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北蒼亂戰,寧王滅趙王成為西南霸主
字數:3660 加入書籤
耶律皇帝一麵嚴令已重兵趕至東境的伽藍、拓跋兩部解救整個東境駐守的重兵,奪回糧田之地...
一麵暗中拉攏扶餘部之大部族金部,許以錢糧土地,並承諾若歸順帝國,擊敗扶餘部後,金部可為新的八部之一。
這種誘惑,金部擋不住,在伽藍、拓跋與完顏、慕容、扶餘三部大戰連連之際,金部果斷反水,反戈偷襲扶餘部,讓其損失慘重,在完顏、慕容兩部的營救下,扶餘部才穩住戰線。
長達近兩年時間,北蒼東境烽火不斷,雙方互有勝負,幾部兵馬皆損失不少...
這三部對於耶律敬德皇帝來說,雖然聲勢浩大,短時間,尚不至於有致命威脅。
最有威脅的反而是割據在北蒼西北境的述律部和西南草原的耶律德光。
為此,耶律皇帝下令由蕭部率赫連部、納蘭部重兵圍剿耶律德光。
而耶律皇帝則親率耶律部精兵親征述律部,他要親自去捉拿他的母親與那偽帝三兒子。
在安陽看來,耶律皇帝在各處叛亂雖均有重兵鎮壓,但卻無法短時間戰勝對手,且手上居然還握著二十萬兵馬按兵不動。
這也是安陽這兩年能無後顧之憂的安心發展並拿下中州的原因。
若以安陽用兵,耶律皇帝當以少部分兵力拖住其他反叛勢力,集中麾下勢力及兵力圍剿一處,短時間以數倍乃至數十倍兵馬以雷霆之勢撲滅一處反叛,再回過頭一一擊破。
不過安陽轉頭一想也明白了耶律皇帝的想法,也能理解耶律皇帝此舉用意的無奈。
不是耶律皇帝願意這般做,而是不得不這樣做。
首先,他不得不第一時間用重兵限製各處叛亂,因為這是北蒼頂級八部中的四部叛亂!
哪一部叛亂都是大亂,若不以重兵加以限製,任由任何一部肆意攻略吞並,時間一長便能成為最致命的威脅。
這便是他為何派蕭、拓跋、伽藍出重兵的原因。
其次,或許耶律皇帝還打著幾分借著平叛削弱蕭、拓跋、伽藍幾部的實力的打算。
耶律皇帝也不敢保證這幾部不會發生叛亂!
而他握在手上的二十萬兵馬便是一把架在任何一處戰場平叛各部頭上的刀...
最不濟便是幾處戰場拓跋、伽藍部反水,但蕭部絕不可能反水,且他的耶律部兵馬隻有部分重兵圍剿述律部,手上還握著二十萬兵馬就是底牌,他可隨時調整方略,收攏所有忠心兵馬再戰。
就在北蒼四處戰火之際。
盤踞在西南草原的耶律德光與在西北的述律太後取得了聯係,並與述律部進行了聯合。
這個時候在北蒼西境中部的董氏或許聞到了危機,一反常態的起兵了,並成為連接述律部、耶律德光的紐帶,與兩部結盟。
三部合計之下,共尊偽帝耶律仁為皇帝,述律太後為太皇太後,一時間北蒼整個西境叛亂聲勢浩大,繼而給予了各處叛亂振奮了士氣!
而耶律皇帝卻是收縮防禦一直未動用手上的二十萬大軍。
北蒼烽火時打時停,一時間陷入了僵持,這便是燕王元年中、燕王二年近兩年的北蒼局勢。
北蒼的寒冬要比中原去的更晚。
直到燕王三年中原冬去春至,北蒼的紛戰又漸漸大了起來。
但打了近兩年,不論是叛軍還是追隨耶律皇帝的部族漸有疲憊之態,就在整個北蒼疑惑耶律皇帝為何仍舊不動用握在手上的二十萬大軍之時...
耶律皇帝卻在極北千裏冰牆邊關之地抽調了十萬兵馬南下了,而雪蠻卻是按兵不動!
這還不算,耶律皇帝握在手上的二十萬緊接著也動了!
整個北蒼部族才反應過來,耶律皇帝居然與雪蠻王或許達成了協議。
整整三十萬兵馬,將成為各處戰場的致命威脅!
整個北蒼才知道,這耶律皇帝用近兩年的時間在下一盤大棋,試圖一舉平滅國內所有部族!
安陽知道今年的北蒼烽火將更勝更加慘烈,不出意外,今年耶律皇帝或許將迎來勝機!
安陽有想法調兵北上草原幫助耶律德光,但隨即壓下了想法,一是他若調重兵參戰,糧草無以為繼,且他現在首要的任務便是休養生息,積累糧草,否則他來年將無法南下。
他倒是不擔心來年耶律皇帝就算平定了叛亂會發兵南下,平定叛亂後,耶律皇帝有太多事情需要處理,且如此大戰其兵力折損必然不少,就算南下,隻要有糧草,他也不懼。
隨即安陽將目光放在了中原南方戰局上。
去歲燕王二年,在安陽奪中州之時,寧、中、越三家抗燕之際,寧王元昭義與靖海王吳淞的它處戰場的攻勢也未停歇。
寧王以雷罡為帥統領八萬兵馬與叛變的冉慶之互為犄角攻朔州,卻沒有討到半點便宜,最終是雷聲大,雨點小。
柿子撿軟的捏,在嶺州嚐到甜頭的寧王,趁士氣高漲之際,在南麵嶺州戰場攻勢猛烈!
先是陳兵五萬在荒莽郡與昆吾郡邊界,威脅趙王趙昭之老巢昆吾郡,並派使者假意與嶺州的趙王趙昭商議停戰,而後舉重兵夾擊苟延殘喘的齊泰此齊泰非如今燕國的齊泰)。
趙昭豈會看不出寧王的招數,奈何他僅剩十二萬兵馬鎮守僅有的三郡,且士氣低落,還有蠻王蚩樊步步緊逼,無奈下,隻得將另外兩郡豐海、嶺中兩郡之兵馬抽調大部分集中在昆吾郡,用於防禦寧王。
寧王大軍則是氣勢如虹的一舉覆滅齊泰收攏降兵後,自新占據的東陵郡趁勢攻占豐海郡,連戰連捷下,又攻占了嶺州重郡嶺中郡!
趙昭僅剩昆吾一郡,兵不過八萬,兵心渙散。
燕王三年開春之際,寧王自荒莽郡與嶺中郡兩路重兵攻入昆吾郡,三個月時間便覆滅了趙昭,收攏降兵近五萬!
自此,嶺州八郡,荒莽、興嶺、東陵、昆吾、嶺中、豐海六郡盡歸寧王。
趙昭成為皇帝覆滅後的第二個諸侯勢力。
而寧王已擁寧州六郡、嶺州六郡、中州兩郡之地,成為橫跨三州,擁兵三十七萬有餘的西南霸主!
……
大家對比著看看就行。
喜歡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卒做起,我在大穆爭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