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虎視眈眈

字數:8969   加入書籤

A+A-


    蘇羽瞧著諸葛亮這副憋屈模樣,心裏那叫一個暢快。他一揮手,讓左右人等退下,隻留他和諸葛亮在這營帳之中。
    “孔明啊,如今你既已歸降,我也不瞞你,我對這天下可是有著一番大謀劃。” 蘇羽找了個椅子坐下,翹起了二郎腿,臉上帶著幾分自得。
    諸葛亮眉頭微皺,心中雖有諸多不滿,可寄人籬下,也隻能耐著性子聽下去:“姐夫但說無妨,亮洗耳恭聽。”
    “我要在這蜀漢之地,推行諸多新策。農業上,引入新的耕種器具與方法,讓糧食產量大增;商業上,打破諸多限製,鼓勵商販往來,互通有無;軍事上,也要革新軍備,訓練新式兵馬。” 蘇羽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諸葛亮的表情。
    諸葛亮心中暗暗吃驚,這些想法看似大膽,卻也並非毫無道理。若真能施行,蜀漢說不定能煥然一新。可他又忍不住質疑:“姐夫所言,聽著雖好,然施行起來,談何容易?單說這新的耕種器具,百姓用慣了舊物,豈會輕易接受?還有那商業,一旦放開,各方勢力盤根錯節,又該如何平衡?”
    蘇羽嘿嘿一笑:“這就需要孔明你幫忙了。你在這蜀中威望頗高,百姓信服你。你先去各地,挑選幾個村子,親自示範新耕種器具的好處。至於商業,咱們可以先從成都開始試點,製定新的律法,規範交易。遇到阻礙,就以我這衛尉府的名義強行推行,有我在背後撐腰,量他們也不敢怎樣。”
    諸葛亮心中糾結,一方麵覺得蘇羽這做法太過激進,另一方麵又隱隱覺得或許真能闖出一條新路。猶豫再三,他拱手道:“此事重大,容亮仔細思量。”
    蘇羽也不著急,他知道諸葛亮謹慎,不會輕易答應。“行,孔明你慢慢想,我給你三日時間。三日後,我要聽到你的答複。”
    接下來的幾日,諸葛亮閉門不出,整日在房中思索蘇羽所言之事。諸葛琪幾次來看他,都被他以心煩為由打發走了。
    這日,諸葛亮正在房中踱步,忽然聽到外麵一陣喧鬧。他打開門,隻見一個小兵正咋咋呼呼地說著什麽。小兵見了諸葛亮,立刻行禮:“諸葛先生,您可不知道,衛尉大人今日又想出了個新玩意兒,說是叫什麽‘科舉’,要選拔人才呢!”
    諸葛亮心中一動,忙問:“這‘科舉’是何意?”
    小兵撓撓頭:“小的也不太懂,就聽說不管是世家子弟還是普通百姓,隻要有學問,都能參加考試,考得好就能當官。”
    諸葛亮心中掀起驚濤駭浪,若真能如此,那可真是打破了世家對官場的壟斷。他覺得此事有必要找蘇羽問個清楚,便匆匆朝衛尉府走去。
    到了衛尉府,蘇羽正在和一群謀士商議科舉之事。見諸葛亮來了,蘇羽笑著迎上去:“孔明,你來得正好,快來給我們參謀參謀這科舉之事。”
    諸葛亮也不客氣,直接問道:“姐夫,這科舉之事,當真可行?”
    蘇羽點點頭:“當然可行。如今朝堂之上,多是世家子弟把持,有才之士卻被埋沒。這科舉,就是要給那些寒門子弟一個出頭之日,如此,我蜀漢才能人才輩出。”
    諸葛亮沉思片刻:“可這考試內容如何確定?又該由誰來監考?”
    蘇羽早有準備:“考試內容,我打算分經史、時務策等科目。經史考的是對經典書籍的理解,時務策則是讓考生針對當下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監考之人,我會挑選幾個公正嚴明之人擔任,確保考試公平公正。”
    諸葛亮聽了,覺得蘇羽考慮得還算周全。可他還是有些擔憂:“如此一來,世家必然不滿,他們定會想方設法阻撓。”
    蘇羽眼神一凜:“我既然敢推行,就不怕他們阻撓。誰敢搗亂,我絕不姑息。孔明,你是支持我,還是要站在世家那邊?”
    諸葛亮心中一震,他知道蘇羽這是在逼他表態。思索良久,他拱手道:“亮願助姐夫一臂之力。”
    蘇羽哈哈大笑:“好,有孔明你相助,這科舉之事,定能順利推行。”
    在諸葛亮的協助下,科舉的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消息傳出,整個蜀漢都轟動了。寒門子弟們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顯身手;而世家則是一片嘩然,他們聚在一起,商議著如何抵製這科舉。
    這日,幾個世家大族的家主來到衛尉府,求見蘇羽。蘇羽知道他們來意,卻也坦然接見。
    為首的是益州大族李氏的家主李豐,他滿臉堆笑:“衛尉大人,聽聞大人要推行科舉,這可真是大事啊。隻是我等覺得,這科舉是否太過倉促?我等世家子弟,向來都是為朝廷效力的,如今突然改了規矩,怕是會引起諸多不便。”
    蘇羽冷笑一聲:“李大人,這科舉並非針對你們世家。我是為了選拔真正的人才,讓蜀漢變得更強。若你們世家子弟有真才實學,又何必懼怕這科舉?”
    另一個世家的家主也開口道:“大人,這寒門子弟,多是粗鄙之人,哪有什麽學問?若讓他們入朝為官,怕是會壞了朝廷的規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蘇羽臉色一沉:“哼,以出身論英雄,這是何等荒謬。我看你們是怕自己的子弟考不過人家,丟了麵子吧。我告訴你們,這科舉勢在必行,誰若敢阻攔,就是與我蘇羽為敵,與蜀漢朝廷為敵!”
    眾世家見蘇羽態度堅決,知道再談下去也無用,隻能灰溜溜地離開了。
    諸葛亮在一旁看著這一切,心中對蘇羽的勇氣暗暗佩服。他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必然不會平靜。
    科舉考試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考場外,人山人海,考生們懷揣著夢想,緊張又興奮地等待著。蘇羽和諸葛亮親自來到考場巡視,確保一切順利。
    考試過程中,雖然也出現了一些小插曲,比如有個別考生作弊被抓,但在蘇羽和諸葛亮的嚴格管理下,都被妥善解決了。
    放榜之日,整個成都都沸騰了。寒門子弟中湧現出了許多優秀人才,他們的名字出現在榜單之上,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而一些世家子弟,因為平日裏養尊處優,沒有真才實學,反而名落孫山。
    那些世家大族,看著榜單,心中又氣又恨。他們不甘心就這樣失去對官場的掌控,於是開始暗中謀劃,準備給蘇羽和諸葛亮一點顏色看看。
    這日,諸葛亮正在府中處理公務,忽然收到消息,說有幾個支持科舉的官員家中遭到了不明身份之人的襲擊。諸葛亮心中一驚,他知道這是世家的報複。他立刻前往衛尉府,與蘇羽商議對策。
    蘇羽聽了,也是怒不可遏:“這些世家,真是膽大包天。看來不給他們點厲害瞧瞧,他們還不知道我的手段。”
    諸葛亮皺著眉頭:“姐夫,如今不宜貿然行動。世家勢力盤根錯節,若處理不當,恐會引起大亂。我們需從長計議。”
    蘇羽冷靜下來,思考片刻:“孔明所言極是。這樣,我們先暗中調查,找出那些襲擊官員的幕後黑手。同時,加強對支持科舉官員的保護。另外,我打算召開一次朝堂會議,在眾人麵前揭露世家的惡行,讓他們無話可說。”
    諸葛亮點頭讚同:“如此甚好。亮也會暗中聯絡一些忠義之士,以備不時之需。”
    經過一番調查,蘇羽和諸葛亮終於掌握了世家的犯罪證據。在朝堂會議上,蘇羽將證據一一擺出,眾大臣們一片嘩然。那些世家大族的代表們,此時也是臉色蒼白,無言以對。
    蘇羽趁機提議,要對參與此事的世家進行嚴懲。眾大臣們見證據確鑿,也紛紛表示支持。最終,那些參與襲擊官員的世家被處以重罰,他們的勢力也遭到了極大的削弱。
    蜀地的清風,悠悠拂過,撩動著書案上攤開的竹簡。蘇羽身著一襲幹練的勁裝,身姿筆挺,仿若一杆即將出鞘的長槍,正與諸葛亮相對而坐。
    蘇羽目光灼灼,望向麵前羽扇綸巾的諸葛亮,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語氣中滿是熾熱與堅定:“孔明,如今蜀漢初興,恰似朝陽破曉,可這天下仍如狂風驟雨中的孤舟,遠未太平。
    曹魏據北方廣袤之地,兵強馬壯;東吳憑長江天險,水軍精銳,二者皆對我蜀漢虎視眈眈,妄圖將我新生基業吞入腹中。我蘇羽日夜難眠,心中有一宏願,欲揮師北伐,先破曹魏,再平東吳,還天下以太平,重塑朗朗乾坤,孔明,你意下如何?”
    諸葛亮聽聞此言,手中輕搖的羽扇驀地一頓,眼中刹那間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仿若寒夜中劃過的流星。他細細打量著蘇羽,這位年輕將領平日裏沉穩內斂,今日竟吐出這般石破天驚之語,著實出乎他的意料。
    但諸葛亮心中,更多的是為蘇羽這份壯誌豪情所觸動,隻見他微微頷首,目光中滿是期許:“姐夫既有此淩雲大誌,亮自當鞠躬盡瘁,全力輔佐。隻是這北伐之事,幹係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猶如在懸崖峭壁間行走,每一步都需萬分謹慎,細細籌備。糧草,關乎將士溫飽,是行軍打仗的根基;兵馬,乃決勝沙場的利刃;將領,則為軍隊之靈魂。這每一項,都需安排得滴水不漏,稍有差池,便可能滿盤皆輸。”
    蘇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神情愈發堅毅:“這個自然,我心中已有盤算。我打算先從訓練兵馬入手,日夜操練,打磨出一支令行禁止、驍勇善戰的精銳之師,使其能在沙場上以一當十。
    同時,廣開糧倉,囤積糧草,以備戰事突發時的不時之需,絕不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打仗。至於將領,我會在軍中層層選拔,讓那些身經百戰、有勇有謀的將士脫穎而出,也會通過科舉,廣納天下有軍事才能之人,為我蜀漢軍隊注入新鮮血液,壯我軍威。”
    此後,蘇羽和諸葛亮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北伐的籌備工作中。他們一方麵加強軍事訓練,引入新的戰術和陣法;另一方麵,積極發展經濟,確保後勤供應。
    在訓練軍隊的過程中,蘇羽發現士兵們對一些新式武器不太熟悉,使用起來效果不佳。他想起自己在現代時了解過的一些武器知識,於是便和諸葛亮商議,能否製造一些改良版的武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諸葛亮聽了蘇羽的想法,也是眼前一亮:“姐夫所言甚是。若能有新式武器相助,我軍戰鬥力定能大增。隻是這製造武器,需有能工巧匠,還需大量材料,這可如何是好?”
    蘇羽微微一笑:“這個不難。我知道成都有個地方,聚集了許多能工巧匠。我們可以將他們召集起來,成立一個兵器製造局。至於材料,我會派人去各地采購。”
    在蘇羽的安排下,兵器製造局很快就成立了。能工巧匠們在蘇羽的指導下,開始研製新式武器。經過多次試驗和改進,他們終於製造出了一些威力強大的武器,如連弩、投石機等。
    這些新式武器一經投入使用,立刻在軍隊中引起了轟動。士兵們對它們愛不釋手,訓練的熱情也更加高漲。蘇羽看著軍隊的變化,心中充滿了信心。
    隨著北伐籌備工作的推進,蘇羽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他決定召開一次軍事會議,商討北伐的具體戰略。
    在軍事會議上,眾將領們紛紛發言,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有人主張直取長安,有人建議先攻打涼州。蘇羽和諸葛亮認真聽取了大家的意見,經過一番討論,最終製定了一個詳細的北伐戰略。
    他們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諸葛亮率領,出祁山,攻打涼州,吸引曹魏主力;另一路由蘇羽親自率領,從子午穀奇襲長安,打曹魏一個措手不及。
    戰略確定後,蘇羽和諸葛亮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出征事宜。軍隊集結、糧草運輸、武器裝備,每一個環節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出征之日,成都城萬人空巷,百姓們紛紛前來為大軍送行。蘇羽和諸葛亮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們看著百姓們期盼的眼神,心中充滿了責任感。
    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一路上,軍旗飄揚,士氣高昂。蘇羽和諸葛亮心中都清楚,這一戰,關係到蜀漢的未來,隻能勝,不能敗。
    諸葛亮率領的西路軍,一路順利,很快就抵達了祁山。他按照計劃,向涼州發起了進攻。曹魏守將得知消息,立刻調兵遣將,準備迎戰。
    諸葛亮不愧是一代名將,他巧妙地運用戰術,多次擊敗曹魏軍隊。一時間,曹魏在涼州的防線岌岌可危。
    而蘇羽率領的東路軍,也在暗中向子午穀進發。子午穀地勢險要,道路崎嶇,行軍十分困難。但蘇羽和將士們毫不退縮,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順利通過了子午穀。
    出了子午穀,長安已近在眼前。蘇羽看著這座雄偉的城市,心中豪情萬丈。他一聲令下,大軍如猛虎下山一般,向長安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長安守將沒想到蜀漢軍隊會從子午穀突然殺出,一時間驚慌失措。他們倉促應戰,但根本不是蜀漢軍隊的對手。經過一番激戰,長安城被蘇羽順利攻克。
    消息傳到曹魏朝堂,曹魏皇帝曹睿大驚失色。他立刻召集眾大臣商議對策。眾大臣們紛紛建議,調派大軍,奪回長安。
    曹睿采納了大臣們的建議,他任命司馬懿為大都督,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往長安迎戰蜀漢軍隊。
    司馬懿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立刻點齊兵馬,向長安進發。他知道蘇羽和諸葛亮不好對付,因此一路上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大意。
    蘇羽得知司馬懿率領大軍前來,並沒有慌亂。他和諸葛亮通過飛鴿傳書,製定了新的作戰計劃。他們決定,利用長安的有利地形,設下埋伏,等待司馬懿的到來。
    司馬懿率領大軍來到長安城外,他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先派人打探城內的情況。當他得知蘇羽已經在城內設下埋伏時,心中暗暗冷笑:“蘇羽啊蘇羽,你以為這樣就能算計我?我司馬懿可沒那麽容易上當。”
    司馬懿並沒有按照蘇羽的設想,直接攻城。他命令大軍在城外安營紮寨,與蜀漢軍隊對峙起來。他打算以逸待勞,等待時機,再一舉攻破長安。
    蘇羽見司馬懿不上當,心中有些著急。他知道,這樣對峙下去,對蜀漢軍隊不利。因為他們遠離後方,糧草供應不便。而曹魏軍隊則可以源源不斷地得到補給。
    就在蘇羽一籌莫展之際,諸葛亮派人送來一封書信。信中諸葛亮建議,蘇羽可以派一支奇兵,繞到司馬懿後方,截斷他的糧草供應。如此一來,司馬懿必然會慌亂,到時候再趁機出擊,定能取勝。
    蘇羽看了書信,覺得此計甚妙。他立刻挑選了一支精銳部隊,由大將趙雲率領,繞到司馬懿後方,執行截斷糧草的任務。
    趙雲率領部隊,日夜兼程,終於趕到了司馬懿的後方。他們趁曹魏軍隊不備,突然發動襲擊,燒毀了司馬懿的糧草輜重。
    司馬懿得知糧草被燒,大驚失色。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在這裏僵持下去了。於是,他決定孤注一擲,向長安發起總攻。
    蘇羽得知司馬懿要攻城,心中暗自高興。他立刻做好了戰鬥準備,等待司馬懿的到來。
    司馬懿率領大軍,氣勢洶洶地向長安發起了進攻。一時間,喊殺聲震天,硝煙彌漫。蘇羽和將士們奮勇抵抗,與曹魏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戰鬥中,蘇羽發現司馬懿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士氣並不高。他知道,這是因為司馬懿的糧草被燒,士兵們心中恐慌。於是,他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發動反擊。
    蘇羽一聲令下,蜀漢軍隊如潮水般湧出城門,向曹魏軍隊發起了猛烈的反擊。司馬懿的軍隊頓時大亂,士兵們紛紛四處逃竄。
    司馬懿見大勢已去,隻能率領殘兵敗將,狼狽地逃走了。蘇羽和將士們乘勝追擊,取得了一場輝煌的勝利。
    這場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蜀漢軍隊的士氣。蘇羽和諸葛亮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們知道,這僅僅是北伐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們還要繼續努力,為實現統一天下的目標而奮鬥。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蘇羽和諸葛亮繼續率領蜀漢軍隊,與曹魏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他們憑借著出色的軍事才能和頑強的戰鬥精神,多次擊敗曹魏軍隊,收複了大片失地。
    隨著北伐的不斷推進,蜀漢的名聲越來越大。許多有誌之士紛紛前來投奔,為蜀漢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蘇羽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相信,隻要他們堅持不懈地努力,統一天下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然而,就在蘇羽和諸葛亮為北伐事業全力以赴的時候,一場意想不到的危機正在悄然降臨。
    在蜀漢的朝堂之上,一些大臣開始對蘇羽和諸葛亮的權力產生了嫉妒和不滿。他們覺得,蘇羽和諸葛亮手握重權,已經威脅到了皇帝劉禪的地位。於是,他們開始在劉禪麵前進讒言,企圖挑撥劉禪與蘇羽、諸葛亮之間的關係。
    劉禪生性懦弱,耳根子軟。聽了大臣們的讒言,心中漸漸對蘇羽和諸葛亮產生了懷疑。他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蘇羽和諸葛亮,對他們的建議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言聽計從。
    蘇羽和諸葛亮察覺到了劉禪的變化,心中十分憂慮。他們知道,若不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北伐大業必將受到嚴重影響。於是,他們決定找個機會,與劉禪好好談一談。
    這日,蘇羽和諸葛亮進宮求見劉禪。劉禪雖然心中對他們有些不滿,但念及他們為蜀漢立下的赫赫戰功,還是接見了他們。
    喜歡開局綁定曹操,美人灑盡紅顏淚請大家收藏:()開局綁定曹操,美人灑盡紅顏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