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葉舒黎
字數:3484 加入書籤
其實當年趙桓要去槐花巷,是去見一個人。
精通茶道的汴梁女伎,葉舒黎娘子。
其實趙桓並不是為了茶道,是為了美人。
事實上,太子也並不懂茶道,打心底裏也不喜歡茶道。
因為官家喜歡,趙桓為了討父親歡心,才不得不學習茶道。
自從他被立為太子後,千斤重擔仿佛都壓在了他的肩頭。他過得很累,性情也越發敏感。
趙桓並不像他的父親,精通才藝,書畫種種,他也提不上興趣。
趙桓也不像他的皇弟趙楷,才高八鬥,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因為官家最愛書畫,因此格外喜歡趙楷。
這個趙楷,曾經悄悄參加了科舉,他的試卷還曾被考官推成了第一名。
官家十分開心,但以為不能讓兒子搶了風頭,於是點了第二名作為狀元。
這是官家的謙恭之德,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趙楷頭上這個狀元皇子的稱號很快流傳開來,朝廷上下,無不稱讚。
官家為了慶祝這件喜事,特地辦了一場皇室家宴,在宴會上大大稱讚,並且進封趙楷為鄆王。
那次家宴,他這個太子不是主角,倒像極了陪襯。
他心有不甘。
官家喜愛上了茶道,尤為推崇七湯點茶法。
好,那他趙桓便一心研究茶道,於是他特地請了汴梁有名的茶博士陸文仲來到東宮。
後來,他又聽說,葉舒黎娘子深諳茶道,新創了青鳳勝雪飲,一時在汴梁傳為美談。
於是趙桓拜托了陸文仲牽線搭橋,去拜訪了葉舒黎,學習茶道。
當年大火那天,趙桓本來要去的地方便是槐花巷,也即葉舒黎娘子所住的地方。
開始趙桓確實是為了學習茶道,可久而久之,他僅僅是為了見到這個人,葉舒黎。
若是論貌美,她恐怕算不上一流。
但若是論溫柔,她如同中秋之月。
一顰一笑,舉止言談,她往往是不落俗套,坦率真誠。
在朝廷,他見到了太多的虛偽鑽營,這讓他覺得尤為可貴。
平時,日常瑣事政務也往往讓他不勝繁巨,他本來沒有太多理政治國之才,每日聽著老師講書論道,反而感到枯燥至極。
又或許他僅僅是想在葉舒黎這裏待一會,哪怕隻是坐一會,喝一杯茶。
在這裏,他不用是太子,不用是任何人,隻要做他自己便好。
他們之間的相處從來沒有任何逾矩之處,偏偏葉舒黎的溫柔讓他感到十分放鬆。
江山太重,美人卻近在眼前。
後來他愛上了葉舒黎。
可他是皇子,而且剛剛被立為太子。
太子可以納妾,但是很容易授人以柄。
自仁宗以來,政治清明,大宋漸漸形成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環境。
士大夫們,一貫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整個朝廷對皇室成員的私德要求十分嚴格。
若太子納妾,很容易被視為失德,可能招來朝臣彈劾。況且這牽涉到太子是否在宮外有子嗣。
這更容易成為皇權紛爭的遺患。
更何況,官家會不會同意他納一個女伎為妾呢?
後來他開始悄悄去見葉舒黎,甚至開始開始謀劃如何納葉舒黎為妾。
這個時候,大火起了。
葉舒黎從此葬身火海了。
從此,葉舒黎成為埋藏在太子內心深處的一個秘密。
這件事情,李部童都不曾得知。
太子每每想起,仍然十分痛心。
如今火災若真是人為,太子何嚐不想揪出幕後黑手?
他一定會為葉舒黎報仇。
當年大火之後,他買下了原來槐花巷那塊地,重新蓋起了一座院子,就按照他記憶中葉舒黎庭院的樣式還原。
鬱悶時,他還會來這裏坐上一會。
在這裏,他仿佛仍然能夠感受到葉舒黎的氣息,呼吸到宮外自由的空氣。
現如今,李建文死了。
當年的縱火真相,不得不查個清楚。
事情剛出的時候,太子趙桓還在猶豫,他要不要將葉舒黎的事情也和盤托出。
那天大火是怎麽燒起來的,或許隻有陸文仲和葉舒黎知道了。
趙桓暈倒之後,李部童一直未敢離開半步。
所幸太子並沒有什麽大礙,醒了過來之後,特地又叫來了親信李部童以及何栗二人,說出了葉舒黎的事情。
“你們知道,這件事情絕對不能再讓其他人知道,李真金除外,案子要他去查,葉舒黎這個人要讓他知道,其餘一概先不要說。”
“明白了,太子。”李部童連忙道。
百姓圍在樞密院和開封府的事情,自然驚動了官家。
之後,宮裏傳來了旨意,官家要見太子。
趙桓長舒一口氣,拖著身子從床上站起來,又道:“天啊,竟絲毫不給我一個喘息的機會。”
之後,太子連忙奔宮裏去了。
喜歡大宋潛火隊請大家收藏:()大宋潛火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