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群臣進諫

字數:4904   加入書籤

A+A-


    大宋汴京城,朝廷內,宗澤、錢即、王進等一眾朝廷大臣正忙於擬定派往遼國南京道、中京道、西京道任職的各級官員。
    他們剛把各項事宜敲定,任職的官員們尚未啟程,誰想到武植的捷報如同一道驚雷,驟然炸響。
    當滿朝文武聽聞遼國上京已被攻破,那個曾經雄踞北方的大國竟已徹底覆滅時,整個大宋朝堂一時間炸開了鍋。
    眾大臣臉上先是難以置信的神情,而後,興奮與激動湧上心頭。
    遼國覆滅的消息迅速傳遍了京師。街頭巷尾,百姓們奔走相告,臉上也洋溢著喜悅與自豪。
    茶館酒肆裏,人們高談闊論,對大宋的未來充滿了憧憬。整個汴京城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處處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在這一刻,武植的威望在大宋朝堂及百姓心中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
    東府之內,宗澤、王進、錢即、李綱、郭逢、趙鼎、花榮、關勝、楊誌等人各個滿臉喜色。
    “宗大人,”花榮站在一旁,忍不住向宗澤詢問道:“您可知道王爺何時回京?”
    宗澤聽到花榮的詢問,臉上的笑意瞬間淡了幾分,神色轉為凝重。
    “殿下的來信中還提及一事,在遼國東京道,呼延灼將軍率領的大軍遭到女真人突襲,呼延將軍不幸戰死沙場。”
    “什麽?呼延將軍竟戰死了?”關勝與花榮等人聽聞,一臉吃驚,關勝手中的茶杯“哐當”一聲掉落在地,摔得粉碎,他滿臉的難以置信,眼眶泛紅。
    花榮也是眉頭緊鎖,雙手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臉上露出了悲憤與痛惜。
    “呼延將軍竟戰死了?他可是我大宋一等一的猛將,又身為兵部尚書、一軍統帥,怎麽會落得如此下場?其中莫不是有隱情?”花榮在臉上充滿疑惑與不解,急忙問道。
    一旁的王進沉聲回應:此事我和宗大人也不知,諸位也莫要太過憂心,雖說呼延將軍不幸罹難,但他率領的大軍並未遭受重創,進犯遼東京道的女真人已被將士們擊退,如今正在沈州城駐守,穩固防線 。”
    關勝“噌”地一下站起身,目光悲憤,對著王進和宗澤說道:“宗大人,王將軍,這女真人竟敢派兵攪和我大宋與遼國的戰事,實在是欺人太甚!呼延將軍與我情誼深厚,此仇不報,我關勝誓不罷休。請二位大人允我帶領一隊精銳將士北上,為呼延將軍報仇雪恨!”
    宗澤望向滿臉怒意的關勝,擺了擺手,沉聲說道:“關將軍稍安勿躁。那女真所建的金國,離覆滅之日已然不遠。王爺在滅了遼國後,已親率20萬大軍進入東京道,目標便是將金國徹底踏平,以雪呼延將軍之仇,咱們隻需靜候王爺的捷報便是。”
    幾人聽聞武植在覆滅遼國後,又馬不停蹄準備踏平金國,眼中不禁流露出向往與憧憬。
    他們被武植留在大宋後方,主持朝堂政事,雖深知責任重大,卻也因無法追隨武植一同馳騁疆場心中留有遺憾,感覺失去了人生中最熱血激昂的建功立業之機 。
    宗澤與王進瞧見眾人眼中流露出的遺憾,彼此心領神會,相互對視了一眼,此次眾人齊聚,本就是宗澤和王進召集而來的。
    眼見眾將皆是一臉憾色,王進開口寬慰道:“好了,各位將士。咱們大宋周邊,除了遼國與金國,還有吐蕃、大理,更有東瀛、高麗等諸多外邦。往後有的是機會,各位將軍定能尋得建功立業的契機。”
    宗澤也接過話茬,神色一正:“王兄說的不錯。其實此番我私王兄把諸位召集過來,是有極為重要之事要共同商議。”
    眾人聽宗澤這麽一說,紛紛按捺住心中的想法,將目光齊齊望向宗澤與王進。
    宗澤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咱們大宋能有如今國富民強的局麵,還一舉滅掉遼國,這全仰仗殿下整軍經武、推行仁政。眼下殿下雖貴為大宋攝政王,可大宋皇位至今仍由趙氏占據。咱們身為殿下的心腹臂膀,如今時機已至,也該為殿下出份力,為殿下登上那至尊之位掃除阻礙了。”
    宗澤的話音剛落,花榮、關勝、李綱、趙鼎等眾人眼中瞬間閃過激動的光芒。
    花榮更是迫不及待,語氣中帶著一絲狠厲:“宗大人,您看是否需要花某即刻率領龍衛軍,將這汴京城內的趙宋皇室盡數斬殺,以絕後患,助王爺順利登上皇位?”
    聽到花榮殺氣騰騰的詢問,宗澤驚得差點跳起來,連忙擺手製止:“花將軍,使不得!這等做法萬不可取!倘若花將軍真這麽做了,即便王爺日後登上皇位,也必定會遭人詬病,落下千古罵名。此次召集大家,是計劃明日早朝時,咱們一同前往皇宮,麵見韋太後和小皇帝,懇請他們將皇位禪讓給王爺。”
    錢即、趙鼎、李綱等文臣聽了宗澤的話,點頭稱是,覺得此乃穩妥之計。
    而花榮、關勝、楊誌等一眾武將,一心期待著能有一場酣暢淋漓的行動,此時眼中不由得閃過一絲失望之色,他們更傾向於用強硬手段解決問題,但也明白宗澤所言有理,便將那股衝動暫時按捺了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後,宗澤和王進與眾人就明日聯合群臣請小皇帝退位一事,展開了詳細商議。
    尤其花榮身負重任,他身為殿前司副都指揮使,統領京師5萬龍衛軍,又擔任開封府知府,把控著整個汴京城。
    宗澤和王進對他暗示,若明日韋太後和小皇帝拒絕,必要時花榮可采取非常手段。
    商議完成之後,幾人麵色激動地紛紛走出了東府,各自去準備明日的事宜了。
    翌日,皇宮垂拱殿之中,當早朝議事完畢後,小皇帝左側的韋太後如往常一般宣布了散朝。
    可當她說完,卻發現大殿之中,群臣並未有所動作,而是依舊停留在原地。
    瞧見這不同尋常的場麵,小皇帝右側的趙淑慎秀眉微微一蹙,目光緩緩掃過殿內站立的宗澤等大臣,輕聲問道:“宗大人,還有諸位大人,這是……還有未盡之事要商議嗎?”
    左側的韋太後,閱曆豐富,自是敏銳察覺到下方群臣眼眸中閃爍的激動光芒。她心中暗自一歎,忖道:果不其然,該來的終究還是躲不過。
    宗澤聽到趙淑慎詢問,立刻挺直腰杆,邁出一步,雙手抱拳行了一禮,高聲說道:“公主殿下,如今我大宋已成功覆滅北麵遼國,遼國舊土盡歸我朝版圖,這全仰仗秦王殿下的赫赫戰功。秦王為我大宋立下的功勞,堪比太祖皇帝。”
    宗澤微微一頓,目光轉向小皇帝左側的韋太後,言辭懇切,繼續道:“故而,懇請太後和官家將皇位禪讓給秦王殿下,此乃順應天意之舉。”
    宗澤話音剛落,大殿中的群臣紛紛抱拳拱手,齊聲高呼:“懇請官家禪位於秦王殿下,以順天意!”
    趙淑慎聽聞宗澤所言,臉上神色極為複雜,無奈、失落交織,還隱隱透著一絲欣喜。
    身為趙宋皇室公主,她知皇位即將脫離趙氏一族,可即將登位之人,偏偏是自己的夫君。如此情形,讓她心中五味雜陳,一時間愣在原地,不知該如何回應。
    左側的韋太後,看著垂拱殿內群臣那一雙雙滿含急切的眼睛,緩緩站起身來,對著一眾大臣說道:“諸位愛卿所奏之事,哀家和皇兒應下了。待秦王殿下凱旋回京,哀家便會安排皇兒將皇位禪讓於他。不知諸位愛卿對此可還滿意?”
    下方群臣聽聞韋太後的答複,頓時一臉喜色,眾人齊聲高呼:“太後聖明!”
    聲音震耳欲聾,在垂拱殿內不斷回蕩,宣告著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早朝一散,趙淑慎便牽著自家兒子,身後簇擁著一眾護衛,腳步匆匆地離開了皇宮,徑直朝著秦王府趕去。
    踏入秦王府,她找到李清照、李師師和王靜殊,將今日早朝之上的一幕,毫無保留地講給她們聽。
    “老爺要當皇帝啦!”李清照身旁的丫鬟小桃,還有李師師的丫鬟杏兒,一時間兩眼放光,興奮得脫口而出。
    自打她們以侍寢丫鬟的身份,成為王府女主人後,即便生活待遇大幅提升,可丫鬟出身的烙印,始終讓她們在身份上有所局限。
    如今聽聞武植即將稱帝,兩人心裏都清楚,這意味著她們的命運將迎來天翻地覆的轉變,一想到往後的情形,不由得激動得滿臉通紅,心也怦怦直跳。
    李清照、李師師、王靜殊三人聽到這話,臉上並未浮現出多少喜悅。她們心裏明白,一旦武植登上皇位,後宮佳麗必然源源不斷。
    想到往後與他相處的時間或許會越來越少,心中不禁泛起一絲苦澀,神色也微微黯淡下來。
    但這種關乎大局的大事,確實不是她們幾個女子能夠左右的,於是她們按捺住心中的複雜情緒,將目光投向趙淑慎。
    看著眼前的趙淑慎,幾女心中湧起一陣憐憫。
    趙淑慎夾在自己的皇室家族和夫君之間,處境艱難,內心想必更加煎熬痛苦。
    她們紛紛輕聲細語地安慰起趙淑慎來,緩解著她心中的愁緒。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