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登基前奏
字數:3625 加入書籤
公元200年春,此時春節剛過,討伐袁術的戰爭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整個大漢還在一片祥和中,漢末的大小諸侯經過一陣子的清算以後,逐漸趨向統一。
河北袁紹實力強悍,對外宣稱帶甲近百萬。青徐兩州呂布得到了傳國玉璽,也是占據了一部分名義,麾下並州騎兵在中原沒有對手。
曹操則是雄據中原,西麵以長安為邊關,南麵以襄陽,江夏為屏障,占據壽春大部分地盤以後得曹操發展更是空前絕後,勢力隱隱成為了全國最強。
川蜀孫權在周瑜的助力下,勢力已經穩固,川中人心歸附,加上孫權給川中各世家分了世襲爵位,川中更是團結一致。
西北劉備在郭紹的助力下,一統西北,更是以西域都護府為跳板,學習徐靖,征伐西域諸國,隻不過得到了西域三十六國的激烈反抗,幸好有馬超,趙雲,張飛等猛將帶頭,硬是給西域諸國殺的崩潰,地盤上沒什麽區別,倒是搶了一堆寶物,也算是讓西北過了一把富裕日子。
倒是漢中張濟陷入了糾結,太守張魯一心隻為傳教,跟他反複提及開疆拓土的事情,根本不管,並且還不給兵權,硬是要自己控製兵權,難受壞了。
張濟還想稱帝,但是漢中硬是沒有幾個能打的,靠他跟他大侄子張秀,甚至打不過劉備,這可咋整,好想稱帝啊,好想跟大家一起愉快的玩耍啊!直接漢末七雄,酷不酷啊!
張濟和張秀好一陣搗鼓,終於算是想明白了點什麽,那就是!靠他倆的腦子基本不用想太多了,所以,他們選擇!擺爛!
而此刻的江東,一切都是政通人和,距離徐靖登基的日子也是越來越近了,但是徐靖因為要不要太監跟一群老家夥吵個不停。
太監的由來與中國古代宮廷製度、社會文化及權力結構演變密切相關,其曆史可追溯至先秦時期,並在不同朝代經曆職能與身份的轉變。先秦文獻中已有關於“閹人”被閹割的男性)的記載,如《詩經·小雅》中的“宮人”一詞,可能指代宮廷中的閹割侍從。他們最初負責宮廷內的雜役,如打掃、守門等,因身體缺陷被認為不會對皇室女性構成威脅,故被選入宮中。
在商周時期,閹人可能已存在於宮廷,但地位低下,僅作為仆役使用。春秋戰國時,部分閹人因接近權力中心,開始參與政治,如齊國的豎刁自閹以討好齊桓公),但此類人物屬特例。
秦漢時期,宮廷設立“少府”等機構管理閹人,形成製度化管理體係。漢代稱閹人為“中官”或“宦官”,其職責擴展至傳達詔令、管理宮廷事務,甚至參與機要。
東漢時期,宦官勢力達到頂峰。外戚與宦官輪流掌權,形成“宦官專政”局麵。如十常侍之亂,宦官直接幹預朝政,甚至廢立皇帝,其權力已超越傳統官僚體係。唐代設立“內侍省”,宦官掌握禁軍如神策軍),可直接左右皇位繼承。唐中後期,宦官如仇士良、田令孜等甚至能殺害皇帝,權力達到曆史極值。)
縱觀曆史,除了少數幾個極其牛逼的太監,其他的哪個不是坑爹玩意,除了帶來情緒價值,似乎作用不大,所以徐靖提了一嘴廢除太監得了,好家夥,整整十多個老頭,十多個啊!對著他口誅筆伐,聲討了一下午,整整一下午!太恐怖了,在蔡邕的帶頭下,一整個下午過去以後,第二天十幾個老頭繼續輸出,徐靖實在是怕了,沒辦法了,隻能認輸,有時候權利大了也是需要讓步的,一點辦法都沒有,總有人會製約你。
蔡邕次日便單獨求見徐靖。他拄著雕龍竹杖踏入書房,蒼老眼眸掃過案頭被揉皺的廢太監奏疏,忽然輕笑出聲:“主公可知,當年趙高指鹿為馬時,滿朝文武為何不敢直言?”
不等徐靖回應,他已展開一卷泛黃輿圖,朱筆重重圈住江東六郡,“因為權柄不僅握在刀劍裏,更藏在人心的畏懼與期待中。”
三日後,江東各郡縣忽現童謠:\"朱雀銜書出建業,紫微星耀照江南\"。說書人在茶樓酒肆添油加醋,將徐靖幼時遇仙賜印的傳聞與天象異變勾連。
蔡邕親自修書二十餘封,以昔日文壇領袖之名遍邀江東士族,信中不提稱帝,隻言\"共商天下大計\"。當會稽虞氏、吳郡顧氏的馬車相繼駛入建鄴城時,徐靖才驚覺蔡邕已暗中將江南豪族的勢力網悄然編織完成。
宮城內,老學士們晝夜修訂《受禪儀軌》。蔡邕以《周禮》為藍本,結合江東巫祝傳統,設計出\"祭江告天\"的獨特登基禮。他帶著十餘名耆老在玄武湖邊搭建三丈高台,命工匠將徐靖的生辰八字刻入九十九塊青石,每塊都用朱砂書寫祥瑞吉語,沉入湖底以鎮龍脈。
更絕的是蔡邕對輿論的掌控。他授意門下書生撰寫《東南王氣考》,從大禹治水時會稽鑄鼎,到春秋時吳國稱霸,洋洋灑灑論證江東應出真命天子。
市井間流傳的布告上,甚至將徐靖的容貌與傳說中的伏羲氏作比,說其\"目生重瞳,掌有玉紋\"。當北方諸侯還在為廢立皇帝爭執不休時,江東的百姓已在祭壇前焚香叩拜,期盼新主降臨。
登基前三夜,蔡邕捧著連夜趕製的冕旒冠服,在燭火搖曳中向徐靖深深一拜:\"昔霍光輔漢,不過謹守臣節;今日老臣所為,是要助明公開創三百年基業。\"窗外暴雨驟至,擊打著新修繕的宮殿飛簷,恰如王朝更迭的激昂鼓點。
“三百年可不夠啊,蔡老!”徐靖笑嗬嗬的說道,現如今,徐靖也不需要再遮遮掩掩了,江東登基,大局已定。
“哈哈哈哈,是老夫的疏忽。主公勿怪,主公勿怪!”蔡邕也是跟著徐靖一起笑了起來。
等到下人伺候徐靖更換完了冕旒冠服,糜貞更是眼冒星星,“夫君,你穿著冠冕,也太合身了,也太有帝王之相了。”
蔡琰也是情意綿綿,不過蔡琰比較有文化,所以自然不會誇的這麽直接,“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不好意思咯,唐詩提前問世了,引用一下。)夫君真乃真命天子!”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徐靖聽到他的老婆們拍馬屁,自然是開心的。
現在也是萬事俱備,隻等後天登基儀式了。最近幾日,不隻是蔡邕在忙碌,李儒郭嘉等人也是忙的不停,首先,漢時皇帝登基,必須要經曆百官勸進。繼承人需表現出“謙讓”姿態,而三公九卿、宗室列侯則需多次聯名“勸進”,強調其繼位的必要性如“天命所歸”“宗廟社稷為重”),完成禮儀上的“推讓”程序,彰顯繼位的合法性與民心所向。)徐靖也是在百官的配合下忙完了這個流程。
等到登基當天,徐靖需要祭天祀地:前往京城南郊的天壇或明堂)舉行祭天儀式。登基者登壇,由太常卿主持,宣讀《即位告天文》,匯報先帝功績、自身繼位的緣由,祈求上天保佑漢室江山穩固,正式以“天子”身份獲得“天授”的法理認可。不需要祭祖了,因為徐靖是第一任)
然後就是登基大典,返回皇宮前殿,在文武百官、宗室、藩王的見證下,登上龍椅。司儀官高喊“百官朝賀”,三公帶頭跪拜,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依次行禮,完成權力交接的公開儀式。
儀式結束後,新帝要頒布第一道詔書即位詔),內容通常包括:追尊先帝諡號、尊封太後或皇後)、大赦天下除謀逆等重罪外)、賞賜百官與百姓如減免賦稅、賜爵),以此安撫民心、穩定統治。
所以,現在徐靖也是在急著籌備這些事情,百官的敕封等等,都是頭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