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三家對弈安陽,三州落子,中州乃絕殺棋

字數:4767   加入書籤

A+A-


    “確乃大手筆。”
    龐元感歎一聲,“恐怕冉慶之,第五氏叛亂也是三家謀劃中的一環。”
    “弄出五路勢力抗燕,牽扯寧,雲,中,渤,越五州,涉及刺殺,策反,排兵布陣,如此之大謀劃,計劃一環扣一環,堪稱周密而宏大。”
    安陽麵沉如水,深以為然。
    “先是針對大王及家人,麾下將領,大規模刺殺…是為擒…虎擒王之策…”
    龐元覺得“擒賊先擒王”不太妥當,便換了一個說法。
    “針對大王及家人刺殺,便是斷我燕國當今及未來之根,針對我燕國將領刺殺,便是想讓我燕國兵馬未戰先亂…”
    “三家之想法很明確,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收獲。若刺殺成則最好,屆時我燕國必將轟然倒塌,四散五裂,不複存在…”
    “若是不成也無礙,能刺殺幾個是幾個,用一些刺客哪怕換取一個將領身亡也是大賺,就算死掉宗師也是賺。”
    “幸而天佑我大燕,大王反殺宗師,太後在青陽山上以半步入聖鎮壓魑魅,而將領雖有損傷,但大多無礙。”
    “而後,三家行刺殺的同時,再行策反用兵之策,三家出兵抗燕,再策反冉慶之,第五氏反叛,形成五路勢力抗燕之勢!”
    說到這,龐元幽幽一歎
    “江山能人輩出啊,如此之大謀劃,寧王,皇帝,吳淞麾下能人大才不少啊。”
    安陽點頭,隨即道
    “三家之謀劃成型,其背後之影響難以預估啊!尤其是冉慶之之叛亂!”
    位置越高,看的東西便不一樣。
    龐元畢竟隻善軍略,看到六道戰報,推測三家其軍略的布局謀劃,而安陽,拿到六道戰報,便一眼看到了其以外的影響。
    “第五氏叛亂,越州軍,高世番的進攻,雖讓孤在渤州丟失了兩郡之地,但尚可控,畢竟渤州大半尚在…”
    “但冉慶之之叛亂,卻是於我燕國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孤丟失了寧州所有地盤,這是父王此前與你等的謀劃,為的便是讓手伸進寧州,以便日後利於對寧州用兵。”
    “而今,五萬精銳舊秦西涼軍,一年的征戰,兩年的防守,無數兵械糧草的供給,轉瞬間化為烏有,白白浪費!”
    “這還是其次…”
    “最主要的是,軍心,將心的影響,甚至天下諸侯,天下人對燕國之看法!”
    “天下皆知,父王舊秦軍無敵天下,不可戰勝,天下聞秦則懼!而孤自起家,燕軍亦是從無敗績,鑄起了燕軍無敵之心!”
    “但冉慶之叛變,西涼軍首敗,無敵之勢被破,也連帶徹底打破了燕軍無敵之勢,更打破了我燕軍將士的無敵之心!”
    “這便會讓天下人認為舊秦,燕軍並非不可戰勝,甚至也能輕鬆戰勝,也會讓我燕軍將士無形中卸了士氣!”
    龐元眼中滿是震驚,“大王思慮深遠,卻有此隱患!”
    他不由得真心折服,難怪大王能如此年輕造就如此基業。
    安陽歎道,“不止如此…”
    “天下皆知父王麾下秦王六虎將,跟隨父王多年,忠心耿耿南征北戰,而今六虎將一人背叛…”
    “那些父王的舊秦將士如何看?他們會猜測是不是孤苛待了冉慶之,會不會也苛待他們這些舊秦將士,久而久之,便會與舊燕將士生出隔閡…”
    “而天下人則會認為孤這個燕王不得將心,排斥舊秦老將,日後那些想投靠孤的將領更謹慎!”
    “而天下諸侯則會借機推波助瀾,想盡方式分化孤燕國將領,甚至製造舊秦與舊燕將士對立,讓我燕軍將士不和,這將是燕國日後用兵的一大可謀劃之機。”
    龐元聽完,不由得歎道“大王思慮如此之深,臣不及也。”
    “這是後話,對眼下局勢影響不大。”
    安陽擺了擺手,起身走到大堂中間,從滿地散落的奏表中撿起戰報,指著第五第六道戰報,沉聲說道
    “三家炮製如此大之計劃,所有之謀劃,最終,劍指中州的孤而已。”
    龐元沉吟幾息,歎道“大王英明。”
    “刺殺大王家人使雲州上下風聲鶴唳,再行刺殺將領,打擊我燕軍士氣,亂我軍心,進而擾亂大王心神…”
    “而後炮製五路勢力抗燕,讓我燕國四麵危機,拖住我大半燕軍,讓我燕軍無多餘兵力增援大王…”
    “而後在中州,對五萬餘大軍,對大王行致命一擊。”
    安陽再看了一下第五第六道戰報,隨即一把扔掉,冷笑道
    “是啊!”
    “三家給孤下了一盤大棋,三州落子,中州絕殺!顧青衣便是三家給孤的致命一擊之棋。”
    “孤收到這幾份戰報,顧青衣必也收到了,等如此之久,不就是為等這幾個消息,如今消息一至,顧青衣便出兵了,寅去疾也動了,直奔孤而來,嗬嗬…”
    “此前,我們一直爭論寅去疾兵變的真假,如今明朗了,這兵變就是假的。”
    龐元拱手道“臣有罪,當時未能堅持己見,致使大王落入中州之危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安陽擺了擺手
    “此事怎能怪你們,是孤南下攻中州心切,能以五萬兵馬兵變為誘餌,誘使孤出兵,這誘惑,孤擋不住!”
    “孤就算不親至中州,也會有大將在中州麵臨刺殺,麵臨孤如今之境地…”
    “且,不管是因為刺親人之刺殺怒而興兵,亦或是寧,渤兩州局勢尚不算太惡化,見入中州將士被圍,或許,很大概率孤還會親自前來…”
    說著,安陽歎了一口氣道
    “敢以寅去疾五萬兵馬兵變為餌,顧青衣也是大手筆,不愧乃名將,他就不怕寅去疾變假為真,直接挖坑埋了自己?”
    在安陽看,顧青衣設計寅去疾五萬兵馬假兵變,是冒有極大的風險!
    要知道,顧青衣畢竟不是皇帝,皇帝也沒有這麽大度,寅去疾就算假兵變,殺郡守及眾多郡官員是屬實。
    事後就算擊敗了他燕軍,這些官員親朋聯名告狀,皇帝有很大可能卸磨殺驢,殺掉寅去疾。
    而有過一次“兵變”,就算是假的,皇帝也會忌憚寅去疾,若日後來一次真兵變呢?
    這點寅去疾想必不會不知道。
    如此情況下,顧青衣讓寅去疾假兵變,寅去疾的心思便很難把握了。
    畢竟人心不可測,一旦寅去疾心有異心,或是底下將領不可控,擁護或逼迫他寅去疾真的兵變…
    以中州二十萬兵馬之數,失去五萬兵馬,多了五萬敵人,顧青衣將萬劫不複,就算能平定叛亂,皇帝也不會放過他!
    龐元道“顧青衣賭贏了!”
    安陽歎道“是啊,顧青衣賭對了,我軍危險了!”
    顧青衣親領兩萬大軍,寅去疾五萬大軍,共計七萬大軍,直奔他而來,他身邊僅有不足兩萬大軍,局勢危如累卵!
    忽而,親兵進入大堂,遞上一封信件。
    安陽打開一看,就一行字
    大穆鎮國公顧青衣誠邀燕王一敘。
    ……
    作者語
    後麵三十萬字不會再這麽單開一章逐句逐條解釋為什麽會有這樣的事,產生的後果之類的了,就怕很多老爺跳著看,不知道前因後果,但寫的太累了,也很煩。
    反正每天也就十來塊收益,每個月也沒全勤,就為寫完這一口氣而已。
    所以,後麵的情節劇情,就按照我的想法寫,不會再以人物對話解說前因後果,沒啥意思,一個架空書,能看得出個中背後的含義就最好,看不出,就當我沒寫好。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