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堅守不出

字數:8336   加入書籤

A+A-


    曹操的親衛們拚死抵抗,為曹操爭取逃跑的時間。他們雖然勇猛,但在關羽和江東軍隊的猛烈攻擊下,也漸漸支撐不住。曹操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如果不能盡快擺脫追兵,自己今日恐怕就要葬身於此了。
    就在這危急時刻,許褚率領著一支精銳騎兵趕來救援。許褚大聲喊道:“主公莫慌,我來也!” 他揮舞著大刀,衝入敵陣,與關羽展開了激烈的拚殺。關羽和許褚都是當世猛將,兩人刀來刀往,打得難解難分。
    曹操趁著這個機會,帶領著殘部繼續逃跑。他回頭看了一眼戰場上的廝殺,心中充滿了不甘和憤怒。他知道,這一戰自己不僅損失慘重,而且顏麵盡失。但他也明白,此時最重要的是先保住性命,日後再找機會報仇。
    關羽見曹操逃走,想要繼續追擊,但被許褚死死纏住,無法脫身。潘璋的江東軍隊也在戰場上打掃著殘局,收攏著戰利品,追殺著潰散的曹軍士兵。
    經過一番激戰,曹軍終於逃出了江東軍隊的追擊範圍。曹操看著身邊僅剩的殘兵敗將,心中一陣悲涼。他沒想到,自己率領大軍攻打濡須口,竟然會落得如此慘敗的下場。這一戰,不僅讓他的實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也讓他在天下人麵前丟盡了臉麵。
    曹操整頓了一下軍隊,緩緩地朝著許昌方向退去。在回去的路上,他一直在思考著這一戰失敗的原因,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找機會一雪前恥,再次攻打江東,將孫權和關羽的頭顱斬下,以泄心頭之恨。而在濡須口,江東軍隊則在慶祝著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孫權也對關羽的及時支援表示了深深的感激,同時,他也明白,曹操一定不會善罷甘休,江東必須做好迎接下一場戰爭的準備。
    經過數日的奔波,曹操率領殘部終於回到了許昌。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中原,曹操戰敗的事情讓天下人震驚不已。那些原本對曹操心懷畏懼的勢力,心中也開始暗自盤算,是否有機會趁機崛起。
    曹操回到許昌後,立刻召集了眾謀士和將領,商議對策。他坐在議事廳的主位上,臉色陰沉,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難以掩飾的怒火。“諸位,此次濡須口之戰,我軍慘敗,這是我曹操生平罕見之恥!” 曹操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充滿了不甘,“你們說說,該如何才能挽回敗局,報仇雪恨?”
    荀彧皺著眉頭,沉思片刻後說道:“主公,此次戰敗,一是因為江東防守嚴密,二是關羽突然從後方襲擊,我軍腹背受敵。如今我軍士氣低落,當務之急是先安撫將士,整頓軍備,恢複實力。”
    郭嘉也點頭說道:“文若所言極是。而且,關羽與孫權此次聯手,我們不可小覷。我們可以先派人去離間他們,製造矛盾,然後再尋找機會各個擊破。”
    曹操聽了,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好,就依你們所言。傳令下去,厚待受傷將士,對有功之人給予重賞。同時,派細作前往江東和荊州,密切關注關羽和孫權的動向,尋找機會離間他們。”
    在江東,孫權大擺慶功宴,犒勞將士們。宴會上,孫權端起酒杯,走到關羽麵前,恭敬地說道:“此次多虧雲長將軍及時相助,才解了濡須口之圍,孫某感激不盡。”
    關羽哈哈一笑,捋了捋胡須:“孫將軍客氣了,曹賊乃我等共同大敵,聯手抗曹,理所應當。”
    然而,表麵上的和諧並不能掩蓋潛在的矛盾。孫權心中對荊州一直念念不忘,而關羽鎮守荊州,更是讓他如鯁在喉。隨著時間的推移,孫權和關羽之間的關係也逐漸變得微妙起來。
    在荊州,關羽對此次在濡須口的戰功頗為得意。他認為自己威震天下,無人能敵。這種驕傲的情緒也逐漸影響了他的決策。此時,曹操派來的細作開始在荊州和江東散布謠言,說關羽想要吞並江東,獨霸江南。這些謠言在江東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孫權對關羽的猜忌也越來越深。
    與此同時,曹操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軍隊的實力逐漸恢複。他看著時機成熟,決定再次對江東和荊州采取行動。這一次,他改變了策略,準備先攻打荊州,削弱關羽的勢力,再轉而進攻江東。
    關羽身披戰甲,站在城頭,望著遠處奔騰的江水,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回想不久前在濡須口的赫赫戰功,他的心中滿是驕傲。那一戰,他率領荊州水師,以少勝多,打得曹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自此,“關雲長” 的威名更加響徹四方,人人聽聞,無不敬畏。
    “將軍,曹操派來的細作在城中散布謠言,說您想要吞並江東,獨霸江南。” 一名士兵匆匆跑來,向關羽稟報。
    關羽聽聞,先是一愣,隨即仰天大笑:“哼!曹操這老匹夫,慣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我關羽行得正,坐得端,豈會怕這些無稽之談!” 他大手一揮,毫不在意地說道,“不必理會,這些謠言自會不攻自破。” 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這些謠言就像一顆種子,已經在江東的土地上悄然生根發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江東,建業城,孫權坐在議事廳中,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可怕。自從聽到關羽想要吞並江東的謠言後,他的心中就像壓了一塊大石頭,喘不過氣來。荊州,那是他夢寐以求的戰略要地,如今被關羽牢牢占據,已經讓他如鯁在喉。再加上這些謠言,更是讓他對關羽的猜忌達到了頂點。
    “主公,關羽在荊州勢力日益壯大,若真有吞並江東之心,我軍不可不防啊!” 張昭憂心忡忡地說道。
    孫權握緊拳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我豈會不知!荊州一日在關羽手中,我江東就一日不得安寧。隻是如今曹操也蠢蠢欲動,我們不得不小心行事。”
    就在孫權為荊州之事煩惱不已時,曹操那邊已經做好了再次出兵的準備。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曹軍實力大增,糧草充足,兵強馬壯。曹操坐在許昌的宮殿中,看著手中的地圖,目光堅定地說道:“此次,先取荊州,滅關羽,再踏平江東,一統天下!” 他精心製定了作戰計劃,命徐晃為先鋒,率領五萬大軍,直逼荊州。
    荊州,前線烽火台燃起狼煙,警報聲此起彼伏。關羽得知曹軍來犯,絲毫沒有懼意,反而鬥誌昂揚。他點齊三萬精兵,親自率軍迎敵。臨行前,他對留守荊州的糜芳、傅士仁說道:“你們二人務必堅守城池,不得有誤!待我擊敗曹軍,凱旋而歸!”
    關羽率軍與徐晃在襄陽城外對峙。徐晃見關羽親自出戰,心中不免有些忌憚,但他深知此次使命重大,絕不能退縮。“關將軍,你我昔日也曾有過交情,但今日各為其主,隻能兵戎相見了。還望將軍識相,早早投降,以免生靈塗炭。” 徐晃大聲喊道。
    關羽怒目圓睜,手持青龍偃月刀,大喝道:“徐晃小兒,少在這裏廢話!有本事就放馬過來,看我今日取你狗頭!” 話音未落,他便一馬當先,衝向曹軍。一場激烈的戰鬥就此展開,雙方士兵廝殺在一起,喊殺聲震天動地。
    然而,就在關羽與徐晃激戰正酣時,孫權這邊卻悄然行動了。他與呂蒙商議後,決定趁關羽主力外出,荊州空虛之際,奪取荊州。呂蒙精心策劃,讓士兵們扮作商船的商人,騙過了沿江的守軍,順利地進入了荊州境內。
    呂蒙率領吳軍,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公安、南郡等重要城池。糜芳、傅士仁麵對吳軍的突然襲擊,驚慌失措,竟然不戰而降。消息傳到前線,關羽如遭雷擊,心中又驚又怒。“糜芳、傅士仁這兩個叛徒!我關羽待他們不薄,他們竟然如此背信棄義!” 關羽氣得渾身發抖,眼中充滿了血絲。
    此時,關羽麵臨著腹背受敵的困境。徐晃在前方緊逼,吳軍又在後方奪取了他的根據地。他不得不下令撤軍,準備回師奪回荊州。然而,當他率軍返回時,卻發現荊州城已經被吳軍牢牢占據。城頭上,呂蒙站在那裏,看著關羽,高聲喊道:“關將軍,大勢已去,何必再做無謂的掙紮?隻要將軍投降,我家主公定會厚待將軍。”
    關羽怒不可遏,大聲回應道:“呂蒙,你這卑鄙小人,竟然趁我不備偷襲荊州!我關羽就算戰死,也絕不會向你們屈服!” 說罷,他便下令攻城。然而,荊州城城高牆厚,吳軍防守嚴密,關羽連續攻城數日,都未能攻破城池。
    與此同時,曹操得知孫權奪取荊州後,心中大喜。他深知,此時關羽已是窮途末路,不足為患。於是,他下令停止追擊,準備坐收漁翁之利。而孫權則擔心關羽狗急跳牆,拚死反抗,又增派了大量兵力,加強對荊州的防守。
    關羽見強攻無望,隻好率軍退往麥城。麥城是一座小城,糧草短缺,兵力薄弱,根本無法長期堅守。關羽派人向劉封、孟達求援,希望他們能率軍前來相助。然而,劉封、孟達卻因私人恩怨,拒絕出兵。關羽孤立無援,心中充滿了絕望。
    在麥城的日子裏,關羽看著身邊的士兵越來越少,糧草也即將耗盡,心中五味雜陳。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一生征戰沙場,威震天下,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難道我關羽真的要敗在這裏嗎?” 他望著天空,喃喃自語道。
    孫權得知關羽退守麥城後,認為這是除掉關羽的絕佳機會。他派潘璋、馬忠率領精兵,在關羽突圍的必經之路設下埋伏。關羽在麥城苦守多日,見援軍無望,決定冒險突圍,前往益州。
    一天夜裏,關羽率領數百殘兵,趁著夜色悄悄出城。他們小心翼翼地向前行進,生怕被吳軍發現。然而,當他們走到臨沮時,突然一聲梆子響,四周火把通明,潘璋、馬忠率領的吳軍如潮水般湧來。
    “關羽,你已無路可逃,還是乖乖投降吧!” 潘璋大聲喊道。
    關羽怒目而視,揮舞著青龍偃月刀,奮力拚殺。他的武藝高強,吳軍士兵一時難以近身。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關羽體力漸漸不支,身邊的士兵也越來越少。最終,關羽因寡不敵眾,被馬忠用絆馬索絆倒,不幸被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關羽被押解到孫權麵前,孫權看著這位昔日威震天下的猛將,心中感慨萬千。“關將軍,久仰大名。若將軍肯歸降於我,我定當以禮相待,委以重任。” 孫權說道。
    關羽怒喝道:“孫權小兒,我與劉皇叔桃園結義,誓同生死。今生今世,我隻會忠於劉皇叔,絕不會向你這鼠輩投降!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孫權見關羽寧死不屈,心中大怒,最終下令將關羽斬首。一代名將關羽,就此隕落,享年五十六歲。
    關羽的死訊傳到益州,劉備悲痛欲絕,哭暈在地。他發誓,一定要為關羽報仇,奪回荊州,踏平江東。於是,劉備傾全國之力,親率大軍東征孫權,一場更大的戰爭即將拉開帷幕。而此時的天下局勢,也因為關羽之死、荊州易主而變得更加錯綜複雜,三國之間的爭鬥,也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荊州的風雲雖然暫時平息,但它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卻如洶湧的浪潮,衝擊著整個三國大地。各方勢力都在為了各自的利益,重新謀劃布局。曹操在北方坐觀成敗,暗自積蓄力量,等待著再次南下一統天下的時機;孫權雖然占據了荊州,但他也深知劉備絕不會善罷甘休,於是加強了長江防線,積極備戰;而劉備則沉浸在失去兄弟的痛苦和憤怒之中,一心隻想為關羽複仇,奪回荊州,他在益州厲兵秣馬,征召士兵,籌備糧草,整個益州都籠罩在緊張的戰爭氛圍之中。
    在荊州,百姓們剛剛經曆了戰火的洗禮,又麵臨著新的動蕩。吳軍占領荊州後,雖然采取了一些安撫措施,但百姓們對新的統治者仍然心存疑慮。而且,由於戰爭的破壞,荊州的經濟遭受了嚴重的打擊,農田荒蕪,商業凋敝,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不堪。
    而在江東,孫權雖然成功奪取了荊州,除掉了關羽這個心腹大患,但他也清楚,自己與劉備的聯盟已經徹底破裂,接下來將麵臨劉備的瘋狂報複。孫權召集眾臣,商議應對之策。陸遜向孫權進言:“主公,劉備此次傾全國之力東征,來勢洶洶。我軍不可與之正麵硬拚,應避其鋒芒,堅守不出,待其師老兵疲,再尋找機會出擊。” 孫權覺得陸遜所言有理,於是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東吳大軍,抵禦劉備。
    在許昌,曹操看著南方局勢的變化,心中暗自得意。他對身邊的謀士說道:“劉備和孫權自相殘殺,正是我坐收漁利的好機會。待他們兩敗俱傷之時,我軍便可揮師南下,一舉平定江南。” 於是,曹操一邊密切關注著南方的戰事,一邊繼續加強軍隊的訓練,儲備糧草,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劉備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東進發。一路上,蜀軍士氣高昂,劉備更是發誓要踏平江東,為關羽報仇雪恨。蜀軍很快便抵達了秭歸,在這裏,劉備設立了大本營,準備進一步向東推進。然而,此時的劉備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不聽諸葛亮、趙雲等大臣的勸阻,執意要與吳軍進行決戰。
    陸遜率領吳軍,在夷陵一帶堅守不出。無論蜀軍如何挑釁,吳軍都不為所動。時間一天天過去,蜀軍將士們的銳氣逐漸被消磨。而且,由於天氣炎熱,蜀軍在山林中紮營,為了避暑,各營之間距離較近,這也為吳軍提供了可乘之機。
    終於,陸遜覺得時機已到,他決定采用火攻的計策。一天夜裏,吳軍趁著蜀軍防備鬆懈,順風放火。一時間,火勢迅速蔓延,蜀軍的營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蜀軍將士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劉備在混亂中,隻帶著少數殘兵逃到了白帝城。
    白帝城的城牆上,劉備倚靠著斑駁的磚石,目光空洞地望著遠方。他的鎧甲上沾滿了灰燼與血漬,發絲淩亂地散落在臉龐,曾經的雄心壯誌在這場大火中被燒得支離破碎。身後,殘兵們東倒西歪地癱坐在地上,傷口處滲出的鮮血不斷在青磚上暈染開,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與焦糊味,令人作嘔。
    “陛下,禦醫來了。” 一個微弱的聲音在劉備身後響起。劉備緩緩轉身,看到禦醫小心翼翼地捧著藥箱,眼中滿是擔憂。他擺了擺手,聲音沙啞得如同破鑼:“不必了,朕這傷算不得什麽,這顆破碎的心,才是無藥可醫。”
    此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名斥候渾身是血地衝進城來,翻身下馬後,連滾帶爬地來到劉備麵前:“陛下!吳軍…… 吳軍正向白帝城逼近!” 劉備的身體猛地一震,眼中閃過一絲驚恐,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他深吸一口氣,說道:“傳令下去,全城戒備,就算隻剩最後一人,也要守住白帝城!”
    而在吳軍營地,陸遜正站在帥帳前,望著遠處白帝城的方向。他的眼神中既有勝利的喜悅,又有一絲憂慮。身旁的將領們紛紛上前祝賀:“陸都督神機妙算,此戰大破蜀軍,實乃我東吳之大幸!” 陸遜微微點頭,沉聲道:“劉備雖敗,但他在蜀地根基深厚,且白帝城易守難攻,不可輕敵。傳令下去,各軍嚴加防範,不可有絲毫懈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夜幕降臨,白帝城被一片黑暗籠罩。劉備獨自坐在大殿中,燭光搖曳,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他想起了桃園結義時的豪情壯誌,想起了與關羽、張飛並肩作戰的日子,如今二弟三弟已亡,自己又遭此大敗,心中滿是悔恨與不甘。“若雲長、翼德在,何至於此……” 他喃喃自語,淚水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突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進來:“陛下,諸葛亮軍師派人送來急信!” 劉備急忙接過信件,借著燭光仔細閱讀。信中,諸葛亮詳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建議劉備堅守白帝城,等待援軍,同時聯絡曹魏,讓其出兵攻打東吳,以解白帝城之圍。劉備看完信後,眼中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他立刻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在吳軍營地,陸遜也在密切關注著白帝城的動靜。他深知,劉備絕不會輕易放棄,必然會有應對之策。於是,他一麵加強對白帝城的圍困,一麵派人打探曹魏的動向。果然,不久後便傳來消息,曹魏已經開始集結軍隊,準備南下。
    陸遜眉頭緊皺,陷入了沉思。他明白,若繼續圍困白帝城,一旦曹魏大軍壓境,吳軍將腹背受敵,處境堪憂。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先撤軍回防,穩固東吳的防線。
    當吳軍撤退的消息傳到白帝城時,劉備終於鬆了一口氣。但他心中清楚,此次大敗,蜀漢元氣大傷,想要東山再起,絕非易事。他望著城中疲憊不堪的士兵和百姓,暗暗發誓:“朕定當重整旗鼓,卷土重來,為關羽、張飛報仇,興複漢室!”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劉備開始在白帝城休養生息,整頓軍隊。諸葛亮也從成都趕來,協助劉備處理政務,訓練士兵。他們重新製定了戰略計劃,決定先與東吳緩和關係,共同對抗曹魏。
    與此同時,東吳也在積極備戰,加強長江防線的防禦。陸遜因夷陵之戰的卓越功績,聲望達到了頂峰。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反而更加謹慎地分析著天下局勢。他深知,三國之間的爭鬥遠未結束,任何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到東吳的存亡。
    在曹魏那邊,曹丕得知東吳撤軍,蜀漢暫時無力北伐後,心中頗為遺憾。他本想趁著吳蜀相爭之際,坐收漁翁之利,卻沒想到陸遜如此果斷地撤軍。於是,他也開始調整戰略,將目光轉向了北方的少數民族勢力,準備先穩固北方邊境,再圖南下。
    喜歡開局綁定曹操,美人灑盡紅顏淚請大家收藏:()開局綁定曹操,美人灑盡紅顏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