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天下震動(二)中州皇帝怒火,顧青衣的應對
字數:4479 加入書籤
第401章 天下震動二)中州皇帝怒火,顧青衣的應對
卓遠頓時臉色大變。
“陛下,臣冤枉,臣繡衣衛失職,但臣絕不敢欺瞞陛下!”
安陽當初以一個來曆不明的身份進入定北軍,確實有很多可疑之處,不怪皇帝質問繡衣衛,但更多的還是軍中的問題…
若真要追究,那則是安陽入定北軍的隊正,顧常春,但那是顧青衣和趙無忌器重的人,如今趙無忌和顧常春皆在安陽麾下,他總不能推到顧青衣頭上吧。
但皇帝怒火中燒,仍舊在咆哮著
“好,好啊…真是朕的好臣子…欺上瞞下,蠅營狗苟…有你們這樣的臣子,朕的江山不崩才是怪事!”
殿下卓遠,繡衣衛三個都督陸豐、向言,樂固,大供奉周武子,金吾衛大將軍羅崇、驃騎大將軍顧青衣、將軍武厚其兄武敦與元卿在鎮南關)尚有兩個從中層官吏脫穎而出提拔起來寒門文官,譚禮,姚豐餘。
幾個文武重臣聞言頭更低了,就連顧青衣張了張嘴想說什麽也歎了一口氣忍住了沒出聲。
咆哮完,皇帝猶如抽幹了力氣一般跌坐在帝座上,喃喃道
“嗬嗬,也怪朕瞎了眼,信了爾等,竟然三番兩次厚賜封賞,讓其短短幾年成為定北軍之主,據雲薊重地,終成心腹之患…朕悔不當初啊!”
眾臣無不三緘其口,誰敢冒頭?
誰能想到這個安陽不僅自己割據一方,占據雲薊,如今還成了失蹤的秦王世子,不要說皇帝,他們也想不到啊。
良久,一個聲音打破大殿的寂靜,顧青衣抬眼望向皇帝
“陛下,事已至此已成定局,不必過於擔憂,保重龍體,臣以為就算安陽為秦王世子,秦燕將並,我中州仍有一戰之力!”
陡然的聲音讓皇帝回過神,不提這個還好,一提這事,皇帝便怒火再湧,但他知道不能對這個對他忠誠的愛將發怒火,他長歎一口氣
“一戰之力?如何一戰?”
“顧卿,朕可是記得當初安賊攻破薊州以後,你等勸朕不如大方的封公立國,最終換來這反賊承諾一年不攻我中州…雖一年沒有攻我中州,給了朕中州喘息機會…”
“但安賊據雲薊就敢如此放言,完全不把朕當一回事,如今又成李政之子,恐怕就更野心勃勃…”
“兩父子成了北疆之王,中原第一諸侯啊!據涼,朔,雲,薊,渤,大穆十三州海外四州,已占近五州,擁兵五十餘萬!五十萬啊!”
“人屠,殺神兩父子任何一人都是勁敵,如今合二為一,我中州如何一戰?”
皇帝零零散散抱怨了半天,顧青衣唯有沉默聽下去,他也憂慮,他知道皇帝說的是實話。
一年多的時間,中州剛剛完成了文武肅清,軍政整備。
一年時間既征新兵,又整頓各地願歸順朝廷帶到中州的兵馬,才堪堪整練兵馬二十萬…
但這已近極限,中州雖有人口近九百萬,一百五十萬戶,除開整練各地帶回的五萬兵馬,征兵了近二十萬!
但此前京城兵變,十八萬兵馬幾乎損失殆盡,那可都是中州兵馬,而後又征了二十萬,已是戶戶抽丁,中州疲敝,若是安陽來犯,免不了再抽丁充軍,那可真耗盡了中州元氣。
二十五萬兵馬,看似很多,目前以中州京畿之地確實也養的起,但四麵被困,長久不了。
但二十五萬兵馬,大半未見血,數量不敵秦燕,戰力也不是秦燕這等邊軍常年作戰的虎狼之師的對手,這個他必須承認。
況且,近兩年時間,中州重鎮鎮南關,南方諸侯想破關的想法從未停止,甚至一度岌岌可危…
期間他更是多次率兵馳援坐鎮鎮南關,方才穩住局勢,保住了鎮南關,但這座重關也吞噬了不少將士。
要不是南方諸侯近一年大打出手相互攻伐,加上鎮南關恐怕早已破了,如今那裏還駐守著三萬兵馬!
中州雖然穩定了全州郡縣,兵馬糧草齊備,但仍舊危機四伏…
而今安陽為秦王世子,沒了掣肘,秦燕合並以後,一旦兵馬通過武勝關南下中州,那便是生死之戰,一馬平川,中州確實很難抵擋,皇帝慌亂無措實為正常。
但他卻不能喪失鬥誌,他也不能讓陛下喪失銳氣,否則如何再造大穆?
本就是一條布滿荊棘屍山血海的道路,既然選擇了,他就會堅定的走下去!
想到這,顧青衣抬起頭,堅定喝道
“陛下!”
“我中州必有一戰之力!”
在皇帝與眾文武的目光聚集下,顧青衣聲音再重三分,“隻要秦燕來犯中州,臣保證不失中州!請陛下信臣!”
看著顧青衣堅定的目光,皇帝逐漸冷靜下來,他問道“顧卿有何應對之策,不妨一說,朕無有不允。”
顧青衣淡然的搖了搖頭,“無良策!唯有聯合抗燕!”
“中州四麵皆叛賊,且南方諸侯離秦燕太遠,想合縱連橫無疑是獅子大張口的條件,並引狼入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唯能與之聯合的便是,陛下皇叔,寧州寧王!”
皇帝聞言,頓時眼前一亮,“與寧王聯合?顧卿好計策。”
但隨意一想,又搖頭道“隻是,我那皇叔本就與朕是死敵,覬覦朕皇位天下皆知,自京城兵變後,朕又奪了他王位,而今又被冉慶之拖住,他怎會與朕聯合?”
“此一時彼一時。”顧青衣上前幾步
“陛下,正因寧王此時與冉慶之對峙寧州,本就有壓力,若再知秦燕一體,想必寧王必將大驚失色…”
“他必然知曉,以他如今的實力是擋不住秦燕全力進攻的,故而,他唯一的辦法便是尋找聯合共抗秦燕,而陛下若是主動去信,寧王必會聯合陛下…畢竟寧王與陛下乃血親!”
皇帝聞言頓時露出了笑容,“此策甚好,顧卿不愧是名將。”
“按顧卿計策辦,朕即刻手書一封快馬送往寧州,以求聯合皇叔共抗秦燕!”
顧青衣看向皇帝滿臉笑容,暗自歎了一口氣…皇帝畢竟年輕,從以往造下的糊塗事就可以看出,帝王心性太差了,很容易受人蠱惑,且思慮事情不周全…
若是太平盛世,或許是一個堪堪不錯的帝王,但這是亂世,他也不知他堅持是錯是對,但忠君總不會錯。
方才,他有一點沒有多說,那便是就算與寧王聯合了,實力加起來也弱於秦燕許多,那畢竟是當之無愧的中原第一諸侯!
且,兩方聯合也隻能各自為戰,在秦燕真的南下後,幾乎不可能給予對方糧草兵馬援助,也僅僅能給予一方拖住一部分兵馬而已。
但能拖住秦燕一些兵馬已足夠了。
“陛下,臣還有一斷言,若秦燕南下,必然不會舉國之力來犯…”
“秦燕合兵確有五十餘萬,但據說秦王有一部分兵馬遠在黎瑟,尚有安陽在渤州鎮守與吳淞對峙的十萬兵馬,再算上冉慶之與寧王對峙的幾萬兵馬…”
“若算上尚需留下兵馬鎮守涼,朔,雲,薊四州,以防內亂及北蒼,秦燕就算南下我中州,臣預計兵馬不會超過十五萬!”
此話一出,皇帝終於長舒一口氣,恢複了帝王的姿態,他笑道
“是極,顧卿所言有理,聽卿一席話,朕茅塞頓開,不愧為當世名將,朕之肱骨!”
“十五萬兵馬,朕可不懼!”
顧青衣見狀點了點頭,與文官姚豐餘相視一眼,兩人淡淡一笑…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