非法交易,查封實屬公事公辦。”
    “公事公辦?”郭伏眉頭微皺,隨即舒展,“安平侯心係百姓,實乃難得。但這世間事,豈能隻分黑白?商賈逐利,本是常情。三家與廣濟商行多年交情,互通有無,也屬人之常理。”
    袁尚冷笑一聲:“郭家主所言&39;互通有無&39;,可是指以低於市價三成的價格收購鐵料,再以十倍價格賣給朝廷?”
    郭伏麵色未變:“商道之中,買賣自由,價格浮動,本是常事。況且那鐵礦,原本就是三家祖產,他們願意如何處置,旁人又有何話可說?”
    “祖產?”袁尚聲音陡然提高,“天下資源,皆為王土。鐵礦關係軍國大事,豈容私自把控?更何況,那鐵料最終鑄成兵器,供應邊關將士。若因貪小利而製造劣質兵器,導致將士性命不保,這等罪責,郭家主可擔得起?”
    郭伏神色微變,隨即恢複常態:“安平侯此言差矣。冀州鐵礦產業,由來已久,其中門道繁多。世家經營百年,自有規矩。安平侯初來乍到,恐怕對此未必全然了解。”
    袁尚笑了笑:“那郭家主不妨解惑。”
    “既然安平侯有意,不妨請移步後堂,老朽願傾囊相告。”郭伏站起身,做了個請的手勢。
    酒席於後廳擺好,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盡顯郭家闊綽。袁尚與郭伏相對而坐,氛圍看似緩和,實則劍拔弩張。
    郭伏舉杯相敬:“安平侯年少英豪,老朽早有耳聞。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安平侯身負家族榮光,前途不可限量。”
    袁尚飲盡杯中酒:“郭家主過譽了。在下不過盡忠職守,為民請命罷了。”
    “為民請命,本是美事。”郭伏緩緩放下酒杯,“但治世之道,講求平衡。朝廷、世家、百姓,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世家掌控地方,維係穩定;朝廷統領天下,製定法度;百姓安居樂業,供養國家。此三者相安,方為盛世。”
    袁尚切下一塊肉放入口中,細細咀嚼後答道:“郭家主所言甚是。但若世家逾矩,魚肉百姓,朝廷豈能坐視不理?”
    “安平侯此言,未免偏頗。”郭伏搖頭,“世家經營地方,自有一套規矩。有些事,或許在外人看來不妥,但實則維係著一方穩定。貿然打破,隻會引起更大動蕩。”
    袁尚放下筷子,雙手交疊:“郭家主是說,縱容豪強盤剝百姓,任由劣質兵器流入軍中,這也是為了&39;一方穩定&39;?”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郭伏不為所動:“安平侯年輕氣盛,難免偏激。世家與朝廷合作多年,各有分工。冀州鐵礦產業鏈條複雜,非一日可解。安平侯若貿然插手,隻怕引火燒身。”
    “這是在警告我嗎?”袁尚直視郭伏雙眼。
    郭伏舉杯示意:“不敢。老朽隻是好言相勸。安平侯乃袁氏子弟,相信也認同世家存在的價值。世家與朝廷合作,維係社稷安穩,此乃千百年來不變之道。”
    袁尚伸手取過一枚果脯,慢條斯理地放入口中:“那郭家主今日造訪,所為何事?”
    “安平侯敏銳。”郭伏放下酒杯,正色道,“老朽此來,是想與安平侯達成一個共識。樂陵鐵礦一事,可否網開一麵?三家雖有過錯,但也為樂陵付出多年。若安平侯願意寬容處理,老朽願代表鄴城諸家,每年奉上十萬錢,以表誠意。”
    袁尚眸中寒光一閃:“十萬錢就想買斷我的良知?郭家主未免太小看我了。”
    “非也非也。”郭伏連忙擺手,“老朽絕無此意。此乃合作誠意,絕非賄賂。安平侯可將此款用於賑濟百姓,修繕水利,何等美事?”
    袁尚強壓怒火,維持表麵平靜:“多謝郭家主好意,但在下認為,人命關天。冀州鐵礦產業鏈若繼續如此運轉,不知會害死多少邊關將士。在下寧可得罪世家,也不願背負殺人之名。”
    郭伏麵色一沉,隨即舒展:“安平侯心懷天下,老朽佩服。隻是,世間之事,非一人之力可改。安平侯若一意孤行,隻怕引火燒身啊。”
    酒席間氣氛漸涼,雙方言笑依舊,心中算計卻已明了。席散後,郭伏告辭離去,臨行前意味深長地說:“老朽回鄴城後,會將安平侯的決定告知各家。希望安平侯能再三思量,莫要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袁尚送客至門,笑容不減:“郭家主慢走,在下自有主張,無需費心。”
    郭伏走後,袁尚回到書房,眉頭緊鎖。郭家主此行目的明顯——勸他放棄調查樂陵鐵礦案。但為何世家如此緊張?僅僅為了一處鐵礦和幾家商行的利益,值得郭家主親自出馬嗎?
    “典韋,”袁尚喚來心腹,“加派人手,繼續調查廣濟商行與三家的往來賬冊。我要知道,這鐵料究竟牽連多廣。”
    典韋領命而去。袁尚獨坐燈下,翻閱著之前搜集的文書。忽然,他在一封密信中發現了異常——信中提到“常侍已應允,今年軍需訂單全數交由長安兵器坊承製”。
    常侍?那不是指十常侍嗎?
    袁尚心中一震,連夜召集親信,深入調查。三日後,更多證據浮出水麵——崔家的長安兵器坊每年向十常侍張讓送上巨額財物;十常侍則利用朝中影響力,確保軍需訂單交由崔家承製;郭家負責運輸原材料和成品;樂陵三家則提供低價原料。
    一個龐大的利益輸送網絡,就此揭露。
    這已不僅是單純的商業活動,而是一個複雜的政治經濟聯盟——冀州世家通過控製鐵礦和兵器製造,獲取巨額利潤;十常侍利用朝廷權力,為世家提供政策便利;二者互相勾結,共同盤剝國庫和百姓。
    袁尚神情凝重,將所有證據整理成冊。他深知,一旦公開這些證據,不僅會觸怒冀州世家,更會招致十常侍的報複。但事關國計民生,又豈能姑息?
    更何況,他袁尚早就和十常侍那夥人結下了梁子,明裏暗裏,他們給自己使的絆子還少嗎? 現在再把這事兒捅出去,怕不是要直接撕破臉皮,不死不休了。
    喜歡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請大家收藏:()漢末袁尚:攬盡江山與美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