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戰果統計,緊急軍情
字數:5171 加入書籤
朱邪丹青頓時瞪了一眼身後親衛曲長。
“他娘的,你小子敢告刁狀,回去等著吃軍棍吧。”
說著,朱邪丹青朝安陽嘿嘿一笑。
“主公,別聽下麵兄弟亂說,末將絕對不會違反您軍令的,還請主公不要生氣。”
安陽一聽頓時氣笑了。
這朱邪丹青越來越像一個滾刀肉了。
“行了行了,你這憨貨,活脫脫的滾刀肉,本帥懶得多說,你也別為難你親衛了。”
“不過本帥告訴你,你一軍主將身係玄甲軍弟兄們的性命,萬不可隻顧自己廝殺,要懂得指揮全軍將士!”
“本帥讓你平日多與寄裕學學用兵,你恐怕又把本帥的話當做耳旁風了吧?”
說著安陽看向劉寄裕,詢問的意思很明顯。
劉寄裕看著主公飄過來的眼神,哪裏不知道什麽意思,頓時看了一眼主公再看向朱邪丹青,撓了撓頭,這如何作答?
一個是主公,一個是主將,他不能欺騙主公,但是不欺騙吧,有可能讓主將受罰。
劉寄裕畢竟年輕,雖承襲軍神齊侯之兵法韜略,從這兩年的經曆看,並非是紙上談兵之輩,大將之才已顯現,但人情世故上還是有所欠缺,正愁如何回答,朱邪丹青主動開口了
“主公,末將此前有聽主公的話,與劉校尉學習用兵,但奈何末將愚鈍,一知半解,真不是那塊料,末將還是喜歡為先鋒,帶著弟兄們衝鋒。”
見安陽的臉色一下變黑了,朱邪丹青立馬又說道
“不過主公放心,末將就算再愚鈍,主公交代的事,末將必然全力以赴,末將還會繼續向劉校尉請教的!”
雖然知道朱邪丹青這話也隻是一個態度,估摸著做起來仍舊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他忍不住搖了搖頭,拿朱邪丹青有些沒有辦法,還是耐心說道
“丹青啊,其他各軍弟兄都有長足的長進,統兵一方,鎮守一方,唯有你,我不放心啊,你再不沉下心好好學學用兵,就落後其他弟兄了!你好自為之吧。”
“寄裕雖年少,但絕對能教你,你當珍惜他還在你軍中的日子多學學!”
說著不再多言。
安陽此話頓時讓一眾將校對朱邪丹青是嫉妒不已,能讓主公這般語重心長的叮囑,可見主公何其寵幸朱邪將軍。
同時眾將校也紛紛投入羨慕的目光,看向劉寄裕。
主公這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此戰過後,結算軍功後,恐怕不久之後,這劉寄裕要高升為將軍,統兵一軍了!
劉寄裕才大多?
二十不到,又一個少年將軍啊!
這時,後勤軍校尉羅平來了,此戰戰果繳獲統計出來了,羅平興奮不已
“主公,此戰我軍大獲全勝,繳獲頗豐,此戰殲敵八千餘人,俘敵三萬三千餘人…”
“我軍俘獲戰馬三百餘匹,兵刃戰刀甲胄等四萬有餘,糧草少量…”
這種戰果,在場包括安陽郭奉嘉在內,諸將校沒有任何驚訝,他們都在戰場上,自然很清楚戰場上的情況。
完全碾壓式的戰鬥,王羨之這近五萬兵馬除了剛開始還能有效抵抗,後麵就潰不成軍了,很多兵卒直接丟下武器放棄抵抗,還有很多兵卒看到城門封閉,逃生無望,幹脆就也降了,能俘虜三萬多人,不奇怪。
至於說為何沒有四散逃跑,那必然是逃不掉的,兩條腿能跑得過四條腿的騎兵?
當然畢竟還是有潰兵僥幸逃出戰場的。
至於兵刃甲胄自然也就有四萬多了,不過背靠中陽城,隨軍的糧草肯定不多也在情理之中。
郭奉嘉笑道,“也就是說,逃回城內的兵馬不足五千之數,或許更少!”
安陽微微點頭,問道,“我軍傷亡如何?”
羅平朝隨在一旁的隨軍文吏看了一眼,隨即點頭說道“此戰我軍戰死將士兩千有餘,傷三千餘,大半是鎮南軍弟兄。”
安陽臉色微沉,歎道,“如此大勝,還是傷亡了五千弟兄!”
羅平的話讓鎮南軍副將徐直臉色有些難看,不過他知道這是必要的統計,雖然不會認為這是在給他上眼藥,但如此傷亡有大半出自他的鎮南軍自然讓他有些難看,他連忙說道
“末將未操練好鎮南軍,請主公治罪!”
安陽看向徐直,擺了擺手。
“無需如此,與你無關。”
“戰爭死傷在所難免,再者鎮南軍整編之時,血戰老卒畢竟才六千之數,新兵占據了一半,操練時間尚短,此戰已經很不錯了!”
“相信此戰過後,這些活下來的新卒經過血火廝殺將會快速成為老卒,如此鎮南軍必將成為一支精銳之師。”
徐直行禮抱拳,“謝主公體諒,此戰過後,末將必然狠狠操練,爭取短時間讓鎮南軍成為主公麾下精銳之師!”
郭奉嘉詢問道“不知主公對這三萬俘兵有何決定?畢竟我軍糧草亦有限…”
安陽點頭,微微皺眉。
這確實是個大問題,三萬所需的糧草又是一大比,他的糧草也不太充足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肯定不能放了這三萬俘兵。
他們可是已經見過血的兵,一旦遣散,後果很是麻煩。
這些兵卒若是重新回到王羨之麾下,這無異於白打了此戰,白白犧牲了如此多弟兄。
若是這些俘兵選擇落草為寇,必然為禍一方,屆時還需要他派兵剿匪,得不償失。
若是安分回歸鄉裏亦有隱患,對比燕軍別看他們是俘兵,但回到鄉裏相對於平常百姓,他們可是實打實的見過血的兵卒,很容易造成鄉裏的不穩定。
思考片刻後,安陽看向眾將校說道
“三萬兵馬而已,糧草再不充裕,多養三萬兵馬還是可以擠一擠的,這般…”
“三萬餘俘兵遣散老弱病殘,如此當能得近三萬青壯,挑選五千兵馬,以補滿各軍此戰之折損!”
“此次攻渤,雖有民夫,然後勤軍壓力不小,再挑三千充入後勤軍,後勤軍擴軍為三營三曲,羅平,下去後去挑選,將此軍令帶給羅坤!”
“喏!”羅平頓時喜上眉梢,他們後勤軍終於軍擴了…
“至於剩下兩萬兩千兵馬,再抽調七千餘人單獨組建渤州鷹揚軍!畢竟渤州近半疆域已歸屬我燕軍,也到了該組建守備軍的時候!”
“玄甲軍,鎮南軍,後勤軍再分別抽調三百餘老卒,共計千卒老卒進鷹揚軍,老卒升任基層火長隊正,並由各軍抽調隊正升曲長校尉,組建鷹揚軍!”
“主將人選,調蒙山來渤州,統領渤州鷹揚軍!”
蒙氏三兄弟,蒙山,蒙逸之三叔,雲州將軍蒙遠之弟,此前一直在蒙戩麾下,安陽早已接到中樞省的公文,蒙戩裴烈已經率殘部順利回到雲州,如此正好調蒙山來此。
至於蒙山會不會接受,安陽完全不擔心,畢竟以如今的形勢,有蒙氏嫡子蒙逸在他軍中,還與他有些親戚關係,蒙氏早已算作燕國臣屬了。
安陽的如此安排,讓在一旁的蒙逸喜上眉梢,沒想到他三叔也成為了一軍主將,雖然與二叔一樣隻是守備鷹揚軍,但好歹也是主將不是?
“至於剩餘一萬三千餘人…”
“先登,蕩寇,振武三軍此前均為三營三曲編製,此次索性就一並擴軍為四營三曲,三軍均可再充填一營三千人馬,如此便再去了九千人馬!”
說著,看向郭奉嘉,“此三軍擴充的人馬,就由奉嘉安排由人帶到各軍歸建。”
畢竟吳玉的蕩寇軍在雲州雲陽郡大營,吳世勳的先登軍在常郡對峙高世番,李虎的振武軍在高陽郡,各軍多的一營人馬需要有人安排帶隊將人馬拉回至各軍,此事由參軍來安排再合適不過。
郭奉嘉聞言,沒有任何猶豫,接下任務,“喏!臣定會安排妥當!”
安陽點頭,“至於這最後四千人馬…”
“就單獨成一營,不入各軍不入親衛軍,由沈易為校尉,監管統領此營!”
沈易聞言頓時有些驚訝,連忙接令。
剛安頓好三萬俘兵,幾匹快馬飛奔而來,“報…薊州緊急軍情!”
安陽頓時心中一緊,與郭奉嘉對視一眼,“恐怕形勢不妙啊!”
果然,來兵翻身快速下馬,驗證了安陽的猜測
“報,稟主公,薊州緊急軍情!”
“北蒼胡人陳兵十萬至邊境,欲進犯我薊州!”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