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兵臨中陽城,兩軍決戰前夕

字數:5566   加入書籤

A+A-


    旌旗獵獵,槍戟如林。
    玄甲軍,鎮南軍,親衛軍,虎賁曲,後勤軍一部,按照軍令三萬餘兵馬列陣在前,各部曲間時不時有傳令騎兵穿梭其中。
    燕字戰旗中偌大的“安”字帥旗下,馬上的安陽抬手遮眉望向正前方。
    正前方,王羨之的五萬兵馬列陣以待,兵馬軍陣整齊,兵馬士氣高昂,安陽感慨
    “這軍陣,士氣,邱毅不愧是先帝時期的老將,這一身統兵本領跟著王賊可惜了…”
    渤州戰局打到如今,局勢已經相當明朗,天下諸侯皆知王羨之敗勢已成,但,就算四麵被圍,在對麵以邱毅為主將的兵馬士氣仍舊不落,可見邱毅之能力,這不得不令人感歎?
    一側端坐在馬上的郭奉嘉微微一笑,“主公這是惜才了?等攻破王羨之,隻要活捉邱毅,臣有辦法讓其歸順主公…”
    迎著風,安陽搖了搖頭。
    “看這陣仗,王賊是破釜沉舟,打算戰至最後一兵一卒,雖有兩萬餘新卒,但這五萬兵馬又豈是那般容易擊敗的?”
    郭奉嘉看了一眼正前方,堅定道
    “主公不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對方雖有五萬兵馬,有邱毅老將,洪義,洪信,但我軍卻是精銳悍卒!”
    “玄甲戰旗天下聞名,親衛軍更是全軍挑選而出戰力非凡,而鎮南軍大部,此前在巨鹿缺糧少兵之絕境血戰一年,戰力亦是不凡,雖眼下兵力不足王羨之,但我軍悍勇卻不是眼前這五萬兵馬能比的。”
    “恐怕…主公擔憂的不是眼前的大戰吧…”
    安陽麵沉如水,眉頭緊鎖,點頭道
    “確有擔憂。”
    “王賊曾貴為一朝左相,其野心在我為邊卒之時便已天下皆知,如今窮途末路,定然滿是不甘,尤其是本帥與之有血親之仇,而今本帥第一個攻入中陽,他定然滿是怒火,眼前這五萬兵馬便是明證…”
    “意圖很明顯,拚的便是就算五萬兵馬覆滅也要讓我軍元氣大傷,就算覆滅也不讓本帥好過…”
    “這尚不是本帥最擔憂的…本帥最擔憂的便是他王賊還有後續的瘋狂舉動…以本帥對其了解,他斷然還有後續舉動…”
    郭奉嘉微微皺眉,隨即道
    “主公不必擔憂,若按主公所言,臣猜測,他王羨之唯一的後招便想與主公玉石俱焚罷了?然,主公又豈會中招陪一個塚中枯骨玉石俱焚,僅需小心提防便可。”
    安陽點頭認可,目光重新聚焦在對麵這五萬餘兵馬上來,偏頭看向郭奉嘉問道
    “奉嘉可否為我解惑,王賊這五萬大軍為何不據中陽城堅守,而選擇與我野戰?”
    “需知中陽城不僅是州治郡治城池,更是舊齊此前的王都,城巨牆高,若以五萬兵馬據城堅守,我軍雖是精勇悍卒,就算付出巨大傷亡,攻破的可能性也很小!”
    郭奉嘉微微一笑,“主公心中已有答案吧…”
    見安陽未說話的點點頭後,郭奉嘉繼續道
    “據城堅守而戰,雖能明誌與中陽城共存亡,亦能讓我軍攻城損失慘重,這或許能達到王羨之臨死不讓主公好過的目的…”
    “但,這需要我軍攻城才行,若王羨之據城堅守,我軍若是不必急於攻城,而選擇圍困,他王羨之則無半點退路,這座巨城不久會糧草枯竭,最終還是要出城決戰…”
    “不過,屆時,饑寒交迫,這五萬兵馬還有多少士氣戰力?恐怕不等出城決戰,城中便會內亂,或許這五萬兵馬亦會如此…”
    “如此吃力不討好之事,這不是王羨之想要的。”
    “與我軍野戰,有邱毅統帥,洪義洪信為將,尚能有一搏,最不濟也能最後退守中陽巨城,屆時就算糧草枯竭,也算做了最大努力!”
    “至少能保證目前城中不會內亂影響他王羨之,眼下誰敢內亂,這五萬兵馬瞬間便會回城破家滅門!”
    安陽點頭,“這王賊雖不會用兵,但這智謀卻不辱沒他曾為左相之名。”
    郭奉嘉問道“主公,眼下是戰還是稍後幾日再戰?”
    “戰!當然戰!日後遇到敵眾我寡之事不會在少數,征戰天下才剛剛開始,五萬兵馬破釜沉舟的兵馬就想讓本帥停止腳步,以後如何麵對更強的諸侯呢?”
    “不過,在此之前,本帥還是要見一見王賊…”
    說著,不等郭奉嘉疑惑的眼神,安陽便招呼親衛陣前喊話。
    一騎從陣前飛出,絕塵而去。
    “我家主公邀貴主王羨之陣前一敘!”
    “我家主公邀貴主王羨之陣前一敘!”
    ……
    原本看著飛奔而來的一騎喊話,在中軍的老將邱毅有些疑惑,安陽想臨戰見主公?
    不過疑惑歸疑惑,他並未急於答複,看向一旁的洪義。
    “洪義將軍,以你之見,這安陽是何用意?是否通知主公前來一會?”
    洪義為副將,微微有些皺眉,思考片刻搖了搖頭,“不知,不過如今臨戰在即,就算安陽賊子也耍不出什麽詭計…”
    另一側的洪信默不作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舒卻是振振有詞,“將軍,這安賊還能有何用意,不就是覺得如今占據上風,想奚落我祖父一番?”
    “要不是第五氏賊子起兵致使我軍後方不穩,吳淞攻入渤州,讓我軍幾麵作戰,豈能讓安賊如今得逞猖狂?”
    “最可恨的便是高世番這小子白眼狼,要不是他妄圖割據三郡,以我軍占據大半渤州之勢大,豈能讓安賊攻入渤州讓我軍淪落如此?”
    “那吳淞更可恨……”
    王舒喋喋不休說的話,邱毅與洪義對視一眼紛紛搖頭。
    大戰當前,主將與副將議事,要不是他是主公之嫡孫,作為一個校尉,豈有他說話的份?
    不知所謂!
    邱毅洪義與王舒接觸的少,不過洪信卻與王舒接觸的很多,當初便是他領軍帶著王舒去渤海郡救援殘部防守吳淞的進攻。
    洪信在一旁仍舊沒有做聲,但看向王舒的目光卻是赤裸裸的鄙夷和厭惡。
    邱毅和洪義兩人雖然沒有嗬斥王舒,但聽到王舒的話,心中就冒出一句話
    犬父犬孫!
    王氏,雖主公王羨之是個梟雄,其子王述卻是個草包,要不是他,北蒼入侵之時,身為定北軍大帥的他居然被俘,至今尚在北蒼囚牢,如今聽這王述之子王舒的話,也沒有像王羨之說的那樣是個有能力的。
    誠然,主公王羨之淪落到如此地步,有一些王舒說的因素,但卻是表麵的。
    要怪也隻能怪主公王羨之自己!
    王高王高,兩家攜手幾十年,猶如一家,高世番為何要背叛?
    還不是你王氏見高氏家主高嵩死了,想獨霸渤州,吞並高氏兵馬!
    你王氏要是一如既往善待高氏族人,而不是想弄死高氏嫡孫高世番,他豈能分裂割據三郡?
    當然就算要弄死高世番,也不必在渤州剛剛拿下五郡之時,外部不靖,內部不穩之時就迫不及待的想弄死高世番,緩緩圖之,逐步蠶食高氏之兵馬,豈不穩妥?
    在邱毅洪義看來,急於弄死高世番是最大的臭棋,也是淪落至此的起因
    高世番一割據,王氏不僅僅損失是三郡之地,還有幾萬兵馬,更大的損失便是人心!
    兩家各有各的追隨死忠,王高一分裂,兩家追隨者分道揚鑣,大大削弱了王氏的實力,更何況那時剛剛占據大半渤州,內部本不穩,世家權貴盤橫交錯…
    王高一分裂,王氏受損,更讓占據的郡縣不寧。
    否則豈會有安陽趁機攻渤?
    安陽是何等人?
    那是在幾十萬北蒼兵馬中廝殺崛起的人物,那是帶著如今的燕軍殺了近二十萬北蒼的殺神,一路成為割據兩州之地的燕國之主!
    威望,睿智,武力,治軍,果決,狠辣,無一不是梟雄所具備的,邱毅和洪義早在京城便見識過了!此等人,豈會看不出當時渤州的現狀?
    安陽的恰當時機的攻渤,虎狼一般的燕軍又豈是他們才擴編所能敵的?更何況還有一個擁兵幾萬的高世番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燕軍北來,局勢就朝著王氏不受控製的方向發展了…
    第五氏這個被王氏已經鎮壓的快要覆滅的老鼠便趁機起兵了!
    局勢越發不受控製。
    最終越州吳淞這個原本還跟王氏聯盟的靖海王居然也衝進渤州,想從王氏身上撕肉。
    如今淪落至此,所有的兵馬皆在此了,邱毅和洪義皆知,主公王羨之必敗,但他們卻不得不為王羨之背水一戰!
    要說安陽想在陣前奚落一番主公,他們信也不全信,奚落是必然,但恐怕應當還有想勸降,瓦解軍心的意圖。
    邱毅咳嗽了一聲,打斷了王舒的抱怨,對洪義道
    “恐怕安陽真實的想法,是想瓦解我軍軍心…”
    “不過,兩軍對陣,既然燕主想邀了,我軍也不能墮了士氣,否則豈不是正中安陽之計…”
    洪義點頭,“那就讓人去城中向主公稟報,看主公是何意思,我等靜候即可。”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