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教育法

字數:4556   加入書籤

A+A-


    “能夠交流能夠聽得懂對方說什麽這些達到了才說是能夠交流下去的”
    “小夥子謝謝你給我的講解解惑”
    “你們這樣的學堂很多麽?”
    “很多”
    “而且我們這邊主要負責的是剛剛來自治區移民的成人教育”
    “至於兒童都是在正常的教育部下屬的學校學習”
    “我們自治區采取強製性十二年義務教育製度”
    “強製性的?”
    “是的”
    “因為封建觀念的影響我們很多的人不打算讓孩子讀書特別是女孩子”
    “所以我們在當初製定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的時候我們區長就提出了強製教育這麽一條”
    “後來我們也就將這條納入到了教育法當中了”
    “你們教育還有專門的法律的是不是和歐洲各國的差不多?”
    “是的”
    “我們的教育法也是參考了歐洲各國的教育法的”
    “而且我們采用十二義務教育”
    “德國是最早采用義務教育的國家這點上我們是學習了他們的”
    “不過我們采用的是十二年義務教育”
    “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從讀書開始我們會讓他學習十二年之久一直送到大學為止”
    “在這中間的十二年內所有的這個學生產生的教育費用全部由教育部支付”
    “這……”
    “你們比歐洲那些列強還要……”
    “是的李大人我們為了發展自治區的所以教育一直以來是我們重點投資項目”
    “一個孩童從適齡開始上學小學四年,初中四年,高中四年一直到大學為止”
    “當然大學我們的收費也是非常的低的”
    “你們既然已經支付了十二年之久的費用了為什麽大學反而收費了?”
    “李大人這是因為進入到大學的學生基本上已經成年了”
    “我們不想要給他們一種什麽都是免費的可以肆意揮霍的感覺”
    “有些人就算是上了大學也是一樣不好好學習這點隻會浪費我們的一份教育資源的”
    “所以我們會適當的收取費用的”
    “當然對於家庭學生較多的孩子我們還有著諸多獎學金的製度的可以有效的減少家庭在教育上的支出的”
    ““花銷如此之大你們能夠堅持的下去麽?”
    “可以的李大人”
    “我們自治區一開始的時候就是以工業為主的一個地區”
    “所以相比較大清以農業為主不一樣工業的附加值相對高的多了”
    “所以我們才能夠支撐著起這龐大的教育支出”
    “我們區長曾經說過這麽一句話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人才從哪裏來的就是不斷的投入的教育資源教育出來的”
    “所以我們對於教育的支出是持續的不間斷的”
    “未來我們在教育上隻會更多不會更少的”
    “我們自治區在生育上采取的是獎勵製度的所以我們未來的孩子會越來越多的”
    “因為自治區的環境更加的好的很多的家庭都有著三到四個孩子這些孩子未來教育成功了成長為自治區未來的支柱了那麽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功”
    十二年,強製性,義務教育,
    這裏麵每一個要想在大清推廣開來的話都是有著艱難險阻的,
    首先就是旗人的那一關過不去的,其次就是儒家的那一關過不去的,
    到了今天無數的儒家依舊將工業發展認為是朝廷不務正業的搞奇銀巧技的,
    所以這裏麵的險阻太多了,
    李鴻章就算是想要學習這些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十二年義務教育這條道路就被李鴻章給抹掉了,
    因為根本不可能的了,
    他的年齡越來越大了他連工業都不確定能不能夠成功的更何況更加長久的教育了,
    所以李鴻章開口說到“小哥教育部我就不參觀了”
    “大清做不到的”
    “我想參觀參觀你們的輕工業的工廠”
    “一直以來我知道的你們自治區輕工業產品在大清賣的非常的好所以我想要看看你們是怎麽生產那些東西的”
    教育部派來的講解員一聽這話也就沒有在說什麽就安排的送走了李鴻章了,
    其實過來看教育部也是李鴻章一時興起而已,
    他也是想要看看自治區在這個中華傳統的教育上做的怎麽樣萬一還不如大清多少能夠給自己挽回麵子,
    這幾天的參觀他感覺自己的自信都快沒有了,
    但是他沒有想到在教育上自治區都碾壓大清幾十倍幾百倍,
    赤裸裸的被打臉了,而且這種教育模式自己還沒有辦法模仿的,
    因為大清根本就沒有那個條件去建立如此支出大的教育的,
    當然李鴻章看到的自治區的教育主要是以和歐洲洋人相仿的教育內容為主的也沒有說啥,
    他不是大清那些儒家的文人墨客不會說是自治區教授的這些都是些奇銀巧技的,
    作為大清的重臣他很清楚的知道這些奇銀巧技的重要性,
    正是因為這些奇銀巧技的洋人讓大清不斷的賠償割地,
    自己和洋人講儒家思想洋人卻和自己拿著船堅利炮的講賠償,
    儒家思想這些東西對於洋人沒有任何的用處,
    所以他不會說是評判這些學問的好壞的,
    但是自己想要學習又無能為力隻能夠說是走了去看看其他的,
    輕工業就是李鴻章的一個參觀對象,
    自治區的輕工業產品在整個世界都是有名的,當然很多的人並不知道是自治區這個地方生產的,
    因為自治區在外界的存在感真的非常的低的,
    真正時刻關注自治區的國家沒有幾個,美國算是最多的一個了這也是自治區不斷發展壯大的工業才讓其進入到了美國白宮的視野當中了,
    不然一樣的美國白宮也是不會關注自治區的情況的,
    大,
    多,
    全,
    這就是李鴻章看到的感受,
    首先就是大,
    自治區的輕工業任何廠子都是非常的大的,這是為了能夠更多的生產出來產品,
    因為自治區的產品新奇好用價格便宜的在各國都是受到歡迎的,
    所以他的銷量非常的好,這就要求自治區在工廠的生產這一塊要不斷的擴張,所以每一個工廠都是不斷的擴張的非常的巨大的,
    喜歡我的新列強請大家收藏:()我的新列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