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大沽口外

字數:3093   加入書籤

A+A-


    “唐通要投本大帥?”王塵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唐通在原本的曆史中本就先投闖賊再投建奴,隻不過對於他信中提出的要求,王塵頗有難色。
    “五千副板甲,五千柄斬馬刀,還要五千支燧發火銃,十門紅夷大炮,他是如何好意思開出這個價來的?”王塵雖然需要唐通這種明朝大將投降於他,這樣便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積累實力,但他顯然是在待價而沽了。
    末了唐通還加上一句話,他所提的要求基本都是參照曹變蛟的宣府兵來製定的,當然,因為曹變蛟如今駐軍茂山,所以密雲兵的待遇稍微低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回去告訴你們唐軍門,他願意歸順我鎮國軍,本大帥當然是舉雙手讚成成的,但是參照山海關和薊州兩鎮的待遇,我不能厚此薄彼,先送一千套板甲和一千柄斬馬刀,後期所需武器成本價供應!”王塵給出的卻是和白、馬兩人一樣的條件。
    密雲探馬不敢耽擱,帶著王塵的回信迅速離去,這時葉雲才走上前來憤憤不平的說道:“少將軍,這唐通好生貪婪,一開口就要那麽多東西!”
    王塵望著探馬遠去的背影,冷冷說道:“唐通還真把自己當成了曹大哥?還敢提出如此條件,他的密雲兵本大帥不要也罷!”
    大軍並沒有因為這段小插曲而影響行軍,隊伍繼續向天津衛方向而去,三天後,鎮國軍到達大沽口,永曆二年時成祖便在這裏置炮台,豎“津門之屏”,緊鎖入京水道。
    因此要想斬斷京城與天津的聯係,就必須要先占領這大沽口炮台,此時,早已得知鎮國軍動向的天津守兵雲集於此,人數約莫有萬餘。
    領頭的乃天津總兵曹友義,此時望著炮台下方正在從容架炮的鎮國軍,他的臉色十分難看,炮台上也有炮,但全都是些老舊的大將軍炮,射程威力遠不及紅夷大炮!
    “莫非咱們就隻能被動挨打嗎?”天當巡撫馮元颺雖為文官,但也清楚大炮的射程直接決定了戰局的成敗!
    曹友義搖了搖頭,隻道:“咱們隻能想辦法派兵去衝破鎮國軍的炮兵陣地再進行肉搏戰,否則必輸無疑!”
    說起來輕巧,肉搏戰的難度可一點都不比炮戰小,天津衛的士兵看起來人數不少,但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實際戰鬥力不言而喻。
    “那照你這麽說,咱們肯定是守不下來了?”馮元颺臉色一黯。
    “如今賊軍壓境,咱們隻能團結一心,以此軀來報國了!”曹友義默默抽出佩刀,準備帶領敢死隊去衝擊鎮國軍的炮陣。
    卻看到對麵過來一騎快馬,馬上騎士隔著遠遠地衝炮台上喊道:“馮巡撫、曹總兵,聽我家大帥一言,硬拚沒有好處,合作才能共贏,放下武器,咱們好好談一談可好!”
    一年多前,王塵從京城帶走十萬流民時,就曾和馮元颺打過交道,當時雙方的合作還算愉快,其實在王塵起兵之前,馮元颺一直都對王塵印象不錯。
    “回去告訴王塵,我馮元颺生為大明的臣,死為大明的鬼,絕對不投降叛逆,要打就打,無需多言!”馮元颺倒是硬氣。
    曹友利也站了出來怒斥道:“王塵這個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咱們寧死不降!”
    聽到傳令兵的回複,王塵並沒有流露出絲毫的生氣,反而對他們表現出了十足的敬重之意:“他們都是忠臣,值得咱們盡量爭取!下令炮兵,暫不開火!”
    “大帥!”眾將一聽紛紛出言相勸:“不開炮如何攻下大沽炮台?”
    “他們會降的!”王塵卻似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沉默片刻,突道:“讓本大帥去親自會會他們!”
    “大帥,萬萬不可呀!”一聽王塵竟要親自去當說客,所有人都跪了下去,戰場刀槍無眼,萬一有個什麽三長兩短,他們鎮國軍豈不要淪為笑柄了?
    不過王塵心中已經有了打算,他擺擺手道:“不是去他們陣地上談,而是約他們過來,咱們在中間開闊地帶一對一的談!”
    這麽一說,諸將才勉強答應,不過葉雲仍然要求帶人護送,見葉雲不肯妥協,王塵隻好答應,不過前提是需要停在聽不到他們談話的地方。
    很快馮元颺就收到了王塵單獨談判的請求,地點在兩軍陣地中間的開闊地,思考片刻後他答應了。
    曹友利也想一同過去,但被馮元颺拒絕了:“咱們兩人不能都離開,你留在這裏坐鎮!”
    王塵在中軍營的保護下騎馬一直走到兩軍正中間,這才停了下,接著馮元颺也在巡撫標營的護送下過來了,他同樣騎了馬。
    兩人都將護送人員留在了身後三十步遠的地方後才停了下來。
    “馮大人,咱們又見麵了!”王塵先上前一步行禮。
    馮元颺怒哼一聲,並沒有理會王塵,隻道:“王塵,如果你現在肯回心轉意,本官惜才,倒是可以在皇上麵前替你說說好話,若你仍是執迷不悟,那本官就算是拚個城破人亡也要與你鬥上一鬥!”
    王塵聽了並不生氣,反而是笑著說道:“馮大人,你當真是誤會我了呀!誰說本大帥是亂臣賊子,是叛逆?”
    “王塵,你少在此耍嘴皮子,你打的旗號是‘清君側’,倒底是要清誰你心裏沒有一點數?”馮元颺絲毫不給王塵麵子。
    “錯,馮大人,你這句話可不對了,當年成祖皇帝靖難時打的是什麽旗號,你忘記了?莫非你是想說他也是心懷叵測?”王塵抓住了馮元颺話中的漏洞。
    本以為當朝大臣應該沒有人敢質疑朱棣了吧,要不然豈不是同時在質疑本朝的合法性?哪知馮元颺卻是個猛人,隻聽他回道:“成祖皇帝縱然文治武功都很了得,但為什麽要給他定一個‘祖’的廟號,你是一點都不知道啊?”
    王塵心中猛的一顫,對哦,怎麽給忘了這一茬,朱棣本身廟號是“太宗”,後來被同樣藩王出身的嘉靖改成了“祖”,理由就是“太宗靖難,功與開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