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計除山陽謀大局 誓師起兵定乾坤

字數:9400   加入書籤

A+A-


    話說植弟紹叔,曾為衍寧蠻長史。
    那時候,朝廷裏的法珍等人,心懷鬼胎。
    他們派遣植弟前往雍州去刺殺蕭衍,還私下裏囑咐他,要聯絡紹叔,瞅準機會動手。
    紹叔和植弟一碰麵,植弟就把他兄長的來意,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蕭衍。
    蕭衍呢,非但沒生氣,還特地備下了一桌酒宴,讓人挑到紹叔家裏,說是給植弟接風洗塵。
    他自己也備好了車馬,親自前往。
    賓主落座,酒過三巡,氣氛漸漸熱絡起來。
    蕭衍忽然笑著對植弟說:“朝廷派你來謀算我,今日這閑宴之上,我特地頂著腦袋等你來取,你何不趁早動手呢?”
    植弟一聽,也哈哈大笑起來,說:“且待明日再取公首級不遲,今日咱們還是先飲酒作樂吧!”
    酒喝得差不多了,宴席也即將散去。
    蕭衍又讓植弟把城裏的府庫、兵馬、器械、舟艦都看了個遍。
    植弟看完之後,回到紹叔那裏,感歎道:“雍州的實力,當真是堅不可摧,想要輕易謀取,恐怕不易啊。”
    紹叔聽了,眉頭一皺,堅定地說:“兄長回都之後,大可實言相告天子。
    若真要打雍州的主意,紹叔我甘願率領眾人,奮力一戰,與蕭衍一決高下!”
    植弟在紹叔家住了兩日,眼看時候不早了,便提出告辭。
    紹叔一路送他到南峴,兩人邊走邊聊,心裏都不是滋味。
    植離開都城的時候,懿還沒死,所以植並沒有提到這件事情。
    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有一天,那個壞消息像突然刮來的寒風一樣,傳遍了全城。
    蕭衍聽到了這個消息,朝著東方大哭起來,傷心得不得了。
    到了晚上,他忍住悲傷,把參軍張弘策、呂僧珍,長史王茂,別駕劉慶遠,還有功曹吉士瞻這些人叫到家裏來,一起商量大事。
    蕭衍表情嚴肅,開口說道:“那個昏庸的皇帝殘暴不仁,壞事做得比夏桀、商紂還過分,我們怎麽能眼睜睜看著呢?
    我們應該一起進都城,廢掉昏君,擁立明君,共同挽救國家!”
    張弘策一聽,握緊拳頭,氣憤地說:“說得太對了!我們早就忍無可忍了,就等著一聲命令呢!”
    大家都點頭,齊聲答應。
    第二天早上,蕭衍出來處理事務。
    他把手下們都召集起來,眼神堅定地說:“今天的事情,關係到國家的存亡,我們必須齊心協力,一起商量大事!”
    手下們士氣高漲,回應的聲音像打雷一樣響亮。
    接著,他們豎起軍旗,聚集大家,兵馬很快就集合起來了。
    有一萬多穿鎧甲的士兵,一千多匹馬,三千艘船,隊伍浩浩蕩蕩。
    蕭衍又叫人拿出以前存起來的竹子和木頭,修補船隻。
    大家分工清楚,事情很快就辦好了,效率特別高。
    將領們又要船槳。
    呂僧珍一聽,馬上說:“我有好幾百張船槳,馬上搬來!”
    說完,就命人把船槳搬了出來。
    每艘船分了兩張船槳,正好夠用。
    正準備整頓軍隊出發的時候,蕭衍突然聽到消息。
    朝廷派了輔國將軍劉山陽過來,說是要去荊州。
    還計劃和荊州的長史蕭穎胄聯手,一起偷偷攻打襄陽。
    蕭衍心裏一驚,馬上想了個辦法。
    他派參軍王天虎騎著快馬趕緊往江陵趕。
    一路上還不停地給路過的州府寫信。
    信裏說劉山陽正往西邊去,打算同時攻打荊州和雍州。
    王天虎一路飛奔,心裏牢牢記著蕭衍的吩咐,一點也不敢馬虎。
    蕭衍這邊呢,也沒閑著。
    他親自給蕭穎胄和他兄弟各寫了一封信,信裏說得特別真誠,邀請他們一起起義,一起打進建康去。
    再說蕭穎胄,他是齊祖蕭道成的族侄。
    他爸爸蕭赤斧以前當過太子詹事,在朝廷裏也是很有名望的。
    蕭赤斧去世後,蕭穎胄就繼承了爸爸的職位,經常輔助各位王爺到地方上去鎮守。
    現在,南康王寶融,也就是明帝的第八個兒子,管著荊州。
    他看蕭穎胄挺能幹的,就讓他當了冠軍將軍西中郎長史,代理荊州府州的事。
    這天,蕭穎胄正在府裏忙公務,突然手下拿來一封密信,一看是蕭衍寫的。
    他皺著眉頭,心裏想:“蕭衍這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怎麽會突然約我起義呢?”
    他拿不定主意,猶豫不決。
    這時候,蕭穎胄的弟弟蕭穎達走進來了。
    看哥哥一臉愁容,就問:“哥哥,你怎麽了?
    是不是遇到什麽難事了?”
    蕭穎胄把信遞給弟弟,歎了口氣說:“你看看,這是蕭衍寫來的,約我一起起義,你說我該怎麽辦?”
    蕭穎達接過信,仔細看了看,也皺起了眉頭。
    他想了一會兒,說:“哥哥,這事確實挺難辦的。
    不過,蕭衍這個人一向很有威望,而且誌向遠大,他的提議也許值得考慮。”
    蕭穎胄點了點頭,但心裏還是犯嘀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想了想,說:“弟弟,這事關係重大,我們不能輕易決定。
    你看,要不要再找人商量商量?”
    蕭穎達搖了搖頭,說:“哥哥,這事太機密了,不能往外說。
    我看,還是我們自己拿主意吧。”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了半天,還是沒個結果。
    山陽帶著一行人,慢慢地走到了巴陵,然後就在那兒停了下來。
    一眨眼過了十多天,一直猶豫著沒往前走。
    這期間,穎胄早就把天虎打發回去了。
    天虎又按照蕭衍的吩咐,帶回來一封信給穎胄,信裏詳細說了該怎麽應對。
    穎胄心裏琢磨著,就把參軍席闡文和謀士忱叫來,三個人一起進了書房,關上門悄悄商量。
    闡文先開口,說得斬釘截鐵:“蕭衍養兵馬,可不是一天兩天了。
    江陵的老百姓一直怕襄陽的勢力。
    再說我們兵力差得遠,根本打不過他們。
    就算僥幸贏了,朝廷反而會多心,不會輕易放過我們。
    現在,如果我們想辦法除掉山陽,和雍州聯手,另立一個皇帝,號令天下的諸侯,說不定能成就一時的霸業呢!”
    忱聽了也點頭同意,接著說:“朝廷現在囂張得很,京城的達官貴人們都嚇得戰戰兢兢,生怕出錯。
    我們好在在遠地方,還能暫時保住自己。
    可朝廷現在竟然派山陽來,想借我們的手對付雍州,這明顯是卞莊刺虎的計謀。
    你們沒聽說蕭令君的事嗎?
    他帶著幾千精兵,打敗了崔氏十萬大軍,結果還是被壞人陷害,最後丟了性命。
    蕭雍州更是才智過人,天下無雙,山陽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一旦山陽打了敗仗,朝廷肯定會怪罪荊州,說我們不幫忙,那時候我們就左右為難了。
    還不如早點聽席參軍的話,想個別的好辦法呢。”
    蕭穎達聽到他倆說話,心裏也來勁了。
    他點頭同意說:“你們倆說得有道理。
    我哥的事兒,咱們怎麽能不幫忙呢!”
    說完,三個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商量大事。
    穎胄皺著眉頭說:“席參軍讓我想辦法騙殺山陽,但這計策該怎麽弄呢?”
    他一邊說著,一邊看著闡文,臉上滿是愁容。
    闡文眼珠一轉,冷笑著說:“山陽那家夥磨磨蹭蹭不前進,明顯就是懷疑咱們。
    這樣吧,咱們來個‘突然襲擊’,把天虎那家夥的腦袋砍下來,送給山陽當個‘見麵禮’。
    山陽一看,肯定高高興興地跑來,到時候咱們就有機會了。”
    穎胄聽了,心裏直打鼓,說:“可要是殺了天虎,蕭雍州能不疑心我嗎?”
    他手心都出汗了。
    闡文擺擺手,一臉自信地說:“這有啥難的!
    咱們先給蕭雍州寫封信,把騙殺山陽的苦衷說清楚。
    用一個天虎的人頭換山陽,我想蕭雍州也能理解咱們的難處,會體諒咱們的。”
    穎達在旁邊聽得很清楚,插嘴說:“這計策倒是挺巧妙,就是……就是太狠了點!”
    穎胄按照大家商量的辦法,派人去給蕭衍送信。
    然後,他把天虎叫到屋裏,一臉嚴肅地說:“天虎啊,你和劉輔國熟,現在隻能先委屈你一下,借你的腦袋一用了。”
    天虎一聽,嚇得魂都沒了。
    他剛想說話,穎達已經衝進來,從背後嗖地抽出佩劍,一劍就把他給殺了。
    穎胄馬上讓人把天虎的頭割下來,送給山陽。
    同時,他開始準備車馬牛隻,到處放話說要起兵打雍州。
    這消息一傳出去,城裏城外的人都議論紛紛。
    山陽收到天虎的頭,心裏雖然有點懷疑,但也信了幾分。
    他就一個人,穿著白衣服,隻帶了十幾個隨從,就去見穎胄。
    山陽心裏想:“穎胄啊穎胄,你總不會連我也敢害吧?”
    其實穎胄早就準備好了,他讓前汶陽太守劉孝慶等人藏在城裏,自己就帶了幾個人出城迎接山陽。
    山陽一看穎胄親自來迎,心裏就踏實了點,跟著進了城。
    誰知道剛一進城,穎胄突然發個暗號,埋伏的兵就都衝出來了。
    山陽一看,嚇得臉都白了,就算他再厲害,這時候也頂不住了。
    一眨眼,山陽就被亂刀砍死了。
    山陽的副將李元履在城外等著消息呢。
    一看城裏亂了,就覺得大事不好。
    不一會兒,就有人跑來告訴他山陽被殺了。
    李元履一聽,心裏那個苦啊,想:“這可怎麽辦才好?”
    他看了看四周,自己的兵雖然多,但現在沒人幫忙,隻能咬咬牙,帶著大家向穎胄投降。
    穎胄心裏犯嘀咕,怕司馬夏侯詳不肯跟自己一條心。
    他想來想去,決定找柳忱商量對策。
    柳忱一聽,笑了笑說:“這事兒好辦。
    最近夏侯詳的兒子不是來求婚嘛,咱們還沒答應呢。
    現在咱們要幹大事,一個女兒算什麽!”
    穎胄一聽,眼睛一亮,連忙問:“那你的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柳忱幹脆利落:“就把咱家閨女許給夏侯詳的兒子夔,這樣他還能不跟咱們一條心?”
    穎胄點頭稱讚,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於是,他很快就跟夏侯詳提了親事。
    夏侯詳一聽,自然滿心歡喜,答應得十分爽快。
    這樣一來,大家夥兒的心就算綁在一起了。
    接著,穎胄他們奉了南康王寶融為主公,發布戒嚴的命令。
    寶融這孩子才十三歲,能懂啥大事,一切都是穎胄在拿主意。
    寶融不過是個名義上的領袖罷了。
    穎胄又安排蕭衍負責前鋒的軍事指揮,自己則統管留下來的軍隊。
    他還給夏侯詳封了個征虜將軍的頭銜,派寧朔將軍王法度去巴陵一帶巡視,宣揚他們的威名。
    這一切安排妥當後,穎胄還沒忘了一件大事。
    他派人把山陽的首級送到雍州,向那邊的盟友示好。
    同時約定了來年二月,大家一起發兵,直搗建康。
    在此,咱們還原一下天虎被殺前的情況。
    原來,蕭衍派天虎送信的時候,對張弘策說:“兵法裏說了,攻心才是最厲害的招數。
    天虎這次去荊州,我給好多人都寫了信。
    但就給南康王手下的那幫人,隻準備了兩封空信。
    這樣一來,外人肯定會覺得南康王心裏有鬼。
    他說不清楚,就隻能全心靠向我們了。
    這兩封啥也沒寫的信,就能穩住一整個州呢!”
    蕭衍的這番計謀,就這麽不經意間說出來了。
    天虎帶著信上路了。
    沒過多久,穎胄那邊用計成功誘捕了山陽,趕緊寫信來告訴蕭衍,還說了殺天虎的事兒。
    蕭衍看了信,既不說是也不說不是,就那麽沉默著,算是默認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山陽的頭被送來了。
    還帶來個消息說,進軍要推遲。
    蕭衍問:“為啥要推遲?”
    來使回答說:“因為年月不好,所以得推遲。”
    蕭衍一聽就火了:“打仗全靠一股子拚勁,啥事兒都得搶先,還怕這怕那的。
    要是拖拖拉拉十來個月,肯定得後悔。
    再說了,太白星都在西邊出現了,我們這是正義之師,有啥不利的!
    想當年周武王伐紂,還逆著太歲呢,也沒聽說要挑年月,最後還不是成功了。
    現在,一切都準備好了,事兒也不能半途而廢,還磨蹭啥呀!”
    張弘策在旁邊聽著,連連點頭:“大人說得對,事兒不能拖,得趕緊行動。”
    蕭衍隨即就讓來使回去了,自己親手寫了封給南康王的信,請南康王稱帝,準備馬上起兵。
    寫完信,他長長地舒了口氣。
    他對張弘策說:“這事兒要是成了,天下大局就定了。
    咱們得齊心協力,一起幹大事。”
    張弘策拱手回答說:“大人您放心,弘策一定盡全力,輔佐大人成就大業。”
    就這樣,蕭衍決定不再等了,馬上發兵。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喜歡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請大家收藏:()南北朝風雲:世事百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