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武植罷官

字數:5018   加入書籤

A+A-


    第270 章 武植罷官
    趙佶看著大殿內下跪的群臣,再看向一旁麵色平靜的武植,心中越發煩躁:“對於蔡京、趙挺之等大臣對你的指責,武卿有何要說?”
    武植聞言,先是扭頭掃視了一眼大殿中依舊站列的宗澤、王進、盧俊義、呼延灼、錢即、郭逢、花榮、劉仲武等人,微微頷首。
    而後才拱手對宋徽宗說道:“稟官家,微臣所作所為皆是為了大宋百姓,臣問心無愧。”
    “好個問心無愧!”看著武植依舊麵不改色的神情,趙佶頓時怒喝一聲,開口說道。
    “朕把朝廷左相之位授予給你,沒想到如今不過一年多的時間,朝中大臣及大宋各地官員便紛紛上書彈劾,難道你一人還能代表全天下嗎?”
    他轉身對身旁的內侍沉聲說道:“擬旨,即刻免去武植左相和樞密使之職。念其曾為大宋盡忠效力、開疆拓土,保留其爵位與一應待遇,著其歸家閉門思過,以儆臣僚,毋使效尤!”
    趙佶的話音剛落,宗澤、王進、盧俊義、花榮、呼延灼等武植的心腹們臉色瞬間大變。
    他們剛欲出列向趙佶稟明心中所想,可武植此時卻暗暗向他們搖頭了搖頭。
    眾人見狀,雖心中疑惑,卻也隻得強壓下來,按捺住情緒,靜觀事態的發展。
    其餘跪在地上的蔡京、趙挺之、陸佃等一眾大臣聞言,皆麵色大喜,紛紛高呼:“官家聖明!”
    帝座之上的趙佶看到自己免去武植左丞相和樞密使的職位後,其麾下大臣並未為其求情,不禁滿意地點了點頭。
    “武植,你今後便在家中多陪陪你的妻兒,朝堂之上的諸事,你就不必再操心了。”
    大殿中央的武植依舊神色平靜,拱手抱拳道:“多謝官家,臣謹遵官家旨意。”
    免除武植的相位和樞密使之職後,趙佶又著手對宰相職位做出調整,將蔡京從右相調任為左相,把趙挺之從副相提拔為右相。
    聽到這一任命,蔡京與趙挺之兩人難掩心中喜悅,臉上都泛起了得意的笑容。
    而因武植剛剛被罷相,趙佶出於製衡蔡京、趙挺之等人的考量,不僅沒有變動武植麾下大臣的職位,甚至還將時任樞密副使的王進提拔為樞密使,一時間,朝堂上暗流湧動,眾人皆在暗自揣測這一係列人事變動背後的深意。
    夜晚,汾陽郡王府,內大堂之中,宗澤、王進、盧俊義、呼延灼、花榮、劉仲武、郭逢、公孫勝等武植的心腹紛紛聚集在一起。
    王進開口說道:“王爺,這官家竟然聽信小人讒言,罷去王爺的相位和樞密使之職,簡直就是昏君,枉王爺為朝廷盡心盡責,沒想到最後官家卻翻臉無情。”
    他麵色惱怒,繼續說道:“如今這京畿之地有王爺麾下十萬將士,王爺不如派兵進入京師,控製朝廷,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
    “王爺,隻要你一聲令下,我花榮定帶兵進入京師,將那昏君和朝中奸臣斬殺殆盡。到時候王爺直接登基為帝,我看有誰不服。”此時花榮突然開口說道。
    盧俊義此刻站起身來,看著武植開口道:“花將軍說的不錯,王爺,不如我們今晚就開始行動。隻要王爺一聲令下,盧某馬上出城去那陳橋驛,率領駐紮在陳橋驛的十萬大軍進駐京師,來他一個改天換地。”
    宗澤看著眼前的情形,沉聲道:“盧將軍和花將軍此行太過激進。大宋養士百年,我等如果此時采取激進手段,往後肯定會留下罵名。不如采取王兄的建議,來他個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再徐徐圖之。”
    說完,他雙眼望向武植,“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餘下的呼延灼、劉仲武、錢即、郭逢等人聽完宗澤這番話,心中皆是認同,紛紛點頭,隨後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武植,等候著他的回應。
    武植看著眼前的情形,微微搖了搖頭:“諸位兄弟不必擔憂,本王雖被官家罷了官,可西北、江南之地仍在我等掌控之中,此事本王已有打算,隻是如今時機未到,諸位靜觀其變就是。”
    隨即,他看向公孫勝,開口說道:“公孫道長,此番大宋各地官員與朝中大臣聯名上奏,背後必定是世家大族在暗中操縱。道長過後定要讓錦衣衛全力徹查,務必把這些隱藏在我大宋之地的臭老鼠全部連根拔起。”
    武植又望向了盧俊義、呼延灼、花榮三人,開口說道:“盧將軍,呼延將軍,花將軍,你等三人今後務必保證陳橋驛十萬大軍不被其他人插手。如果有人妄圖插手,直接殺無赦。”
    三人聞言,即刻起身抱拳領命。
    “至於宗兄和王兄,也務必保證樞密院不被蔡京、趙挺之等人安排進人手。今後西北、江南之地所駐紮的軍隊,沒有我的命令,即便是官家之命,也不得調動。”
    宗澤、王進兩人聞言,齊聲道:“王爺請放心,沒有王爺的命令,朝廷休想從兩地調遣一兵一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武植說完,抬目緩緩看著眾人,沉聲道:“諸位,今後你們各司其職就好。本王被官家罷官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今已是萬事俱備,隻缺東風。”言罷,武植臉上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意。
    在場之人,宗澤、王進、公孫勝三人聞言,臉上若有所思。其餘幾人卻聽得一頭霧水,可還是齊聲說道:“我等謹遵王爺之令。”
    西北之地,朝廷中的消息如風般迅速傳開。當聽聞武植被朝廷罷官的那一刻,四路之內的將領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快馬加鞭,齊聚西北都護府。
    此刻,都護府內氣氛凝重,各路將領滿臉怒容,義憤填膺,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身為大都督的武鬆,眼中充滿了不甘與期待,都在等待他的一聲令下。
    “大都督,我秦鳳路之內將士皆已整裝待發,不知大都督何時下令發兵京師,為王爺討回公道。”秦鳳路安撫使徐寧率先開口說道。
    “都督,這前鋒就由灑家來擔任吧,灑家定會第一個攻入京城。”一旁的靖邊路都總管魯智深也沉聲開口。
    “都督,要不讓我率領的忠勇軍作為前鋒吧。忠勇軍自從平定方臘叛亂北上之後,就一直無事可做,每天都是訓練,也應該讓麾下兒郎上一上戰場了。”
    此時,作為河東路兵馬總管兼忠勇軍都指揮使的韓世忠躍躍欲試地對武鬆說道。
    可這時的武鬆卻麵色陰沉,望著大堂之內麵色憤怒且躍躍欲試的各位將領,擺了擺手:“好了,諸位稍安勿躁。我接到大哥的來信,讓我等不要輕舉妄動,暫且靜觀其變。”
    “都督,王爺為何如此?”聽到武鬆的話語,大堂之內的將領紛紛一愣,隨即追問道。
    “大哥在信上並未說明,隻讓我等靜觀其變即可。”武鬆此時也頗為惱怒。
    其實對於武植被罷官,最憤怒的就是武鬆了,他本想率領三十萬西北軍直接攻入京師,把皇位上的昏君和朝中的奸佞斬殺,隨後讓自家大哥登上帝位。
    可還未等他有所動作,武植就傳來書信,讓他約束麾下將領,暫且不要輕舉妄動。
    與西北都護府情形相似,武植被罷官的消息傳來,江南都護府內頓時將校雲集。眾人都義憤填膺,若不是武植下令讓他們靜觀其變,都護府下轄的虎賁軍與鎮南軍這兩支勁旅,早就不顧一切地向京畿之地進發了。
    虎賁軍由武植在西北時一手組建,糧草與俸祿皆由武植供給,雖在朝廷有編製,實則為武植私軍。
    鎮南軍從上至下,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卒,大多源自方臘舊部。他們對朝廷素無好感,卻因武植在江南推行攤丁入畝政策,對其感恩戴德。
    聽聞武植被罷官,兩部將士紛紛積極響應,個個摩拳擦掌,準備有所行動,最後還是作為江南都護府司馬的關勝,不得不拿出武植的親筆信給兩軍將士查看,才平息了他們的怒火。
    朝堂之上,武植被罷官已過半月。趙佶與蔡京、趙挺之等人見江南與西北兩地的都護府毫無動靜,心中不禁都暗暗鬆了口氣。然而,一想到武植在這兩地依舊權勢滔天,他們又隱隱感到不安。
    於是,在早朝的朝會之上,蔡京奏請:“官家,西北之地軍備至關重要,臣以為需派朝中大臣前往整頓,以固我大宋邊防。”
    宋徽宗趙佶一聽,心中明白蔡京意在瓦解武植在西北軍中的勢力,此舉正中他下懷,微微點頭以示讚同。兩人心意相通,達成一致。
    隨即,趙佶不顧宗澤、王進、呼延灼、劉仲武等武植麾下大臣的反對,同意了蔡京的提議,並且決定派出蔡京之子蔡攸以中書舍人的身份出使西北,著手整頓西兆軍備。
    汾陽郡王府的武植書房裏,氣氛凝重。宗澤、王進、呼延灼、盧俊義、花榮等武植的心腹將領,再次匯聚於此。
    盧俊義率先打破沉默,語氣急切:“王爺,局勢緊迫,咱們不能再坐以待斃。如今官家與蔡京一夥,竟妄圖對西北大軍下手。今日早朝,官家已派蔡京之子蔡攸,準備前往西北整頓軍備。咱們必須先發製人!”
    聽到盧俊義的話語,宗澤、王進、呼延灼、花榮等人此時都把目光看向武植,等著他做出決定。
    “哈哈哈哈哈,”此時武植卻哈哈大笑起來:“諸位,我等的東風終於到了。不過還請各位稍安勿躁,再讓這東風先吹一段時日。”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