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穩住,不要慌

字數:4181   加入書籤

A+A-


    薪柴燃燒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一聲歎息更是增添了幾分憂愁。
    袁滋來回在大帳中踱步,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稟袁節帥~”一名侍衛探馬來報!
    “快說,那劉辟是否接旨,可曾動身前往長安?”袁滋迫不及待的問道。
    “不曾!或有抗旨之嫌,此刻正厲兵秣馬,枕戈待旦!”
    袁滋一聽點了點頭,愁容滿麵的揮了揮手“知曉了,你先下去吧!”
    “是~”侍衛轉身出了營帳。
    袁滋自八月二十三日,李純殿上宣旨任其為西川節度使,即日動身以來,從京都長安,過山南西道興元府,一路抵達嘉陵江畔,一路上磨磨蹭蹭的,就是等待劉辟的反應,再行議事。
    如今探馬回報,那劉辟接到長安的旨意,李純征召入朝任給事中,沒成想劉辟卻是嗤之以鼻,抗旨不遵,並開始積極修繕甲兵,準備以武力抗拒詔命。
    “郎君~”戚夫人如今已成為劉辟的戚娘子!這劉辟倒是言出必行了。
    “娘子何事?”劉辟見戚雲端著參湯款款而來,便放下手中的書折。
    “郎君近日操勞,妾特熬了滋補參湯!”
    “有心了~”劉辟端起參湯兩口便一飲而盡。
    “郎君,聽說皇帝陛下征召郎君入朝,不知郎君是為何意?”
    “你也聽說了?哼,入朝為官?說的好聽,若我當真去了長安,哪裏會有如此權勢,在皇帝群臣之中,亦被百般監視的緊,哪裏來的自由。若非迫不得已,亦絕不會離開西川!”劉辟說話間露出一絲狠厲。
    “可妾聽聞陛下任命心腹以掌西川節度使不日便會抵達成都府,這來人可是新皇陛下心腹信任之人,到時接手西川,郎君亦受牽製,行阻艱難!”
    “娘子盡管放心,這西川不是他人想來便來,想走便走之地,如今西川軍已盡歸吾手,料他也掀不起風浪,相反吾倒是希望他快些來!”
    “可如今郎君雖執掌了西川軍,但韋皋手下的心腹及西川的各級官員可不是全都信服郎君~”
    “無妨!吾也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韋皋苦心經營二十載,即便沒有外臣,他那些子孫亦不會如此善罷甘休,束手就擒!是故吾無意於此時與長安鬧翻,隻要他們不生事,吾亦不會妄動兵戈!”
    “此正是妾想提醒郎君之處!若非萬不得已,拒敵以外,還需先安定於內!”
    “多謝娘子箴言,吾能做到今日,常吾日三省吾身,平衡利弊!大唐是不會坐視西川不理,但大唐今年先是先皇殯天,後是太上皇禪位,既然新皇初立,還需時日穩定朝綱。而吾亦是抓住此等時機,一舉掌控西川,新皇需要時間,吾亦需要時間。”劉辟嗤笑一聲淡淡的說道。
    確實自打正月至今亦不過九個來月,長安朝局變幻,已經換了三個皇帝,還經曆了王叔文王伾等革新派的革新,導致的各方勢力的撕裂,如今確實騰不出手來監管各地方鎮勢力,反而讓各方方鎮趁機進行了新一輪的擴充。
    而劉辟早有繼韋皋以後割據西川的野心,因而,對於劉辟來說,現在缺的就是時間,能讓他穩住整個西川,從而劍指整個劍南東道,山南西道整個三川的時間。
    不僅如此,劉辟還幾手準備,更是派了使節出使吐蕃,南詔。
    南詔由於黃木川與其進行的互市已經開始了正常的互市貿易,對於南詔而言,隻要不影響他們搞錢,發展國力,此刻也不願卷入大唐內部的旋渦。
    而吐蕃則是更為直接,若劉辟想穩住局勢,倒也容易,不過出讓些許利益肯定必不可少,除了每年會提高送往吐蕃金銀寶器,更是私下暗通款曲。
    另一方麵,已經走到嘉陵江畔的袁滋卻是以雨季漲水等理由,駐紮不前,許久未能抵達西川
    “好一個袁滋,當真讓朕失望,什麽為大唐赴湯蹈火,忠義無雙!不過就是一個隻顧個人安危,不顧大唐百姓的懦夫!”
    宣政殿內,李純看著情報奏折,怒氣衝天,一把將奏折扔了出去。
    “還請陛下息怒,袁相公想來亦有難處,畢竟天公不作美,這水漲船高,渡江凶險,自是情有可原!”吏部尚書鄭尚書出言道。
    “情有可原?分明是那袁滋害怕劉辟兵勢強盛,擔心自己前往西川,弄不好會有殺身之禍,因此一直逗留不進,無需尋些這般理由。”
    “或許,袁相公確有些難言之隱?”
    “行了,無需再多爭辯,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西川節度使袁滋懦弱無能,有損大唐威嚴,抗旨不為,擢令將袁滋貶為吉州刺史。”
    “這~”
    此令一出,朝野上下,亦是震動不已,還沒當幾天同平章事的袁滋就這樣被貶為刺史!看來這個新繼位的皇帝也不是泛泛之輩。
    “那劉辟想當西川節度使,哼,想的到美,不過朕亦可讓一步,批準劉辟為劍南西川副大使、知節度使事。就這樣吧”
    李淳考慮到自己剛剛嗣位,統治尚未穩固下來,急待解決的問題尚有很多,馬上興兵討伐劉辟實有很大困難,如今批準此事確也是無奈之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陛下,如此,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右諫議大夫韋丹上書堅決反對。
    “微臣以為,,自代、德宗以來,法廢人慢,藩鎮皆由自專,以至於天下藩鎮割據,致使政令不行,如今大唐屢遭患難,藩鎮更是趁勢擴充自是地盤,百姓苦之久矣,如今陛下初立,應齊之以威,將各級權力逐漸收歸。”話音剛落,朝堂之上百官皆竊竊私語,有點頭讚同,有表示如今時機未到。
    而韋丹則是盯著李純看了看。
    “韋愛卿此言倒是句句屬實,可還繼續!”
    韋丹聽到此言,也知李純心思便繼續道
    “西川節度使韋皋的突然暴斃,倒是給了陛下一個良機,若是此時如果承認劉辟的自專,那麽朝廷可以指使的地方,隻有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了啊,陛下!”
    “是啊,臣附議,天下苦方鎮久矣!”
    “臣附議!”
    “臣附議!”
    “好了,朕有韋愛卿,當真是朕之幸運,韋愛卿所言極是,此乃天賜良機,可就如韋愛卿所言,朕初登大寶,一切還需從長計議,亦有良臣諫言,如今更應修繕兵甲,練兵備戰,但眾愛卿要相信,朕對劉辟的妥協隻是暫時的,但有朝一日,必大唐兵鋒所指!不過為防止劉辟染指東川,韋愛卿可願為大唐分憂,前往梓州輔以現任劍南東川節度使李康,若其有異動,韋愛卿可便宜行事,防範於未然,出任劍南東川節度使~”
    “微臣願意,微臣得陛下信任,畢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大唐!”
    “好~那便如此,穩住劉辟,但時機成熟,一舉安定西川!”
    “朕突然想起昔年一位摯友對朕說過的一句話,朕覺得很符合現在的時局!”
    眾臣互視一眼皆不知李純此言何意。
    “不知陛下想到的是哪句,也讓臣等參悟一二”杜黃裳走出序列問道。
    “穩住,不要慌!哈哈,退朝”
    “吾皇聖明,萬歲萬萬歲~”
    留下一群人若有所思……
    喜歡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請大家收藏:()大唐策士布衣的登天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