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何無忌名將隕落 誌不改劉裕守城

字數:5712   加入書籤

A+A-


    一代名將何無忌,就這樣慘死在了那些卑劣小賊的手中。
    消息如寒風般凜冽,而彼時的劉裕,正深陷於籌備軍資、率軍歸來的繁忙旋渦。
    下邳的港口,一艘艘大船承載著沉甸甸的軍需物資,宛如浮動的堡壘。
    劉裕親率一支精銳步兵,馬蹄聲碎,歸心似箭。
    然而,行至山陽,一記晴天霹靂猛然炸響。
    “何無忌將軍……陣亡了!”
    劉裕的心猛地一揪,不祥的預感如烏雲般籠罩心頭。
    他生怕京城失守,晉朝的江山將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墜。
    “整頓盔甲,帶上快馬,即刻馳援京城!”劉裕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礙。
    塵土飛揚,馬蹄聲急促而堅定,劉裕一行如離弦之箭,朝著京城疾馳而去。
    途中,朝廷的使者如同催命鬼一般匆匆趕來。
    劉裕急忙勒住馬韁,焦急地問道:“情況怎麽樣了?京城可還安好?”
    使者喘著粗氣,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賊兵……賊兵還未到,隻要你……你趕緊回京城,就……就無恙。”
    劉裕懸著的心稍微放下,但眉宇間的凝重卻未曾消散。
    他深知,形勢依然嚴峻,容不得半點懈怠。
    當劉裕趕到江邊時,隻見江麵風大浪急,波濤洶湧,仿佛要吞噬一切。
    船工們麵露難色,紛紛搖頭。
    “天命在我,風自會停!”劉裕豪邁地挺起胸膛,大聲說道,“就算風不停,大不了就是一死,翻船淹死又有何懼!”
    說罷,他揮手示意大家上船,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
    船兒一啟動,奇跡般地,風竟漸漸停歇,江麵變得平靜如鏡。
    過了江,便是京口。
    江南的老百姓看到劉裕的軍旗,紛紛拍手歡呼。
    他們揮舞著旗幟,高聲呐喊,仿佛久旱逢甘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劉裕望著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這是老百姓對他的信任和支持,也是晉朝國運在悄然轉變的征兆。
    兩日後,劉裕終於踏入京城,覲見皇帝。
    他詳細匯報了抵抗賊兵的計劃,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得周到全麵。
    皇帝聽後,心中大為寬慰。
    朝廷有了主心骨,也不再懼怕賊兵的威脅。
    於是,皇帝下令解除京城的警戒,讓百姓們恢複正常的生活秩序。
    豫州都督劉毅自告奮勇,聲稱願率麾下精兵,南征討賊。
    彼時,劉裕一方亦在緊鑼密鼓之中,造船鑄兵,備戰事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一日,劉裕案頭擺上了劉毅的請戰表。
    他沉吟片刻,喚來劉毅的堂弟劉藩,交予一封密信,囑其速速送達。
    信中言辭懇切,大意謂:賊兵新勝,士氣正熾,我方船隻將備,望與老弟江上會師,共謀戰機,一舉破敵。
    劉藩領命,快馬加鞭,直奔姑熟而去。
    至劉毅營中,呈上書信。
    劉毅接信,未及展讀,眉頭已皺,眼中閃過一抹怒意。
    他瞪視劉藩,沉聲道:“昔日起義平亂,不過因劉裕而起。
    我暫推他為首,爾等便真以為我劉毅不如他嗎?”
    言罷,劉毅憤然將信擲於地,隨即傳令集結兩萬水軍,浩浩蕩蕩,自姑熟出發。
    此番出兵,顯然是賭氣之舉。
    水軍如龍,順流而下,未幾,便至桑落洲。
    恰逢盧循、徐道覆兩賊頭,率船隊逆流而上,劃槳如飛,停船即衝。
    賊船船頭高聳如箭,尖銳無比,猛地衝進劉毅水軍之中。
    劉毅之船,低矮且脆,一經碰撞,便碎裂四散。
    船隊一亂,全軍頓失陣腳。
    劉毅見狀,心中大驚,然已無暇多想。
    兩賊頭指揮若定,手下兵士如狼似虎,東衝西撞,劉毅軍被攪得天翻地覆。
    隻見江麵上,船隻碰撞聲、士兵呼喊聲、兵器交擊聲交織在一起,亂作一團。
    有的船隻連同士兵一同沉入江底,消失在滔滔江水之中;
    有的整船被俘,兵士們束手就擒,麵露絕望之色。
    劉毅拚死抵抗,然終是力不從心。
    眼見敗局已定,他隻得帶著數百親信,棄船上岸,狼狽逃竄。
    軍需物資、糧食武器,皆被棄於江中,任賊兵搶奪。
    劉毅奔逃之中,心中暗自歎道:“看來,我劉毅果真比不上劉裕。”
    言語間,滿是無奈與不甘。
    敗仗的消息,如狂風驟雨般傳至京城。
    朝堂之上,君臣皆驚,麵色慘白。
    百姓聞訊,亦是惶恐不安,街巷之間,議論紛紛。
    “劉毅敗了!”這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震得眾人耳膜嗡嗡作響。
    “這可如何是好?”有人焦急地問道。
    “賊兵勢大,我軍何以抵擋?”另一人憂心忡忡。
    京城上下,一片震驚和恐慌。
    人們心中充滿了不安與恐懼,不知未來命運將如何。
    而劉毅的敗逃,更是如同一塊巨石,壓在了每個人的心頭。
    這一邊,劉裕忙得不可開交,抓緊張貼告示,招募百姓當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同時修繕那堅固的石頭城,準備抵擋即將到來的賊兵。
    那時候,北方的軍隊剛撤回來,戰士們身上的傷痕還沒痊愈,京城裏能戰鬥的士兵加起來不到幾千人。
    諸葛長民、劉道憐等人,雖然聞訊趕來守衛,但手下的人也不多,總數不到一萬。
    而那盧循、徐道覆兩個賊頭,可是囂張得很。
    他們殺了何無忌,又打敗了劉毅,連著攻下了江州、豫州兩個重鎮。
    手下有十多萬兵馬,船隻車輛連綿百裏不斷,那大船高得嚇人,足足有十二丈,在江裏橫衝直撞,無人能敵。
    不過,他們心裏也有忌憚的人,那就是劉裕。
    一聽說劉裕帶兵回建業了,他們心裏不免有些慌神。
    盧循想,要不咱們退回尋陽,轉而去攻江陵算了。
    但徐道覆卻不同意,他說:“咱們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拿下京城!”
    兩人商量了好幾天,最後還是聽了徐道覆的話,連船東下,直奔京城而來。
    警報像雪花一樣飛到京城,還有敗軍逃回來,一個個都嚇得麵如土色,說賊兵勢力強大,千萬不能輕敵。
    孟昶、諸葛長民這些人,心裏都慌了神,提議躲避賊兵,想護著皇帝過江去。
    顯然,劉裕不同意他們的意見。
    參軍王仲德也對劉裕說:“您剛立了大功,威名震天下。
    現在賊兵趁虛而入,一聽您回來了,肯定得嚇跑。
    要是您自己先跑了,那就跟普通人沒什麽兩樣了,怎麽還能號召將士呢?”
    劉裕點點頭,說:“你說得對,我劉裕絕不是那種臨陣脫逃的人。”
    孟昶還是不停地請求劉裕改變主意。
    劉裕生氣了,說:“現在是什麽時候,還能輕舉妄動嗎?
    你想想,重鎮失守,強敵逼近,一旦遷徙,全軍就散了,江北還能去得了嗎?
    就算到了江北,也隻是苟延殘喘罷了。
    現在兵雖然少,但還能一戰,要是贏了,君臣都有好處;
    萬一輸了,我就死在廟門前,以身殉國,絕不會躲在草叢裏偷生苟活!”
    劉裕的話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砸在孟昶的心上。
    但孟昶還是不甘心,他哭著說:“那我先去死好了,免得在這裏礙眼。”
    劉裕火了,大聲嗬斥道:“你先看我打一仗,再死不遲!”
    孟昶迷迷糊糊地回到家,心裏像亂麻一樣。
    他坐在書桌前,親手寫了封奏表。
    奏表寫道:“劉裕北伐,大家意見不同,隻有我支持他的計劃。
    現在強賊趁虛而入,危及國家,我知道自己死罪難逃,特此引咎謝罪。”
    寫完奏表,孟昶歎了口氣,服藥自殺了。
    孟昶真是個傻瓜,為了這麽點事,就輕易放棄了自己的生命。
    孟昶死後,戰爭形勢到底如何呢,請聽下回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