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冊封大典

字數:3716   加入書籤

A+A-


    第271章冊封大典
    黃國公府,黃木川的書房中,一個翩翩公子模樣的男子站在了黃木川的麵前,背對著黃木川,抬頭看著如圓輪般的明月。
    “安之,本王當真是佩服啊,如此籌謀,當真是讓人不得不感歎。當年安之信誓旦旦,願扶本王登臨大寶,本王心中常有切望,但知安之起於末微,如何能得助,可如今,在安之的謀劃之下,竟真的瞞天過海,讓陛下親承冊立為太子!本王真不知該如何~”
    “殿下,無需如此,我不過就是促成了此事,如今陛下繼位,冊封殿下太子或隻是時間問題。”
    “安之過謙了,王叔文等如今確實麵臨諸多阻礙,但,隻要陛下站在他們那邊,即便朝堂如何反擊,皆是無用,但如今安之借勢將本王扶上太子之位,便成了與王叔文等分庭抗禮之人。”
    “如此,殿下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了,不過,如今優勢在我,宦官,內臣,方鎮,殿下倒也無需擔心。不過眼下確有兩股勢力還需殿下當心”
    “哦?安之可是說的王叔文諸人和舒王?”李淳微微一笑說道。
    “不錯,先皇駕崩之時,俱文珍等還心存幻想,意欲立舒王而代之,如今若是未立皇儲,舒王則還可周旋,眼下若是冊封了殿下,怕是會狗急跳牆~另外王叔文等自然不會因此便一蹶不振,反而會激起他們的更加有力的反擊!”
    “不錯,本王也有此擔憂,若是與王叔文等撕破臉皮,於本王於陛下均沒有好處,此舉反而使得宦官,內臣和割據方鎮漁翁得利,不知安之可有何對策!”
    “既然殿下已然看到了結症之所在,想必是有萬全之策了吧,不知殿下能否與安之共享。”
    “哈哈,好你個黃安之,竟然考起了本王~”李淳看似哈哈大笑了幾聲,隻是片刻臉色卻是陰沉了下來“不管有多少陰謀,皆逃不過“兵權”二字,本王的好王叔,自然有他的嫡係軍隊,王叔文等若想成事勢必也是要奪取兵權,方才能有作為。而本王若成太子,東宮六率,加上,加上安之的誌堅軍和監察衛,何懼之有?就是不知安之能否割愛?”
    黃木川搖了搖頭,“殿下何出此言,微臣哪裏來的兵權,殿下所言我的誌堅軍和監察衛,安之可不敢當,從始至終這一軍一衛皆是為殿下馬首是瞻~”
    “好,有安之這句話,本王何懼哉!”李淳發出來爽朗的笑聲。
    “殿下,當真是折煞安之了!”黃木川回應道。
    背對著的黃木川則是皺起眉頭,果然古之帝王皆為此,什麽兄弟之間,尊稱先生,在絕對的權力麵前,什麽也不是!
    “殿下,夜已深了,今夜就不留殿下留宿了,畢竟如今身份敏感,玉淑娘子也即將臨盆,還請恕罪!”
    “無妨,即便安之相留,本王亦還需趕回府中,明日翰林學士也將頒布旨意了,本王也需早做準備!”
    “如此,安之再此真心恭喜殿下了~”
    “安之,還快請起~本王早言在先,若來日登臨大寶,安之必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殿下,安之誌不在此,若能讓大唐得一明君,大唐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如此便是安之最大心願!若到那時安之願與田園相伴,逗鳥弄花,好不自在!”
    “安之啊,你讓本王獨麵重壓,而自己卻想采菊東籬下?想的到美!哈哈哈”李淳笑著便出了書房門,迎接在外的盧湛見李淳出來也是立馬跟了上去,扭頭看了眼黃木川,也是打招呼般的點了點頭。
    “對了,安之,怎不見滿勇?”
    聞言黃木川倒是一怔,有些意外,不過卻是麵露神秘的微笑淡淡的說道“自然是安排了要事,未來殿下就知道了~”
    “還跟本王保密了起來,哈哈,本王隻是覺得沒有滿勇,安之這安全~嗯,還是讓甲戎跟著你吧,如此才能萬無一失。”
    說罷李淳便招來招手,示意盧湛,黃木川也送出門外
    “安之如今可是本王的寶貝疙瘩,即便是一支軍隊本王也不換,安之,你我榮辱與共,絕不是玩笑之言!駕~”
    李淳高聲喊道,隨即一夾馬肚,朝著廣陵王府的方向疾馳而去!
    黃木川目送著李淳離去的方向,內心深處還在咀嚼著李淳的話,也是自嘲般的搖了搖頭。
    “廣陵王這是不留宿嗎?”不知何時秦渺已經站在身後。
    “是秦娘子啊,如今多事之秋,廣陵王也是分身乏術,如何能留宿府上,倒是你,什麽時候出來的,走吧,進去吧,玉淑也快臨盆了,府上最好安然度過這些時日的好!”
    “郎君說的對,不過郎君,不知為何,妾總有這隱隱的不安感,明日妾想去青龍寺祈福,願郎君安康,玉淑妹妹和孩子平安。”
    “秦娘子,有心了~走吧,或許過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回盛唐,回到那個山間木屋,可好?”黃木川溫柔的看著秦渺。
    “郎君,妾這一輩子已經很知足了,郎君去哪,妾就在哪~”說著秦渺就依偎在了黃木川的懷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經過了一日諸多翰林學士的逐字逐句的斟酌,
    於三月十八日,由鄭絪起草的《立廣陵郡王為皇太子製》頒布了:
    萬國之本,屬在元良,主器之重,歸於長子。所以因社稷、正邦統,古之製也。廣陵郡王純,孝友莊敬;慈仁忠恕,博厚以容物,寬明而愛人;祗服訓辭,文皆合雅,講求典禮,學必承師,居有令問,動無違德。朕獲讚丕緒,抵若大猷,惟懷永圖,用建儲貳,以承宗廟,以奉粢盛,愛舉舊章,仍俾茂典。宜冊為皇太子。改名純。仍令有司擇日備禮冊命。
    “兒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淳率廣陵王府所有人等跪接聖旨。
    “廣陵王殿下,今日便早做準備,等待冊封大典的舉行吧~”
    “謝過公公提醒~本王便不送了~”
    “太子留步~留步。”
    在正式冊封太子之前,按照皇家慣例先要卜算吉日,告天地祖宗之廟。
    冊封前一日,尚舍官在大明宮宣政殿唐初在宮城太極殿)北壁下設立禦座向南。設皇太子座於朝堂禦座的左麵,坐東向西。群臣的位置在朝堂南部的東西兩麵。殿庭前設宮懸鍾磬等樂器)一排。鼓吹樂器十二案。文官一至五品居樂懸之東,武官一至五品居樂懸之西,其餘六品以下官、諸親五品官、外國來賓都在文武五品官以下位置。
    很快,日子便要來到四月初六日,李純冊封太子的典禮將在宣政殿隆重舉行。
    日出前二刻,太子頭戴遠遊冠,穿絳紗袍,乘輿車由文武使臣陪同,鼓樂伴奏,向宣政殿進發……
    喜歡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請大家收藏:()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