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群情激奮,反常的高敬瑭,顧常春的疑惑
字數:4669 加入書籤
大穆武德十一年,燕王二年,夏。
高敬瑭將令已占山陽郡各縣聚兵而合,回軍鄉寧救援安陽。
同時,不顧顧常春極力反對,聚兵令下達之時,強令各縣之兵匯聚前,屠世家豪族官吏千餘。
並冒殺頭之罪強行私自募兵。
以三縣巡防曲一千五百眾為基,募青壯新兵四千五,計兩營兵馬,並入大軍主力。
同時,留下武威軍三千弑殺敢死兵痞,以抄家所得大量糧草兵械錢財,強征三縣地痞囚徒、賊匪逃卒六千,共計九千餘眾,以高衛秦為將,留守山陽,等待軍令。
高敬瑭與顧常春率武威、定疆兩軍浩浩蕩蕩向鄉寧郡快速行軍。
留下的是動蕩混亂不堪的一片狼藉的半個山陽郡,高敬瑭殘暴弑殺的性子再次得以詮釋。
高敬瑭肆無忌憚異於燕軍的行事風格,讓顧常春極度憤怒,也引得定疆軍將校很是厭惡。
“大將軍,高敬瑭太囂張跋扈了!”
“豈止囂張跋扈,簡直目無國法軍紀,公然踐踏我燕軍軍紀,大將軍,定要上奏大王治這高敬瑭之罪!”
“此人弑殺成性,早晚不得善終!”
行軍途中,定疆軍一眾校尉沈名揚、武援、賀昭、曾紀圍在顧常春身側。
“諸位大人所言甚是!”
沈名揚作為定疆軍副將兼校尉,老資格定北軍,膽略過人有勇有謀,正氣凜然。
當初安陽初崛起在雲州抵禦北蒼,為反抗胡人,與幼子沈易父子倆,率百六十仆役義士血戰城門口!
以血肉之軀擋住胡兵千兵進攻,一百六十義士全部戰死,硬生生打開城門,配合定北軍攻下城池。
為此事後,安陽親自抬棺。
沈名揚父子身中數刀,鬼門關走了一遭,重傷休養數月才得以恢複,而後皆入定北軍,沈易更被安陽帶至身邊言傳身教至今。
論官職,沈名揚父子或許不顯,但老定北軍將領沒人敢忽視這對低調的父子。
沈名揚雖平日為人低調,但也很反感高敬瑭種種行徑,他皺著眉繼續說道
“末將此前一直是聽說太上王麾下高大將軍囂張跋扈,殘暴弑殺,自兩軍合兵入山陽以來,末將算是見識到了…”
“縱兵殺俘,白吃白喝,強搶民女,動輒破家滅門豪門商賈!凡此種種,豈是我軍紀嚴明的燕軍?更像是亂軍!”
“如今更是肆意屠殺世家豪族官吏上千人,縱兵劫掠,尤為大膽的是,敢不經大王允許私自募兵擴軍!”
“這是殺頭謀反滅九族之罪!”
麾下將校群情激奮。
顧常春何嚐不是如此,他歎了一口氣。
“是啊,私自擴軍乃大罪,但尚能理解,麵對穆軍三麵大軍,我軍兵力不足,但屠殺世家豪族官吏影響太過惡劣…”
但他眼下對高敬瑭毫無辦法。
論官職,他比高敬瑭低,論軍職,眼下高敬瑭為帥,而且分屬兩軍,就算要治罪也是大王下令。
“諸位!本將理解各位心情,高大將軍種種罪狀,本將皆記下了,待救援大王後,本將定要參其所有罪狀!”
“眼下,我定疆軍尚受其節製,為救大王,當以大局為重,再不喜其人,也要與武威軍精誠團結,切不可耽誤營救大王!”
說著顧常春眉頭一挑,正色道
“本將醜話說在前麵,今我軍回軍鄉寧,必要血戰破重重阻攔,諸位最好傳令下去,若有將士因看不慣武威軍所為,敢置救大王於不顧,消極怠戰,本將立斬不赦!”
“喏!”眾將校應令。
沈名揚隨即又道
“這高大將軍枉顧大王軍令,一反常態又回軍鄉寧,這是抗詔,也不知打的什麽主意!”
這個問題,顧常春也想了一路,隱隱有些猜測,但說不準,他搖了搖頭
“不管他有何打算,抗大王詔令也是他高敬瑭之罪,他不在乎多一條罪,我們又擔心什麽,隻要能救出大王!”
忽而,武威軍傳令兵踏馬前來
“稟顧大將軍,大帥召大將軍與諸位校尉議事。”
…
高敬瑭與顧常春兩軍近四萬大軍回兵鄉寧的消息,穆軍各處震動。
鄉寧與山陽交界。
左匡聽聞此消息後,大驚之色,雖然他背後鄉寧郡有顧青衣大將軍七萬大軍,但他手上才一萬兵馬而已,他怎會不怕?
他一麵派斥候日夜打探,一麵傳書顧青衣、付俊與武敦求援!
京畿洛安郡扶風城。
扶風城內的付俊、顧平君僅距山陽封縣三百餘裏,燕軍剛動半日,付俊便已知曉。
但他吃不準高敬瑭大軍到底是真回軍鄉寧,還是另有所圖。他得知高敬瑭以地痞囚徒拉起了一萬兵馬仍舊在山陽郡。
但轉頭一想,他有五萬大軍,隻要緊緊跟緊燕軍,高敬瑭任何舉動,他都不懼。
至於那一萬左右的囚徒軍就算深入洛安也是有去無回。
下定決心後,他下令大軍尾隨高敬瑭大軍行進,保持距離一百五十裏左右。
同時快馬傳說一封武敦,讓其同時跟進燕軍,保持距離,必要時與他合兵一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鄉寧城外。
躺在大帳床榻上的顧青衣接到斥候快馬加鞭的急報後,臉色微變。
四萬燕軍若搶在付俊與武敦合圍之前,突破了左匡之兵馬,他這七萬兵馬將壓力驟增!
但他又不確定高敬瑭會不會虛晃一槍。
權衡一番後,他連忙下了三道軍令
“令沿途斥候,繡衣衛日夜不斷,盯住高敬瑭大軍,軍情一日一報!”
“令左匡整兵,無論如何也要拖住高敬瑭大軍,等待付俊、武敦合兵援軍圍殲。”
“令付俊、武敦大軍緩緩跟進高敬瑭大軍即可,若非必要,不可輕啟大戰!”
…
連續幾日一路行軍,顧常春眉頭久久不能舒展。
高敬瑭不僅不在付俊、武敦合圍之前加快行軍,反而下令大軍不得急行軍。
要知道,他們後麵一百五十裏便是付俊五萬大軍、武敦的兩萬大軍啊!
不急行軍也就罷了,穩打穩紮也行,免得敵軍忽而在他們急行軍中發起小規模偷襲,進而大軍大舉殺到,讓大軍不能及時準備而亂戰。
但不急行軍,反而借各種理由走走停停,又是發現前方有異,又是商討軍情。
這是等著大軍被合圍?!
如今尚未與左匡交戰,大軍身後的穆軍就在一百五十裏外,已經一步步被壓縮包圍圈,大軍騰挪之地越來越小!
這不是前幾日你高敬瑭若擔心的麽,為何此刻明知如此而為之?
這讓他十分不解。
幾日間,他不厭其煩的提醒高敬瑭,既然要救援大王,便要兵貴神速。
但高敬瑭置若罔聞,他猜測高敬瑭並非想救援大王,而是有別的打算,每次詢問,高敬瑭左顧而言他。
眼看著大軍將要身陷重圍,他焦急萬分,隻能找到高敬瑭再問道
“高大將軍,不能再如此下去了,你究竟意欲何為?若有計劃,可否告知本將?”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