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屠城

字數:4756   加入書籤

A+A-


    協議簽訂完成,蕭奉先與耶律餘睹自金國會寧府離去後,他們並未徑直返回上京城,而是奔赴至了遼金交戰的前線。
    兩人將在此地與金軍對峙的十五萬遼國大軍迅速回撤,打算率領這支軍隊南下,前往中京道,以抵禦武植所率的北伐大軍。
    蕭奉先與耶律餘睹行動已然迅速,然而相較於武植所率大軍的攻伐推進速度,仍顯得遲緩。
    二人還未率大軍南下抵達中京道,武植親率的北伐大軍便已摧枯拉朽般攻破了中京大定府。
    轉瞬之間,遼國中京道全境盡皆落入宋軍掌控之中 。
    蕭奉先和耶律餘睹率領著南下大軍剛行到半路,中京道淪陷的戰報便傳到了兩人耳中。聽到如今中京道已被武植所帶領的大軍占據,兩人麵色陰沉。
    此刻,他們都感到了遼國情勢萬分危急,因而一番商議後,並未繼續前往中京道,而是率領著大軍改道向上京城行進,妄圖依托國都上京城堅固的城防,阻擋大宋軍隊進攻的勢頭。
    另一邊,遼國西北路,武鬆率領的宋夏聯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將西北路境內的七州十八部部落逐一剿滅。
    一時間,遼國西北路烽火連天,各部族在聯軍的強大攻勢下土崩瓦解。
    隨後十幾萬宋夏聯軍從四麵八方對可敦城形成合圍之勢,如一張大網,將可敦城緊緊籠罩。
    可敦城內,駐守在城內的耶律大石及 殘餘的三萬遼軍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他們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敵軍營帳,聽著宋夏聯軍震天的喊殺聲,絕望的氣息再度蔓延開來。
    可敦城的城主府,耶律大石麵色憂愁,在大堂內來回踱步,試圖尋找破局之法。
    他在這段時間得知此次領兵進攻西北路的宋軍主帥乃是武植的弟弟武鬆,而且聽說其是為那戰死的宋軍大將徐寧報仇而來。
    想到那徐寧是被他率領的大軍所斬殺,知曉自己即便率軍投降,也肯定難逃一死,因此想要活命,隻有憑借可敦城頑抗到底。
    耶律大石咬了咬牙,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決絕,心中暗想:隻要堅守到城外的宋夏聯軍補給糧草供應不上,自會退去。
    幸好可敦城的糧草儲備還算充足,足以支撐一段時間,城牆上的防禦工事也經過了加固。
    然而麵對十幾萬宋夏聯軍的圍困,耶律大石的心裏依舊沒底,但此刻除了堅守,他已別無選擇。
    可敦城城外,宋夏聯軍的軍陣前列,武鬆領著林衝、魯智深、劉光世、夏崇武等將領,帶著徐寧的靈柩出現在了可敦城前。
    武鬆望著眼前的可敦城,臉上露出狠厲之意,此次他並不打算接受可敦城內耶律大石的投降。
    他緩緩轉頭,目光落在一旁徐寧的靈柩上,麵色悲切,聲音透著決然:“徐大哥,你瞧好了,今日我定要為你報仇雪恨!”
    語畢,武鬆轉身,對著麾下一眾將領下令道:“傳令給大軍中的神機營,即刻將紅衣大炮盡數推出,對準可敦城全力炮轟,務必完成五輪炮擊!”
    聽到武鬆這道軍令,身旁的林衝、魯智深等將領,皆麵露驚愕之色。
    要知道,此次他們這路北伐大軍之中,可是配備了近五十門威力驚人的紅衣大炮。一旦這些紅衣大炮朝著可敦城發起五輪齊射,那可敦城的最終結局,必然是化作一片殘垣斷壁的廢墟。
    屆時,城內三萬遼軍將士的性命生死難料,而可敦城內那兩萬多的平民百姓,也必將遭受池魚之殃。
    林衝見狀,忍不住心急地一同上前一步,雙手抱拳道:“大帥,可敦城內還有遼國百姓,這般猛烈炮擊,實在是會造成生靈塗炭的慘狀,還望大帥能慎重思量啊。”
    武鬆聽聞林衝所言,麵色瞬間一沉,眼中先是閃過一絲掙紮之色,不過轉瞬之間,那眼神再度堅定。“林大哥,此番我下定決心炮轟可敦城,一來是要為徐大哥討回公道,以慰他在天之靈;二來,也是最關鍵的,便是要把這可敦城從遼國西北路的版圖上徹底抹除。”
    武鬆看著林衝滿是不解的神情,緩了口氣,接著道:“林大哥有所不知,這遼國西北路,盡是外族人聚居,我中原百姓在此地少之又少。常言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唯有將這可敦城夷為平地,往後大宋才能毫無阻礙地掌控這片區域。”
    林衝、魯智深等一眾將校聽了武鬆這番話,彼此麵麵相覷,皆是一臉複雜。
    片刻後,眾人紛紛無奈地輕歎一聲,終究還是選擇沉默,不再言語,氣氛一時間凝重得近乎壓抑 。
    “大帥深謀遠慮,既然眾位將軍心懷惻隱,那便由我劉光世來執行此令吧。”這時,一旁的劉光世聽完武鬆的話,雙手抱拳,對著武鬆拱手說道。
    武鬆目光望向劉光世,輕輕搖了搖頭,臉上湧起一抹堅毅之色,隨即仰頭哈哈大笑道:“我武鬆既然敢下這般命令,就沒怕過旁人的指責。往後哪怕出了什麽事,所有責任,本帥一人承擔便是。我武鬆還不至於讓自家兄弟為我背鍋擔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完,武鬆對著身旁親衛高聲吩咐道:“還愣著作甚?趕緊前去通知神機營,即刻準備對可敦城展開炮擊!”
    親衛聽聞,拱手領命道:“謹遵大帥之令!”說罷,轉身疾步,領命而去 。
    可敦城城頭上,耶律大石正密切留意著城外宋軍的一舉一動。他瞧見宋軍軍陣有了異樣動靜,心頭陡然湧起一股強烈的不祥預感。隻見宋軍從後方緩緩推出一門門黑黝黝的火炮,炮口直指著可敦城。
    瞬間,耶律大石臉色驟變,身為遼國的高層將領,他對宋軍的紅衣大炮早有耳聞。這種攻城利器威力驚人,即便在近千米之外發炮,也能將地麵炸得人仰馬翻。
    耶律大石心急如焚,急忙轉身對著一旁的遼軍將士聲嘶力竭地大喝道:“速速傳令下去,全城即刻進入戒備狀態!宋軍極有可能動用他們那威力巨大的轟天雷,讓大軍找好掩體,躲避炮火!”
    將士們聽聞主帥的命令,一個個神情緊張,忙不迭握緊手中武器,臉上寫滿了驚恐與不安,腳步匆忙地奔走傳達指令,整個可敦城一時間彌漫著大戰將至的緊張氛圍 。
    此時的宋軍軍陣前列,神機營已將近50門紅衣大炮全部準備妥當。
    一門門紅衣大炮在日光下泛著森冷幽光,黑洞洞的炮口猶如擇人而噬的猛獸,對準了可敦城。
    武鬆騎著戰馬,疾行至後方,猛地揮臂,大喝道:“開炮!”
    隨著武鬆一聲令下,神機營的士兵們迅速點燃炮撚。轉瞬之間,“轟轟轟轟轟!”50門紅衣大炮同時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一條條裹挾著毀滅力量的咆哮火龍,推動著一枚枚炮彈,朝著可敦城飛去。
    瞬間,可敦城內響起一連串震得人耳膜生疼的爆炸聲。無數遼國士兵、城中百姓,乃至牲畜,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便被炮彈無情擊中,瞬間在火光與煙塵中失去了生命。
    第一輪炮擊的硝煙尚未散盡,第二輪炮擊便已接踵而至。天空之中,一枚枚黑乎乎的炮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再次在可敦城內不同角落轟然炸開。
    城中的房屋在這股巨力衝擊下,如脆弱的積木般紛紛倒塌,熊熊大火瞬間燃起,火光映紅了半邊天,滾滾濃煙遮天蔽日。
    城內哭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遼軍士兵和百姓們驚慌失措地四處奔逃,卻發現無論躲到哪裏,都逃不過這死亡的威脅。街頭巷尾,到處是殘垣斷壁,傷者們躺在廢墟中,發出痛苦的呻吟,場麵慘不忍睹 。
    可敦城內的淒慘狀況,伴隨著城內那淒淩的叫聲,源源不斷地傳至了城外宋軍的陣營之中。
    此刻與武鬆站在一旁的林衝眉頭緊鎖,臉上露出了不忍之色。他側過頭看向武鬆,嘴唇動了動,似乎還想說些什麽。
    魯智深則將手中的兵器重重地杵在地上,長歎了一口氣,眼中也露出了複雜的神情。而劉光世望著可敦城內的火光衝天,以及聽著那淒淩的叫聲,卻是眼中露出了興奮之色。
    然而,此時的武鬆依舊麵無表情,眼神中透露著堅定。他望著可敦城方向,那火光與濃煙、淒厲的叫聲都無法觸動他的心弦,口中冷冷地吐出:“繼續進行炮擊。”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神機營的士兵們雖已心有不忍,但軍令如山,他們再次點燃了炮撚。
    又是一輪震耳欲聾的轟鳴,炮彈如雨點般再次落入可敦城。這一次,更多的建築被徹底摧毀,原本還在城內掙紮的幸存者,在這一輪新的炮擊之下,也逐漸失去了生命。
    第四輪炮擊過後,整個可敦城早已麵目全非。曾經高大的城牆,如今已盡數坍塌。從可敦城內傳出的叫喊聲已逐漸減弱,不過偶爾傳出的幾聲慘叫,依舊讓人心驚肉跳。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