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孔明五渡淯水
字數:3514 加入書籤
軍令傳下,各部剛展開行動,便遭戲誌才的連環算計。定林寨伏兵被黑衣騎兵與魏軍前後夾擊,陣型潰散;雷薄親率的十萬主力繞至於禁側麵時,後路山道被巨石壘木堵死,於禁大軍列陣推進,騎兵封堵左右,將其困在淯水南岸的開闊平原上;龐統的三萬後軍也被襄陽援軍牽製,難以支援。
一時間,所有的形勢都陷入了不利之中。
遠處高坡上,戲誌才持羽扇而立,青色燈籠在夜色中格外醒目,喃喃自語的說著:“雷薄啊雷薄,你以為你有臥龍鳳雛就能翻雲覆雨了嗎,淯水是你來時路,今日便該是你的絕路,前無襄陽可依,後無糧草可退,這南岸平原,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雷薄揮劍砍倒兩名衝來的魏軍,望著四周合攏的敵軍,心頭焦躁不已。諸葛亮卻已勒馬至他身邊,羽扇指向北方的淯水:“將軍,戲誌才的局看似將我們困死在南岸,實則破綻在北方!淯水雖寬,我們先前多次渡河,已摸清三處淺灘渡口;且於禁大軍全力南下圍堵,北岸防守必然空虛,若能突破重圍北上渡河,便可跳出這困局!”
龐統也迅速策馬趕來,手中攥著一張泛黃的渡口圖:“孔明說得對!我帳下還留有三百艘先前渡河用的木船,藏在下遊蘆葦蕩中,雖不夠載全軍,卻能在關鍵位置搭起浮橋,供大軍過河。另外,我觀察到於禁大軍的西側防線,多是臨時征召的鄉勇,戰力較弱,正是突破的缺口!”
雷薄眼前一亮,忙問:“可眼下被圍得水泄不通,如何才能衝到淯水岸邊?”
諸葛亮接過話頭,羽扇指向西側:“我有三計破圍。其一,佯攻牽製:派兩萬老弱士兵,攜帶鑼鼓旗幟,對著於禁主力方陣發起猛攻,故意暴露破綻,吸引騎兵與魏軍精銳支援,為西側突破創造機會;其二,精銳破陣:我率五萬精兵,攜帶攻城錘與拒馬,集中衝擊西側鄉勇防線,撕開缺口後,分出兩萬兵力殿後,阻擋追兵;其三,糧草惑敵:龐統率部將雜草樹枝收集,集中在東南角,祥裝糧草點火焚燒,製造‘決死一戰、焚燒糧草’的假象,迷惑魏軍,為北上渡河爭取時間。”
龐統補充道:“我還可讓三百名善水的士兵,提前從蘆葦蕩駕木船至淺灘渡口,待主力突破後,立刻搭建浮橋,木船連綴,再鋪上木板,半個時辰便可讓大軍通行。另外,西側鄉勇多是本地人,我已命人準備喊話,並在現場拋灑財物,動搖其軍心!”
“那可是我軍根基,那些財寶。。。。。”龔都眼睛都直了,怎麽可以拋棄他的錢錢呢。
“三弟!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有心思關心你的錢財!”劉辟說道。
雷薄也是識大體,當即拍板:“就按二位先生的計策辦!”隨即下令:
1.\t兩萬老弱士兵攜帶鑼鼓旗幟,對東北方向的於禁主力發起佯攻,聲勢拉滿,吸引魏軍注意力;
2.\t諸葛亮親率五萬精兵,配備攻城錘與拒馬,從西側猛攻鄉勇防線,務必撕開突破口;
3.\t龐統率三萬後軍,將剩餘糧草運至東南角點火,同時組織三百名水手駕船至淺灘渡口搭建浮橋,再派士兵對著西側鄉勇喊話勸降;
4.\t自己親率剩餘兵力,待西側突破口打開,立刻護著傷兵與老弱,向淯水渡口轉移。
命令傳下,兩萬老弱士兵敲著鑼鼓、舉著旗幟,朝著於禁主力猛衝,喊殺聲震徹平原。於禁果然上當,急調騎兵與精銳魏軍支援東北方向,西側防線僅留鄉勇駐守。諸葛亮抓住時機,率五萬精兵直衝西側,攻城錘撞向鄉勇的盾陣,“轟隆”一聲便撞開一道缺口。
與此同時,龐統命人點燃東南角的糧草,濃煙滾滾升起,魏軍遠遠望見,皆以為雷薄軍要決死一戰,注意力更被吸引。而龐統麾下士兵對著西側鄉勇高聲喊話:“鄉勇弟兄們!你們本是百姓,何必為曹操賣命?若讓出道路,我們絕不傷你們分毫!”
但是鄉勇不為所動,龐統隻能是使出了殺手鐧,幾箱子財寶不要命的往外就撒了出來,滿地都是金銀珠寶,這支臨時組建的部隊瞬間不淡定了,錢錢!!
魏軍士卒紛紛放下兵器,開始到處撿錢,甚至產生了紛爭,西側防線瞬間崩潰,哪怕主要官員在那瘋狂阻止,殺人,也沒有太大效果。
雷薄立刻率部順著突破口向北突圍,沿途僅遇零星抵抗。此時,龐統安排的三百名水手已將木船連綴成浮橋,橫跨在淯水淺灘上。諸葛亮留下兩萬精兵墊後,阻擋追來的魏軍,其餘兵力護送傷兵、老弱依次渡河。
於禁察覺中計,急率大軍北追,卻被殿後的兩萬精兵用拒馬與弓箭阻攔。騎兵雖快,卻因浮橋狹窄,難以展開攻勢,隻能在南岸射箭,卻被北岸已渡河的士兵用盾牌抵擋。
待雷薄大軍主力盡數渡過淯水,諸葛亮才率殿後精兵撤回北岸,隨後下令拆毀浮橋。於禁率軍趕到南岸時,隻能望著湍急的淯水與北岸的雷薄軍,氣得馬鞭亂揮。
高坡上的戲誌才望著北岸的雷薄大軍,羽扇輕搖,眼中閃過一絲意外,隨即露出了然笑意:“臥龍倒是精明,知道北岸無險可守,必是要去新野,新野城防尚在,糧草有餘,正好供他們修整。”
他轉頭對身旁副將下令:“傳令曹仁,讓他速率三萬大軍駐守新野外圍,堵住雷薄軍的進城之路;再讓於禁修整一日,明日北渡淯水,與曹仁形成夾擊,將他們困死在新野城下!”
可戲誌才不知道,北岸的雷薄軍中,諸葛亮與龐統正圍著一張新的地圖密談。諸葛亮手指點在地圖東側的江夏水寨標記上,壓低聲音道:“戲誌才定會以為我們要去新野修整,必派曹仁布防,這正是我們的機會!江夏水寨是曹操囤積水軍與糧草的重地,如今主力被調往襄陽、新野,寨內防守空虛;且水寨與淯水相通,我們若沿淯水順流而下,三日便可抵達,趁其不備閃擊水寨,不僅能奪取糧草,還能繳獲戰船,徹底擺脫魏軍的陸上追擊!”
龐統伸手在江夏水寨旁的支流處畫了一道線:“我已算過,沿淯水而下,第二日會經過一處蘆葦灣,可在此處隱藏行蹤,避開魏軍的斥候;且帳下有我挑選出來的五百名的水手,熟悉水戰,屆時可假扮成魏軍糧船,騙開寨門,裏應外合!”
雷薄聽聞,又驚又喜:“二位先生竟早有此計!隻是我們剛渡河,士兵疲憊,若再長途奔襲,怕是……”
諸葛亮立刻道:“將軍放心,我已命人準備了幹糧與草藥,沿途可在廢棄驛站短暫休整;且閃擊講究‘快’,隻要出其不意,江夏水寨必破。待奪取水寨,我們便有了糧草與戰船,進可攻、退可守,再也不用受製於戲誌才!”
當下,三人定下最終計策:大軍表麵上往新野方向行進,沿途故意留下“尋找糧草、修補盔甲”的痕跡,迷惑魏軍斥候;暗中卻挑選一萬精銳,由諸葛亮與龐統親自率領,攜帶火種與短刀,悄悄轉道淯水岸邊,乘坐先前藏在蘆葦蕩的三百艘木船,沿淯水順流而下,直奔江夏水寨;雷薄則率領剩餘兵力,繼續向新野方向移動,吸引魏軍注意力,待閃擊成功後,再沿淯水趕來匯合。
夜色漸深,淯水北岸的魏軍斥候遠遠望見雷薄軍的營帳往新野方向移動,立刻回報曹仁。曹仁與於禁愈發確定雷薄軍要去新野,加緊部署防線,卻不知一支精銳已悄悄駛離淯水北岸,朝著江夏水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