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靖海王,疲懶兩相,越州方略

字數:4110   加入書籤

A+A-


    第403章 靖海王,疲懶兩相,越州方略
    越州,膏腴之地,州治永康郡。
    永康郡是整個越州的中心,靖海王的權力中心,地處整個越州中心腹地,南麵環山脈,北麵臨渤海,渤海以東便是瀛洲。
    郡治永康城,乃靖海王吳淞割據後的王城。
    一班重要文武齊聚大殿,交頭接耳,聊的自然是近兩日震驚天下的消息。
    “誰能想到這安陽是秦王世子!”
    “一個燕主就已讓我軍在渤州頭疼,如今再加上人屠秦王就更頭疼了!”
    “誰說不是,如今整個北疆四州歸為一主,秦燕一並,坐擁五州,擁兵五十餘萬,天下第一諸侯,虎踞天下…”
    “天下格局將大變,時不我待啊!”
    就在部分文武有些憂心忡忡之時,一句“大王到”將目光聚焦過去,停止交談分列兩側站定。
    吳淞身著王袍,在侍女宦侍護衛的簇擁下,龍行虎步從後殿而來,身側跟著嫡長子吳永桂。
    坐上王座後,眾文武拜見後,沒有多客套,直接問道
    “諸位想必都知道了,那燕主安陽為秦王世子之事,秦燕已並為燕意味著什麽,不用本王贅言了,召集諸位商議商議…”
    眾武官沉默,目光看向文官前列兩人。
    文官之首靖海王相範無咎,側身看了一眼身後的馬昭,見他微眯雙眼猶如老神入定一般,知道這個天下四大謀士之一的墨麟的個性,無奈的搖了搖頭,走出列
    “秦燕相並,據涼朔雲薊四州北疆之地,擁兵五十餘萬,據北望南,躍居天下第一諸侯,其勢已成,我越州當早做打算…”
    吳淞頷首,“左相有何方略,直言之。”
    範無咎淡然一笑,“大王,要論合縱連橫之術兵事軍略,臣不及右相,右相可是當年列國四大謀士墨麟…右相…”
    說完,範無咎朝猶如睡著的馬昭歉意一笑,也不管他有沒有看到,徑直走回班列。
    吳淞嘴角微抽,無奈的瞪了一眼範無咎,將目光落在馬昭身上。
    他這兩個肱骨,一個是跟隨起家的大才,風雨幾十年,如親如友,一個是絞盡腦汁,死纏爛打,用盡手段才收下的謀士。
    韜光養晦籌謀隱忍多年,終於到天下大亂,他自信有了這兩人,這天下他坐定了!
    對這兩個大才,他推心置腹,與其相處,也是放下身段以誠待之,甚至很多文武言之有些縱容,他卻不以為意。
    偏偏這兩人雖在列國紛爭之時不認識,但沒想到一見麵攀談之後引為知己,很多人言之左相與右相和睦一團不太好,他也知道這些人是如何想的,但他不在乎!
    他不是中州小皇帝,他是列國一統後與並列李政的兩大異姓王之一,沒有雄心毅力,沒有容人的大胸襟,如何支撐野心?
    左相與右相和睦算什麽?就是所有文官和睦一團他都不懼!
    沒有鎮住文武的手段,他早就棄屍荒野了,更何況,他還有一幫對他忠心耿耿的武將,他何懼之有?
    隻是讓他平日惱火的是,這兩個大才時常怠政,以前一個人偷懶就也罷了,如今又來一個,他很是懷疑這兩人引為知己便是因為有臭味相投的惡好。
    “右相,軍政朝議若是睡著了,軍法無情,本王也保不住你…”
    這等場合說出這樣的話,眾文武完全習以為常了,都知道大王寵溺這兩位,甚至很多武將都哈哈大笑起來…
    見王座上的吳淞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擺在台麵“威脅”的話語,馬昭無奈的睜開眼,瞪了一眼範無咎,隨即走出,一本正經道
    “大王,臣並未睡覺,臣在思慮…”
    “臣有諫言,大王為人主,一言一行皆影響深遠,今日此言傳出大殿,定會被曲解傳至整個越州,屆時臣再清白之身,也是百口莫辯…還望大王日後慎言…”
    此話一出,眾文武紛紛憋笑,甚至有的武將咧著嘴小聲笑出聲,範無咎則是低著頭憋笑,隻是肩膀上下聳立,就知道在笑。
    吳淞臉如黑炭,抽搐不已。
    你馬昭何意?
    是說本王說話不恰當?平白辱你清白?
    要不是在議事,顧及眾臣麵前的大王威儀,吳淞早就跟平日私下一般咆哮了。
    “好了,本王不想聽你廢話,有何論略趕緊言之…”
    馬昭仍舊一本正經說道
    “誠如左相所言,燕王安陽盡納北疆之地,兵多將廣,其勢已成…但臣以為不必太過有壓力受其影響…”
    “我越州,兩年前因有朝廷十萬兵馬,致使大王起步稍晚,但內政穩固,外修武備,使得大王有一個穩定的越州,糧草兵甲充沛…”
    “論疆域,越州八郡得七郡,海外瀛洲也已盡數拿下,唯越寧郡,若不是想完整拿下其麾下的兩萬餘兵馬,楊望早已是塚中枯骨,不過亦不遠矣…如此,大王據有兩州之地!”
    “論兵馬,如今我越州陸甲二十三萬,水軍七萬,算上七萬瀛洲奴軍,我軍擁兵三十七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越州乃當之無愧諸侯第二,雖疆域兵馬皆不如燕,但完全無需懼燕!”
    “且我軍以水軍起家,大穆近九成水軍皆屬我越州,燕幾乎無水軍,中原內有江河,外有海域,若真與燕大戰,我越州水軍可為奇兵…”
    “但臣以為,如今秦燕合流局勢變換,我軍此時當避免與燕軍大戰,渤州七萬兵馬及高世番四萬餘兵馬拖住燕軍十萬兵馬即可…我軍側重,當攻略襄州!”
    零零總總說了半天,馬昭停頓了片刻,看向吳淞。
    範無咎聞言讚同道
    “右相所言有理,雖我越州不懼燕軍,但已不必再與之碰撞,折損兵力,讓其他諸侯趁人之危!我軍當集中兵力攻略襄州,奪得中原南方膏腴之地襄州!”
    “燕王安陽雖坐擁五十餘萬大軍,但有我軍在渤州拖住其十萬兵馬,尚需兵馬鎮守四州之地,邊關防備北蒼…”
    “如此,燕軍就算南下攻略,其兵馬必不會太多,這便會加大其南下攻略的難度,若再有變故,燕軍將損兵折將,最不濟也會延緩其南下攻略…”
    馬昭點點頭,繼續說道
    “燕軍南下攻略,無非攻寧,亦或中州,再或是攻渤南下…但不論燕軍是攻寧州亦或是攻中州,我軍則可放心攻略襄州…”
    “若燕軍南下繼續攻渤,選擇與我軍對戰,我軍亦不懼,可憑借水軍優勢與之周旋,繼續攻襄!”
    “拖得越久,對燕軍越不利,除非安陽壓上所有與我決戰,但這顯然不是安陽所希望的。”
    吳淞聽完,滿意的點點頭,心中已有決斷,“如此便依右相之方略,集中兵馬攻襄!”
    馬昭繼續道“除此方略,臣還有三策,以獻大王…”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