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投其所好

字數:5166   加入書籤

A+A-


    第252 章 投其所好
    武植率領著麾下眾將,隨同韓忠彥等朝廷大臣進入城內後,徑直走進了皇宮。
    此時,皇宮的紫宸殿內,趙佶和部分朝臣已然在等候。
    “微臣武植拜見官家。”
    隨著武植拱手行禮,其身後的盧俊義、呼延灼等將領也紛紛拱手抱拳,向趙佶行禮。
    宋徽宗趙佶望著武植及其將領,眼中露出欣慰之色,說道:“愛卿快快平身,此次愛卿一舉平定江南叛亂,凱旋而歸,實乃我朝之幸,朕心甚慰。”
    武植和身後眾將起身,隨即說道:“此皆官家洪福,將士用命,臣等不敢居功。”
    趙佶微微頷首,目光望向武植,接著說道:“愛卿為我大宋南征北戰,忠心可昭。又剿滅了江南的王慶、方臘叛亂,屢立戰功,可謂功勞卓著,實乃我大宋之棟梁。”
    他轉頭對著旁邊的內侍說道:“擬旨。左丞相兼樞密使武植忠心可鑒,平王慶、方臘叛亂,保大宋江南安寧。今特賜太師,晉升汾陽郡王,並賞良田千頃、錦緞萬匹。”
    當“汾陽郡王”的爵位從趙佶口中吐出,武植微微一怔,隨即瞳孔不可察覺地一縮,眼底深處閃過一絲複雜難辨的情緒。
    武植心思敏銳,智力遠超常人,豈會看不出趙佶賜予這爵位背後的深意。唐時郭子儀功高震主,卻能得以善終,所倚仗的便是深諳進退之道。
    如今趙佶將“汾陽郡王”的爵位賜予自己,無疑是在委婉告誡切莫恃功自傲,需收斂鋒芒,適可而止。
    可想到如今大宋百姓以及這固化的統治階級,他心中微微一歎,看來自己是要辜負官家的好意了。
    但他依舊神色平靜,拱手抱拳對趙佶說道:“微臣叩謝官家賞賜,定當為大宋百姓鞠躬盡瘁。”
    趙佶看到武植領命,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隨後又望向他麾下的盧俊義、呼延灼等將領,緩緩開口:“呼延將軍和盧將軍,你等勞苦功高,朕亦有賞賜。盧將軍,官升一級,並賜予淮西節度使一職。呼延將軍,同樣官升一級,賜予淮南節度使一職。”
    盧俊義和呼延灼兩人也紛紛抱拳叩謝道:“多謝官家隆恩!”
    隨後,趙佶又把目光看向武植,開口說道:“至於愛卿麾下的其他將領,就由愛卿自行報備朝廷。”
    武植聞言朗聲應道:“微臣替諸位將軍,多謝官家賞賜。”
    待趙佶對武植及麾下將領封賞完畢,突然話鋒一轉:“武愛卿,聽說你在江南組建了一個江南都護府。先前因江南之地叛亂,此舉朕也未多加幹預。可如今江南之地叛亂已平息,這都護府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武植聞言臉色微變,卻仍拱手抱拳道:“官家,微臣惶恐。微臣在江南組建都護府,實則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恢複江南之地的民生及江南七路對朝廷的稅收。”
    他微微頓了頓,雙手抱拳,上前一步,目光望向高坐龍椅之上的趙佶,繼續說道:“官家,江南叛亂方才平息,百廢待興,局勢仍動蕩不安。此時江南急需一個能總攬全局、調度各方的機構來穩定局麵、安撫百姓、重建秩序。”
    “都護府能迅速應對地方事務,整合資源,恢複民生。一旦倉促撤銷,各方政令難以及時統一,極易引發新的混亂。”
    “所以,都護府實乃江南穩定之關鍵,不可或缺,還望官家恩準,保留都護府,以保江南長治久安。”
    上方帝座上的趙佶還未有所反應,左側文臣之中的蔡京頓時出列斥道:“大膽武植,你在江南私設機構,簡直就是不把官家及朝廷放在眼中。如今官家欲撤,你還敢如此強詞奪理,我看你就是想要密謀造反。”
    此時的趙佶臉色已微微不悅,他沒想到武植會反駁自己的命令。因此,聽到蔡京之言後他並未出聲,而是抬目望向了下方的武植。
    大殿內氣氛沉重,而武植壓根沒有理會蔡京的嗬斥,他抬頭望向帝座上的趙佶說道:“官家,江南七路飽受戰亂,稅賦虧空。朝廷對這七路之地的稅賦一直缺失。官家要是讓江南都護府存留,明年這七路的稅賦,微臣保證,要比往年稅收多收五成!”
    武植話音剛落,原本麵色陰沉的趙佶神情猛地一震。他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直直地望著下方的武植,心中卻暗自思忖:去年江南七路之地的稅賦總共才一千二百萬貫,而今年因為受到方臘、王慶叛軍的影響,可以說是稅賦全無。倘若明年能比去年多收五成,那可就是一千八百萬貫了。
    “武愛卿可得想清楚了,朝堂之上,絕非兒戲!”趙佶神色一凜,目光鎖住武植,脫口而出。
    武植麵色平靜,拱手對著趙佶說道:“臣願以頂上烏紗作保,如若明年江南七路稅賦達不比往年多出五成,臣自願辭去宰相之職,為官家永鎮邊關。”
    武植話音一落,整個紫宸殿內氣氛頓時凝重無比。宰相韓忠彥、趙挺之等大臣神色露出複雜之態,而蔡京則是麵露喜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整個江南七路才剛剛經曆戰亂,民生凋敝、百廢待興。在眾人看來,想要讓明年的稅賦比往年增加五成,實在是難如登天,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可眼下,武植竟以宰相之位作保。在眾朝臣看來,此乃必輸之局。
    蔡京則趕忙上前拱手對著上位的趙佶說道:“官家,既然武丞相有如此大的口氣,那不妨同意他又如何?隻要明年江南七路稅收不足一千八百萬貫,便是欺君之罪。”
    帝座之上,趙佶目光緊鎖武植,麵色微微動容。武植願以丞相之位擔保,來年江南稅賦較往年增加五成,這消息於趙佶和朝廷而言,不啻於久旱逢甘霖。
    此時大宋國庫空虛至極,若明年江南稅賦真能增加,朝堂各項開銷不僅能得以緩解,還能有盈餘,如此一來,他一心追求的修道大業所需費用也有著落了。
    紫宸殿內寂靜無比,許久,趙佶突然出聲道:“好,既然武愛卿以丞相之位作保,那朕就保留江南都護府。不過,若明年江南稅賦未達一千八百萬貫,朕便要送武愛卿去太原賞雪了。”
    武植拱手抱拳:“官家放心,明年微臣必定讓江南七路稅賦達一千八百萬貫。不過,微臣希望官家能夠下旨,宣告將江南七路軍政民事統轄統歸江南都護府管轄。”
    趙佶聞言點了點頭,隨即對著身旁的內侍說道:“擬旨昭告天下,江南七路諸事,今後便由江南都護府統轄,文武官員皆由江南都護府任免處置。”
    內侍聞言,立刻領命,匆匆退下擬旨去了。
    帝座之上,趙佶目光掃過大殿內神色各異的朝臣,最後落在麵色平靜的武植身上,“武愛卿既已經歸朝,朕準你回家陪伴家人幾日,之後就入朝理政吧。你身為丞相,往後要多為朕分憂,協理好這大宋國事 。”
    武植拱手抱拳:“微臣遵旨。”
    而後趙佶宣布散朝,眾朝臣便有序地走出了紫宸殿。
    出了皇宮,武植帶著麾下的盧俊義、呼延灼等將校,汴河坊方向走去,他們幾人的住府宅都在這汴梁河坊內。
    “大帥,您為何要以丞相之位擔保啊?如今江南諸路曆經戰亂,稅賦想要比往年增加五成,困難重重啊!”一路上,呼延灼開口向武植說道。
    旁邊的盧俊義也點頭附和:“是啊,大帥,即便要保下江南都護府,您也不必以丞相之位作擔保。”
    武植看著盧俊義和呼延灼兩人擔憂的神情,麵露笑意:“兩位兄長不必憂心。江南之地曆來是我大宋富裕之所,隻是近幾年被那朱勔和王肯黼兩人搞得烏煙瘴氣,因此稅收大為減少。此次官家詔告天下,同意江南都護府成立,本相便可在這江南七路大展拳腳了。對於明年納 1800萬貫的稅收,根本不在話下。”
    兩人看到武植神色自信,心中的擔憂微微散去。
    其實這江南七路之地,在仁宗、神宗年間,稅賦有時能夠達到 3000 萬貫左右。隻因近幾年趙佶派朱勔和王黼兩人掌控江南,這兩人及其黨羽在江南橫征暴斂、搜刮大量財富,致使朝廷對江南七路的稅賦縮減至 1200萬貫左右。
    幾個月前,武植在揚州府查抄朱勔及其成員家產,所得的財富就折合 1500 多萬貫,比江南七路一年的稅賦還要多。
    在如今的大宋疆域之內,平民百姓一年辛勤勞作收獲的財富,有八成被當地官員、士大夫和鄉紳巧取豪奪。朝廷從中征收一成作為稅賦,而百姓自己僅能留下可憐的一成。
    此次武植於江南七路推行攤丁入畝之策,旨在重新合理分配百姓的勞動所得,全力遏製各地官員、士大夫與鄉紳對百姓的殘酷剝削。
    武植勒住韁繩,輕歎一聲:“二位兄長可知,江南農戶如今交十鬥糧,竟有八鬥都落入了貪官口袋?”
    說著,他從袖中掏出一本藍皮賬冊,“這是從朱勔別院抄來的田契——光他一人就霸占了蘇州五成的良田!”
    呼延灼瞪圓了眼,怒喝道:“直娘賊!怪不得百姓要跟著方臘造反!”
    “所以咱們得玩個新花樣。”武植揚鞭指向運河上穿梭的糧船,“往後按田畝收稅,肥田多交,瘦田少交。那些吞了萬畝地的老爺們……”
    他做了個割麥子的手勢,“該把吞進去的都吐出來了。”
    盧俊義恍然大悟:“這便是大帥在江南施行的攤丁入畝之策吧!難怪那些士大夫鬧翻了天。”
    兩人至此才放下心來,一行人有說有笑地向汴河坊行去。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