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顧青衣九日連抗九道勤王詔令

字數:5333   加入書籤

A+A-


    聽到父親說自己暫時不用回京請罪,顧平君鬆了一口氣,他問道
    “父帥抗詔是想堅持拿下安陽?”
    “不錯。”顧青衣微微點頭。
    “為父與寅去疾七萬大軍如此大費周章,好不容易將安陽困在鄉寧城內,如此良機千載難逢!”
    “若困住的是普通將領,為父必會放棄回京勤王,但困住的是燕王安陽!”
    “隻要拿下安陽,燕軍必敗!”
    “燕國一旦失去雄主,新主年幼,主弱臣強,秦燕方並不久,必生爭鬥,就算有秦王坐鎮,也要花費精力整頓文武,如此,短時間內我中州無憂矣。”
    顧平君心中一喜,若是父親能拿下安陽,有此大功,他戰敗之罪也將不複存在了,他問道“父帥有幾分把握?”
    顧青衣搖了搖頭,“並無把握!”
    一句話讓顧平君微微一愣。
    顧青衣與嫡子詳細說道
    “安陽雖困在城內,但城內有一萬多兵馬,且鄉寧郡城城高牆厚,很難短時間攻破。若無後顧之憂,我七萬大軍每日接連不斷的攻城,或許能攻破城池!”
    “但我軍有後顧之憂…”
    “北城外有雲州而來的雲州鷹揚軍、蕩寇軍燕軍援軍兩萬兵馬!尚有一支幾千騎兵時常騷擾。”
    “寅去疾壓力很大,一麵要防備燕軍這兩萬援軍,一麵要與為父圍困鄉寧,根本不可能與為父一起連續攻城!”
    “燕軍這兩萬兵馬也不敢輕舉妄動,一旦損兵折將,安陽在城外無援軍,我軍將再無後顧之憂必將猛烈攻城拿下鄉寧!”
    “眼下戰局便陷入了僵局…”
    經過顧青衣一說,顧平君這才詳知戰局情況,“可若不解決北城外燕軍兩萬援軍,這要圍困到何時,時間越長,變故越大。”
    顧青衣微微驚訝的看向顧平君,沒想到一場慘敗還生後,他這兒子居然有所成長了,開始思考為將所需考慮的各種隱患。
    他微微頷首教導道
    “不利乃相對的,我軍的隱患尚未可知,但時間越長,鄉寧城內的糧草將越少,破城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軍不怕,耗得起!”
    “另外,正如你所言,為父正打算移兵一部與寅去疾合兵,前後夾擊一舉先行滅掉燕軍這兩萬援軍!”
    “如此良機,哪怕為父沒有多大把握,為父也決心抗詔,不願放棄拿下安陽的機會!”
    翌日。
    顧青衣帶著顧平君兩人進入鄉寧城北寅去疾大營,打算商議一番。
    進入主帳,寅去疾便問了一句“顧帥,值得嗎?”
    顧青衣知道寅去疾所指抗詔之事,他笑了笑,“寅帥,抗詔非我所願,拿下燕主安陽,燕軍必退,可保中州三年無憂!”
    寅去疾與顧青衣相交十餘載,知道其性情,既然決定了,他也不好多說。
    兩人在大帳內推演商議了半天擊敗對麵兩萬燕軍援軍的方略。
    正當兩人爭辯激烈之時,忽而帳外又至一名宦侍,帶著皇帝的詔令,詔令仍舊是讓顧青衣領兵回京勤王,並加了速回兩字!
    顧青衣隻是應付道,大軍已經準備拔營,不日將啟程回京。
    寅去疾擔憂不已…
    …
    再一日。
    第三道詔令再至,皇帝措辭嚴厲,質問顧青衣何時啟程回京,言道,若不是山陽一郡折損八萬大軍,何以成如此之局麵?
    顧青衣尷尬異常,推脫已經拔營,待安頓離開鄉寧的軍務,即可動身。
    再兩日。
    第四道詔令急至,皇帝語氣稍緩,言,高敬瑭大軍已至山陽郡南,急盼顧大將軍回京統帥大軍抵禦高敬瑭。
    顧青衣繼續推脫,言,燕軍忽而有異動,不敢輕易撤軍擔心燕軍尾隨而至進入京畿。
    或許皇帝不放心。
    當日,第五道詔令緊跟其後,皇帝詔令顧青衣須給出準確回京時間!
    顧青衣言之燕軍異動,尚未知其目的,不敢言明確回京時日。
    再一日。
    第六道詔令再至,皇帝再無耐心,言道高敬瑭大軍已至山陽封縣,兵臨京畿外,並質問顧青衣想擁兵自重否?
    此詔令已是殺氣騰騰,顧青衣仍舊不為所動,終於給出了詳細的思慮…
    言道京城有大將軍羅崇,並有三萬大軍,據帝都雄城,帝都必將無恙,若在鄉寧擒殺安陽,則可一勞永逸保中州無恙!
    寅去疾卻是歎息勸顧青衣還是算了,再抗詔下去,恐怕事未成,殺詔將至。
    顧青衣怔怔出神,長歎一聲,他也沒想到皇帝居然一日一詔,累死不知多少八百裏加急兵卒和戰馬,就為詔他回京。
    再一日。
    第七道詔令接連而至。
    皇帝憤言,你顧青衣這是拿朕的命在賭,朕若有失,殺燕主又有何意義?再言,京畿不容不有失,帝都不容有失,望以大局為重!
    顧青衣歎了一口氣,他已有些鬆動,畢竟連抗了七道詔令了,皇帝說的也有道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高敬瑭真的破了帝都,拿下安陽還有何意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仍舊糾結萬分再推脫回複,他已與寅去疾製定好方略,不日將攻燕軍援軍,一旦拿下燕軍援軍,鄉寧城內必將不日可破。
    再一日。
    第八道詔令至,詔令上皇帝語氣冰冷。
    先是質問顧青衣,若攻不下燕軍反敗於燕軍,屆時大軍尚留幾何?山陽一郡已折損八萬大軍,若鄉寧再折七萬大軍,中州必失…
    此等後果你顧青衣承受不起,為臣者何以敢替君做主?
    再質問,你顧青衣如此行事,拿朕與燕主兌子,朕貴為天子,其生死已為臣所握,到底朕為君還是你為君?
    詔令最後告之,若再不回師,誅九族!
    滿詔誅心之言猶在耳邊,殺意已躍出詔書。
    顧青衣滿臉苦澀,他動搖了,於皇帝而言,此詔之言是對的,他不遵詔就是逆臣,就算打贏了燕軍,拿下了安陽,皇帝事後殺了他,青史也不會讚言他。
    不過,他真的不甘心,七萬大軍對城內外近四萬燕軍,就算他不戰而拖,拖也會拖贏戰局,安陽跑不了!
    一想到於此,顧青衣咬牙回複,請皇帝相信他最後一回,待他拿下安陽,解中州之危後,任由其處置,還望皇帝饒過顧氏。
    寅去疾隻是看著顧青衣不說話,他勸不動這位仁兄。
    顧青衣在賭,他賭皇帝或許會忌憚他領兵在外,詔令隻是氣話,不會拿他九族如何!
    但他賭錯了…
    第九日。
    第九道詔令至,要求顧青衣與寅去疾兩人接詔,滿詔殺氣騰騰。
    詔令褫奪顧青衣所有爵位官職,鄉寧郡內所有大軍均由寅去疾節製,要求寅去疾捉拿顧青衣父子二人即刻斬首,顧氏九族不日皆斬!
    顧青衣滿臉苦澀,滿臉蒼白,望著案牘旁的八道詔書怔怔出神。
    顧平君則是一臉呆滯,不知在想什麽。
    寅去疾拿著第九道詔書,他並沒有立刻派人拿下顧青衣,而是長歎一口氣,臉色一變再變,心中天人交戰。
    沉默了許久,寅去疾似乎下定決心一般,沙啞的聲音問了一句
    “顧帥,此戰可有把握?”
    顧青衣忽而轉身看向寅去疾,瞪大了眼睛,而後滿臉歉意,問出了他接第一道詔令時,寅去疾問他的話,“值得嗎?”
    寅去疾糾結之色盡去,長歎一聲,“時也命也,就問顧帥一句,此戰可有把握?”
    顧青衣答道“若按你我方略行事,六成把握!”
    寅去疾微微一愣,隨即點點頭,再問“若勝,可有把握幾日拿下鄉寧城?”
    顧青衣沉吟片刻,道
    “隻要戰勝這兩萬援軍,我軍折損在兩萬左右,鄉寧城內預計糧草不多,若間隔不斷攻城,可在十日左右拿下鄉寧!”
    寅去疾聽完,將第九道詔令拍在案牘上,大聲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幹了!”
    “隻要我不拿下你父子,陛下必知我也已抗詔,你我手握七萬兵馬在外,陛下必短時間不敢斬殺你我九族,但時間不會太長…”
    說著,朝顧青衣甲胄重重一拳
    “我之家眷九族可就交到你手上了!”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