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權傾天下

字數:5082   加入書籤

A+A-


    第278 章 權傾天下
    就在朝堂之上群臣高呼“千歲”的聲音震耳欲聾之時,“哇”一聲突兀的啼哭驟然響起。
    群臣循聲望去,隻見帝座之上,年僅3歲的趙構被這陣仗嚇得小臉煞白,大哭起來。
    朝臣們聽到這哭聲,紛紛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
    坐在帝座左側的韋氏看到自己的幾子被嚇哭,眼中充滿了心疼與擔憂,忙看向武植,懇切說道:“秦王殿下,官家年紀尚小,還無法理政。此處便勞煩殿下主持,我先帶官家回宮安撫,這就退下了。”
    聽到韋氏的話語,武植神色平靜,微微點頭示意。
    韋氏見此趕忙抱起哭鬧不止的趙構,在內侍的簇擁下匆匆離開大殿,快步返回後宮。
    望著韋氏與趙構的身影漸漸遠去,武植緩緩收回目光,再次掃向下方的群臣。他神色莊重,沉聲說道:“如今新君剛剛登基,本王承蒙太後重托,暫攝朝政。然而,朝中職位多有空缺,政務運轉急需人手。因此本王決定即刻著手任命諸位朝臣,以充實三省六部,確保朝廷諸事順遂。 ”
    說完,他轉頭看向了大殿下方的宗澤,開b說道:“宗大人,如今左相之位空缺,你便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擔任左相一職。”宗澤聞言抱拳領命。
    而後武植又望向了自家二弟武鬆,沉聲說道:“二弟,如今大宋禁軍,除了西北都府和江南都府外,其餘各地禁軍雜亂無章。本王便命你為殿前都點檢,以統帥整頓其餘各路禁軍。”
    武鬆聽到武植的任命,目光中透露出堅定之色,拱手大聲道:“大哥放心,小弟定不辱使命!”
    武植見此微微頷首,而後繼續說道:“至於右相一職,便由錢即錢大人擔任吧。”
    錢即聽了神色一喜,他沒想到武植會讓他擔任右丞相之職。忙拱手抱拳,開口說道:“多謝王爺提拔。”
    最為重要的官職任命完畢,武植又對其餘空缺的職位進行了任命,不過他麾下的心腹,大多數都占據了朝中重要的位置。
    殿前司副都指揮使盧俊義為樞密副使,兵部左侍郎呼延灼為兵部尚書,侍位馬軍司都指揮使花榮為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兼開封府知府事,錦衣衛副都指揮使公孫勝同時擔任禦史中丞一職。刑部左侍郎郭逢擔任刑部尚書之位。
    而後,武植為了更好地統籌大宋各路軍政事務,他解散了江南都護府和西北都護府。
    並讓江南都府下轄六司及各級官員,即刻進京重新履職。江南都護府吏部司主事李綱擔任吏部尚書,戶部司主事趙鼎擔任戶部尚書,工部司主事淩振擔任工部尚書。都護府司馬關勝擔任侍衛馬軍司都指揮使。
    一番任命下來,整個朝堂的三省六部以及三衙樞密院的關鍵職位皆被武植的心腹所掌控。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大宋境內各路的官員百姓都知曉了宋徽宗趙佶駕崩,也知曉了如今剛繼承皇位的官家今年才剛滿3歲,朝中事務皆由秦王武植統管。
    可大宋各路的百姓和官員均無太大的反應。
    隻因原本武植麾下的江南都護府和西北都護府兩大都護府就掌控著大宋廣袤的疆域,並且這兩個疆域,一個乃是大宋的膏腴之地,另一個區域更是兵強馬壯,占據著大宋近半的軍隊。如今明眼人都能夠看出,這大宋王朝即將退出曆史的舞台。
    西夏,興慶府的王宮內。此時,西夏女王李明珠以及首輔大臣李書翰等重臣望著大宋傳遞而來的消息,臉上都露出了笑意。
    “殿下,如今這大宋名義上還是趙宋繼承皇位,可軍政大權都已被武大人掌控,改朝換代乃是遲早的事情。”李書翰緩緩開口。
    一旁的北部監軍司都統軍夏崇武也附和道:“李大人所言不錯。照我看,就在這兩三年內,武大人定然登基為帝。”
    “如今武郎已被封為秦王,還掌控了大宋軍政。本宮在這西夏之地,著實有些待倦了。李大人、夏大人,本宮想著,要不我修書一封給宋朝,表明咱們西夏願歸附大宋。此後,便交由大宋來治理西夏,二位意下如何?”李明珠看向李書翰和夏崇武,開口詢問道。
    聽聞李明珠這番話,夏崇武的臉色瞬間微微一變。當下雖說西夏實際上已被武植牢牢掌控,但在名義上,西夏的朝廷依舊存在,並且能夠自行任命境內各級官員。一旦歸順大宋,西夏怕是真的會就此湮滅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李書翰則低頭陷入沉思,過了片刻,才緩緩開口說道:“殿下,依臣之見,眼下時機尚未成熟。不妨等過幾年,武大人登基稱帝之後,殿下再行歸附之舉。如此一來,既能彰顯武大人的無上威望,我西夏也能謀得一個更為光明的前程。”
    李明珠聞言,秀眉微微一蹙 ,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與牽掛:“好吧,那本宮就再等兩年。隻是武郎如今掌控著大宋,必定公務纏身、日理萬機,也不知何時才能前來西北之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著,她的目光柔和下來,滿是慈母的溫情:“淩霄和淩瑤都一年多沒見到他們父親了。”
    她口中提及的淩霄和淩瑤,正是武植與她所生的龍鳳胎。男孩取名李淩霄;女孩名為李淩瑤 。
    如今,這對可愛的孩子已經年滿三歲,正是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年紀,卻長時間沒能與他們的父親相聚。
    汴京城,皇城之內。此時的皇城後宮各殿,經過了月餘的修繕,基本恢複了部分舊貌。但想要徹底恢複如初,還需更長的時日。
    如今在皇城的後宮之中,韋氏雖貴為太後,然而後宮大權實則盡在秦國公主趙淑慎手中。自武植命她前往皇宮安撫趙佶的後宮眾人後,趙淑慎便帶著自己的孩子與隨從,長居後宮,再未離開。
    皇城之內的禁軍,已被武植替換為錦衣衛親衛。至於原來駐守皇城的神衛軍,武植下令他們移師陳橋驛,並讓花榮暫為統領。
    對於武植擁立年僅3歲的趙構為帝,這一舉措也在趙氏宗親中激起了千層浪,諸多宗親對此極為不滿。尤其是趙淑慎的兩位叔父,申王趙佖與燕王趙俁,更是憤懣難平。
    此後的一段時間中,他們頻繁前往皇宮,與趙淑慎商議,懇請她能出麵勸解武植,改立他們其中一人為帝。
    趙淑慎看著眼前滿臉怒容、憤恨難平的兩位皇叔,心中卻是無奈。
    她輕輕搖了搖頭,隨後語氣沉重地說道:“兩位皇叔,這立帝一事,是我夫君與朝中大臣們一同商議後做出的決議。雖說我身為趙氏公主,可如今已然嫁為人婦,很多事實在是有心無力 。”
    申王趙佖聞言,大聲嗬斥道:“趙淑慎!你還知道自己流著趙家的血?看看武植都幹了些什麽!皇城內的守衛竟全被他換成了私軍錦衣衛。再這麽下去,咱趙氏皇室怕是要斷了香火,你真能眼睜睜看著祖宗基業毀於一旦?”
    燕王趙俁也附和道:“侄女當真要坐視武植篡國?一個三歲小孩能懂什麽朝政!如今樞密院掌兵符的是王進,禦史台坐著公孫勝,殿前司換成了花榮,三省六部都是那武植的人,這大宋江山怕是早該姓武了!”
    趙淑慎聽聞此言,臉色一沉,突然站起身來,“兩位皇叔可知,”
    她目光在申王趙佖和鄴王趙俁臉上一一掃過,聲音陡然拔高,“昨日韋氏帶著趙構前來找過本宮,要讓本宮跟夫君明言,這皇位她韋氏和兒子並不想要。”
    申王趙佖和燕王趙俁聽聞此言,臉上瞬間綻出狂喜之色,申王按捺不住激動,上前一步說道:“那這不正好嗎?賢侄女,你趕緊去跟武植說說情,讓我們兩人之中的一人繼承皇位不就成了!”
    燕王也在一旁不住點頭,滿臉堆笑,附和道:“是啊是啊,你就當是為趙氏宗親著想,這可是關係到咱們皇室血脈延續的大事!”
    趙淑慎看著這兩個天真的皇叔,臉上浮起一抹譏諷之色,冷冷開口:“七日之前,兩位皇叔可是與神衛軍副將張德有過密談?”
    申王和燕王兩人瞬間神色一僵,隨即露出緊張之色,死死地盯著趙淑慎,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你怎麽知道此事?此事我們做得極為隱秘,隻有我們二人與張德等寥寥幾人知曉。”
    趙淑慎望著申王和燕王,一字一句地說道:“昨日午時三刻,神衛軍副將張德在朱雀門外,被花榮率軍當街射殺。”
    “什麽?”當申王和燕王兩人聽到趙淑慎的話,神色變得慘白,猛地後退半步。
    他們七日之前還與張德秘密會麵。當時約定,若武植不重新選定皇位繼承者,便聯合忠於皇室的神衛軍發動政變。
    沒想到僅僅過了短短幾日,張德竟橫死街頭,而且連趙淑慎都已經知曉了此事。
    申王和燕王兩人相視一眼,露出苦笑。原來他們自以為天衣無縫的計劃早已眾人皆知,隻不過是沒人告知他們罷了。
    “本宮的夫君常言,汴京城裏但凡大小事務,皆逃不過錦衣衛的清查。”
    趙淑慎目光悠悠地看向申王和燕王,不緊不慢地說道,“皇叔們若想效仿蔡京和趙挺之之流,密謀發動政變,倒不妨先問問花將軍手中的神臂弓答不答應。
    “如今朝堂之上,盡是本宮夫君的心腹。大宋的每一寸疆土,都掌握在他手中。境內幾千萬子民,隻認本宮夫君,不認趙宋皇室。兩位皇叔,還是死了這條心吧!”
    趙淑慎說完,目光看向二人,隨後下了逐客令:“本宮乏了,兩位皇叔還是盡早離去吧。”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