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虞山湖碼頭

字數:5750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二十二章 虞山湖碼頭
    可雅定睛觀瞧,隻見那女子眼睛處戴著一副精致的麵具,盡管如此,僅從其聲音、裝束以及身形輪廓來看,竟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然而,任憑可雅如何苦思冥想,卻始終無法確切地回憶起究竟在哪裏與這神秘女子有過交集。
    此刻,那女子察覺到可雅正在上下打量著自己,於是她不慌不忙地伸手入懷,掏出了一串閃爍著寒光的銀針,並將它們輕輕地擺放在麵前的桌子上。做完這些後,她若無其事地繼續悠然自得地品嚐著桌上的美味佳肴。
    突然,仿佛一道閃電劃過腦海,可雅恍然大悟般地驚呼出聲:“哦,原來你就是當初在西都用針紮我的那個人啊!”話音未落,她便快步走上前去,怒氣衝衝地質問道:“都怪你,害得我昏睡了那麽長時間!”
    與此同時,一直在旁關注事態發展的可安也趕忙跟上前去一探究竟。當他看到那女子左手掌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老繭時,心中不禁暗暗一驚。再瞧瞧桌上擺放著的那一整串銀光閃閃的銀針,一個念頭瞬間湧上心頭——眼前這個女子恐怕是位深諳用針之道的絕世高手。
    緊接著,可雅毫不客氣地在那女子身旁落座,而可安則小心翼翼地緊挨著可雅坐下,全神貫注地留意著那女子的一舉一動,唯恐她會對可雅不利。
    麵對可雅和可安的質問與警惕,那女子倒是顯得格外鎮定自若。她微微一笑,輕聲回應道:“放心吧,你們大可不必如此緊張。出門前義父特意叮囑過我,切不可輕易對夫人您動用銀針。”
    聽聞此言,可雅不禁心生疑惑,追問道:“你又是如何知道我的消息的?”還未等那女子開口作答,一旁的可安連忙湊近可雅耳畔,壓低聲音解釋道:“據我所知,此女乃是來自秋水島之人,而且據說她與那秋水先生同出一地。”
    所以,也難怪她稱呼可雅為“立夫人”,此人正是那日在西都替可雅世子紮針的醫正之女——魚伴花。
    “你倆竟然還在這裏傻乎乎地等人?”伴花優雅地放下手中的湯碗,輕輕抿了一口茶後,拿起手帕仔細地擦拭著嘴角殘留的湯汁。“世子昨天就到了,如今人就在虞山書院呢。”
    聽到這個消息,可雅和可安不禁對視一眼,心中暗自嘀咕起來:“昨天就到了?怎麽會這樣呢?按常理來說,他應該先來找我們才對啊……”兩人越想越覺得奇怪,但一時之間又摸不著頭腦。
    就在這時,店小二熱情地將熱氣騰騰的麵條和香氣四溢的肉塊端了上來。那濃鬱的香味瞬間彌漫開來,鑽進了每個人的鼻腔裏。可雅望著眼前的美食,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而可安更是迫不及待,直接抄起筷子夾起一塊肉送進了嘴裏。
    “這位姑娘,這肉可要少吃一些。”伴花好心地提醒道,“吃太多肉不僅對腸胃不好,還可能導致情緒變得暴躁易怒。”
    正吃得津津有味的可安聽到這話,不由得停下了咀嚼的動作。她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乖乖地把剛剛夾起來準備放入口中的那塊肉放回了碗裏。畢竟伴花也算個大夫,所說之言想必不會有錯。
    與此同時,清兒正根據世子提供的線索,在大街和碼頭上焦急地尋找著可雅和可安的身影。她一邊四處張望著,一邊不停地喃喃自語:“到底在哪裏呀……”
    突然,清兒抬起頭來,目光恰好落在了前方不遠處的一張桌子旁。隻見可雅和可安正坐在那裏大快朵頤,於是她急忙快步走了過去。
    “嫂嫂,你們可真是讓我好找啊!”清兒氣喘籲籲地在那張空著的椅子上坐了下來,臉上滿是疲憊之色。
    “清兒,你怎麽也來這裏了?”看到清兒突然出現在眼前,可咋整有些驚訝。
    “說來話長,淵哥哥擔心你二人安危,特意派我前來尋找。好在見你們都平安無事,我這顆懸著的心總算能放下了!”說罷,清兒端起桌上那杯還冒著熱氣的茶水,仰頭一飲而盡。
    “既然你昨日就已經到了,為何不立刻來找我們呢?”
    清兒尚未答話,站在其身旁的伴花便接過話頭,不緊不慢地解釋起來:“這其中緣由嘛……世子今日要前往書院拜訪祝夫子,而書院的少夫人正是沐家小姐。考慮到此番情況,世子覺得還是選在今日與你們匯合更為妥當些。”
    聽到這話,可雅不禁皺起眉頭,冷哼一聲道:“什麽?居然是那個小狐狸精!難怪昨晚我在沐府未曾瞧見她的身影。哼,真不知道淵哥哥怎會和沐家有如此多的往來!”然而,話一出口,可雅像是意識到自己失言一般,連忙伸手捂住了嘴巴。
    原來,就在昨晚,可雅曾慫恿可安趁著夜色一起偷偷摸摸潛入沐府,想要從中探尋到一些有用的線索。隻是沒想到,最終卻是一無所獲。此刻聽聞清兒所言,心中對那位沐家小姐更是充滿了不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世子和清兒昨日傍晚到的秀水,剛下碼頭,便去尋找他倆,然而他倆卻偷摸著去了沐府,所以今日在書院碰到祝成風時,不是問候,而是替她倆道歉。
    秀水,虞山書院
    “祝兄,就送到這裏吧!”世子跟著祝成風一路慢慢走到虞山山腳下。
    “阿淵,我原本想著能留你在此共度一宿,咱們兄弟二人可以開懷暢飲一番,把酒言歡,暢談古今之事,豈不快哉?沒曾想,你這麽快就要離去了!”祝成風滿含不舍地將世子一路送到了山腳下的虞山湖渡口。
    隻見世子一臉無奈地說道:“兄長莫要怪罪小弟,想必你也有所耳聞了,此次我奉命外出巡查秀水,諸事繁雜,實乃公務纏身,根本抽不出半點兒閑暇時光來與兄長相聚。不過無妨,日後你我兄弟還有許多相處的時日,倒也不必急於這一時半刻。”
    祝成風聽後連連點頭應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說罷,他不禁抬頭望向眼前這座不高卻別有韻味的虞山。
    原來,這虞山本就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山丘而已。然而,後來有人偶然間在山下的湖泊之中發現了數量眾多且質地優良的虞山石。此消息一經傳出,引得民間眾人紛至遝來競相采掘。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挖掘出的泥沙不斷堆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如今這般模樣的虞山。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虞山石基本上都已被采挖一空。所幸後來官府及時出麵幹預,並在虞山上廣植樹木,才使得這片土地不至於荒蕪。
    而祝夫子便是看中了此處清幽寧靜、風景宜人,於是在此修建了一間簡陋的草屋用以講學授業。起初,前來聽課求學之人寥寥無幾,但隨著祝夫子名聲漸顯,其門下弟子也是日益增多。這些門生當中,有的人經商致富成為一方巨賈;有的人步入仕途在朝廷為官;還有的人則遠走他鄉繼續傳播著祝夫子的學問。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慷慨解囊,才有了如今這頗具規模的學府。
    “這虞山湖景色真是迷人,跟橫水南邊的丹陽澤相比不輸分毫啊!”世子在渡口邊望著眼前碧波蕩漾的虞山湖不由得感慨著。
    “阿淵,言重了,這小小的虞山湖也就丹陽大澤的十之一二,眼前這景色也是後天人為的,跟丹陽大澤的鬼斧神工相比,差多了!”
    “祝兄,在這渡口乘船能夠劃到橫水鎮麽?”世子突然有些好奇的問道。
    “從輿圖上看確實可以,但出了秀水便是官方水道,沿途每個渡口碼頭之間都有專人監管,民間船隻根本不得行!!”
    世子之所以這樣問,他突然想起來前太子立澈計劃就是讓海寇還有追隨他的勢力沿著這條水道秘密趕赴南都的,那時這水道還未像如今這般監管嚴厲。
    前朝武帝盤算從南都開辟出一條全新的通往秀水的通道。那時這兩地之間的交通方式極為有限,除了江水可供行舟以及依靠陸上車馬之外,別無他法。於是乎,從前朝起就開始動工開鑿並疏浚這水道。
    後來前朝覆滅,到了本朝開國之後,王爺向聖上呈上奏折,表示願意親自率領士卒以及沿途的民夫們繼續這項浩大的工程。此後,他們不辭辛勞、夜以繼日地勞作,幾年後工程竣工。
    然而,世事無常!覆舟山之變發生後,朝廷逐漸意識到這條水道的重大戰略意義,並對此給予高度重視。為此專門設立了專職的漕運司負責管理,不僅如此,沿途那些規模較大的渡口碼頭周邊更是派遣重兵駐守,以確保水道運輸的安全與暢通無阻。
    自那時起,來自南方地區的糧食及各類物資由官方船隻裝載運往秀水鎮,上岸後,通過這條水道轉運至橫水鎮,有的則會在向陽碼頭稍作停留,卸下部分貨物;還有的則會直接在三水關停靠,最終被運送進南都的國庫之中妥善存放。
    與此同時,隨著貿易興盛,官方和民間對於船舶的需求越來越大,秀水鎮的造船業也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由於造船業對於木材的需求量巨大,因此國境西部和北方各地的優質木材源源不斷地匯聚於南都。而後它們沿著這水道順流而下,抵達秀水鎮的碼頭後,並迅速轉運至虞山湖沿岸的官方庫房。
    因此這條水道十分繁忙,往來船隻絡繹不絕,其中的價值不用多說,關係著朝廷命脈,所以才頒布政令,民間船隻不得使用。
    “沐家的船廠是不是就在那裏?”世子遙指前方,凝視著站在一側的祝成風問道。
    祝成風微微眯起眼睛,循著世子所指的方向極目遠眺。片刻之後,他緩緩地點了點頭,應道:“沒錯,確實是!沐家的船廠分布於整個琴州,但這秀水鎮的船廠卻有些特別,它主要負責營造水師戰船以及漕運官船等大型船隻。您瞧,這原本就不太寬敞的湖麵如今變得愈發擁擠不堪了,我估摸著要不了多長時間啊,連我們腳下這片地方恐怕都要被船隻給占滿了!”
    世子回想起自己從秀水鎮碼頭一路乘船至此地的途中,所見到的盡是一片熱火朝天、繁忙至極的景象。那虞山湖畔密密麻麻地擠滿了各式各樣的大小船隻,幾乎將整片湖水都填滿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虞山湖本是一處風景秀麗之地,可如今卻因這眾多的船隻而變得嘈雜喧鬧起來。
    “文人墨客們總愛追尋一份寧靜與清幽,想來祝夫子也不例外吧!他老人家當年選中此地開壇講學,或許那時的他根本未曾料到,短短數年之後,這秀水鎮的造船業竟會發展得如此繁榮昌盛吧!”世子看著遠處往返的船隻感慨著。
    “是啊,這就是父親不願與外界來往的原因,也不同意我與外界接觸頗深,然而你例外!”祝成風拍了拍世子的肩膀,“然而事與願違,我這個書生也慢慢的擔起這船廠的責任,這不今日處理好書院的事情,明日便回沐府!”
    “從我得到的消息得知,祝兄你這經商頭腦一點也不比沐家長子差啊!短短幾個月能把船廠的賬目理順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世子對眼前的祝成風刮目相看,六年前一起在這渡口吟詩遊船的翩翩少年,如今已是生意場上的老狗。
    “我也並非天生奇才,隻是去年在南都時,拜訪過我那大舅哥,他傾囊相授罷了,加之自己再領悟一些,自然而然就這樣了!”
    世子看著祝成風的眼神,明顯能感覺到他並不喜歡眼前的這一切,他隻是想當個閑雲野鶴般的讀書人,或許他更想接替他父親院長的位置,在這虞山書院傳道授業解惑。
    “也就短短幾年時光而已,待沐家幼子成人,你不就如你所願,去做你想做的事了?”
    喜歡立淵傳請大家收藏:()立淵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