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滅女真,築京觀
字數:4815 加入書籤
岸上,武植正率領的大軍穩步推進,包圍圈逐步收縮,向著女真殘兵步步緊逼。
女真殘兵們哪有還手之力,被宋軍的攻勢逼得節節敗退,不少人慌不擇路,失足墜入河中。
他們在水裏拚命撲騰,聲嘶力竭地呼救,然而,回應他們的隻有水師將士那毫不留情的利刃,片刻便被無情收割性命 。
完顏阿骨打與完顏吳乞買佇立岸邊,目睹族人們在河中、岸上慘遭宋軍屠戮,眼中滿是熊熊怒火,卻又透著深深的絕望。
完顏阿骨打咬著牙,從牙縫裏擠出一句:“即便赴死,本王也要拉幾個宋人陪葬!”
完顏吳乞買同樣死死瞪著岸上衝殺而來的宋軍,眼神中滿是不甘,兩兄弟相互對視一眼,眸中都閃過決然的死誌,振臂一呼,帶著親衛們徑直朝著武植殺了過去,妄圖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
武植見完顏阿骨打和完顏吳乞買向自已衝來,隻是冷哼一聲,雙腿一夾馬腹,戰馬長向前奔去,同時手中長槍一揮,“殺!”一聲暴喝。
完顏阿骨打和完顏吳乞買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武植的長槍便如閃電般刺出,瞬間洞穿了他們的胸脯。
緊接著,武植左手迅速抽出長刀,寒光一閃,手起刀落,兩顆人頭便被他拎在手中。
岸上剩餘的女真殘兵,目睹完顏阿骨打與完顏吳乞買被武植斬殺,心中最後的抵抗意誌徹底崩塌,恐懼將他們淹沒。
慌亂之中,他們紛紛不顧一切地跳入黑河,幻想著能逃到對岸,尋得一線生機。
然而,此時的黑河已然成為宋軍水師布下的死亡陷阱。水師戰船在寬闊的河麵上往來遊弋,如虎入羊群。
對於這些長期在水鄉訓練、精通水性的水師而言,水中作戰能力近乎為零的女真殘兵,根本毫無還手之力,這場交鋒無疑就是一場單方麵的殘酷屠殺。
水師戰船所到之處,寒光閃爍,慘叫連連。隨著一艘艘戰船在黑河上不斷穿梭,女真殘兵的數量銳減,他們的身影在血水中逐漸消失。時間緩緩流逝,黑河上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慘叫與絕望呼喊聲,也漸漸歸於平靜。
最終,黑河之上再也不見女真人的蹤跡,唯有那被鮮血徹底染紅的滿江河水,以及河麵上漂浮著的無數女真人的屍體。
“大人,黑河對岸還有約兩萬女真族的老弱婦孺尚未剿滅。”李助來到陸地,向武植稟報道。
武植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殺意,對身旁的石寶、王寅、厲天閏下令:“即刻率領虎賁軍將士,乘船前往對岸,把那兩萬女真老弱全部斬殺!”
“得令!”石寶、王寅、厲天閏三人齊聲抱拳領命,而後迅速登上水師戰船,渡過黑河,向著那兩萬女真老弱逃竄的方向追去。
武植的目光掃向黑河岸邊與河中那密密麻麻的女真人屍體,麵色冷厲,轉頭對李助吩咐道:“安排人手,將黑河之中的女真屍體全部打撈上岸。首級統統斬下,屍體盡快焚燒。至於那些首級,全部運往會寧府城外,築成京觀。”
李助聽聞武植下達的命令,神色一滯。他未曾料到,平日裏武植對待大宋百姓與己方將士,皆是一副和藹可親之態,可麵對外族時,竟如此冷酷無情。不過,這做法恰恰契合李助心意,當下他毫不猶豫領命而去。
黑河對岸,兩萬餘名女真老弱婦孺正倉惶奔逃。沒多會兒,王寅、石寶、鄧元覺率領的宋軍將士便追了上來 。
這些女真人不是年老體衰,就是尚處垂髫之年的孩童,又怎會是裝備精良且訓練有素的宋軍的對手?
雖然部分宋軍將士心底泛起不忍,可武植軍令已下,他們隻能遵從,一咬牙,狠下心朝著這兩萬多女真老弱衝殺過去,最終將其屠戮殆盡 。
至此,整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遭遇重創。除了極少數隱匿於深山老林,尚未聚集形成部落的女真人外,絕大部分都被宋軍屠戮,幾近滅絕 。
三日後,會寧城郊,一座由數萬女真人頭顱堆疊而成的京觀聳然而立。
武植率一眾將領齊集於此,他神色冷峻,平靜地凝視著眼前這座令人觸目驚心的京觀,麵向身旁諸將沉聲說道:“諸位,東北之地,局勢複雜,除女真外,尚有諸多部落相互交織。
微微歎息一聲,武植繼續說道:“本王修築此京觀,意在對那些心懷叵測、妄圖不軌的各族部落,施予強力震懾。否則,日後即便將這片區域納入我大宋疆土,這些外族部落也必然會頻繁興亂、反叛不斷,大宋邊境永無寧日,難以長治久安。”
聽到武植所言,周圍的將領們紛紛抱拳,身子前傾,恭敬說道:“王爺深謀遠慮,高瞻遠矚,我等深感欽佩,自當謹遵號令!”
武植微微頷首,隨即將目光投向嶽飛,沉聲下令:“嶽飛聽令!本王命你率領一萬將士,駐守會寧府。此行任務,是要將東北之地隱匿在深山老林裏的各族部落搜尋出來,讓他們全部遷至會寧府及周邊各州府。但凡有違抗號令者,無需留情,殺無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末將領命!”嶽飛聽聞武植的軍令,毫不猶豫,當即抱拳領命應下 。
隨後,武植氣運丹田,聲若洪鍾般喝道:“諸位將士!自半年多前我大宋揮師北上,征伐大遼、攻滅金國,一路披荊斬棘,如今我大宋北境已無敵手,疆域更是拓展數萬裏之廣,此乃赫赫大勝!今日,我軍便班師回朝!”
此言一出,麾下眾將領及二十萬大軍,頓時麵露欣喜之色。自踏上北閥征程,他們已近半年未曾歸家,漫長征戰中都身心俱疲。此刻聽到武植的班師令,壓抑許久的情緒終於釋放,內心歡愉。
當下,除了嶽飛、湯懷、張憲等將領,奉命率領一萬士兵留駐會寧府外,其餘宋軍將士迅速行動起來,開營拔寨,整齊有序地緩緩南下,踏上歸鄉之路 。
武植率領大軍南下後,東北的韋氏、奚族、靺鞨等各族部落,才敢戰戰兢兢地走出山林,踏入會寧城附近。
一到城郊,那高高聳立、森然可怖的京觀便撞入眼簾,眾人見狀,無不脊背發涼,心底泛起陣陣寒意。
對於嶽飛下達了讓他們遷徙至會寧城的命令,如今麵對這威懾場景,各族更是不敢有絲毫違抗,紛紛照辦。
一時間,各部落拖家帶口、趕著牲畜,朝著會寧城進發。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隨著各族陸續安頓,原本略顯空曠的會寧城漸漸熱鬧起來,整個東北之地呈現出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 。
一個月後,武植率領著回朝大軍行至了原遼國都城臨潢府。駐守此地的武鬆,早已率大軍在此迎候,兩支隊伍順利匯合。
武植於臨潢府內召開將領會議。一番商議後,他下令劉琦率一萬兵馬留駐臨潢府。
而對於攻伐遼國時所獲的十幾萬俘虜,武植也做出安排,部分留在當地,協助駐守事宜,其餘則統統押解,隨大軍一同南下。
大軍一路浩浩蕩蕩抵達燕州城,武植意氣風發,帶領著武鬆、盧俊義、林衝、公孫勝、種師道等一眾將領拾級而上,登上了燕州城的城牆。極目遠眺,這座飽經歲月洗禮的千年古城盡收眼底。
武植緩緩轉過身來,目光依次掃過身後眾人,神色莊重地說道:“諸位,如今我大宋國力鼎盛,銳不可當。於北方,一舉蕩平遼國、金國,將其遼闊疆土盡皆納入我大宋版圖;在西麵,西夏、西域之地多年前就已在本王掌控之中。如今我大宋疆域廣袤無垠,遠勝往昔。”
“然而,若仍以汴京城作為都城,對於統轄如此龐大的國土而言,諸多事務處理起來,難免多有掣肘與不便。本王決意五年之後,遷都至燕州城。”
武植話音剛落,身後的將領們神色一震,一時間,城牆上安靜下來,唯有風聲獵獵作響 。
公孫勝最先回過神來,臉上難掩喜色,向前一步拱手道:“王爺所言極是!這燕州城雄踞要衝,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北可震懾塞外,西能呼應西域,南可掌控中原,實乃定都之絕佳所在。”
武植微微頷首,目光旋即轉向種師道,“種將軍,燕州城關乎我大宋未來定都大計,本王命你率領三萬宋軍將士,駐守於此。這十餘萬遼國俘虜,也交由你調配。你即刻安排他們對燕州城展開擴建。本王期望,五年之後,在此能看到一座足以彰顯我大宋國威的都城。”
種師道聞言,拱手正色道:“王爺請放心,末將定竭盡全力,不負王爺所托。”
翌日,燕州城下,武植一聲令下,率領大軍繼續南下歸京。
此次攻伐遼國,武植從各方抽調兵力,總計投入七十萬之眾。其中,西夏方麵駐軍十萬,而來自大宋本土的兵力達六十萬。
經過長達半年的征戰,遼金兩國相繼覆滅。然而,這場戰爭代價沉重,大宋軍隊戰死近八萬人。戰後,為穩固對新納入版圖的廣袤地域的統治,又駐守了十多萬人。
此刻踏上歸京之路的班師大軍約有四十萬人,龐大隊伍綿延數裏,朝著京城方向行進。
喜歡大郎別怕,我有掛請大家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