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眾叛親離
字數:5294 加入書籤
第247 章 眾叛親離
餘杭縣大牢之內,李助、王寅、石寶、鄧元覺四人此時皆已恢複如初。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沉默不語。
在武植派人將他們四人帶下去之後,雖說將幾人關在了獄中,卻讓醫官為他們治療了傷勢、包紮了傷口,而且還用好酒好菜招待他們。
而後,武植給予他們三日時間考慮是否歸降,如今幾人已在這獄中待了兩日,明日便是最後期限,四人也必須做出決定了。
牢中昏暗,寂靜得有些壓抑。突然,王寅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清晰,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悶:“三位,如今聖公大勢已去,不知三位今後有何打算?”
說完,他目光逐一掃過李助、石寶和鄧元覺的麵龐,眼神裏帶著探尋,也藏著幾分迷茫。
李助聞言輕歎一聲:“李某此生的誌願便是推翻這腐朽的大宋朝廷,如今我方落敗也成定數。而李某看那武植絕非是甘心屈於人下之輩,遲早有一天會和大宋朝廷決裂。因此,李某打算歸降於武植。”
聽到李助說出要投降朝廷的話語,三人臉上不見絲毫怒意,可臉上的神情卻微妙而複雜,有對往昔的追憶,有對現狀的無奈,還有對未來的茫然。
李助看著沉默不語的三人再次開口:“三位雖說是聖教的中流砥柱,但如今聖教大勢已去,而且連聖公的親侄子和親妹妹都降於武植了,三位就不必再堅守這毫無希望的困局了。”
他微微前傾,目光真誠地望向三人:“那武植並非心胸狹隘之人,以三位的本事,投了他,日後也能有一番作為,總好過在此地坐以待斃。”
石寶眉頭緊鎖,手中下意識地握緊刀柄,卻沒有出聲反駁,鄧元覺閉目沉思,似在權衡利弊,王寅則神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掙紮。
李助瞧著三人那副心思開始動搖的神情,不禁輕笑一聲,緊接著又拋出一枚重磅炸彈:“三位在聖公麾下效力這麽久,難道就沒發現聖公妹妹百花公主的兒子,和武植長得十分相像嗎?”
三人聞言頓時麵色一震,回想起那方百花的兒子武思君,再對比這武植的模樣,果然異常相似。
再想起前天他們六人一同潛入縣衙之時,方百花對幾人所說的話語。顯然,那方百花早已知曉武植身懷絕世武藝,斷定幾人根本不可能成功擒獲武植,之後在四人與武植交手的過程中,武植卻對方百花的安危異常關心,更證實了兩人必定相識。
王寅、石寶、鄧元覺三人眼神交匯,內心都在瘋狂吐槽。原來他們幾人往日拋頭顱、灑熱血,為方臘賣命,這可倒好,不僅自家的親妹妹與武植關係曖昧,而且侄子還投靠了武植。
這麽一來,他們之前的拚命顯得如此滑稽可笑,猶如被蒙在鼓裏的小醜,三人心態瞬間炸裂。
鄧元覺雙手合十,緩緩念了一聲“阿彌陀佛”。
隨後目光平和地看向眾人,神色間滿是釋然:“老衲投身聖教大業,本是為了推翻朝廷暴政,還百姓太平日子。但在這段時日裏,老衲留意到武植在這一方實行的政策,皆是利國利民。”
“如今江南百姓在他治下,生活遠比在聖教之時富足安穩得多,既然如此,老衲願隨李施主一起,歸順武植,為這天下蒼生再盡一份力。”
石寶和王寅對視一眼,石寶把手中大刀往地上一杵,冷哼道:“連聖公自家親人都投了武植,咱們還在這死撐個什麽勁兒!”
王寅輕撫胡須,微微點頭,接話道:“不錯,聖教大勢已去,再堅持也是徒勞。李道長,我二人也願歸降於武植 。”
李助見此,不禁麵色微喜,朗聲說道:“好,既然幾位將軍都已決意隨本道歸順於武植,那日後還望幾位將軍多多照應。這武植帳下謀臣如雨,猛將如雲,咱們初來乍到,唯有相互幫襯,抱成一團,方能在這眾多豪傑之中站穩腳跟,有所建樹!”
三人聽了李助之言,皆點了點頭。見此,李助對著牢房門外喊了一聲,通知了守衛的將士,讓其前去稟報武植,表明自己四人願意歸降於武植。
正在餘杭縣衙後院與方百花打情罵俏的武植聽到將士來報,麵露笑意,隨即吩咐身邊親衛把四人帶到後院。
當李助、王寅、石寶、鄧元覺四人來到後院時,隻見方百花依偎在武植懷中,四人臉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武植目光坦然地迎著四人的目光,臉上帶著溫和笑意,大大方方地說道:“不錯,正如你們所想,百花乃是我的妻子,思君正是我武植之子。”
“幾位既然願意投身於本帥麾下,本帥今後定不會薄待幾位。但如今我大軍剿滅方臘在即,幾位原是方臘麾下的部將,就委屈幾位暫且先擔任本帥的親衛吧。”
四人一聽,趕忙拱手抱拳,齊聲說道:“多謝大帥信任,我等今後定為大帥效死!”
被任命為武植親衛,他們非但沒有絲毫不適,反倒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神色輕鬆不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畢竟誰都清楚,親衛一職,那可是得由心腹和親近之人才能擔任,武植如此安排,足以證明對他們毫無猜忌,將他們視作自己人。
此刻,依偎在武植懷中的方百花,神色憂慮,她微微仰頭,輕聲說道:“武郎,不知可否放過我的哥哥,留他一條性命?”
武植聞言,麵色一怔,陷入了沉思。
片刻後,他輕歎一聲,目光溫柔地看向方百花,又緩緩掃過李助、鄧元覺、石寶、王寅四人,緩緩說道:“隻要方臘願意率眾投降,本帥可以暗中留他性命。”
“畢竟,本帥也不想見這世間再多添殺戮。但若他執迷不悟,負隅抵抗,妄圖以卵擊石,那本帥也無能為力。屆時,本帥隻能依法行事。”
方百花聽聞武植之言,麵色一喜。一旁的李助、王寅、石寶、鄧元覺四人臉上也露出輕鬆之色。
方百花急忙站起身,一臉懇切地看向武植:“武郎,我這就去勸大哥,讓他放棄抵抗,率眾人投降。”
然而,武植聽了這話,臉上卻沒有露出絲毫欣喜。他心裏明白,方臘雖說稱不上英雄,可也是個有骨氣的豪傑,絕不會輕易屈服。
但為了照顧方百花的麵子,武植還是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百花你就帶著李助、王寅、石寶、鄧元覺他們四個一起去勸勸,不過千萬不要進杭州城。”
方百花輕輕點了點頭,而李助、王寅、石寶、鄧元覺四人已抱拳領命。望著他們離去的身影,武植不由得歎息一聲。
杭州城內,此時的方臘坐立不安,內心焦急。李助、方百花、王寅、石寶等一行六人,自從出了杭州城,潛入餘杭縣內,至今已有好幾日了,卻都未曾派人回來聯係。
而杭州城外,朝廷的三十多萬大軍依舊穩若泰山,不見絲毫動靜。
正當方臘在擔憂幾人的安危,以及是否成功擒獲武植之時,突然殿外傳來一聲驚慌的將士呼喊聲。“聖公,不好了,聖公,城外,城外......”
方臘內心一突,望著眼前驚慌失措的將領,強壓下心中的不安,沉聲道:“慌什麽慌!難道是朝廷大軍打進了杭州城不成?”
將領聞言,臉上依舊充滿了驚慌,且望向方臘的目光隱約透露著複雜之色。
方臘見此,忙厲聲喝道:“怎麽?有什麽情況?還不快快報來!”
那將領趕忙壓下心中的驚慌,回過神來,向著方臘說道:“聖公,杭州城外朝廷派人前來勸降了。”
“勸降?本公既然率領我聖教兄弟反抗朝廷暴政,就早已舍棄了這條性命,從未打算過投降。你且去告訴他們,要打就打,何必多費口舌。”
稟報的將領聞言再次望向方臘,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麵色一決,開口說道:“聖公,您還是且去城牆上看一看吧。此次朝廷派來勸降的人不同尋常。”
方臘聞言麵色一怔,“不同尋常?哼,我倒要看看,難道那武植是叫來了天上的神仙?還是那大宋昏君到了這杭州城外,親自來勸降於我。”
方臘說完,就帶著親衛隨著那稟報的將領往杭州城牆方向行去。
當方臘一行人來到城牆之上,向下方看去,他麵色突然一震。
隻見城牆下方,自家妹妹方百花、侄子方傑,以及麾下的李助、石寶、王寅、鄧元覺等大將一一在場。
方臘以為他們都被武植擒獲,用於威脅自己投降的籌碼,頓時對著下方朝廷陣營大喝道:“武植,你用人威脅本王投降,算什麽英雄好漢!本公豈會受此脅迫!有種便真刀真槍打一場。”
當方臘在城牆上喊完之後,卻見城牆下方朝廷軍陣中的各個將領皆默不作聲,而且看向自己的目光中還帶著一絲憐憫。
城牆下方,方百花見此麵色黯然,她抬頭看向方臘:“哥哥,不用再喊了。武植並未前來,而且我等也並未受朝廷脅迫。”
“未被朝廷脅迫?”聽到方百花的話語,回過神來的方臘心情一沉。
他望著下方自家的妹妹以及侄子和眾多一起聚眾反抗朝廷的好兄弟,麵色蒼白。一個可怕的念頭在他腦海中炸開,這結果讓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方臘嘴角扯出一抹苦笑,聲音幹澀,帶著幾分顫抖和絕望喃喃道:“既然你們沒被朝廷脅迫,難不成……難不成你們都歸降朝廷了?”
聽到方臘此言,城牆下方眾人皆沉默不語。
方臘見此淒然一笑,“哈哈哈哈,沒想到我方臘如今會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但我方臘既然有勇氣反抗朝廷,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他朝著城下怒喝:“回去告訴那武植,我方臘頂天立地,定會戰至最後一刻,絕不投降!”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