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從後方包抄
字數:8619 加入書籤
兀突骨的銅鈴眼瞪得幾乎要迸出眼眶,喉頭滾動著未發出的驚呼。三百名曹軍士兵已裹著粗麻布條滾入崖穀陰影,哀嚎聲混著山石碰撞的脆響此起彼伏。他腳下的崖壁突然震顫,一株碗口粗的鬆樹被滾落的軀體撞得攔腰折斷,枝葉間驚起的夜鴉撲棱著掠過火把光暈,在藤甲兵陣列裏投下無數張牙舞爪的暗影。
"都督!" 親衛隊長木鹿大王的聲音帶著顫音,"這些漢人是魔鬼麽?"
兀突骨沒有回答。他望著崖下逐漸連成線的灰影 —— 那些裹著布條的軀體在陡坡上滾成不規則的球體,布料與山石摩擦出刺啦聲響,卻奇跡般未像他預想的那樣支離破碎。某個士兵滾過凸起的岩角時,布條突然崩裂,露出裏麵內襯的生牛皮甲,在月光下泛著油光。兀突骨猛然想起三個月前在滇池畔見過的水豚,那些圓滾滾的生物會把自己團成球滾過淺灘,原來漢人早就偷學了這等生存之道。
"報 ——!" 穀底傳來變調的牛角號,"藤甲兵第三哨遇襲!"
轟鳴聲自深淵底部炸起。兀突骨看見無數火團從穀底升騰,像被驚醒的螢火蟲群,照亮了蜿蜒如巨蟒的棧道。本該昏迷的曹軍士兵竟在滾落後迅速解下纏結的布條,他們左腕纏著浸油的麻布,右手揮動著短柄火把,正朝著棧道末端的藤甲兵堆裏撲去。那些裹過身體的布條此刻成了最佳燃料,沾著鬆脂的火苗舔舐著藤甲,發出令人牙酸的 "滋滋" 聲。
"快潑水!" 木鹿大王抽出腰間獸骨短刀,"用犀牛血澆滅 ——"
話音未落,崖頂突然響起梆子聲。兀突骨仰頭望去,隻見月光中浮現出密密麻麻的人影,那些本該墜崖的曹軍竟攀著崖壁垂落的藤蔓爬了上來!他們腳下纏著鹿皮防滑,腰間掛著鐵爪飛虎鉤,最前排的士兵已將麻繩拋過岩頂,正在結索攀登。
"鄧艾" 兀突骨咬牙切齒地吐出這個名字。半個月前斥候送來的戰報裏,這個白發老將的畫像被塗成鬼麵,南中巫師預言他將帶著 "地行仙" 之術踏平烏戈國。此刻看著那些在峭壁上如猿猴般騰挪的曹軍,兀突骨第一次感到頭皮發麻 —— 這些漢人不僅學會了野獸的滾地之法,竟還偷了山魅的攀援之術!
"放箭!"
隨著一聲怒喝,千支竹箭破空而下。但曹軍早有防備,攀登者迅速蜷縮成球,用背部的牛皮甲抵禦箭雨,更有人展開隨身攜帶的犀牛皮盾,在岩壁上拚出一道流動的盾牆。兀突骨注意到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顯然經過嚴苛訓練,每一次滾動避讓都精準計算著箭矢軌跡,竟比藤甲兵平日演練的戰陣還要精妙。
穀底的火勢已呈燎原之勢。藤甲兵引以為傲的防禦在火攻麵前成了催命符,浸透桐油的藤條遇火即燃,那些來不及躍入山溪的士兵在棧道上痛苦翻滾,火焰順著甲縫鑽進皮肉,將他們烤成一個個跳動的火人。更可怕的是曹軍投擲的陶罐,裏麵裝著一種遇水更旺的黑色粉末,木鹿大王親自指揮的救火隊剛潑出犀牛血,火苗竟 "轟" 地竄起丈高,將整支隊伍吞噬。
"用獸潮衝散他們!" 兀突骨拍打腰間獸皮號角,十二頭戰象踏碎崖邊灌木衝下陡坡。這些龐然大物身上披著三層藤甲,象牙綁著鋸齒狀的青銅短刃,在月光下如移動的小山般碾壓而過。棧道上的曹軍驚呼聲此起彼伏,數人被象蹄踩成肉泥,但更多人迅速退入棧道旁的岩穴,待戰象群衝過之後,又從陰影裏鑽出繼續縱火。
兀突骨忽然聽見奇怪的 "嗡嗡" 聲。他抬頭望向崖頂,隻見無數黑點正順著夜風飄來,越來越近後竟化作遮天蔽日的蝗群!那些蟲子裹著硫磺粉末,翅膀拍打間火星四濺,紛紛墜入藤甲兵陣列。木鹿大王驚叫著舉起盾牌,卻見一隻蝗蟲落在藤甲上,瞬間引燃的火焰順著他的手臂爬上脖頸,這位素以勇力著稱的蠻將竟在眨眼間變成火炬,哀嚎著滾入山澗。
"都督!棧道中段起火!" 親衛的匯報被爆炸聲打斷。兀突骨看見三具裹著布條的曹軍屍體從上方墜落,他們腰間竟綁著裝滿火油的皮囊,墜地時轟然炸開,火牆瞬間截斷了藤甲兵的退路。更令他心驚的是,那些本該摔得筋骨盡斷的屍體,落地後竟掙紮著爬起,用牙齒咬開皮囊繼續潑灑燃料 —— 這些人根本不在乎生死!
"這是 鄧艾的死士營。" 不知何時來到身邊的南中巫師聲音顫抖,"他們飲過蠱毒,周身麻木不知痛癢,唯餘殺人本能"
巫師的話被一聲長嘯切斷。崖頂突然垂下數十條粗藤,百餘名曹軍如猿猴般滑下,他們手持一種形如彎鉤的短刀,專門割砍藤甲接縫處。兀突骨看見一名藤甲兵揮刀劈來,卻被對方矮身躲過,短刀順著藤甲縫隙刺入腋下,鮮血噴湧間,那個蠻兵難以置信地看著自己的傷口 —— 他的藤甲竟在漢人麵前如紙糊般脆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是鋼刀!" 木鹿大王的嘶吼從火場傳來,"他們的刀刃淬了精鐵"
兀突骨恍然大悟。三個月前,漢人的商隊曾用鐵器換取南中象牙,當時他隻當對方是來販賣農具的商販,卻不知那些看似普通的鋤頭鐮刀,竟被熔煉成了破甲利器。此刻曹軍手中的短刀在火光中泛著幽藍,每一次揮砍都能削斷藤條,而藤甲兵的竹刀劈在鐵刃上,卻隻能崩出細碎的竹屑。
"撤!退回望天峽!" 兀突骨終於下達撤退命令。戰象群在前方開道,踩碎燃燒的棧道木板,藤甲兵們互相攙扶著向後方隘口退去。但曹軍的攻勢並未減弱,頭頂不斷有滾木礌石砸落,右側山壁突然裂開一道縫隙,數百名曹軍竟從隱藏的岩洞裏殺出,他們身上穿著與山石同色的麻衣,手中握著連弩,箭矢破空聲如群蜂振翅。
兀突骨感覺左肩一痛,一支弩箭擦著鎖骨飛過,在藤甲上劃出深長的裂口。他低頭看去,發現藤甲內層的竹篾已被震得粉碎 —— 原來漢人連弩的力道,竟能穿透三層藤甲!更令他絕望的是,望天峽方向傳來震天鼓聲,本該留守的副將土安、奚泥竟領著殘兵逃來,身後跟著舉著 "魏" 字大旗的曹軍鐵騎。
"都督!鄧艾率主力繞後了!" 土安滿臉血汙,"他們 他們會妖術,能讓戰馬攀越百丈懸崖"
兀突骨突然想起昨夜夢見的場景白發老將騎著戰馬踏碎雲霧,馬蹄下綻開金色蓮花。此刻看著遠處山梁上若隱若現的騎兵身影,他終於明白那不是夢境,而是漢人用鋼鐵與鮮血鑄就的現實。藤甲兵的怒吼漸漸變成哭號,有人扔掉武器向山澗躍去,有人跪倒在地向祖靈祈禱,而兀突骨握著腰間的象首刀柄,第一次感到無力 —— 他引以為傲的藤甲之師,在漢人的 "地行仙術" 與 "火攻奇謀" 麵前,竟如此不堪一擊。
當第一縷晨光染紅崖壁時,兀突骨已退至最後一道山隘。身後是深達千尺的斷崖,麵前是層層疊疊的曹軍戰陣,鄧艾的帥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旗麵上 "鄧" 字的最後一豎,竟如同一道滴血的刀痕。
"兀突骨將軍," 鄧艾的聲音從陣中傳來,雖蒼老卻飽含威嚴,"你藤甲兵擅山戰,卻不知山有山魂;你倚仗藤甲防火,卻不知火有火靈。陰平道上,本督用三百死士為餌,引你入這絕地"
話音未落,山風突然轉向。兀突骨聞到刺鼻的硫磺味,抬頭隻見無數陶罐從兩側山崖拋落,裏麵流出的黑色液體在地上蜿蜒成河 —— 是火油!他想下令撤退,卻發現退路已被曹軍的床弩封鎖,那些巨大的弩箭插在地上,竟組成一道密不透風的鐵牆。
"點火!"
隨著鄧艾揮手,數百支火箭劃破天際。兀突骨看見火油遇火瞬間爆燃,熱浪如巨獸般撲來,藤甲在高溫中發出劈啪脆響。他想起部落裏的古老傳說當藤甲兵遭遇滅頂之災時,唯有飲下自己的鮮血,才能向山神換取重生。於是他咬破舌尖,腥甜在口中蔓延,卻在低頭時看見自己的影子 —— 那影子被火光拉長,竟與崖壁上的圖騰重合,而圖騰中的藤甲戰士,正被火焰吞噬。
三天後,諸葛亮的密使在陰平道深處找到了兀突骨的屍體。這位烏戈國主的藤甲已被燒得隻剩骨架,焦黑的右手仍握著半塊布條,上麵用鮮血寫著歪扭的漢字"火 非天災"
"都督神機妙算," 密使向諸葛亮呈上布條,"鄧艾果然用了當年您在博望坡的火攻之法,更結合了南中地形改良。那布條是曹軍用來裹身滾崖的,卑職查過,內層浸過豬牛脂肪,既能緩衝又利燃燒"
諸葛亮凝視著案頭的《陰平道輿圖》,指尖劃過標注崖穀的朱砂點。三個月前他送給鄧艾的《遁甲天書》殘卷裏,確實有 "裹革滾坡,借勢破險" 之法,卻未想對方竟能將兵家詭道與蠻地風俗結合至此。窗外傳來杜鵑啼血,他忽然想起七擒孟獲時,曾在盤蛇穀目睹藤甲兵被火攻的慘狀,如今這陰平道上的火光,竟成了藤甲兵的又一曲挽歌。
"傳令下去," 諸葛亮輕輕合上輿圖,"讓馬忠部在南中廣施醫藥,收留藤甲遺民。至於這布條" 他看著案上焦黑的殘片,"記入《武侯兵要》吧,就叫 " 藤甲火攻篇 "—— 後世若再有人想用此等狠辣之法,須得記住,兵行詭道者,終須直麵因果。"
密使離去後,諸葛亮獨自佇立在軍帳前。暮色如墨,漸漸吞噬了天邊最後一抹殘陽,遠處山巒的輪廓在黑暗中若隱若現,仿佛是蟄伏的巨獸,隨時準備擇人而噬。夜風裹挾著絲絲寒意,卷起地上的枯葉,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無數冤魂在低語。
他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了多年前。那時,他初出茅廬,在博望坡火燒曹軍,那衝天的火光不僅照亮了戰場,也照亮了他輝煌的軍事生涯。而如今,同樣的火攻之法,卻在鄧艾手中煥發出新的威力,更令人心驚的是,這威力背後是對南中地形和風俗的深刻理解與利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帳內燭火搖曳,在牆壁上投射出他忽明忽暗的身影。案頭的《武侯兵要》已經翻開,泛黃的書頁上密密麻麻記載著他一生的用兵心得。他提起筆,卻遲遲未落。“藤甲火攻篇”,這短短的五個字,承載著太多的殺戮與血腥。七擒孟獲時,盤蛇穀中藤甲兵的慘嚎聲仿佛還在耳邊回蕩,那些被火吞噬的生命,他們的麵容在記憶中愈發清晰。如今,陰平道上又將上演怎樣的慘劇?
就在此時,一名親衛匆匆來報“丞相,陰平道前線急報,鄧艾大軍已突破我方第一道防線,正朝著江油關進發!” 諸葛亮手中的筆微微一顫,墨汁在紙上暈染開來,如同一片烏雲。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速召楊儀、費禕前來議事。”
不多時,楊儀和費禕匆匆趕到。楊儀神色焦急,說道“丞相,鄧艾此番來勢洶洶,其火攻之法詭異莫測,我軍將士多有忌憚,這可如何是好?” 費禕則相對沉穩,沉思片刻後道“丞相,鄧艾雖善用火攻,但陰平道地勢複雜,我軍可利用地形優勢,設下埋伏,挫其銳氣。”
諸葛亮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說“鄧艾之謀,確有過人之處。但他長途奔襲,後勤補給必然困難。我軍可一方麵在江油關加強防守,另一方麵派小股部隊騷擾其糧道,斷其補給。至於火攻……” 他頓了頓,“當年我能破博望坡之火,今日也能破陰平道之火。”
隨後,諸葛亮開始調兵遣將。他命薑維率精銳部隊在江油關正麵迎敵,憑借關隘之險抵禦鄧艾;又令廖化帶領一支奇兵,繞道敵後,尋找機會焚毀鄧艾的糧草;同時,他還讓馬岱在陰平道附近的山林中設置大量的防火隔離帶,以防鄧艾再次使用火攻。
江油關前,戰鼓擂響,喊殺聲震天。薑維身披鎧甲,手持長槍,屹立在城頭。望著遠處塵土飛揚,鄧艾的大軍如潮水般湧來,他的眼神中沒有絲毫畏懼。當鄧艾的軍隊接近關隘時,薑維一聲令下,箭矢如雨點般射向敵軍。鄧艾早有防備,命士兵舉起盾牌,組成一道堅固的防線,緩緩向前推進。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鄧艾突然下令,士兵們推出數十架拋石機。巨大的石塊呼嘯著砸向江油關城頭,城牆頓時被砸出一個個缺口,守城士兵死傷慘重。薑維見狀,心中大驚,連忙組織士兵修補城牆。然而,還未等城牆修補完畢,鄧艾又使出了他的殺手鐧 —— 火攻。
隻見無數裝滿燃油的陶罐被拋石機拋向城頭,瞬間燃起熊熊大火。火勢迅速蔓延,守城士兵被大火逼得節節後退。薑維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就在這危急時刻,一名士兵突然喊道“將軍,丞相派人送來了滅火之法!” 薑維大喜過望,連忙接過密信。
原來,諸葛亮早已料到鄧艾會再次使用火攻,提前準備了大量的泥漿和沙土。薑維按照密信中的指示,命士兵們將泥漿和沙土潑向大火。火勢果然得到了控製,鄧艾的火攻計劃未能得逞。
然而,鄧艾並未就此罷休。他深知,強攻江油關難以取勝,於是決定改變策略。他留下一部分軍隊繼續圍困江油關,自己則親自率領精銳部隊,繞道而行,企圖從背後偷襲蜀軍。
諸葛亮通過密探得知了鄧艾的動向,他微微一笑,說道“鄧艾果然沉不住氣了。既然他想偷襲,那我們就將計就計。” 他命廖化在鄧艾的必經之路上設下重重埋伏,隻等鄧艾自投羅網。
夜幕降臨,陰雲密布,伸手不見五指。鄧艾率領部隊小心翼翼地行進在山間小道上。他心中有些忐忑,總覺得四周彌漫著一股詭異的氣息。突然,一聲梆子響,四周頓時亮起無數火把。廖化從山坡上一躍而下,大聲喝道“鄧艾,你已中我軍埋伏,速速投降!”
鄧艾臉色大變,卻並未慌亂。他迅速指揮士兵列陣迎敵。雙方在黑暗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刀光劍影閃爍,鮮血染紅了土地。鄧艾的士兵雖然精銳,但在蜀軍的埋伏下,漸漸陷入了困境。
就在鄧艾即將支撐不住時,他的後軍突然傳來一陣騷亂。原來是薑維得知鄧艾繞道偷襲,親自率領一支騎兵趕來支援。鄧艾腹背受敵,形勢急轉直下。他望著四周如潮水般湧來的蜀軍,心中充滿了絕望。
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天空中突然響起了一陣轟鳴聲。緊接著,無數火箭從天而降,落在蜀軍的陣地上。原來,鄧艾早已安排了一支伏兵,在關鍵時刻發動了突襲。蜀軍頓時大亂,鄧艾趁機率領殘部突圍而去。
這場戰鬥,雙方都損失慘重。諸葛亮得知消息後,不禁長歎一聲“鄧艾之謀,果非常人可比。此役雖未將其殲滅,但也挫了他的銳氣。” 他深知,與鄧艾的這場較量才剛剛開始,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
與此同時,在曹魏陣營中,司馬昭得知鄧艾在陰平道的行動後,既欣喜又擔憂。欣喜的是鄧艾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為曹魏的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擔憂的是鄧艾的勢力逐漸壯大,萬一他擁兵自重,將成為一大隱患。於是,他一麵派人嘉獎鄧艾,一麵秘密派人監視鄧艾的一舉一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鄧艾回到營地後,望著自己傷痕累累的士兵,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自己雖然暫時擺脫了困境,但蜀軍必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此時,他的副將提醒道“將軍,我們長途奔襲,糧草已經所剩不多。若不盡快解決糧草問題,恐怕難以支撐下去。”
鄧艾皺起了眉頭,沉思良久後說道“如今蜀軍必然加強了對糧草運輸路線的防守,正麵搶奪糧草已無可能。我們隻能另尋他法。”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地圖上的一座小城 —— 遝中。遝中是蜀軍的糧草囤積地之一,防守相對薄弱。鄧艾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決定冒險一試,偷襲遝中。
諸葛亮通過密探得知鄧艾的計劃後,冷笑一聲“鄧艾,你這是自尋死路。” 他命馬岱率領一支軍隊在遝中設下埋伏,同時讓薑維率領大軍從後方包抄,準備將鄧艾一舉殲滅。
然而,就在蜀軍布置妥當,隻等鄧艾上鉤時,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蜀漢內部突然爆發了一場叛亂。原來,朝中一些大臣對諸葛亮的北伐政策不滿,認為連年征戰導致百姓民不聊生,他們勾結曹魏勢力,企圖發動政變,推翻劉禪的統治。
諸葛亮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及時平息叛亂,蜀漢將陷入內憂外患的絕境。於是,他不得不暫時放棄圍剿鄧艾的計劃,親自率領大軍回朝平叛。
鄧艾得知蜀漢內亂的消息後,大喜過望。他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迅速調整戰略,全力進攻江油關。由於蜀軍主力回朝,江油關防守空虛,很快便被鄧艾攻破。鄧艾的大軍如入無人之境,一路長驅直入,直逼成都。
劉禪得知江油關失守的消息後,驚慌失措。朝中大臣們意見不一,有的主張堅守成都,等待援軍;有的主張投降,以保百姓平安。劉禪六神無主,最終在一些大臣的勸說下,決定開城投降。
當諸葛亮平息叛亂,率領大軍趕回成都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他望著城頭飄揚的曹魏旗幟,心中充滿了悲憤與無奈。曾經,他懷著興複漢室的壯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命運卻如此捉弄人,蜀漢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
站在成都城外,諸葛亮久久地凝視著這座他為之奮鬥一生的城市。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的身上,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他想起了當年在隆中對時,與劉備暢談天下大勢的情景;想起了為了實現劉備的遺願,自己一次次北伐的艱辛;想起了那些為了蜀漢事業犧牲的將士們…… 淚水,不自覺地模糊了他的雙眼。
喜歡開局綁定曹操,美人灑盡紅顏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綁定曹操,美人灑盡紅顏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