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遲早卷土重來

字數:9258   加入書籤

A+A-


    “東吳向來首鼠兩端。” 謀士薑維的後人薑敘展開輿圖,眉頭緊鎖,“此番遣使,怕是想探我虛實,甚至妄圖分一杯羹。”
    劉璿輕輕摩挲著腰間的玉玨,那是先帝劉備留給他的遺物“不管東吳有何打算,我們都需先穩住南中。糧草是重中之重,可派鄧芝舊部前去安撫,許以通商之利。” 他目光堅定,盡顯王者風範。
    孟雲卻提出了不同意見“殿下,南中各部反複無常,僅靠利益難以長久收服。末將願領三千精兵,駐守建寧,以防不測。” 他深知,南中局勢複雜,稍有不慎,便會成為複國大業的絆腳石。
    就在眾人商議對策時,帳外突然傳來一陣騷亂。一名士兵神色慌張地闖了進來“報!東吳使臣求見,還帶來了…… 還帶來了先帝的衣帶詔!”
    此言一出,帳內眾人皆驚。劉璿猛地站起,玉玨在燭火下閃過一道寒光“帶他進來!”
    使臣踏入大帳,手持錦盒,神色倨傲“劉公子別來無恙。我主吳王念及與先帝的舊情,特命我送來此物。” 他打開錦盒,露出一卷泛黃的絲帛,上麵的字跡雖已模糊,但 “興複漢室” 四個大字依然清晰可辨。
    薑敘上前仔細查看,臉色大變“這…… 這衣帶詔的筆跡與先帝吻合,隻是……” 他欲言又止,眼中滿是疑慮。
    劉璿接過絲帛,指尖微微顫抖。他自幼熟讀先帝遺詔,對這字跡再熟悉不過。然而,此時東吳突然拿出此物,其中必有蹊蹺。“貴使此來,恐怕不隻是送衣帶詔這麽簡單吧?” 他目光如炬,直視使臣。
    使臣冷笑一聲“劉公子果然聰慧。我主願與公子結盟,共伐曹魏。事成之後,蜀漢故地,吳蜀各分一半。”
    帳內頓時一片嘩然。孟雲怒目圓睜“癡人說夢!蜀漢故土,豈容他人染指?”
    劉璿卻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他沉思片刻後說道“盟約之事,容我等商議後再作答複。貴使且先下去休息。”
    待使臣離開後,薑敘終於說出了心中的疑惑“殿下,這衣帶詔雖看似不假,但東吳此時拿出,分明是想以此要挾,逼我們就範。而且,當年衣帶詔之事事關重大,極少有人知曉,東吳又是如何得到的?”
    劉璿點點頭,他何嚐不知其中的利害關係。東吳此舉,分明是想趁火打劫,若貿然結盟,隻怕會引狼入室。但衣帶詔若真為真,他又不能置之不理,畢竟那是先帝的遺願。
    正當眾人陷入兩難之際,又一封密信被送到了劉璿手中。密信來自洛陽,竟是司馬昭的心腹所寫。信中稱,司馬昭表麵上準備再次攻打蜀漢義軍,實則暗中與東吳勾結,欲將蜀漢故地收入囊中後,再一舉吞並東吳。
    “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 劉璿將密信摔在案上,“司馬昭這是想坐收漁翁之利。”
    孟雲握緊了拳頭“既然如此,我們不如將計就計。先假意與東吳結盟,再聯合南中各部,給司馬昭來個反戈一擊!”
    薑敘卻搖頭道“此計雖妙,但風險極大。東吳不可信,南中各部也未必肯真心相助。我們必須找到一個萬全之策。”
    就在眾人絞盡腦汁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了。他是當年諸葛亮的貼身書童,如今已是白發蒼蒼。他帶來了一個驚天秘密 —— 當年諸葛亮曾留下一計,藏於定軍山的武侯祠中,專門用於應對蜀漢危難之時。
    劉璿當即決定,親自前往定軍山。他帶著孟雲、薑敘等人,日夜兼程,終於來到了武侯祠。在祠中,他們找到了諸葛亮留下的錦囊。打開一看,裏麵隻有一張地圖和八個字“聯羌製魏,以退為進。”
    原來,諸葛亮早已料到蜀漢會有覆滅的一天,他在生前就與西羌各部建立了聯係,並在地圖上標注了與羌人會合的地點。隻要能得到羌人的支持,蜀漢義軍就有了與曹魏、東吳抗衡的資本。
    劉璿大喜過望,他立刻派人前往西羌,與羌王商議結盟之事。同時,他又派人給東吳使臣送去書信,同意結盟,但提出了一個條件 —— 先共同攻打曹魏的隴右地區,待占領此地後,再商議領土劃分之事。
    東吳使臣見劉璿答應結盟,大喜過望,立刻將消息傳回了東吳。吳王得知後,也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於是下令出兵,與蜀漢義軍會合。
    然而,就在蜀漢義軍與東吳軍隊準備進攻隴右時,南中卻突然傳來噩耗。南蠻王孟獲的侄子孟優,在曹魏的挑撥下,發動了叛亂,切斷了蜀漢義軍的糧道。
    “這個反複無常的小人!” 孟雲氣得暴跳如雷,“末將請命,立刻率軍平叛!”
    劉璿卻攔住了他“不可。此時若分兵,必中曹魏之計。我們先按原計劃進攻隴右,待拿下此地後,再回頭收拾孟優。至於糧草,我已派人前往西羌,向羌王借糧。”
    就在蜀漢義軍與東吳軍隊向隴右進發時,司馬昭也得知了消息。他冷笑一聲“劉璿小兒,果然中計了。傳令下去,命鄧艾率三萬精兵,繞道陰平,直取南中;鍾會率五萬大軍,在隴右設伏,等待劉璿自投羅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隴右之戰一觸即發,劉璿等人卻渾然不知。當他們的軍隊進入隴右山穀時,突然遭到了鍾會大軍的伏擊。一時間,箭如雨下,喊殺聲震天。
    “不好,中埋伏了!” 孟雲揮舞著長槍,奮力抵擋著魏軍的攻擊,“殿下快走,我來斷後!”
    劉璿卻拔出長劍“今日就算戰死,也要殺出一條血路!” 他親自率軍衝鋒,士兵們見主帥如此英勇,士氣大振,紛紛奮勇殺敵。
    然而,魏軍人數眾多,且占據有利地形。蜀漢義軍和東吳軍隊漸漸陷入了苦戰。就在這危急時刻,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隻見一支身著羌服的騎兵,如狂風般殺來,為首之人正是羌王之子。
    “漢家兄弟,我們來助你們了!” 羌王之子揮舞著彎刀,衝入敵陣。原來,劉璿派去的使者順利說服了羌王,羌王不僅答應借糧,還派了五千精銳騎兵前來支援。
    羌人的加入,瞬間改變了戰局。魏軍沒想到會有援軍到來,頓時陣腳大亂。劉璿抓住機會,率軍反擊。鍾會見勢不妙,隻好下令撤退。
    此役,蜀漢義軍雖然損失慘重,但也成功擊退了魏軍,占領了隴右的部分地區。然而,還沒等他們來得及喘息,又一個壞消息傳來 —— 鄧艾率領的魏軍已經攻占了南中,孟優投降,南中徹底落入了曹魏之手。
    “鄧艾這老匹夫,竟然真的偷渡陰平!” 劉璿怒不可遏,“傳令下去,全軍休整三日,然後立刻回師南中!”
    薑敘卻勸阻道“殿下,此時回師南中,隻怕正中司馬昭下懷。我們不如趁勢北上,攻打雍州,威脅長安。這樣一來,鄧艾必然回援,我們便可解南中之圍。”
    劉璿沉思良久,最終采納了薑敘的建議。他留下少量軍隊駐守隴右,自己則親自率領大軍北上。然而,司馬昭早已料到了他的行動,在雍州布下了重兵。
    雍州之戰,異常慘烈。雙方在城下展開了拉鋸戰,屍體堆積如山,鮮血染紅了護城河。劉璿看著士兵們一個個倒下,心中悲痛萬分,但他知道,此時絕不能退縮。
    就在戰鬥陷入膠著之時,東吳那邊卻傳來了變故。吳王見蜀漢義軍久攻雍州不下,擔心自己會吃虧,於是暗中與司馬昭議和,單方麵撕毀了盟約,並撤回了軍隊。
    “東吳果然靠不住!” 劉璿得知消息後,怒拍桌案,“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放棄。雍州是通往長安的門戶,一旦拿下,我們就有了與曹魏抗衡的資本。”
    然而,此時的蜀漢義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在魏軍的頑強抵抗下,他們始終無法攻破雍州城。而鄧艾那邊,已經穩定了南中的局勢,正準備率軍北上,與雍州的魏軍夾擊劉璿。
    就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一個神秘人來到了劉璿的軍營。此人自稱是諸葛亮的傳人,帶來了諸葛亮留下的最後一計 —— 火攻。
    原來,諸葛亮在生前就已算出,雍州之戰將決定蜀漢的命運。他在雍州城外的山林中埋下了大量的火藥,隻等合適的時機引爆。
    劉璿半信半疑,但此時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他按照神秘人的指示,派人在深夜潛入山林,點燃了火藥。頓時,火光衝天,爆炸聲震耳欲聾。魏軍被突如其來的大火嚇得驚慌失措,陣腳大亂。
    劉璿抓住機會,率軍發起了總攻。在火攻的配合下,蜀漢義軍終於攻破了雍州城。鄧艾得知雍州失守後,隻好放棄北上的計劃,退回南中。
    雍州之戰的勝利,讓蜀漢義軍聲威大震。各地的百姓紛紛響應,加入到複國的隊伍中來。然而,劉璿深知,這隻是開始。司馬昭絕不會善罷甘休,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醞釀之中。
    與此同時,東吳也因為背信棄義,遭到了天下人的唾棄。吳王為了挽回局麵,再次派人前來,請求與蜀漢義軍重新結盟。劉璿看著東吳使臣,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在這亂世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告訴吳王,結盟可以,但他必須先將荊州歸還。” 劉璿冷冷地說道,“否則,一切免談。”
    東吳使臣麵露難色,但他知道,此時的蜀漢義軍已經今非昔比,吳王若想在這亂世中立足,就必須與劉璿合作。於是,他隻好答應了劉璿的條件,匆匆返回東吳複命。
    使臣離去後,薑維來到劉璿身旁,目光中帶著憂慮“少主,東吳反複無常,就算他們歸還荊州,真能相信他們會信守盟約嗎?”
    劉璿微微眯起眼睛,望向遠處的山川,沉聲道“我自然清楚東吳的品性。但如今我們與曹魏對峙,多一股力量便多一分勝算。若能收回荊州,我們不僅能擴充領地,還能在戰略上占據更有利的位置。至於盟約,不過是權宜之計,我們自當做好防備。”
    就在蜀漢義軍等待東吳答複之際,曹魏那邊已經有了動靜。司馬昭召集心腹謀士,在許昌的議事廳內商議對策。
    “雍州一敗,蜀漢士氣正盛,若再讓他們與東吳結盟,日後恐成大患。” 司馬昭麵色陰沉,手中的竹簡重重拍在案幾上,“諸位可有良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賈充向前一步,眼中閃過狡黠的光芒“主公,東吳與蜀漢雖有結盟之意,但荊州歸屬便是他們之間的隱患。我們何不從中作梗,挑起他們的矛盾?”
    司馬昭挑眉“具體說說。”
    “我們可以暗中派人扮成蜀漢軍士,在東吳邊境製造事端,劫掠村莊,殺害百姓。同時散布謠言,說是蜀漢為了盡快收回荊州,故意挑釁。如此一來,東吳必然對蜀漢心生怨恨,結盟之事自然會出現變數。” 賈充詳細闡述著自己的計劃。
    司馬昭撫掌大笑“好計!就依此計行事。另外,命鍾會整頓大軍,隨時準備出擊,給蜀漢施加壓力。”
    另一邊,東吳朝堂上,吳王看著使臣帶回的消息,麵色陰晴不定。“要朕歸還荊州?這談何容易!” 他怒聲道。
    陸遜之子陸抗進諫道“陛下,如今曹魏勢大,若不與蜀漢結盟,我們腹背受敵。荊州雖重要,但暫時歸還,換得盟友,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吳王沉思良久,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也罷,傳令下去,準備交割荊州事宜。但讓守將暗中留下後手,一旦局勢有變,立即奪回。”
    然而,就在東吳準備歸還荊州之時,邊境突然傳來噩耗。數座村莊被劫掠,百姓死傷無數,而據幸存者描述,行凶者皆是蜀漢軍士的打扮。
    吳王勃然大怒,將奏報狠狠摔在地上“好個劉璿,竟然敢在結盟之前挑釁!傳我命令,暫停荊州交割,整軍備戰!”
    陸抗連忙勸阻“陛下,此事或許有蹊蹺。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不可貿然行事。”
    但吳王正在氣頭上,根本聽不進去“證據?百姓親眼所見,還不夠嗎?蜀漢狼子野心,朕豈能再與他們結盟!”
    消息傳到蜀漢軍營,劉璿拍案而起“這定是曹魏的陰謀!他們想破壞我們與東吳的結盟。”
    薑維點頭道“少主所言極是。如今之計,我們一方麵要派人前往東吳,澄清事實;另一方麵,需加強邊境防備,以防曹魏趁機進攻。”
    劉璿當即修書一封,派能言善辯的鄧芝前往東吳。鄧芝日夜兼程,趕到建業後,卻被拒之門外。吳王根本不願見他,還命人傳話,讓蜀漢為邊境之事道歉,並賠償損失。
    鄧芝無奈,隻好在驛館等待機會。他暗中聯係東吳朝中的一些大臣,向他們說明其中利害關係。在他的努力下,終於說動了幾位大臣,他們在吳王麵前為蜀漢求情,勸吳王不要中了曹魏的離間計。
    吳王的態度稍有緩和,但仍心存疑慮。就在此時,曹魏的大軍已經開始向蜀漢邊境移動。鍾會率領十萬大軍,兵分三路,直逼漢中。
    劉璿接到戰報,立即召集眾將商議對策。“曹魏來勢洶洶,我們必須全力以赴。” 他看著營帳中神色凝重的將領們,大聲說道,“薑維將軍,你率領五萬大軍,鎮守漢中,務必擋住鍾會的進攻。”
    “末將遵命!” 薑維抱拳領命。
    “霍弋將軍,你帶領三萬大軍,在側翼埋伏,若魏軍有破綻,立即出擊。”
    “是!” 霍弋應道。
    安排好軍事部署後,劉璿親自坐鎮後方,統籌全局。他心中清楚,這一戰至關重要,不僅關係到蜀漢義軍的存亡,也影響著與東吳的關係。若能擊敗曹魏,或許還有機會與東吳重新談判結盟之事。
    漢中戰場上,薑維憑借著地形優勢,在險要之處設下重重關卡。鍾會的大軍雖然人數眾多,但在狹窄的山道中難以展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蜀漢有薑維坐鎮,確實棘手。” 鍾會看著前方久攻不下的關隘,眉頭緊鎖。他的副將建議道“將軍,我們不如繞過漢中,直取成都?”
    鍾會搖頭“不可。漢中是通往成都的門戶,若不拿下,我們的後路隨時可能被切斷。而且,薑維必然會在我們身後騷擾,讓我們腹背受敵。繼續進攻,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攻破防線!”
    戰鬥持續了數日,雙方死傷慘重。就在鍾會一籌莫展之際,他收到了司馬昭的密信。信中讓他假意撤軍,引誘薑維出擊,然後設下埋伏將其殲滅。
    鍾會依計而行,下令大軍後撤。薑維見魏軍撤退,心中生疑,並未立即追擊。他派人四處打探消息,得知魏軍並未有糧草不濟等情況,意識到這很可能是個陷阱。
    “魏軍撤退得太過蹊蹺,定有陰謀。” 薑維對部下說道,“傳令下去,加強戒備,不可輕易追擊。”
    然而,就在薑維警惕魏軍埋伏之時,蜀漢內部卻出現了問題。一些新加入的將領,立功心切,見魏軍撤退,不顧薑維的命令,擅自率軍追擊。
    這些將領帶著數千士兵,追出數十裏後,果然中了鍾會的埋伏。魏軍伏兵四起,將蜀漢追兵團團圍住。這些將領雖然勇猛,但寡不敵眾,最終全軍覆沒。
    消息傳回漢中,薑維痛心疾首“這些人不聽將令,壞了大事!” 他深知,此次失利不僅損失了數千兵力,還可能讓魏軍抓住機會,再次發起猛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正如薑維所料,鍾會得知蜀漢追兵被殲後,立即整頓大軍,再次向漢中發起進攻。這一次,魏軍士氣大振,攻勢更加猛烈。
    薑維親自登上城牆,指揮士兵抵抗。箭矢如雨般落下,城牆上的士兵不斷倒下,但他們依然堅守陣地。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雙方都在拚盡全力。
    而在另一邊,鄧芝在東吳仍在為澄清事實而努力。他得知蜀漢與曹魏開戰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他再次求見吳王,言辭懇切地說道“陛下,曹魏大軍壓境,蜀漢正處於危難之中。此時若東吳能與我們結盟,共同抗曹,必能擊敗司馬昭。邊境之事,定是曹魏的離間之計,還望陛下明察。”
    吳王看著鄧芝,心中猶豫不決。此時,陸抗再次進諫“陛下,蜀漢與曹魏交戰,正是我們坐收漁利之時。但若我們與蜀漢結盟,共同擊敗曹魏,東吳也能在這亂世中獲得更大的利益。還請陛下以大局為重。”
    吳王沉思許久,終於下定決心“好!朕就再信蜀漢一次。傳令下去,整軍備戰,準備支援蜀漢!”
    就在東吳決定支援蜀漢的同時,蜀漢戰場上的局勢也發生了變化。霍弋率領的三萬大軍,在魏軍側翼找到了機會。他趁著鍾會大軍全力進攻漢中,後方空虛之際,突然發動襲擊。
    魏軍後方頓時大亂,鍾會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回援。薑維抓住這個機會,率領漢中守軍主動出擊。前後夾擊之下,魏軍陣腳大亂,開始潰敗。
    鍾會見勢不妙,連忙下令撤軍。蜀漢義軍乘勝追擊,斬殺魏軍無數。這一戰,蜀漢義軍大獲全勝,不僅守住了漢中,還重創了曹魏的有生力量。
    消息傳到許昌,司馬昭氣得暴跳如雷“鍾會無能!竟然讓蜀漢占了上風。” 他深知,此次失敗讓曹魏元氣大傷,短時間內難以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
    而在蜀漢軍營中,劉璿得知勝利的消息後,終於鬆了一口氣。但他沒有絲毫懈怠,立即開始部署下一步計劃。他知道,曹魏雖然戰敗,但根基尚在,遲早還會卷土重來。
    此時,東吳的援軍也已經趕到。吳王派陸抗率領五萬大軍,前來支援蜀漢。劉璿親自出城迎接陸抗,兩人相見,心中感慨萬千。
    喜歡開局綁定曹操,美人灑盡紅顏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綁定曹操,美人灑盡紅顏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