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謠言粉碎
字數:7687 加入書籤
程陽還是第一次見有博主粉碎謠言的,一般為了博取熱度,很多博主都是創造野史,編造曆史謠言的。
看順序,這前麵還有兩個啊,這是第三個,不知道是哪兩個倒黴蛋遭了殃,還是先來看看康麻子吧~
【第三個曆史謠言:皇帝康熙和大臣馬奇互毆】
【這個故事呢是我前段時間看到的,讓我非常震驚。謠言版本眾多,具體細節也有差別,不過大致意思差不多,我先給大家講一下:】
【康熙想要複立太子胤礽,但是又不想由他自己提出來,以免落人口實,說他出爾反爾。
於是,他讓大臣們討論並推薦新太子人選,希望能由大臣之口提出複立胤礽,自己再順水推舟德接受。】
萬朝皇帝們沒想到這次居然還和他們很有關係,雖然不知道這康熙是何許人也,但一個皇帝罷免了太子還能想著將人再次扶起,還真是父子情深啊。
但從某個方麵來說,太子之位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樣罷黜又立儲,真是不怕江山動蕩啊。
各朝太子爺都忍不住歎氣,太子這個位置真不是人坐的,做的太好吧,上麵的人忌憚;做的不好吧,又會讓人覺得你庸碌無為,也會丟了太子之位。
做人,真難啊!
在他們感歎自己不容易的時候,唯有一個朝代的時空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標兒,你放心大膽的做,咱可就你這麽一個兒子!咱肯定做不出這天幕上什麽康熙做的混賬事!”
朱元璋言之鑿鑿的對朱標做出保證,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在這,他不把皇位傳給朱標還能傳給誰?
朱元璋的其餘兒子:……
爹啊,雖然不是第一次紮心了,但也用不著擔心,他們肯定不會和大哥搶皇位的。
朱標臉上並沒有常人得知皇位屬位的狂喜,而是一如既往的淡定,畢竟,這樣的情況無論是前朝後宮還是父母兄弟,都已經習慣了。
大清的乾清宮內卻是一片寂靜,在場的人噤若寒蟬。
天幕,你這個話出來遭殃的是他們啊,廢太子和立太子這種事哪能拿到台麵上說啊。
但即便如此,這次天幕帶來的消息卻著實讓不少人感到吃驚。
在康熙朝唯一公開冊立的皇太子可就那麽一個,而且天幕都把名字念出來了,看起來,這太子爺也不是那麽好當的啊。
跪下的眾人心中百轉千回,心思各異的他們並不知道上麵的康熙在想什麽。
而且現在的太子還當的好好的,其餘的阿哥們也還沒有開府,光頭阿哥們隻覺得或許今後的日子會更加精彩。
【然而,以馬齊為首的大臣們卻推薦了八阿哥胤禩。
這讓康熙十分生氣,尤其是馬齊,康熙曾特地提前告誡他——不要摻和這件事。
於是康熙嚴厲斥責馬齊,馬齊一開始還能隱忍不言語,結果康熙越說越過火。
後來康熙說一句,馬齊就頂一句嘴,結果康熙更生氣了,搞人身攻擊。
說馬齊出身卑賤,老祖宗當年靠出賣自家旗主,賣主求榮,投靠了太宗皇帝皇太極),才換來了今日的顯赫地位,還嘲諷馬齊家族富察家),從關外起兵到入主中原,一個戰死的都沒有,你馬齊有什麽臉麵坐在這個位置上呢?
麵對如此羞辱,馬齊破口大罵。
說,康熙的祖宗連續六代給明朝人當走狗,是滿奸。
結果康熙勃然大怒,直接動手,上來就揍馬齊。】
萬朝的眾人感覺自己像是聽天書一樣,皇帝和朝臣幹架,嘶,真新鮮啊!
要知道,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敢和皇帝叫板,這是九族都不想要了是嘛。
百姓們覺得天幕上講的皇帝還挺接地氣,居然不會隨便砍頭,還能和臣子打架,感覺和他們平日裏撒潑沒兩樣啊。
始皇和劉徹作為心中已有固定太子人選的皇帝,對於康熙的做法感到不解,既然當初已然選定了太子人選,又何故要廢黜太子,如今又來整這出,怪不得淪為後世的談資。
但他們都不知道,實在是康熙太能活了。
中國曆史朝代,被嫌棄活太久的皇帝清朝就占了康熙和乾隆。
而作為太子的儲君,也著實是不好過,尤其是皇帝並未屬意將權利給你,太子更不能強搶,否則便是犯了大忌。
大明,若是此前,朱元璋和永樂年間的朱棣還懷疑大清是不是他們之後間隔的朝代,那這句入主中原以及明朝人便是直接給了他們答案。
好嘛,這大清韃子果然是邊關外的,中原大地居然又和元朝一樣被異邦人起兵入關了!
“可惡的大清韃子!他大明呢,大明的國祚如何?”
朱元璋忍不住來回轉圈,他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此刻陡然得知後麵的王朝,心情著實不好受,心塞啊,就算知道朝代更迭,但真實發生了還是讓人惱火。
這時候也隻有馬皇後和朱標上前勸慰,讓人想開點,至少現在他們還有機會補救。
“重八,別想這麽多,大清距離大明怎麽也有百年時間,如今最好還是看看能否提前解決一些弊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馬皇後很清楚,有朱標在,大明怎麽也不會如秦朝和隋朝一樣做一個二世王朝,但後麵的王朝卻不受他們的控製。
朱家的大明王朝怎麽也不能做喪權辱國的罪人,而且,看起來,此前的明朝是壓製於大清的,這一點讓不少明朝皇帝感到好受一點。
朱棣本也算馬上皇帝,北伐之事更是成為他一直的心病,開疆拓土誰說隻有將軍能做,皇帝照樣行。
但看著自己大兒子那模樣,他看著就心煩,哎,如今這個大清看起來應該也會在不斷壯大,是一個隱患。
古人們看著皇帝和馬齊相互揭老底的行為,有些看笑話。
反正又不是他們身上發生的,而且,這上麵的皇帝感覺像是那大清的,皇太極,又一個清朝皇帝。
嘖,大清的出場頻率是真高啊。
一些泯然眾生的王朝猶如檸檬樹下的檸檬,那叫一個酸啊。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都說了,這大清的皇帝更是幾乎‘如數家珍’,什麽時候也有他們的份啊!
天幕,同是老祖宗,你可不能偏心啊~
李世民總感覺這揭老底的行為有種異曲同工的熟悉之感,一瞅朝堂上的魏征,哎,自己上位時這人可沒少用那張毒嘴諷刺他。
不過嘛,他是很有氣度的!
李二風整了整衣襟,他是皇帝,不能和朝臣一般計較,更不可能和人打起來,太不雅觀了。
【馬齊也不慣著他,還手,揍康熙。
兩位年近六旬的老者在朝堂互毆,嚇得一旁的大臣和皇子誰都不敢勸架。
最後,馬齊一把推開康熙,憤然離場,揚長而去。】
乾清宮內的臣子和阿哥們隻感覺,雖然沒見上天幕提的場麵,但他們現在也是受到驚嚇了。
天幕編排皇帝也就罷了,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偏偏在他們在上朝會的時候來說,這為難的不是他們嘛!
而眾位阿哥們,太子聽見自己將來被罷黜,雖然心中委屈,但那是他的汗阿瑪更是大清的皇帝,容不得他質疑。
被天幕提及的八阿哥胤禩感受著四麵八方的視線,心中苦笑,他現在可真是‘出名’了,但現在的場合太早了。
後世天幕是要將如今的棋盤掀翻,但卻未提及在後麵究竟是誰榮登大寶,成了贏家。
各自有黨派的阿哥們更是覺得如今的形勢愈發嚴峻了,稍有不慎可就會是個屍骨無存的下場啊。
皇室的爭鬥,自古就有,且隻論勝敗。
【第二天,康熙將馬齊和他的兩個弟弟下了大獄。
本來應該處斬的,但是因為馬齊與康熙是發小,康熙不忍心,於是隻將馬齊革職,交給八阿哥嚴行管束。
一年後又重新啟用。
這個故事呢,聽著挺過癮的、很刺激,但,卻是假的。】
百姓們紛紛點頭,確實刺激。
平常時候他們哪裏能得知這等秘辛,隻聽說過皇帝打仗的,哪裏聽說過皇帝打架的。
但因為是假消息,人們也並未當真,反正隻是圖樂子看罷了。
而後麵,視頻裏的小編便開始了辟謠:
【根據《清史稿》的記載,馬齊確實因為保舉八阿哥胤禩為太子,惹怒了康熙,康熙也嚴厲斥責了他。
但是,絕對沒有互相問候對方祖宗,並且互毆的事情。
康熙斥責馬齊,馬齊咋辦的?
馬齊努力爭辯,最後無話可說,就提前走了。
第二天,康熙說馬齊昨天拂袖而出,身為臣子,竟然妄自尊大到如此地步,罪不可赦。】
聽著明確事實,眾人有一種被謠言誤傷的感覺。
這大概就是隻憑借一點掐頭去尾的真相便大肆傳播的後果吧。
但偏偏這樣的傳言史料更能讓人有看頭,傳播到後世估計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試問,皇帝和朝臣互相問候祖宗並大打出手,和因政事君臣不和,哪個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指定是前一個了,這樣的大膽的標題才對得起編撰之人的狗膽雄心啊。
【在《清聖祖實錄》中,記錄了康熙問候馬齊老祖宗這件事,可是,那是在事後,康熙要處罰馬齊的時候才把他家的老底抖了出來,而不是當場說的。
況且,馬齊也沒回懟回去。
至於二人互毆的事情,中國的史料是沒有記載的。
而在,朝鮮王朝的官方史書《李朝實錄》中,有康熙單方麵動手打馬齊的記載,可是馬齊沒有還手。
你想想都不可能,這個故事發生的時候,它的背景已經是康熙後期了。
此時皇權專製製度已經非常高了。
馬齊就是和康熙再要好,他又怎麽可能不顧君臣之禮,不顧自己和九族的性命去罵康熙的老祖宗和動手打康熙呢。
你自己不要命了,你九族的命也不要了嗎。】
萬朝的人們表示讚同,不要小看了他們九族的羈絆。
謠言終歸是謠言,大臣們在封建王朝中是不可能以下犯上的,當然除了一些權臣,但他們也會為了麵上好看,更不會多加問候,還別說毆打皇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康熙的臉色猶如浸染了油墨一般,朝鮮,嗬嗬,真是好樣的。
自己的地盤不管理好,來操心他大清的事情,更別說後世根本沒有這方麵的具體史料,還是從朝鮮的記載中捕獲的。
雖然身為帝王,他不可能如年少一般對昔日的玩伴那般放縱,但森嚴製度下的馬齊不可能還嘴甚至動手,就算他真要打他,身為臣子的馬齊也隻能受著。
而被天幕反複提及的八阿哥和馬齊隻想天幕畫麵趕緊過去,不要再讓他們出風頭了,這樣上天幕的機會他們真心不想要啊。
“哈哈哈,這大清韃子的樂聞倒是讓咱看的開心”
朱元璋控製不住的笑出聲,此前憋悶的情緒總算有了抒發之地,雖然是假的,但不耽誤他猜想看到天幕的清朝皇帝的臉色,肯定是陰沉的。
天家的笑話讓天下人看見了,這是醜聞,關鍵還毫無辦法。
而且天幕一開始便說了這是謠言,沒有事實依據,隻是編造的罷了,認真可就輸了。
【而且,馬齊是滿人,他和康熙除了君臣關係外,還有一層主仆關係,更不可能以下犯上。
所以,這個故事應該就是有人綜合了多方史料,或者說誤讀了史料,然後各種添油加醋,最終雜糅而成的。
有很多的虛構成分,並不是曆史事實。】
『愛新覺羅·喲嗬:康熙罵馬齊可能,康熙打馬齊有可能,馬齊回罵沒可能,爭辯有可能,馬齊回打康熙沒可能,馬齊格擋閃躲有可能!提前走人有可能,憤然離去可能性不大!』
『翰墨:清史稿你也信啊,再有馬齊是康熙發小、同學,一塊玩到大的,互知底細,相互罵,最後打架,真有可能,因為康熙老兒是真性情。
回複:
麥克柯裏昂:估計不是互毆,是康麻子攻,馬齊防。也是康熙單方麵罵馬齊,馬齊不可能敢罵清朝皇帝們。
春暢居士:他要真敢打,侍衛直接就動手了,皇帝都來不及救他。』
……
康熙一時不知道天幕後世是誇他還是損他。
還有後世人說話也沒個規矩了,他是皇帝,康熙老兒誰敢這麽說他,還有那個康麻子,誰取的外號!
喜歡短視頻直播:給古人一點後世震撼請大家收藏:()短視頻直播:給古人一點後世震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